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八上·益阳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萧瑟(sè) 缱绻(quǎn) 倒行逆施(dào)
B . 迸射(bèng) 惊蛰(zhé) 影影绰绰(zhào)
C . 霓裳(cháng) 载体(zài) 风驰电掣(chè)
D . 穹庐(qióng) 谛听(dì) 捉襟见肘(zhǒu)
2. (2分) 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 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暇想,翱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B .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C . 除下帽子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D . 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3. (2分)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3 页
A . 大家七嘴八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 . 他自称大学问,打扮得斯斯文文,说话也味同嚼蜡。
4. (2分)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 . 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 . 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 .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5. (2分) (2017九上·云梦月考)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B . 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第 2 页 共 13 页
C . 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D . 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6. (5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
7. (5分) (2019八上·衢州期中) 运动会已经落下帷幕,班委计划挑出部分照片,制作一本相册留作纪念。在相册的扉页,需配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请你完成该项写作任务。
要求:符合情境;语言生动,至少运用2种修辞手法;不含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名。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8. (11分) (2019·柳江模拟) 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方言却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的背后更包含着很多家乡味道。乡音中有童年,有回忆,更有文化,有传承。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1) 请观察下面的方言词汇,归纳柳州方言的特点。
皮痒(犯贱) 闯彩(幸运) 锤姜(拍马屁)
搏底(贪小便宜) 聊盆(找茬) 答你都困(懒得理你)
第 3 页 共 13 页
(2) 央视某知名记者赴柳州周边农村采访扶贫攻坚工作。遇到贫困户老乡,两人有如下一番对话,请解释划线词。(三个词语任选两个解释)
记者:老乡,你欢迎干部下乡扶贫吗?
老乡:嫩子没欢迎咯?他们帮我找项目,帮我找销路。我的身体没嫩子好,还帮我买了药,一吃就起泡了!
记者:身体不好,家里的春耕怎么办呢?
老乡:粗活路都是村干部帮我做的。感谢大家哟。
(3) 某中学语文老师丁老师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把柳州话引入了语文课堂,用柳州话来翻译文章,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但也遇到不同声音。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张老师:语文课堂是很严肃的地方,更何况文言文是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瑰宝,这样处理不够严肃吧?
:挺好的呀!我就很喜欢这样的处理,多接地气!语文要跟生活联系起来嘛,你看孩子们多开心。这就是语文的生命力嘛。
丁老师:________。
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
9. (8分) (2016八下·射阳期末) 古诗文名句默写。
古诗名句默写。
第 4 页 共 13 页
(1) 千里之行,________。(老子《道德经》)
(2) 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 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韩愈《马说》)
(4) ________,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5) 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6) 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赵翼《论诗》)
(7)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 文言文阅读
物破自有时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乃开燕③,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
【注释】①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②中外亲:中表亲。③开燕:开设宴席。
第 5 页 共 13 页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云耕者入冢而得( )②乃开燕( )③玉盏俱碎( )
(2)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 . 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 . (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 . 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呢?
(3) “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11. (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的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选自《枣核》)
第 6 页 共 13 页
(1) 久别重逢,她把我安顿好,不叙别情,却“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这合情理吗?为什么?
(2) 结合文意,说说“我心上总像缺点什么”究竟是缺什么?
(3) 最后几句话,连用四个“想”,有什么表达作用?
12.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礼 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酣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
第 7 页 共 13 页
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因为____________而流泪。
(2) 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
(3) 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13 页
②“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20九上·百色期末) 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 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除诗歌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
第 9 页 共 13 页
参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6-1、
7-1、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8-1、
8-2、
第 10 页 共 13 页
8-3、
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
9-1、
9-2、
9-3、
9-4、
9-5、
9-6、
9-7、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1、
10-2、
10-3、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第 11 页 共 13 页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2-4、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第 12 页 共 13 页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