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习力,当然好成绩!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选择题浅析——句子翻译类
中考试卷上的课外文言文选择题一般有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主旨把握三个方面,一般以句子翻译为主。本篇,我们就来浅析如何针对课外文言文的选择题进行准备及其注意点。
课外文言文的选择题如果是句子翻译类一般为第12题,如果考察内容理解和主旨把握一般为第14题,分值一般为3分。学生基本可以根据题目的位置来进行不同的准备。下面,我们就来依次分析三种不同考查方面的选择题所应注意的部分。
一、句子翻译类
句子翻译类的特点是四个选项极度相似,让学生像是面对刺猬一样无处下手,如2016年黄浦区的一模题: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而 饥渴,过绮乌②封人③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④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⑤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⑥,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反而大有用途。 B、(假如)恰好(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就可以利用齐国。 C、(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并且可以被利用。 D、(假如)恰好(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并且被齐国任用。 那么,这样的题型,它的考点是什么呢?
一般而言,句子翻译类的考点有三个方面:重点字;句式;联系上下文。
(一)重点字
重点字包括中考考纲要求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以上题为例:及是实词、而是虚词,都是翻译的重点。因此学生必须能清楚地将这几个词翻译出来,具体如下表:
实词第29个 ①赶得上 ②到,至 ③等到......时 ④比得上 1
及 例句 皆不及往 今所经中岭及山山巅 及既上 徐公何能及君也
提升学习力,当然好成绩! ⑤以及,和,与
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 而 6个虚词 ①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②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而且”。 ③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④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或译为“地”。 ⑤连词。表示因果或目的。 “已而”,不久,一会儿。 “而已”,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相当于⑥特殊用法 “罢了”。 “既而”“俄而”,作时间副词的词尾。
在掌握了这两个重点字的情况下进行判断,可以排除A/C,因为它们没有翻译出“及”。 接下来就应该判断前后两句的关系,B认为两句呈承接关系,因此将“而”翻译成“就”;而D认为两句呈并列关系,因此将“而”翻译成“并且”。根据前后文可知,两句呈并列关系,因此选D。
然而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很难进行两句关系的判断,因此可以参考第二个重点:句式。
(二)句式
文言文的四大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具体见下表: 句式 判断句 省略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结合本题进行判断,主语是“管仲”,宾语是“齐”,齐作为一个国家,只能是任用管仲。因此这句是被动句,在翻译时要翻译成“......被......”的格式,因此选D。
2
标志 ......者; ......也; ......者,.......也; ......者也 省略主语、宾语等 为;所;为......所;于 宾语前置 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介宾后置 例句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为乡里所患。 子何恃而往? 甚矣,汝之不惠! 尝贻余核舟一。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 是 被 提升学习力,当然好成绩!
(三)联系上下文
从重点字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重点字一般有许多个意思,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保证语句通顺,合乎逻辑,比如2012年上海中考真题: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浣濯:洗涤。参军:官名。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这道题目的重点字是“更”:
实词第18个 更 ①交替、轮换、更换 ②又、另、还
因此每个选项的翻译在重点字的解释中都是可以的,然而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太祖要换衣服,不可能只有一件衣服,因此动作的发生必定是重复的、多次的。因此,选择交替,排除A/C。之后依然要联系上下文,给太祖换上的新衣服不可能是脏衣服,因此“经”翻译成“经过”。正确答案为D。
综上,针对课外文言文翻译类的选择题,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准备:
方面 重点字 句式 要求 熟练掌握150个常用实词及6个虚词。 熟练掌握文言文四大句式以及固定句式搭配,明确每种题型的标志及翻译重点。 3
例句 更若役,复若赋 更有小说家言 方法 背诵 背诵、归纳
提升学习力,当然好成绩! 联系上下文
能过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翻译,使翻译的句子语句通顺符合逻辑。 紧密结合原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