新课标背景下柯达伊教学法在音乐课堂
中实践与探索
摘要:时代的发展进步必然会影响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也会促使教育教学发生改变。在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柯达伊教学法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歌唱技能、审美能力等进行提升。在柯达伊教学法的辅助下,教师通过对学生乐谱的拼读教学、科尔文手势的应用等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在歌曲情境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促进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柯达伊教学法;小学音乐;课堂实践;教学探索 引言:
在小学音乐基础教育中,教育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和基础,这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小学时期的音乐学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巩固音乐基础知识,为将来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这个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目标制定音乐教学方案。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和科学教学课堂的构建等起到理论指导作用,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柯达伊教学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学习能力。此次2022新课标围绕着音乐教育,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三个基本原则,在具体设置过程中,完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实施要求。在艺术教育课程中,主要保持分段教学,讲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年级到七年级的学生以音乐、美术为主要学科,融入舞蹈、戏曲、影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包含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学生要至少选择两项来进行学习。围绕着相关内容,在小学阶段,艺术类课程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要求课程所需要的时间要达到总体课程比例的10%左右,这些充分体现国家对音乐课
程的重视。新课标更加强调素养导向,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音乐教学的内容要涵盖乐谱、器乐演奏、聆听欣赏、演唱表演,不再以单纯的歌唱为主,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内容多元,这样能提高整体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之柯尔文手势,让读谱教学变简单
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学生首先接触和认识的是歌曲和乐谱,学生第一个需要学习的是音符,音符组成了乐谱。因此学生在学习歌曲之前要认识乐谱,学习乐谱的演唱方式,能够认唱简单的乐谱。学生在接触音乐之前不知道什么是乐谱,只有小部分学习乐器的学生才认识乐谱,能够认唱乐谱。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五线谱十分陌生,他们不知道五线谱中的音符、连读、停顿、重复、加重等音乐符号的意义和识读技巧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科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发音的高低,将死板的音乐符号转化为直观的手势乐谱,从声音的辨别转化为视觉的学习,降低乐谱的学习难度[1]。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感性特点和审美特质,还要学会表演,增强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围绕着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情况,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演唱,表演中对音乐有基本的了解,这时候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就变得格外重要,通过柯尔文手势能够帮助学生对读谱教学有更深度的了解。
在科尔文手势教学中,每个手势的代表一个音高,比如“do”音的手势是“握拳”,“re”音的手势是“手指并拢向斜上方抬起”,“mi”音的手势是“物质并拢平放”,“fa”音的手势是大拇指向下,其他四指握紧等,每个音节的手势不一样,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手势演示说出代表的音节,在长期训练后,学生看着教师的手势就能唱出音节。
比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歌曲《小雨沙沙》时,教师在学生第一遍听完歌曲后为学生播放旋律,然后为学生演示科尔文手势舞,引导学生认识乐谱,学唱乐谱。学生在数量掌握了乐谱的手势舞之后,教师加大难度,随机选择乐谱中的一段进行手势舞演示,让学生唱出这段音乐,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掌握了音高的概念。
比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课《长鼻子》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歌曲《两只小象》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乐谱,学生发现每个乐句中最后结尾部分都有一个尾声词,节奏也是一样的,但是通过教师手势的演示学生知道音高不同。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音高,防止学生唱偏跑调,教师用科尔文手势引导学生掌握四个尾声词的音高变化,在练习中提高学生歌唱的准确性。
二、柯达伊首调唱名法,帮助学生建立和声概念
首调唱名法指的是将“do”作为首音,不管“do”在哪个位置哪个音调,依次唱出接下来的六个音节。这种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的音节规律具有一致性,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通过首调唱名法形成和声概念[2]。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音乐就会接触到二声部合唱歌曲,尽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演示了两个音调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但是学生一开始合唱就会出现节奏对不上、跑调等问题。面对这个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多数会选择跳过二声部合唱教学,直接让学生使用一个音调合唱。
学生不会唱和声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和声的概念,他们不知道在合唱的过程中如何形成配合,如何通过倾听分辨自己在哪个部分加入和声,采用什么音调。在和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柯达伊首调唱名法帮助学生建立和声的概念。比如在钢琴弹奏中,教师弹出C调的“la”长音,用科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唱C调的“do”长音。然后一组学生唱“la”长音,一组学生唱“do”长音。在学生掌握了C调和声后,教师可以继续降调或者升调,提升学生的和声能力。
三、柯达伊节奏、节拍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节奏是对音乐中旋律的变化的展示,包括旋律的强弱、长短等,是一首歌曲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节拍则是起起伏伏中节奏的基本表现形式,通过强或者弱的变化与节奏一起组成一首美妙的音乐。比如四分音符的教学中,学生应该读成“ta”,对应的手势是握紧拳头摇摆手臂然后恢复原状。八分音符的学习可以使用兔子的耳朵上下跳跃表示,动一下就是八分,读作“ti”,十六音符则可以通过下雨的声音表示。休止符也是音乐节奏中的一个主要符号,四分休止符的
手势是手握空心拳,另一只手放置在嘴边,用“xu”表示;八分休止符的代表字母是“s”,食指放在手指上滑动表示为半拍。
在节奏和节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完成节拍的敲击。学生分别根据教师提供的音乐旋律负责对应的音符和休止符,其他学生根据手势的表演写下自己看到的节奏和节拍,然后对照其他学生的答案纠正。遇到不懂的地方,学生也可以及时询问教师。在趣味性表演和训练中,学生对节奏和节拍产生深刻印象。
比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春景》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时,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四人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做出对应的手势,在学习和纠正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掌握节奏规律。学生数量掌握之后,教师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集体完成歌曲节奏的手势表演,让学生相互观察并且指出手势错误学生的问题,在交流和指导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自主练习和合作表演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知能力。
四、、结合本地音乐作品,使柯达伊教学法本土化
柯达伊教学法重视民间传统音乐,民间传统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演奏技巧也各不相同,民歌、戏曲等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音乐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融入课外音乐元素,加入特色本土音乐或者地方音乐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欣赏本地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形成热爱音乐,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和自信心[3]。
在小学音乐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民间音乐的演唱方式和演奏技巧,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我国的民间歌曲特色,练习民间歌曲演唱等提升学生歌曲的演唱能力。世界音乐的类型繁多,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都有其代表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这些代表作品融合在音乐学习中,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同时这也是新课标背景下对音乐教学所关
注的,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依托相关的学习领悟中华美育精神和民族审美特质,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的音乐学习达到显著成效。
比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学中,学生分别学习了茉莉花的江苏民歌、东北民歌和河北民歌。教师分别为学生播放这三个地区的民歌,让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对比,通过对旋律、歌词、节奏等到辨别和对比感受不同地区民歌的特点和风格,感受民歌中传达出的情感。比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充分体现了江南地区婉转柔美的韵律,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科尔文手势掌握歌曲的音高,感受民族歌曲五声音阶的魅力。在拓展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歌剧《图兰多特》,感受作家用纯白的茉莉花代表中国公主形象,用不同的音乐形式展示带有异域风情的《茉莉花》,剧中六次变奏演奏的乐器各不相同,使用的场景和乐段的长短等相得益彰,在东西方的结合中,这首歌曲被赋予了全新的色彩和韵味。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民族音乐的自信感,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柯达伊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教师在重视音乐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教学过程的优化,认真研究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等寻找歌唱、识谱等教学手段的最佳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丽君.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34):129-130.
[2]郑苏星.论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综合运用[J].考试周刊,2021(50):161-162.
[3]张毅.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