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诗文看唐代驿馆建设
[文章编号]1OO6—0022(2006)03一OO84一O4[中固分粪号]Tue84199[文献标识码]B
从唐代诗文看唐代驿馆建设 口李萍,赵林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驿从商周开始到清末 消亡,如同一颗亮丽的流星,划过了三干多 年的历史长河.驿是古时候供传递公文的人 或往来途中歇息,换马的处所1]历史 上,驿的名称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其 特征与作用来看,历代的驿有以下特点:① 官办,官管,官用,是历代机构的组成 部分;②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 馆舍三位于一体;④以人力或人力与物力相 结合的方式,接力传递,逐程更替[2l5.驿馆 的数量庞大,星罗棋布,在辽阔的中国疆域 上组成了一个系统有效的交通信息网络,对 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起到了非常巨 大的作用,成为贯通中国文明体系的经络 由于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与传递方式的 引进,式微的中国邮驿终于在公元1912年被 北洋全部裁撤,代之以新式邮政.光阴 荏苒,退出历史舞台的驿馆建筑消失在人们 的视野中,除少数几座明清时期的驿馆如高 邮盂城驿,怀来鸡呜驿等残存外,年代久远 一
点的驿馆仅仅留下一个个发人幽思的名字
而已实体的消亡,资料的匮乏,让人难以 了解古代驿馆的全貌.
所幸的是,堪称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 篇章的唐朝帝国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美又诗 句.通过这些诗文,我们可以了解唐代驿馆 建设的点点滴滴.例如,\"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这一千 古名句,就与驿传有关系. 邮驿网络——驿骑如流星 在唐代,\"驿\"的任务由通信,接待,运 输等各方面组成,\"馆\"是在驿之外设置的主 管谢寺的处所,有时沿用旧制的亭\"等.唐 代驿馆遍布天下,道三十里设一驿,按《通 8犀目一鉴垒兰曼
典》统计,唐玄宗时全国有驿1639个,唐肃 宗时有驿l587个.\"囱京师四极,经启十道 道列于亭,亭实以驷.而亭惟三十里,驷有 上,中,下.丰屋美食,供亿是为.人迹所 穷,帝命流洽.用之远者,莫若于斯矣\"(高 适《陈留郡上源新驿记),描述的正是唐代 驿馆的建设制度.唐代实行两京制,设长安, 洛阳为东,西京,国内的驿路干线以东,西 两京为轴线,向四面八方辐射.柳宗元在《馆 驿使壁记》描写了长安周围的几条驿道:\"自 万年至于渭南,其驿六,其蔽日华州,其关 一
日潼关;自华而北界于栎阳,其驿六,其蔽 日同州,其关曰蒲洙自灞而南至于蓝田,其 驿六,其蔽日商州,其关日武关;自长安至
于整厘,其驿十有一,其蔽日洋州,其关日华 阳自武功而西至于好田寺,其驿三,其蔽 日凤翔府,其关日陇关;自谓而北至于华原, 其驿九,其蔽日坊州;自咸阳而西至于奉天, 其驿六,其蔽日州.由四海之内,总而合 之,以至于关;自关之内,束而会之,以至 于王都.\"位于全国中心的东都洛阳,不仅经 济非常繁荣,同时也是全国驿路的总枢纽,因 鬟翥
图1唐代主要驿路图. 『=一一翌纛盘
此有\"百官月月拜章表,驿使相续长安道\"(张 籍《洛阳行》)之说.两京之间的驿路是唐代 最繁荣的驿路,不仅设了数十个驿站,而且 还有十几个皇帝行宫口].唐王朝除了驿路干 线,还有大量的支线,偏路及各点的联络线, 它们与以长江,运河为主干的水驿线路,共 同构成了唐王朝的邮驿网络(图1).从\"四 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府西三百里,驿馆 同鱼鳞\"(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 见寄》)这句诗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沿路驿馆 设置的密集程度.较之于前代,唐代驿馆的 数量得到了大大的扩充,促进了唐代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交流.
唐代开疆拓土,特别是开辟西域丝绸之 路后,既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又要保卫疆 土,因此军事情报的传递尤为重要.\"白日登 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郊河\"(李欣《古从军
行》),\"桔槔烽火昼不灭,客路迢迢信难越\" (孟郊《乐府杂曲》)等诗句描述的正是唐代为 抗击北方突厥,在边防线设置烽燧系统以传 军情的场景.不仅如此,烽火也能一路传至 都城,如杨炯在《从军行》中所说的\"烽火 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燧传递消息虽然迅 速,但是局限性也很大,一旦遇到天气恶劣 或军情复杂便为力,正如王维《陇话行》 所描写的那样:\"十里~走马,五里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雪正飞,烽 戌断无烟.\"在烽燧失效的时候,驿馆发挥了 重要作用.例如,\"一驿过~驿,驿骑如流星\" (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贺兰 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王维《老将 行》)等诗句描述的就是驿馆的有关人员为传 递消息而日夜奔忙的情景.
驿馆高效的运转速度是战争胜利的重要 保证.韩愈在《镇州路上谨酬裴司空相公重见 寄》中就写道:\"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 自嫌迟.\"岑参的《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亦有\"平明发成阳,暮及陇山头\"的诗句,从 成阳到陇山,距离大约为400里,可知驿速日 程可达300里~400里,当然这是在\"驿骑如 流星\"的紧急情况下.正常情况下是\"乘马日 走六驿,传马日走四驿\按平均每三十里~ 驿计算,驿速日程是120里一180里[]\".例 如,在\"荆州又非远,驿路半月程\"(白居易 《和思归乐》)这句诗中,洛阳到荆州的距离大 约为1600里,用15天的时间走完,由此我
们可以推断出驿速日程大约是110里. 驿道建设一一径何盘纡
驿馆般设在大道要冲,或傍依江河.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白居易《望江楼 上作,\"一路斜分古驿前,阴风切切晦秋烟\" (权德舆《宫人斜绝句》),\"江畔长沙驿,相 逢缆客船\"(韦迢《潭'Jl,I留别杜员外院长》), \"日馆分江口,凄然望落晖\"(张说《还至端'Jt 驿前与高六别处》),这些诗句记述了驿馆与 道路,江河的关系.杜甫在《舟中》诗中 \"风餐红柳下,雨卧驿楼边\"的描述,更是生 动地说明了驿馆离水之近
唐代除京师的四方馆和鸿胪馆设于城内 之外,其他的驿馆多设于城外.这是因为唐 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城门要关闭,驿馆设 于城内对于传递公文情报和接待往来多有不 便.在刘禹锡的《管城新驿记》中就有这样 的记述:\"先是,驿于城中,马日速不时,四 门牡键,通夕弗禁.请更于外,遂永便安制 曰:可.\"由此,驿馆便逐渐地由城内移至城 外.岑参在《题金城临河驿楼》中写道:\"古 成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 浸城墙.\"金城是古代兰州城的名称,从临河 驿可看到黄河水漫到兰'Jt,城墙下,说明驿馆 离城很近.岑参在《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 与阎二侍御道别》中有这样的描述:\"夜眠驿 楼月,晓发关城鸡.\"人在驿馆里能与城中的 鸡犬相闻,说明驿馆与城几乎是相邻的.\"驿 楼涨海蠕,秋月寒城边\"(独孤及《东平蓬莱
驿夜宴平卢杨判官醉后赠别姚太守置酒留 宴》),\"凭高试回首,~望豫章城\"(韩愈《次 石头驿寄江西王十中丞阁老》),\"山川I不记何 年别,城郭应非昔所经\"(武元衡《使次盘豆 驿望永乐县》),这些诗句所说的是城市的驿 馆,这类驿馆—般设于城外不远的驿道处.名 称为某县在城驿的少数驿馆,则会设于城内, 如\"新丰之邑,南邻青绮,山川I宫馆,咫尺 想望\"(苏酝《幸新丰及同州敕》)中描述的新 丰县在城驿,\"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司 马扎《自渭南晚次华州》)中描述的渭南县在 城驿,岑参在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所 描述的华阴县在城驿等.
古代驿路并不是坦途,而是充满了险阻. 当年白居易初出长安,自灞桥驿而南至蓝田 羹蕾萋萎图2馆图0
图3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住宅. 苎里旦至篓!!翼萋翌萱8 一
驿,翻越七盘岭时,写下了\"停骖问前路,路 在秋云里.苍苍县南道,险途从此始\"(初出 蓝田路作》)的诗句.岑参在去四川途中写下 了\"干崖信萦折,~径何盘纤.层冰滑征轮, 密竹碍隼旗.深林迷昏旦,栈道凌空虚\"(《酬 成少尹骆谷行见呈》)的诗句,以其亲身体会 描述了驿路的艰险.驿道的开辟是很困难的, 因此非常爱护,如为了保护驿道,在驿 道两旁种植各种各样的驿树.例如,在\"宫
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刘长卿洛阳主簿 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闲想更逢知 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薛能雨霁宿望喜 驿)等诗中的驿树是柳树,桃树;在\"县道 橘花里,驿流江水滨\"(韩翊赠别成明府赴 剑南》)诗中的驿树是橘树;在\"青槐驿路长, 白日离尊晚\"(武元衡送唐次》)诗中的驿树 是槐树.多样的驿树,既保护了驿道,也对 驿道景观的营造起了重要作用. IEI建筑与景观一驿楼宫树近 关于驿馆里的景观与建筑,我们可从刘 禹锡的《管城新驿记p中有所了解:\"门衔周 道,墙荫行栗,境胜于外也.远购名材,旁 延世工,既涂宣皙,瓴甓刚滑,求精于内也. 篷庐有甲乙,床帐有冬夏,……内庖外厩,高 仓邃库,积薪就阳,……主吏有第,役夫有 区,师行者有飨亭,孥行者有别邸.周以高墉, 乃楼其门,劳迎展蠲洁之敬,饯别起登临之 思.\"可见,唐代驿馆傍依大道,围以高墙, 入口是门楼,内部既有供驿丞住的邸,有给 驿夫住的房舍,有给使者住的厅堂,还有厨 房,马厩及仓库;建筑外观雄伟,内部装修 精致;整个驿馆绿树成荫,景观亦不错. 唐代驿馆有门楼,驿楼,厅堂,回廊,轩, 围墙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驿楼.在驿 馆中,驿楼的作用是什么呢?在后世的驿馆 中,楼多为鼓楼,谯楼,而在唐代,驿楼可 能作为住宿的居所,如元稹在《使东川江 楼月》中写道:\"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
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同样是在嘉陵驿,雍陶的宿嘉陵驿》写道: \"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驿楼 也可髓是宴会场所,如李群玉在广江驿饯 筵留别诗中提及:别筵欲尽秋,一醉海西 楼\".然而,在多数诗文的描述中,驿楼大多 86塑—塑鉴!!堡
成了登高眺望,思古怀乡的佳处.例如,\"泪 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刘长卿登 松江驿楼北望故园》)\"流云溶溶水悠悠,故 乡千里空回头.三更犹凭阑干月,泪满关山 孤驿楼(韩僵驿楼》),\"明朝便是南荒路, 更上层楼望故关\"(李德裕盘陀岭驿楼》)等 诗句,不仅生动地描述了唐时文人为功名所 累离乡奔波的复杂心态,也说明驿楼在周围 环境中高耸的形态.根据一些诗文的\"朱楼\" \"赤阑\"等字眼,驿楼的墙面与门窗栏杆似乎 应是红色的.一个驿馆中可能不止一座驿楼, 这可从诗文中的\"南楼…西楼\"等词中得到 印证.另外,驿楼有可能就是门楼,管城新 驿记》中讲得很明确,修建的门楼,能让宾 客来时感受到主人的欢迎之意,别时能登高 望远,叙别离之情.
驿馆中驿丞用于日常的事务管理,呈报 通信,物资转运及接待来宾等的堂与供宾客, 使者住宿,休息用的厅,是驿馆中的主要建 筑.厅堂作为办公之所与宾客下榻之处是很 讲究的.陈鸿在《庐州同食馆记》中记道: 丰宾堂遁峨前轩.怒桷虬虬,层栌牙牙.中
回洞深,高檐腾掀.阶问容揖让,楹旬容宾 盘.柱旬容乐工,屏间容将吏,左右为寝食 更衣之所.\"庐州同食馆的厅堂有弩张挺拔的 飞檐,有重叠交错的斗棋,有宽敞的室内空 间,说明其规格很高,气势雄伟.关于滑亭 新驿,崔佑甫在《滑亭新驿碑隅记》中是这 样描述的:\"博敞高明,倬然其闱闳,沈深奥 密,杏然其堂室.\"杜甫在唐兴县的县馆中看 到,厅堂\"崇高广大,蹄越传舍.通梁直走, 嵬将坠压.素柱上乘,安若泰山\"(《唐兴县客 馆记》).一个县级客馆尚且如此,更不用说 号称\"天下第一驿\"的褒城驿了.地处川陕 通道褒斜道的重要地段的褒城驿,控制着两 个节度使的治所,一年来往的宾客,使者不 下数百个,\"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 时视他驿为壮\"(孙樵《书褒城驿壁》). 处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王朝,等级 森严.驿馆的功能之一是官方招待所,接待 来往的大小,因此驿馆中的诸种设施的 使用也是有等级制度的.例如,作为住所的 厅,有着上厅,别厅之分.根据((唐会要》卷 六\"馆驿使\"中的记载,当职别相当的官 员在同一驿馆里相遇时,驿馆是这样安排的: \"御使到馆,已于上厅下了,有中使后到,即 就别厅;如有中使先到上厅,御使亦就别厅\". 这即是\"篷庐有甲乙\"之意.有的驿馆,不 仅根据住所的位置进行了功能布局,还根据 地理气候设置可供不同时段,气候时使用的 房旬,如柳州的东亭,\"乃取馆之北宇,右辟
以为夕室.取传置之东宇,左辟之以为朝室. 又北辟之以为阴室,作屋于北墉下以为阳室 作斯亭于中以为中室.朝室以夕居之,夕室 以朝居之,中室日中而居之,阴室以违温风 焉,阳室以违凄风焉\"(柳宗元9州东亭记》). 为了取悦,奉承来往,很多驿馆建 有楼台亭阁,或因山就水,或凿池植树,营 建有四时美景的内部景观.例如,庐卅同食 馆为了迎接江淮牧守,三台郎吏,不仅翻新, 重建了馆中建筑,而且在\"其下淤沟开导通 水,因古岸,植竹树,为风月晏游地\"(陈鸿 《庐州同食馆记);抚州南城县客馆建有新亭, 大小宾朋可\"登斯临斯,酾酒以赠之.溪云 竹风,生于栋牖,而绿野青山为之屏障,三 爵之后,可以送千里之目,可以道四方之志 焉?兹又胜会之佳境也\"(独孤及抚州南城 县客馆新亭记).
号称\"天下第驿\"的褒城驿,有沼,有 舟,有飞鹤,有戏鱼.池沼能容舟船,可见 其池沼之大,可见其游苑之大.关于褒城驿 的美好环境,羊士谔在((褒城驿池塘玩月》中 写道:\"夜长秋始半,圆景丽银河.北渚清光 溢,西山爽气多.鹤飞闻坠露,鱼戏见增波. 千里家林望,凉飙换绿萝\".元稹亦在《=褒城 驿》中写道:\"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已 种千竿竹,又栽干树梨.\"千里奔波的行旅之 人,到达驿馆,可以在驿馆的林丛荫绿,水 光爽气之中得到休整,~洗风尘,有宾至如 归之感.
为保证功能的正常运转,驿馆必须配备 一
定的辅助设施,如厨房,仓库,马厩等.管 城驿厨房设在馆舍建筑之间,马厩设在馆舍 建筑之外;粮仓高敞,库房深密.柴火放在 向阳之处,草料堆在干燥的地方,可谓有条 不紊.庐州同食馆\"厩廑宏大,中敞作南门, 容旌旗驷马\".马嵬驿还设有佛堂,见罗隐 马嵬坡》诗:\"佛屋前头野草青,贵妃轻骨 此为尘.\"
以上这些描述,印证了明代顾炎武说的 \"廨舍之为唐旧治者,其基址必皆宏敞\".然 而,并不是所有的驿馆都是这么宏大豪华,许
图4唐代驿馆想象平面图
多偏僻道路上的驿馆的配置是相对简单的 (图2).如\"孤驿在重阻,云根掩柴扉\"(杜牧 《将出关宿层峰驿,却寄李谅议》),诗中的 \"孤驿\"的门是柴门.又如\"废寺乱来为县驿, 荒松老柏不生烟\"(王建《废寺》),以废寺为 驿,想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为国之血脉,国之脸面的唐代邮驿系 统,在政治昌明,经济繁荣时期,高效率地 运转,发挥着积极的社会效应,如\"举今州 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 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孙 樵《书褒城驿壁》);而在政权衰弱,吏治 的时期,邮驿必然废弛,弊端丛生,驿馆的 建设遭到破坏.唐中后期国力的衰弱,加上
驿道的变迁,褒城驿已经破败不堪,\"视其沼, 则浅混而茅,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 芜,堂庑甚残,乌规其所谓宏雨者\"(孙樵《书 褒城驿壁》).薛能看着褒城驿的凄凉景象感 慨道:\"池馆通秦槛向衢,旧闻佳赏此踟蹰. 清凉不散亭犹在,事力何销舫已无.钓客坐 风瞄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西川吟吏偏思 葺,只恐归寻水亦枯\"(薛能《题褒城驿池》). 号称\"天下第驿的褒城驿都落得如此下 场,其他驿馆更不在话下了. 典型的唐代驿馆布局一官馆 ]何玲珑
综上所述,驿馆作为官方建筑,性质与 平民的住宅不同:由于具有官方招待所的功 能,驿馆的布局与官署的布局也有所不同.那 么,座规模较大,设施完备的典型的唐代 驿馆是如何布局的呢?根据对诗文文献的分 析,本文认为典型的唐代驿馆的布局应与大 的宅第布局相似唐代的大宅第一般分 为外宅和内宅,外宅为男主人的活动场卢斤J内 宅则处以女眷.外宅的最主要建筑为堂,内 宅的主要建筑为寝,堂和寝通过廊院式布置 形成前后两进大院落[.一些唐代宅第的布 局在敦煌壁画中有所体现(图3). 驿馆也分为前后院落,前院的主要建筑 为堂,堂前为前院入口,左右为两厢.前院 是办理接待,通信,运输等事务的场所;后 院为宾客下榻之处,其主要建筑为上厅,周 围环绕着别厅.院落也是廊院式布局,如唐
兴县客馆\"迥廊南注,又为复廊,以容介行 人,亦如正馆,制度小劣.直左阶而东,封 殖修竹茂树.挟右阶而南,环廊又注,亦可 以行步风雨\"(杜甫《唐兴县客馆记》),可见 廊子环绕了整个客馆,行走蔽风雨. 刘禹锡在《管城新驿记》中提到:\"主吏 有第,役夫有区.\"从中可知,驿丞有自己单 独的宅第,与驿夫们的住所是分开的.驿丞 是末品的低微小吏,在唐制中其第是很简陋 的.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驿馆,驿夫有数十 甚至百来个人,其住所应有一定面积:同时, 考虑到驿夫随时可能驰驿,驿夫住所的院落 安排在靠近大门之处;考虑到马匹的来往频 繁,马厩安排在大门之旁;考虑到转运物资 的仓库使用的方便,不宜太深入驿馆之中,仓 库安排在马厩的旁边;考虑到厨房与粮食库 房的位置要靠近宾客宴饮之处,此院落安排 在后院旁,这也符合《管城新驿记》中所说 的\"内庖外厩,高仓邃库\".
为了美化驿内景观,以及为行旅之人提 供一个清凉的环境,驿馆设有一个凿池植树 的游苑游苑位于后院的后面与侧面,方便 宾客游赏在后院与游苑之间,设有一座驿 楼,供宾客登陆眺望.整个驿馆外围筑一道 夯土围墙,在正对前院人口处辟I,](图4).国 [注释]
①资料来源:李连{羊中国古书酋路交通史]北京:^民 交通出版社,1994
②喷料来源王圻三才图会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弛 1988
④资料来源:傅熹年中国占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辞海[K]—哺:—蝴书出版社19901287
[2]刘厂生-赵梅臣中国古f铀降里(僧订版)m]北京^ 民邮电出版拖1999
[3]李连等中国古罐酡为百史[北京^民萤通出 脱1994216
[4]顾炎虎日知录馆舍[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60
[I]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H]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1438-440 [作者简介] 李亳曳 赵林男,
[收稿日期]2005—11—25 差!!璧篓堂I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