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常用的15种公文类型

常用的15种公文类型

来源:华佗小知识


常用的15种公文类型

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下文是小编收集的关于15种公文的类型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5种公文类型

一、通知

概念:通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时所用的一种简易公书。它的功能主要是布置工作、告知事项。是一种下行文。具有内容单纯,行文简便和执行性、指导性、告知性、简约性的特点。

根据功能特点,通知主要有五种类型:指令型通知、转发型通知、事项通知、会议通知、任免和聘用通知等。

指令型通知(对概念的认识要“顾名思义”)主要用于向下布置和安排工作,《××关于上报大练兵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的通知》,《××关于坚决遏制违反五条禁令苗头的紧急通知》。转发型通知,主要用于批转、转发上级有关文件,《××关于转发〈关于××通知〉的通知》。事项通知,主要用于告知已发生变化的一些工作事项,引起大家重视。如《关于110、122、119三台合一的通知》,《关于停止使用市局“扫黄办”印章的通知》。会议通知和任免通知比较简单。

写作:首先要搞清楚写什么(要写的主旨和内容),再考虑怎么写(文章的体裁格式)。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关于××工作的通知》。 主送机关:对谁发通知。

正文:主要包括通知原因、通知事项、通知要求三部分。

①通知原因,首先要写明主要依据,即为什么要发通知(如根据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或根据××工作的需要等),根据××文件精神(依据),结合本局实际(针对性,找出文件与工作之间的结合点),为更好地搞好工作(通知意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过渡语)引起下文。

②通知事项。交待工作任务、阐明具体措施,这里事项要具体,重点要突出,可分条写出(1、2、3,...),简单的通知可不分条,一次性陈述写出。

③通知要求。对有关界限、完成期限、怎样上报等提出具体要求,最后以“特此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等惯用语结束。

要求;

①通知的开头导语要说明通知的根据,针对性提出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②通知的正文不需要举例和议论,只需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就行了。

③结尾部分要简明扼要,切忌长篇大论,冲淡主题。

二、通报

通报是上级向下级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一种公文。属下行文。通报或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重要情况通报。

写作;一般由标题、受文机关、正文、落款、日期组成。

表彰性通报:正文内容通常由叙述事实、说明主旨、做出决定、提出要求四个部分组成。叙述事实是表彰性通报的主要部分,应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五大要素反映清楚明确,同时应突出重点。表彰性通报常常因事及人,透过客观事实看精神境界。凡是体现精神境界的事实和情节,应当作为重点,下功夫写好。说明主旨,就是说明先进事迹所反映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风貌及其意义,主要经验和值得发扬的是什么。

做出决定就是根据先进事迹作出表彰或奖励的决定。提出要求即提出向先进人物或集体学习的号召。

批评性通报。一般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介绍事实,具体陈述起因、经过、后果(造成的影响或损失情况)、有关人员的责任等;对错误事实的交代要清楚、简练。二是指出错误的性质、危害,分析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三是作出的处理,包括处理的依据和处理的结果。四是要求和希望。

情况通报。以写清情况为主,并作必要的分析,指明事态的动向和值得注意的问题。通常是前面有总体情况的交代,后面有个体事例的照应,主次分明,详细得当。情况,可以是全局的发展动态,也可以是反映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情况,如重大火灾事故的情况、民警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情况、支丢失情况、警服外借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等等,目

的在于使有关单位和干部、群众了解信息,引起注意,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报告

概念;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的公文。内容包括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询问等。报告是一种陈述性的上行文。报告就是我们平时的书面汇报工作、汇报情况。平常也称“××情况汇报” 报告从内容性质上分,有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建议报告等。从内容所涉范围上分,有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报告是我们工作中常见的文书,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可以用报告的形式书面向上级汇报。工作报告主要是报告工作(做了什么工作),情况报告主要是反映社会治安动态、敌社情动态、刑事犯罪动态。答复报告是针对上级询问某一件事的完成情况或某一个案件的进展情况予以答复。建议报告是根据工作的需要,向上级提出建设性意见。

写作;报告分标题、称谓、开头部分、主体部分、结尾部分。 标题:关于××(事由)的情况报告(汇报)

称谓:××上级部门

开头部分:报告的原因或理由。一般要写清报告的是什么工作、工作基本情况、进展情况。然后用一句话“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领起下文。 主体部分:报告的事项。综合报告包括主要成绩、做法、体会,这是报告需详写的关键部分;最后说明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这部分可以略写。一般用小标题分项列出。专题报告中,如果是反映工作或情况,要依次陈述事情的原委、工作的性质、工作进展及完成情况、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主体部分写作应注意两个问题:

①要有一定的格式。可采取分条式或分题式结构进行叙述,内容单一的报告,也可以采取自然段逐层推进的形式陈述。

②要有一条主要线索,按时间先后反映工作进程,或从作法到经验教训,或从思想认识到行动效果,或按内容的重要程度,从主到次结尾部分:汇报工作的报告,写“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反映情况的报告,写“特此报告”。

写作报告时,应注意平铺直叙,写清工作进程,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语言要平稳得体,尊重事实,切忌情节描写、口气夸张、张腔作势、妄加评论。报告与调查报告具有明显区别,报告重在陈述工作,调查报告重在调查过程和结论;报告要简约化格式,调查报告要过程化分析。

四、请示

概念;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解决问题的公文。内容包括请求上级解决问题、解释问题、决定事项等。请示具有事前行文和一事一文的特点。

请示和报告虽然都属上行文,除写作方式不同外,在行为目的和时间要求上也有区别。报告的目的是汇报工作,不需要上级批复;请示的目的则是请求解决难题,需要批复。请示只能事前请示,报告大多在事中或事后汇报。

请示一般有工作性请示(又称请求批准性请示)和性请示(又称请求指示性请示)两种。前者是请求上级批准有关人、财、物及机构、编制、项目、计划等事项,后者是向上级要、要办法。

写作;请示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组成。正文包括三项内容。

①请示缘由。即为什么要请示。陈述请示的原因、根据、目的等,与后面的请示事项形成因果关系。提出的理由要有说服力。主要是阐明上级文件依据,工作存在的实际困难,必须要解决的事项等,最后以“现请示如下”作为过渡语。

②请示事项。即请示什么。这是请示的核心和重点,是要求给予指示、批准的具体问题和事情。要明确写出自己的意见。如果请示事项比较复杂,涉及几种情况或几个方面,可以分条分项;请示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意见。提出的请求和意见要具体、明确、切合实际。

③请示结尾。即请示结束语。一般写上“妥否,请批示”、“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

注意

①请求应一文一事;

②主送机关应单一,不能多头请示;不对领导个人请示;不能越级请示;

③请求的理由要“三忌”:忌本位主义不顾大局,忌过多讲大道理,忌有意编造、夸大情况。

五、函

概念;函是平行单位之间商洽工作的公文,内容包括相互之间有关工作的询问、答复、

求助、求援等,属平行文。

函与请示在目的上是一致的(请求解决问题),但行文方向不同,一个平视,一个仰视。仰视要尊重,平视更亲和。因而函在写作时就比较灵活自由。

函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使用的广泛性和写作的灵活性,平行机关、友好单位需协商、询问、答复、求援、致谢等一切问题都可以用函去沟通、解决。因此,函具有联系工作、沟通感情、促进融合的作用。机关使用的函,按其作用和内容的不同,有“公函”和“便函”、“去函”和“复函”之分。公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文种,即“函”。给某机关去函,一般是商洽工作,提出要求,询问事项。复函则是对商洽和询问的答复。

写作;函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组成。函的种类不同,写法也有区别。

去函。由开头的和请求事项两部分组成。开头部分写去函的缘由,表明

商洽、请求、询问或告知有关情况的依据、意向等;请求事项部分详细写明商洽、询问、请求、告知事项的内容,根据事项的复杂程度,或单列一段,或分条分项。既要简明扼要,又要交代清楚。如果要求对方回复,还要明确提出“请函复”、“请复”等。如有附件要标明(有关复印件)复函。有引语和答复意见两部分组成。引语是引述来函标题、来函文号,有时要写明来函的大概内容。答复意见是针对来函事项予以答复,答复中要表明态度、主张。如“兹收到贵单位××函,函中提到的××一事,我们进行了认真调查和研究,认为××,现答复如下。”结束语有“特此函复”、“此复”等。

六、计划

概念;计划是工作开展前预先拟定的具体方法的应用公文。平常又称要点、方案、预案等。计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目标、方法、步骤、要求等。具有规定性特点。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事先有计划;“立”就是取得成功。因此,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总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计划对工作、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起推动和监督作用。我们常说的一切按计划办事,就是要尊重计划的规定性特点,制定计划时重在定任务、定措施、定时间、定要求。计划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计划有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等。

写作方法;计划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由机关名称、适用时间、计划内容、文种名称构成。

2、正文。有前言和主体两个部分。前言,写明制作计划的依据(指导思想),即“为什么制定计划,依据什么制定计划”。主要依据上级文件、指示、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和问题等,然后用“特制定本计划(方案)”一类的惯用语引出计划事项。

主体。

①目标和任务。主要写明“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是计划的核心。写明任务的数量、质量和要达到的目标(数)。可以写成段落式,也可以分条列项写。段落安排要分清轻重缓急,重点任务要放在第一段,其它次之。

②措施和步骤。具体回答“怎么做”、“什么时候完成”。要写明组织领导、分工配合、检查考核等事项。措施要有力,分工要明确,考核要合理(留有一定变化空间)。

结尾。一般是提出要求,主体部分已交代明确的也可以不写。

3、落款。写明制作单位名称和成文时间。

注意;制定计划要做到目的明确,措施具体,便于实施、便于检查,制定的目标任务、奖惩办法防止与实际工作相矛盾,要切合实际情况并留有余地。

七、简报

简报就是用简略的方式报道工作的应用文书。内容包括反映工作、社会治安情况、介绍经验、交流信息等。平时又称“情况反映”、“要情”、“治安动态”。

简报具有新闻性、时效性,是一种新闻体裁的文书,其突出特点是短、新、快。

短是简明扼要,内容单一,就单一事件某一方面工作进行报道。叙述简明,语言简洁,篇幅不超过1000字。新就是具有新闻性,所谓新闻就是能够引起人兴趣的、刚刚发生的事件,具有情节性、故事性,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此在写作上较“活”,这也是简报区别于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报告就是平铺直述地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不能有任何情节描写或抒情式语言。简报就是要比较生动地反映工作,要有简略的情节性、故事性。

简报按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会议简报、工作简报和情况反映(或要情)三种。

工作简报主要是反映机关各方面的日常工作情况。主要包括业务工作的进展情况、

队伍建设情况、重大事件(案件)的情况(工作简报主要是反映成绩)。情况反映是指反映敌情、社情和社会治安情况的简报。如“敌情动态”、“治安情况”、“稳定要情”等。简报突出工作做了什么,情况简报突出有什么,发现了什么。

写作方法;简报既然是一种新闻体裁,那么写作上应按新闻体裁的要求。一般采用消息式写法和通讯式写法。消息式写法主要由导语、主体、结尾的格式,是先概括后叙述的“倒金字塔式”。用以报道单一事件,多为机关内部掌握的动态。其时效性与写作形式、语言要求都与新闻报道中的消息一样,篇幅简短、直述事件、要素清楚、少发议论。通讯式写法多用以反映重大事件、综合性工作、典型案例等情况。 简报由报头、正文和报尾三部分组成。

报头。固定化版头。在简报首页上方位置,约占全页三分之一篇幅。包括名称、期数、编发单位、印发日期等。

正文。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①标题。简报的标题类似新闻标题,一般只有一个主题,必要时也可以有主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标题形式有结论式,如“上半年刑事案件减少”;概要式,如“本市大学生违法犯罪情况及原因”;提问式,如“我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盗窃犯张××自述”;对仗式,如“热情服务暖如春风,台胞盛赞民警”;警句式,如“国法轻,坏人凶——群众来信谈对当前社会治安的看法”等。拟定标题要求明确、鲜明、醒目、灵活。

②导语。导语部分要开门见山,写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五何)。主要有综括式(又称叙述式、提要式)、结论式、问答式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