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编制说明和依据
1.工程概况---------------------------------------------------------------------------------1 2.设备安装---------------------------------------------------------------------------------1 3.施工网络计划---------------------------------------------------------------------------8 4.质量控制点------------------------------------------------------------------------------8 5.施工用机具计划------------------------------------------------------------------------9 6.消耗材料计划---------------------------------------------------------------------------10 7.劳动力计划------------------------------------------------------------------------------10 8.安全技术措施---------------------------------------------------------------------------11
1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 装置风机类设备(离心式风机,轴流式风机,罗茨鼓风机)的设备安装工作。仅对安装专业起指导作用,不包括电气、仪表专业。
2编制依据
(1)《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HGJ203-83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JBJ23-96 (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29-96 (4)《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HG20237-94 (5)《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HGJ233-87/SHJ505-87
11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
页脚内容
11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类别: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1.2实物工程量
本装置共有风机类设备 台,其中离心式 台,轴流式 台,其它 台。
进口设备共有 台,为 国 厂制造。其它为国产设备,由 厂制造。
设备规格参数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3设备平面布置图 风机类设备主要分布在:
工段号 ,设备数 台,安装位置 工段号 ,设备数 台,安装位置 工段号 ,设备数 台,安装位置
11
设备名称 位号 设备规格 数量 单重 安装工段 备注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
详见设备平面布置图
2.设备安装
2.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1.1技术准备
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 (1)设备的出厂合格证。
(2)设备的试运转记录,压力容器的试压报告等。 (3)随机技术图纸和安装使用说明书。 (4)机器的装箱清单。进口设备还需商检报告。 2.1.2设备开箱检验
(1)设备的开箱检验应在下列人员的共同监督下进行: 海关:商检部门 (对进口设备) 外方:制造厂代表 (对进口设备)
甲方:物资供应部门,质量监督站,甲方代表。
施工单位:物资供应部门,质监部门,技术人员,作业组。
(2)按照装箱清单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箱号。并检查包装箱状况。
(3)对设备、另部件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核对数量。 (4)提交签字齐全的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5)开箱后的另部件要妥善保管。暂不安装的设备应恢复包装。 2.1.3安装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1)土建工程已基本结束,设备基础具备安装条件,基础周围场地平整。 (2)施工用水、电、气已备齐。 (3)施工用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 (4)安装用的起重设备具备使用条件。 2.1.4基础验收及处理
(1)基础移交时,应提交工序交接记录和基础复测记录。基础外观应标明标高、中心线等标记。
(2)对基础外观进行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现象。 (3)按土建交工图和设备安装图对基础尺寸进行复检: (单位均为毫米) a;基础纵横轴线 ±20,标高 0,-20 b;基础上平面水平度≤5/1000,全长≤10 c;竖向偏差≤5/1000,全长≤20
页脚内容
11
施工组织设计
d;预埋地脚螺栓标高 0-20,中心距±2
e;预留地脚螺栓孔 中心位置±10,深度 0-20,孔壁垂直度≤10 (4)需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麻,麻点深度≥10,密度以每平方分米3-5个为宜。表面不许有油污和疏松层。放置垫铁处应铲平,水平度≤2/1000,螺栓孔内的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2.2安装方法 2.2.1进口设备
进口风机类设备采用整体安装法。除非外方或甲方有特殊要求,一般不作解体。说明书中无要求者一般采用垫铁安装。
说明书中内容与本方案要求不一致的,以说明书要求为准。 2.2.2国产设备
国产风机类设备不管供货状态如何,如果制造厂和甲方没有特殊要求,一般采用解体安装法和有垫铁安装。
驱动电机功率>45kw或甲方有特殊要求或怀疑电机有问题的,电机要在电气有关人员的配合下作抽芯检查。≤45kw的不作解体。电机的出厂日期大于12个月的,轴承要换油。
风机和轴承箱要全部解体、清洗、检查。 2.3安装程序 2.3.1预留螺栓孔
技术准备基础验收开箱检验轴承箱安装电机,风壳安装一次找平找正一次灌浆解体清洗,组装二次找平找正二次灌浆联轴节对中工艺管道安装联轴节复查试车准备单体试车交工验收 2.3.2预埋螺栓
技术准备基础验收开箱检验解体清洗轴承箱安装找平找正电机风壳安装灌浆联轴节对中工艺管道安装联轴节复查试车准备单体试车交工验收
整体安装设备无解体、清洗、检查、组装等项目。 2.4主要安装技术要求 2.4.1垫铁安装
垫铁应根据设备重量和地脚螺栓尺寸计算后按规范选取,垫铁表面应平整,无飞边毛刺和氧化皮。斜垫铁要成对使用,斜度以1/20为宜。
垫铁应安放在地脚螺栓两侧和其它受力集中处,地脚螺栓间距小于300毫米时,可在地脚螺栓同一侧放置一组垫铁。垫铁层数一般不超过4层,高度30~
11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
70毫米,相邻两组垫铁间距500毫米左右。
垫铁与设备底座应接触均匀,用0.05毫米塞尺检查时塞入长度不得超过垫铁长(宽)度的1/3。设备找平找正后,垫铁组应露出设备底座10~30毫米,垫铁层间要进行点焊。安装在钢架上的垫铁要与钢架焊牢。垫铁安装后24小时内要进行二次灌浆。
2.4.2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应垂直安装,与预留螺栓孔四周的间距不小于15毫米,且不得挨住底部。
砼强度达到75%时,可把紧地脚螺栓。把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5~3个螺距。露出部分要涂油保护。把紧地脚螺栓应均匀进行,力矩按规范要求。
2.4.3找平找正 2.4.3.1离心式风机
(1)标高:标高在设备底座下面或轴心线上测量,允许偏差±5毫米。 (2)中心线位移≤5毫米
(3)水平度:水平度在轴承箱中分面上或轴的延伸端上测量,风壳水平在出风口法兰面上或机加工面上测量,风壳水平仅作为参考,以保证风壳和转子轴的对中为准。电机不考虑水平,以保证和轴承箱的对中为准。
整体安装的轴承箱:纵、横向水平允差≤0.10/1000
两半安装的轴承箱:每个轴承箱的纵向水平≤0.04/1000,横向水平≤0.08/1000
主轴的水平度:≤0.04/1000
(4)两半安装的轴承孔对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对称度≤0.06毫米。可测量轴承箱与主轴两侧密封的径向间隙之差。
2.4.3.2轴流式风机
(1)标高,中心线位移要求同2.4.3.1(1)。 (2)水平度:
整体安装 水平度和垂直度在底座和风筒上测量,≤1/1000 解体安装 水平度在主轴和轴承箱中分面上测量,≤0.1/1000 两半安装的轴承箱 轴承孔对主轴线的同轴度,≤0.1毫米 (3)垂直安装的风机其水平度在轮毂或减速机加工面上测量,≤0.1/1000 2.4.3.3罗茨式风机
(1)标高,中心线位移要求同2.4.3.1(1)。
(2)水平度:纵横向水平度在主轴和进排气法兰面上测量,≤0.2/1000
11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
2.4.4解体清洗和组装 2.4.4.1离心式风机 (1)解体清洗
将机壳和轴承箱拆开,清洗转子、轴承体和轴承。转子直接装在电机轴上的风机可不拆卸。清洗用的溶液要符合有关规定。
轴承箱的冷却水管道要畅通,并进行水压试验。 调节机构应清洗洁净,转动应灵活。 (2)轴承箱组装
轴承箱组装前应进行煤油试漏。
滚动轴承轴承箱:检查轴承的轴向游隙,应符合出厂技术文件的说明。检查轴承压盖与轴承外圈的轴向间隙:固定侧≤0.10;活动侧 间隙=L+0.15
L=α×L×t 式中:L为两轴承间的距离 t为轴与壳体(轴承)的温度差,一般取10~15℃ α为轴的线膨胀系数(钢=12×10)1/℃ 0.15为膨胀后的剩余轴向间隙
滑动轴承轴承箱:检查滑动轴承下瓦与轴的接触情况,接触面积≥60%,接触长度≥瓦长的80%。推力轴承与止推盘的接触面积≥70%止推面积。轴瓦与轴径向间隙为轴颈直径的2/1000~3/1000。轴瓦与压盖之间的过盈量为0.03~0.06毫米。
(3)机壳组装
机壳应以转子轴线为基准找正,组装后转子与机壳不得有碰撞、摩擦现象。 测量进风口与叶轮进口圈间隙,如下图所示:
S
轴向进入深度S1 =叶轮外径的10/1000 径向间隙S2 =叶轮外径的1.5/1000~3/1000 (外径大的取小值)四周间隙应均匀。
页脚内容
-6
S 11
施工组织设计
测量主轴与后侧板开孔的同轴度,四周间隙应均匀,不得碰刮。 2.4.4.2轴流式风机
(1)解体清洗要求同2.4.2.1.(1)。还应检查:叶片根部无损伤,紧固螺母无松动。立式机组应清洗变速箱、齿轮副、蜗轮副。
(2)轴承箱组装同2.4.2.1.(2)。
(3)机壳组装:主轴与进气室的同轴度≤φ2毫米。各叶片的安装角度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其偏差±2°。可调叶片在关闭状态下与机壳的径向间隙应均匀,其值为转子直径的1/1000~2/1000。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指示准确。
2.4.4.3罗茨式风机 (1)解体清洗
清洗齿轮箱和齿轮。转子应转动灵活,机壳内无杂物。清洗润滑油系统,保证其畅通。
(2)组装
测量齿轮副的啮合间隙,包括顶、侧间隙和啮合面积。检查两个转子之间的啮合间隙。检查测量转子与机壳(或墙板)之间的间隙,包括轴向和径向间隙。以上测量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4.5联轴节对中
设备技术文件给出联轴节对中要求值时,按技术文件数值调整。无具体要求时:
径向位移≤0.025毫米 轴向倾斜≤0.2/1000 端面间隙以联轴节的形式定。
皮带传动时,两皮带轮的中心平面偏移:三角带 ≤1毫米;平皮带 ≤1.5毫米
轴向倾斜(平行度)≤0.5/1000 2.4.6工艺管道安装
风管与风机的连接一般都是软连接。刚性连接时,要保证风机不受外力干扰,即无应力连接。最终连接时要用百分表监视风壳的位移。
2.5单体试运转
2.5.1单体试运转前应具备的条件
(1)主机及附属设备的就位、找平找正、检查及调整等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并有齐全的安装记录。
(2)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基础抹面工作结束。 (3)与试车有关的工艺管道和设备具备使用条件。
11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
(4)公用工程(水、电、气)及电气仪表系统满足使用条件。 2.5.2单体试运转的准备工作 (1)旋转部件加装防护罩。 (2)风机入口加装60目的粗滤网。 (3)按规定加注合格的润滑油(脂)。 (4)调节系统静态测试合格。
(5)冷却水、润滑油系统单体试运转合格,具备使用条件。 (6)电机单试2小时合格,具备使用条件。 (7)现场必备的消防设施和防护用品备齐。 2.5.3离心式风机试车步骤
(1)盘车检查,应灵活无卡涩现象。
(2)关闭进风口,点动电动机,各部无异常现象和摩擦声响方可进行下次启动。
(3)关闭进风口,启动电动机,转速达正常后开启进风口,在0~5°的角度下小负荷运转30分钟。
(4)小负荷运转合格后,逐渐开大风门,连续运转2小时。每0.5小时记录一次下列数据: 电动机电流 其值≤额定值
各部轴承温度和电动机温度
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75℃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65℃ 电动机温度应小于轴承温度 各轴承处振动速度有效值≤6.3毫米/秒 冷却水回水温度和润滑油温度
(5)上述各测量值不超标,为单体试车合格。
(6)停止电动机,关闭进风口。冷却水系统要等轴承温度降到50℃以下时才可停止。
2.5.4轴流式风机试车步骤
(1)盘车检查,应灵活无卡涩现象。 (2)点动电动机,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
(3)可调叶片式风机在启动前应将叶片角度调至启动角度,启动电动机,运转30分钟。轴承温升、振动无异常超标时可加载,慢慢调节风叶角度。注意电动机电流不能超过规定值。
(4)连续运转2小时,每0.5小时记录一次下列数值:
11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
电动机电流值 应小于额定值
各轴承温度和电机温度 滚动轴承≤70℃ 滑动轴承≤75℃
电动机温度应小于轴承温度 各轴承处振动速度有效值 ≤6.3毫米/秒 (5)以上各项数值不超标为单体试车合格。 (6)停止电动机,将叶片角度调至启动角度。 2.5.4罗茨式风机试车步骤 (1)盘车检查,应无卡涩现象。
(2)进、排气阀门全开,点动电动机,应无异常现象。
(3)连续运转30分钟,缓慢关闭排气阀至设计压力。调节时电流不能超过额定值。
(4)负荷试车中,不得完全关闭进排气阀,不能超负荷运行。 (5)连续运转4小时,每0.5小时记录一次下列数值: 电动机电流值 应小于额定值
各轴承温度和电动机温度 轴承温度≤95℃ 润滑油温度 ≤65℃
轴承和机壳处的振动速度有效值 ≤13毫米/秒 (6)上述各参数不超标时为单体试车合格。 2.6交工文件
单体试车合格后,应在有关人员参与下办理交工手续。交工文件有: (1)设备随机技术图纸,说明书。并注明修改部分。 (2)设计变更的有关资料。 (3)安装记录 (4)隐蔽工程记录
(5)机器拆检、组装间隙记录 (6)机器联轴器对中记录 (7)试运转记录
3.施工网络计划
拆检.清洗.组装 技术2基础验收 0试车准备 页脚内容11 单体联轴节交工二次7 对中 1试车 3 1 灌浆 工艺管道预制.初找平开箱2 检验 0找正 找平找一次1 7 正
施工组织设计
注:仅对单台中型设备编制。数字为施工用天数。
4.质量控制点
风机安装质量控制点划分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基础验收 开箱检验 设备安装(找平找正) 隐蔽工程 机器拆检组装 联轴节对中 单体试车 AR AR CR AR CR BR AR 工序名称 控制点等级 备注 说明: A级为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共检项目 B级为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双方共检项目 C级为施工单位自检项目 R为检查项目有记录
5.施工用工机具计划
5.1工具计划
适用于1~2个作业组。仅作为参考。见下表 施工工具计划表: 序名称 规格 号 活动搬手 1 6” 8” 12” 15” 2 3 梅花搬手 手锤 12件 1P 2P 单位 把 套 把 数量 各1 2 各1 备注 页脚内容
11
施工组织设计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大锤 螺丝刀 铁皮剪子 布剪子 手钳 弹簧钳 轴用抓子 划规 锉刀 什锦锉 钢卷尺 钢板尺 8P 一字 6” 十字 6” 平头 尖嘴 轴用 孔用 L200 6” 8” 半园 12件 3.5米 150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个 个 把 套 把 把 2 各2 1 2 各1 各1 1 各1 各1 各1 4 2 5.2施工机具计划 对1~3台设备编制 施工机具计划表: 序名称 号 汽车 1 汽车吊 2 电焊机 3 千斤顶 4 手拉葫芦 5 6
5.3测量仪器计划 对1~2个作业组编制 测量仪器计划表:
规格 5吨 8吨 14KW 5吨 2吨 数量 1台 1台 1台 1台 1台 备注 页脚内容
11
施工组织设计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称 条式水平仪 百分表 百分表架 金属测温仪 振动测量仪 转速表 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尺 规格 0.5 L500 0.05 L150 0~10 0~200℃ 0~5 0~10000转 200 0~50 数量 1只 1只 3只 3套 1只 1只 1只 1把 1把 备注 6.消耗材料计划
只列出了名称,规格和数量现场决定。 序名称 规格 号 钢板 1 钢管 2 石棉板 3 白铁皮 4 铜皮 5 密封胶 6 煤油 7 汽油 8 机油 9 大布 10 白布 11 红丹 12 单位 数量 备注 7劳动力计划
页脚内容
11
施工组织设计
对1台中型设备编制,见下表:
工种 钳工 起重工 电焊工 其它 需要人数 2 2 1 2 备注
8安全技术措施
8.1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本方案和有关规范的内容,施工前须经技术交底。
8.2应尊守《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定》HGJ33-87/SHJ55-87中的有关安全规定和厂方的安全规章制度、厂纪、厂规。
8.3设备运输吊装要按起重操作规范进行。 8.4安装好和未安装的设备、另部件要妥善保管、防止因交叉作业损坏设备。
8.5设备安装好后暂不配管时,进出口要加盲板,防止异物掉入。 8.6试车现场要设警戒线,闲杂人员禁止入内。旋转部件要加装防护网,设备运转时不得进行检修工作。
8.7施工现场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施工用氧气乙炔瓶要相距10米以上排放。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8.8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容器内施工要用36V安全电压。 8.9冬雨季施工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8. 10文明施工,工完料净。
页脚内容
11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
1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离心式通风机,轴流式通风机,罗茨式风机和叶式风机的安装工作。大型离心式空压机和轴流风机不在此列。
2编制依据
除了四条外,还应增加随机技术图纸、说明书和其它有关规范等内容。 1工程概况
1.1按所列内容对工程作简要说明
1.2实物工程量表格只列10格,考虑装置的风机类设备不会超过10台,不够时可续列。
1.3设备平面布置图必须画。图上应注明设备明称、规格、位号、位置、轴线、标高及方位等参数。
2设备安装
2.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依HGJ203-83编制。
2.2.安装方法中 2.2.2电动机功率划分依电气安装规范。 2.4主要安装技术要求
2.4.1 2.4.2依HGJ203-83编制。
2.4.3找平找正 标高中心线要求依HGJ203-83编制,水平度、垂直度要求依JBJ23-96和JBJ29-96编制。
2.4.4清洗组装 依JBJ29-96编制。
2.4.5应根据每台设备的联轴节的具体形式,在工程质量单上给出找正数据要求。
2.5单体试车
2.5.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和试车时间依HGJ203-96编制。其它依JBJ29-96编制。
3质量控制点
依公司《质量控制点划分》编制。
4施工网络计划
仅对单台中型设备安装编制,设备数量增多时应乘以设备台数。
5工机具计划
5.1工具计划 只编制了常用工具,只适用于1~2个作业组使用,作业组增加时应相应增多。
5.2机具计划 针对1~3台设备编制,设备增多应相应增加。 5.3测量仪器计划 只供1~2个作业组使用,人数增多时应相应增加。
6消耗材料计划 只列出了常用的材料名称,规格和数量应根据实
际情况编写。
页脚内容
11
施工组织设计
7劳动力计划 对单台中型设备编制,具体编制时应乘以设备台数。
页脚内容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