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20分) ()
1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沃本
A.
考试时间:120分钟;
遂京
C.
D.
BC=5, CD=3 贝U BD
B.
2.如图,点
D在△ ABC的边AC上,将^ ABC沿BD翻折后,点A恰好与点C重合,若
A. 1 B . 2 C . 3 D .4
3 .如图,已知/ CAE=/ DAB AC=AD增力口下歹U条件:① AB=AE②BC=ED ③/ C=Z D;④/ B=Z E,其中能使4 AB黄^AED的条件有
A. 4个
数为
(
)
B .3个 C .2个 D .1个
(
)
4 .如图,Rt^ABC中,/ B=90° , 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 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 BAE=10 , 则/ C的度
A. 30°
B.40 °
C.50 °
D。60°
5 .如图,ZXABC中,AD,BC, D 为 BC的中点,以下结论:(1)^ABgAACD ; (2) AB=AC (3) /B=/ C ; (4) AD是△ ABC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如图,四边形ABCD沿直线l对折后互相重合,如果AD// BC有下列结论:①AB// CD②AB=CD ③AB, BC ④AO=OC其中正确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试卷第1页,总5页
试卷第2页,总5页
7 .在 Rt^ABC中,/C= 90°, /A、/R/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 a= 12, b= 16,则 c 的长为()
A. 26 B . 21 C . 20 D .18
8 .如图所示,在^ ABC中,AB= AC, / ABC / ACB的平分线 BD, CE相交于。点,且BD交AC于点D, CE 交 AB于点 E. 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BC国CBE②ABAD^△ BCD③△ BD&ACEA ④ABO国COD ⑤^AC监ABCtE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9 .如图,△ ABC 中,AB= AC, Z ABC= 36° , D、E 为 BC上的点,且/ BAD= / DAE= / EAC 则图有等 腰三角
形()个.
A. 2个 B.4个 C .6个 D .8个
10 .如图,在△ ABC中,ADLBC于D, CELAB于E, AR CE交于点 H, 已知E氏EB= 3, AE= 4,则CH的 长是()
A. 1 B . 2 C . 3 D . 4
、填空题(20分)
11.在Rt^ABC中,C=90° , A叶分/ BAC交BC于D,若CD=4cm贝U点D至U AB的距离是 ^
12.小强站在镜前,从镜子中看到镜子对面墙上挂着的电子表,其读数如图
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刻是 。
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 13 .如图,我国古代数学家得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
1: 13,则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a与较 形密铺构成的大正方形,若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
长的直角边b的比值为 4
A
14.如图,已知点 O是等边三角形 ABC的/ BAC /ACB的平分线的交点,以 。为顶点作/ DOE=120 ,其
两边分别交 AR BC于D E,则四边形DBEO勺面积与三角形 ABC的面积之比是
15 .如图,△ 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 , 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 作的三角形与△
ABdr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0
16 .如图,在4ABC中,/ C= 90 , AD是/ BAC的角平分线,
若BC= 5 cm, BD= 3 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17 .如图所示,有一块三角形田地, AB=AC=10mHAB的垂直平分线 ED交AC于
D,交AB于E,量得BC的长是7m,请你替测量人员计算^ BDC的周长为 18. 如图,P、Q是4ABC边 BC上的两点,且 BP=PQ=QC=AP=AQU/ BAC=° 19.如图,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 1.0, 1.21 ,
1.44 , 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S、&、8、S4,则S1+S2+8+A.
20.如图,△ ABC\\ / AC=90 , AB=6,分别以边 AC BC为直径向形外作两个半圆,则这两个半圆的面 积的和为.(结果中保留兀)
三、解答题
21 .已知:D 是 AC上一点,BC=AE DE// AB, / B=/ DAE.
求证:AB=DA. (4 分)
A
试卷第3页,总5页
22 .把正方形 ABCD寸折,得到折痕 MN(如图①),展开后把正方形 ABCW CE折叠,使点B落在MNLh的 点B'
处,连结B' D(如图②)。
试求/ BCB及/ ADB的度数。(6分。)
图②
AMD
23 .如图,分别以△ ABC的边AB AC向外作等边△ ABE和等边△ ACD直线 BD与直线CE相交于点 O (1)求证:CE= BD;
(2)如果当点A在直线BC的上方变化位置, 且保持/ ABC和/ACB都是锐角,那么/ BOC的度数是否会发生
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
BOC的度数:
(3)如果当点A在直线BC的上方变化位置,且保持/ ACB是锐角,那么/ BOC的度数是否会发生变化?若
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的结论,不需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直接写明结论.
(6分)
24 .如 图,△ 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CF是边AB上的中线,且 DC= BF, DELC F于E. (1) E是CF的中
点吗?试说明理由(2)试说明:/ B= 2/BCF (6分)
25 .在4ABC 中,AB=CB, / ABC=90o, F 为 AB延长线上一点,点 E在 BC上,且 AE=CF (1)求证:RtAABE^ R
「CBF(2)若/ CAE=30o求 / ACF度数.(6 分)
试卷第4页,总5页 26 .问题:在^ ABC中,AB=A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C之间的数量关系.
请你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ZA=10O° , BD为/B的平分线,探究 AD BQ
(1)观察图形,猜想 AR BQ B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2)在对(1)中的猜想进行证明时, 当推出/ ABC=z C=40后,可进一步推出/ ABD=/ DBC=度. (3)为了使同学们顺利地解答本题 (1)中的猜想,小强同学提供了一种探究的思路:
连接DE,在此基础上继续推理可使问题得到解决 中的猜想加以证明.也可以选用其它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
在BC上截取BE=BD
.你可以参考小强的思路,画出图形,在此基础上对( 1)
.(8分)
27 .如图,在△ ABC 中,/ABC= 45° , CDLAB, BE!AC 垂足分别为
分别交于点 G H, /ABE= ZCBE
D E, F 为 BC中点,BE与 DF, DC
(1)求证:BH= AC; (2)求证:BG— GE=EA. (8 分)
28.如图所示,点 P是等边^ ABC外一点,/ APC=60°
如
PA BC交于点D,求证:PA = PB + PC (8分)
29.如图,点。是等边^ ABC内一点,/ AOB=110, / BOCa,将^ 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60。得^ ADC 连接OD (1) △ CO提什么三角形?说明理由;
⑵ 若AO=n +1, AD=n -1 ,OD=2n( n为大于1的整数),求的度数
2
2
1a
(3)当口为多少度时,△ AOD^等腰三角形? ( 8分)
试卷第5页,总5页
ilt
试卷第6页,总5页
参
1. . A.【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轴对称图形的是: 故选A.考点:轴对称图形.
.因此,不是
2. D
【解析】试题分析:二.将△ ABCgBD翻折后,点A恰好与点C重合,
AB=BC AD=CD, / ADB=/ CDB=90 ,
在 RtABCD^,
BD=JBC -CD =q'5 -32 = 4.
故选:D.
考点:1、翻折变换;2、勾股定理
222
3. B
【解析】略
4. B
【解析】略
5. D
【解析】先运用 SAS证明△ ABN△ ACD再彳导(1) ^AB阴△ACD1确;(2) AB=ACE确;
(3) / B=Z C正确;
/BAD=Z CAD(4) AD是△ ABC的角平分线.即可找到答案.
解答:解:•.・ AD=AD Z ADB=/ ADC BD=CD
( 1) △ ABD^△ ACDE确; ( 2) AB=ACE确; ( 3) / B=Z C正确; / BAD=Z CAD
・•. ( 4) AD是△ ABC的角平分线.
故选D.
6. B
【解析】此题考点是轴对称的性质 1和性质2,还要结合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性 质,多方面考虑,对各项进行逐一分析.
解答:解:二.直线l是四边形ABCD勺对称轴,AD// BC;
. AO国△ BOC
・•.AD=BC=CDOC=AO且四边形 ABCM平行四边形.故②④正确;
又二 AD四边形ABC虚平行四边形;
AB// CD故①正确.
故有3个正确的项.应选 B.
7. C.
答案第1页,总8页
【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根据勾股定理得:
故选C.考点:勾股定理.
c = ,a2 b = 122 162 = 400 =20.
2
8. B
试题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知
①由ASA可证ABC国ACBIE②△ BA里△ BCD 不一定成立;③由 AAS可证△ BD率ACEA ④由AAS可证ABO国4COD⑤△ AC监△ BCE不一定成立. 故选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9.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 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找寻,注意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
•. AB=AC /ABC=36 , . . / BAC=108 . ••• / BADW DAEW EAC=36 .
,等腰三角形△ ABC AABtD △ ADE AACtE AACID AABE^ 共有 6 个. 故选C.
考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0.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 AD垂直于BC, CE垂直于AB,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角为直角,再由一对 对顶角相等,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一对角相等, 由EC-EH,即AE-EH即可求出 HC的长:
• . ADL BC CELAB, • . / ADBW AEH=90 . • • /AHEW CHD,/BADW BCE.
再由一对直角相等, 以及一对边相
等,利用AAS得到三角形AEH^三角形EBC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
AE=EC
2BAD ZBCE
• .在△ HEA和ABEC中,1/AEH =/BEC =90。「•△HE率△BEC( AAS).,AE=EC=4.
EH 二EB
CH =EC—EH=AE —EH =4—3=1.
故选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11. 4cm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 按要求画一直角三角形, 利用AAS定理即可证得两三角形全 等,从而推出对应边相等。
12. 10: 21
【解析】10: 21
13. 2: 3
【解析】
试题分析::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 二•设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13,
1: 13,
.•.c=13,
2
答案第2页,总8页
13 T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旦」=3, 4 1
a2+b2=c2=13,
_ _
1
又「直角二角形的面积是 一ab=3,
2
答案第3页,总8页
ab=6,
( a+b) =a+b+2ab=c+2ab=13+2X 6=13+12=25, a+b=5.
则a、b是方程x- 5x+6=0的两个根, 故 b=3, a=2,
2
2
2
2
2
a 2 , • . b 3
故答案是:2: 3.
考点:勾股定理证明的应用
14. 1:3
【解析】延长 CO交AB于点 M延长 AO交BC于点N,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 △ DO阵AEON继而得出 S四边形 DBE=S 四边形 MBN=— SA ABC.
3
解:延长CO交AB于点M,延长AO交BC于点N,如下图所示:
A
B EN C ・「△ ABC为等边三角形,O是/ BAC /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O点为△ ABC的中心,
・ ••OML AB, ON! BC, OM=ONI/MON=120, 又
/ DOE=120 ,
・ ./ DOMgEON
・ .△ DO阵△ EON ( ASA , S 四边形 DBE=S 四边形 MBN= — SAABC.
3
故答案为:1: 3.
15. 4
【解析】
由上图你可以看明白了吧。
16. 2 cm
【解析】2 cm
17. 17
【解析】••• 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 . AD=BD
C BDC =BC CD BD =BC CD AD = BC AC =7 10 =17cm
18. 120°
【解析】解:BP=PQ=QC=AP=AQ
・•.△ APB和^AQC匀为等腰三角形,△ APQI?边三角形
答案第4页,总8页
/ B=Z BAP , 同理/ C=Z CAQ
答案第5页,总8页
••• / APQh B+Z BAP / APQ=Z BAP
/ AQP4 C+Z CAP / AQP=2/ CAP
由^ AP四边三角形,得/ APQh AQPW PAQ =60°
BAP=1/2/APQ=30 ,同理得/ CAQ=1/2Z AQP=30 ・ ./ BAC=/ BAP+Z PAQ廿 CAQ=30 +60° +30° =120° . 19. 2.44【解析】观察图形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边的平方的几何意义就是以
该边为边 的正方形的面积. 解:由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知:
S+S2=1, S2+S3=1.21 , S3+M1.44,
SI+S2+&+S=2.44 .
故填:2.44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其包含几何与数论两个方面,几何方面,一个直 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 的正方形的面积.
这里,边的平方的几何意义就是以该边为边
“ 9
20. -H【解析】根据半圆面积公式结合勾股定理,知
S1+9等于以斜边为直径的半圆面积.
2
解:•••以AB为直径大半圆的面积=[兀><3=几,
29
9
所以这两个半圆的面积的和为 =元.
9
2
,,,
9
9 2
故答案为:n.
根据半圆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证明: 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直径的半圆面积和等 于以斜边为直径的圆面积,重在验证勾股定理.
21. 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内错角相等,根据 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可得证明结果. 试题解析:: DE// AB, ・ ./ EDA=/ CAB
在△ DAE和4ACB中,・. / EDA= / CAB / DAE= / B, AE= BC, ・ .△ DAE^ ACB (AAS ,
AAS,可得两三角形全等,从而根据全
AB=D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2. / BCB =60° /ADB =15°
BC=B C, BB' =B' C,进而
【解析】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
得出AB' BC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ADB的度数即可.
解:•・•点B落在MNk的点B'处,把正方形 ABCD寸折,得到折痕 MN
答案第6页,总8页
・•.BC=B C, BB' =B' C, BC=BB =B' C, ・•.△B' BC是等边三角形, / BCB =60° , / B' CD=30 , •, DC=B C, ・・./CB D=Z CDB ,
・・./CB D=Z CDB = 1/2X150° =75° , ・・./ADB =15° .
23. (1)证明详见解析;(2)不变化,ZBOC=12 0; (3)变化,当/ABC> 120° 时,/ BOC=6 0 , 当/ABC=120 时,/ BOC 不存在,当/ ABC: 120° 时,/ BOC=120 .
【解析】试题分析:(1)由4ABE和4ACD都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EAB至
DAC=60 , AE=AB AD=AC禾U用等式的性质得至U/ EACW BAD禾用 SAS可得出 △ AEC^△ ABD利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 都为120° ,由三角形
.(2) / BOC的度数不会发生变化,
1)得到
ADC为等边三角形,得到/ ADC=ACD=60,再由(
△ AEC^4AB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 ACEWADB由/ BOC 为三角形 OCD的 外角,利用三
角形的外角性质及等量代换可得出/ BOC丞ADC4 ACD可求出/ BOC 的度 数.(3)变化,分/
AB0120° , Z ABC=120 , Z AB(k 120° 三种情况讨论 / EAB+ BAC= DAC+ BAC 即/ EAC= BAD.
^
试题解析:(1) .「△ ABE 和4ACD者B为等边三角形,EAB至 DAC=60, AE=AB AD=AC. •••
AE =AB
在^AEC和^ABD中,《NEAC =NBAD , AC =AD
••.△AE(C^AABD( SAS . .. EC=BD. (2)不变化,/ BOC=120 .
. △ADC为等边三角形,・./ ADC=ACD=60 . •. △AEC^ AABtD ACE=ADB.
.一/ BOC为△CODW外角,
/ BOC= ODC + OCD = ODC + ACD+ ACE= ODC + ADB+ ACD =/ADC+ACD=120 . (3)变化.
当/AB0120° 时,/ BOC=60 ; 当/ABC=120时,/ BOC不存在; 当/AB(k 120° 时,/ BOC=120 .
考点: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的应用.
24 .是 --------------------- 1
理由:连接DF
.「AD是边BC上的高,F是边AB的中点
分
1
DF=,AB=BF,又 < DC= BF
2
DC= DF,又 DE!CF
・•.CE=EF,即 E 是 CF的中点; ---- .---5 分
答案第7页,总8页
25 .由(1)的结论 DF=BF得/ FDB =/FBD
••• DO BF, • ./ DCFh DFC
由外角的性质得/ FDB之 DCF吆DFC=2/ DCF
・ ./ FBD=2Z DCF 即/B= 2/BCF.-- ------ 10 分
【解析】略
26. (1) ••• Z ABC=90° ,.•. Z CBF=Z ABE=90 ... 1 分
AE
在 RtAABE^ RtA CBF 中,( =CF AB =BC ••• RtA ABE^ RtACBF^HL) .(2) 1. AB=BC, Z ABC=90° ,
Z CAB=ZACB=45°
••• Z BAE=Z CAB-Z CAE=45° -30° =15° Z ACF=Z BCF+Z ACB=45° +15° =60°
【解析】略
....... 4 分 ……5 分 ……6 分 ......... 8 分
C
由(1)知 RtAABE^ RtA CBF, ・ ./ BCF=Z BAE=15° .... 7 分
27. (1) AD+BD=BC (2) 20; (3)证明见解析.
(第24题)
【解析】试题分析:在 BC上截取BE=BD在BC上截取BF=BA连接DF,通过证明△ ABN △ FBD得至
ij AD=DF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 AD+BD=BCM题解析:(1) AD+BD=BC.⑵ 20. (3)画出图形,证明如下:
在BC上截取BF=BA连接DF,
月
DBC=20和
・ • / ABD4 DBC BD=BD「.△ABD^△ FBD. AD=DF ・
. /A=100° , . DFB=/ A=10O° ,
/ DFC=80 .
・ •• BE=BD / DBC=20 ,
・ ./BED =/ BDE =80 , / DFE =/FED.,DF=DE. ••• / FED=80 , / C=4CT ,/ EDC=40 .
・・./EDC =/ C, DE =EC.,AD =EC, .. AD+BD=BC.
考点:1.探究型问题;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形内角和定理.
F E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4.三角
答案第8页,总8页
28. (1) (2)证明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BCDW ABC /ABE玄DCA推出 根据BE! AC和/ABE=CBE得出AE=CE在Rt^CGE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推出答 案.
试题解析:(1) •••/ BDCW BECW CDA=90 , / ABC=45 , ,/BCD=45 =/ABC /A+/ DCA=90 , /
DB=CD根
据ASA证出4DB卑4DCA即可.(2)根据DB=DCF 口 F为BC中点,得出 DF垂直平分 BC推 出BG=CG
A+/ ABE=90 .
• . DB=DC / ABE至 DCA.
在△DBH和 ADCA中,・・•/DBH=DCA BD=CD / BDH= CDA
• •.△DB四△DCA( ASA . •1- BH=AC. (2)连接CG
• ••F 为 BC的中点,DB=DC,DF垂直平分 BC.BG=CG. . /ABE至 CBE BE! AC,/ AEB至 CE B.
在^ABE和^CBE中,「/AEB至 CEB BE=BE / CBEW ABE . .△AB*ACBE( ASA . EC=EA. 在Rt^CGE中,由勾股定理得:
Cd - GE=EC.
••.BG- GE=EA.
2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勾股定理.
29.解:在 AP上截取PE,使得PE=PC ,连接 CE ........................... 1分 ••• / APG60 ° PEC是等边三角形 PC=CE , / ECP=60° △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C , / ACB=60°
................... 2 分
・ •/ ECR/ACB ,/ACE=/PCB ......................... 3 分
AC =BC 在4ACE和4BCP中〈/ACE =ZPCB
CE =PC
・•.△ACE^ABCP AE=BP
••• AP=AE+PE AP=PB+PC
【解析】略
.............. 5 分 .......... 6 分
分
30. (1) ACO提等边三角形 ------------------ 1
理由:由旋转性质得 OC=DC,又/ ODC=60
・•.△CO渥等边三角形; ---------- 4
分
答案第9页,总8页
(2)当 AO于2 十 1, AD=n2 —1,OD=2n时,
有 AD OD = AO
2
2
2
・•.△ ADO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 口 =/ADC=90)+60o=150o; --------------- 8 (3)由题意知;ZAOD=lSCT-a, ZAD0=ft-6O
q
分
分类】①若 AD二D
。,SPJ atiso,-a J+fa-aD-iso, a-i4(f
0
②若 40RD,则 2(仪-60D+ (190c-(7) = 180% a^llCT ③若 AD二A。,则 190°-仪:值-601 a =125° 综上,当立为140”或110。或12臂时,
△ AOD是等腰三角形. ------------------------------- 12分 【解析】略
答案第10页,总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