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综合练习试题
大 气 运 动 规 律 专 题 练
编:周桂喜 审:董雷刚 时间:5月22号
一、单选题
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线,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线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 2.下列有关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水库流向裸地 B.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D.由水库流向林地 右图为(23°26′N,90°E)附近某地城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地区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A.季风环流 B.热力环流
城区 C.三圈环流 D.气旋
4.影响该环流强弱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高空风 B.植被状况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温差异
近地面 5.甲、乙、丙、丁四地中,最
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读下图,回答6~7题。
6.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1 / 7
大气运动综合练习试题
C.P地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地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D.P地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地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7.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4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处,则未来22小时内,R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
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 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 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 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 读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①风带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9.此季节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天山雪线高度达一年中最低 C.意大利境内的波河进入汛期 D.澳大利亚农民忙于剪羊毛
下图为某月30°N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l0~12题。 10.乙气压中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气流在高空堆积被迫下沉 D.受冷气团顶托暖气团抬升
11.此季节
A.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农民收割小麦正忙 B.美国的新奥尔良与南非的开普敦都处于雨季 C.北亚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正值凌汛 D.北京市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为一年中最小 1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
下图为某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 a月可能出现
A.华北平原的冬小麦正值成熟期 B.加拿大南部万叶飘丹
C.天山冰川储量为全年较小值 D.欧洲北部多降雪天气 14.b月,乙地多吹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15.影响a月、b月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原因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植被分布
C. 地形起伏 D. 洋流分布
2 / 7
大气运动综合练习试题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完成16一17题。
16.图中五地区按纬度由低到高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④③②① D.③④⑤①② 17.关于图中五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草原 B.②地盛行上升气流,终年炎热干燥 C.③地夏季多雨 D.⑤地盛行西风的风力冬季大于夏季
右图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并且图中绘有风向标。读图完成18~19题。 18. 此时,Q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19. 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读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20—21题 20.此时甲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1.未来几天,浙江最可能面临 A.狂风暴雨 B.阴雨连绵 C.大风降温 D.晴朗干燥
3 / 7
大气运动综合练习试题
读华北地区某地某日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22—23题。 22.图示天气系统到达该地的时间约为 A.2点 B.6点 C.9点 D.12点
23.图示季节,我国各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齐鲁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B.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江淮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读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5.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②乙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 ③丙气候类型分布东岸 ④丁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是“同一半球亚热带东、西两岸沿海某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若曲线②位于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7.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关于曲线②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 B.河流以夏汛为主
C.典型植被是亚热带落叶硬叶林 D.代表作物是油橄榄、柑桔
4 / 7
大气运动综合练习试题
【答案】1.C 2.B【解析】第1题,裸地气压最大时,等压线弯曲最明显。此时应为日出前后,即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刻。第2题,气流在水平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答案】3.B 4.D 5.C【解析】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知,该地区大气运动时由于城区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量较多,与郊区形成了气温差而形成的热力环流;根据其地理坐标知该地位于南亚地区,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为避免钢铁厂排放的废气对城区污染,钢铁厂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然后根据图示确定具体答案。
【答案】6.D 7.D【解析】P地近地面为高压中心,Q地近地面为低压中心。未来22小时内,R地保持在高压中心的西侧,等压线变得稀疏。
【答案】8.C 9.D【解析】第9题,结合图示气压带北移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是澳大利亚农民为绵羊配种和剪羊毛的季节。
【答案】10.A 11.B 12.D【解析】第10题,结合经纬网和气压分布特点知,乙为印度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美国的新奥尔良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南非的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西风带控制,处于雨季。第12题,甲乙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出现不同的自然景观。
【答案】13.D 14.B 15.A【解析】第14题,根据等压线分布,在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前提下,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多吹西南风。第15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北美不同季节气温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压分布特征。
【答案】16.A 17.D 【解析】第16题,结合图示信息,根据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分布及移动规律确定结论。第17题,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者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荒漠带;②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燥;③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⑤地受盛行西风控制,冬季由于海陆间气压差大,风力冬季大于夏季。
【答案】18.B 19.B【解析】第18题,结合图中风向标知,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气旋,据此判读此时,Q地的风向为西南风。第19题,在气旋的前方和后方分别会形成暖锋和冷锋,根据降水在锋面中出现的位置知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N地。
【答案】20.C 21.C【解析】第20题,在图示中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此时甲地的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第21题,结合图示气压形势分布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受高气压影响,浙江未来几天可能要面临大风降温天气。
【答案】22. C 23.B 【解析】第22题,9点左右气压明显升高、气温明显降低,为天气系统到达该地的时间。第23题,结合气温、气压及其变化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据此判断正确结论。
【答案】24.D 25.C【解析】由图得知甲乙丙丁四地气候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甲、丙皆为季风气候,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乙为地中海气候,南极洲没有分布。
【答案】26.D 27.D
【解析】第26题,有题干知,曲线②在冬季降水量逐月累计变化较小,夏季逐月累计变化较大,说明降水逐月集中于夏季,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则曲线①所示地区位地中海气候,其降水主要来自西北风。第27题,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曲线②所示地区为地中海气候,该区域代表作物是油橄榄、柑桔。
5 / 7
大气运动综合练习试题
28.下图为“沿北纬60°线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图表示的是北纬60°线________月平均气温和气压的变化。
(2)由图可知,气温最低处的经度约为______,这里低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b地所在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受它影响,此时印度半岛吹________季风,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呈 方向流动,形成该气压中心的根本原因是 。
(4)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盐城上学期期中】29.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气候类型是 ▲ ,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 (2)比较同纬度②③两地的气候差异。 特征 成因 ②地 ③地 (3)④地夏季盛行 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4)造成⑤、⑥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造成③、⑥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6 / 7
大气运动综合练习试题
【答案】 (1)一
(2) 120°E 处在寒冷的内部,是冷空气的源地,且海拔较高
(3)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东北 逆时针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呈负相关)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知亚欧受冷气团和高压控制,表示的是1月平均气温和气压的变化。第(2)题,从图示直接读出气温最低处的经度。从海陆位置、气团形成位置和地形等方面说明原因。第(3)题,根据地理位置确定气压名称;北半球冬季印度半岛吹东北风;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亚洲高压形成的根本原因。第(4)题,从图示可以看出气温越低,气压越高,两条曲线呈负相关关系。 【答案】(1)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西岸 (2)
②地 终年高温少雨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 ③地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 特征 成因 (3)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4)大气环流、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解析】第(1)题,①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西岸。第(2)题,根据②、③两地所处地理位置,知其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进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第(3)题,④地处南亚季风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其主要原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第(4)题,⑤、⑥两地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