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芳
来源:《中国民商》2019年第07期
摘 要:“利润是企业的命脉,而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实现整体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筹措、资金调配、资金运用等方面,各方面紧密关联、互相影响。近年来,资金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为资金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资金管理不善集中表现为资金管理意识、资金管理方法、资金管理人员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分别从以上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一、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做好资金管理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
现代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经营失败甚至倒闭,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资金链断裂。资金链断裂不代表完全没有现金流,而是现金流出与流入没有有效匹配和良好衔接,在某个时间点或者持续的时间段现金的流入无法满足必要的刚性的现金流出的需求,引发了经营上的某个或者多个风险,比如无法支付人员工资导致经营停滞、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导致资产被冻结,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企业最终经营失败。做好资金管理就是通过做好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有效匹配和良好衔接,从而在资金层面降低经营风险。 (二)做好资金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不少企业由于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优势,在一段时间内加固了竞争壁垒,占据了较好的头部市场,有较稳定的现金流,不用担心资金链突然断裂,但是依然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风险。资金效率主要体现在资金调配和运用效率上,资金效率不高的典型情况有:集团内母公司有大量闲置资金而子公司向银行贷款,资金的筹措远早于资金需求的时点导致长时间闲置,资金的筹措远大于资金需求的金额导致大量资金闲置等等。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会逐步加大成本或积累风险,做好资金管理有利于通过资金在不同主体、时点和金额方面的有效安排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做好资金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如前所述,做好资金管理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资金管理更能在资金方面积累起其他企业不具备或难以企及的经营优势,让企业不受资金的制约,在该扩张
的时候可以扩张或者有机会并购的时候能够并购,又或者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将资金优势通过投入逐步转化为技术与产品优势,进而增强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资金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为资金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资金管理不善集中表现为资金管理意识、资金管理方法、资金管理人员等方面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意识不足
经过市场经济和竞争环境的充分教育,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资金的重要性,但是不少企业从企业主到具体资金管理人员都缺乏资金管理意识或者管理意识停留在简单初级的层面。“缺钱就抓收款,有钱就随意开支”是比较普遍的情况。企业既缺乏资金管理重要性的意识,也缺乏资金管理要统筹兼顾、收支匹配的意识,还缺乏做好资金管理要有方法和工具的意识。很多企业也没有从树立资金管理的规范意识、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方面去下功夫,停留在随机管理的阶段和层面。 (二)缺乏资金管理方法
不少企业希望做好资金管理,但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资金管理一般分为资金筹措、资金调配和资金运用等环节。在不同的环节,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采用适合企业的资金管理方法。企业一般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厚此薄彼,比如在资金筹措方面很有办法,但是资金不知道如何有效调配和运用,长时间闲置,资金效率低下,又或者资金的运用方面稳抓稳打,但是来源未开,筹措乏力,总是感觉捉襟见肘。当然,如果在资金筹措、调配和运用各环节都没有方法,随机管理,靠天吃饭,那资金链断裂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三)资金管理人员能力不强、素质不高
企业经营管理都是需要人来推动和执行,包括资金管理也是一样。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并不具备专门的资金管理人员,或者资金管理人员能力不强、素质不高。资金管理人员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会大大影响资金管理的效率,从而导致资金管理偏离轨道和目标。还有不可忽视的是,一些企业甚至存在资金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监守自盗的情况,给资金管理和企业经营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和极大的资金风险。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应对举措 (一)强化资金管理意识
首先,确立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为了让企业从决策层到执行层都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确立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只有从决策到执行、从业务部门到非业务部门都深刻理解和认同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中的核心地位,才能在企业经营环节一以贯之地进行资金管理。
其次,树立资金管理的规范意识、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强化资金管理意识还要从树立资金管理的规范意识、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方面去下功夫,摒弃随机管理的思想。规范意识要通过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流程来树立和强化,让相关人员在处理涉及资金的日常事务中就能清晰地知道边界和规则,从而使资金管理要规范的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效益意识是让资金管理的参与人要对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周转效率对企业的影响等有清晰的认识。风险意识让资金管理的参与人不能光追逐资金的效益而忽略潜在的风险,要明确资金管理的基础是资金的安全,在资金管理过程中要有效防范相关风险。 (二)丰富资金管理方法
首先,拓展融资渠道,采取多元化的融资形式。企业融资一般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以股权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两种融资方式在融资金额、融资成本和融资时效方面各有优劣。企业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或融资方式组合。
其次,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向集团化发展,而集团体系内的各企业都会有资金的进出,如果各自为战,分散式管理,就不能形成合力,也不能实施有效调配。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整体利益最大化,有助于整体资金效率的提高,更可以完善整体资金链。具体的资金集中管理方法主要有收支两条线法和资金池法等。
第三,健全资金预算管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资金管理尤为如此。企业要从架构上、制度上、流程上全面落实资金预算管理,做到流入流出皆有数,资金管理不落空。资金预算管理要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和预算评价等方面,让资金预算落到实处,为资金管理保驾护航。
第四,加强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代社会,企业要注重信息化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通过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企业在调配和运用资金方面会更有效率和减少差错,能更方便地对资金活动进行实施追踪和监控,也能更好地进行资金结算和内部转移。
第五,完善财务监督和资金审计。企业要健全内部监督和审计制度,并且要从侧重事后监督调整为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适时监督。完善的监督和审计制度,有助于防范资金管理内部风险,避免出现内部的资金挪用等行为。企业还要建立资金管理效率效果的评价体系,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提升资金管理人员在资金筹措、资金调配和资金运用等資金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提升资金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
企业应从选人和培训两方面提升资金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首先,不管是内部选拔还是外部招聘资金管理人员,企业都应该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考察,进行必要的能力测试和背景调查,严把人员入口,相应地,企业也应给予资金管理人员市场相同水平甚至更优的薪酬,激励其持续稳定地为企业服务。其次,对于在岗的资金管理人员,企业应加强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培训,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外部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让资金管理人员在资金管理意识和资金管理方法等方面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谭玉兰.管理会计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5):127-127.
[2]姚丽.集团公司资金管理问题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8(12):109-111.
[3]刘淑芬.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 2018(2):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