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德育,从心开始

德育,从心开始

来源:华佗小知识


德育,从心开始

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灵魂,身为人师的我们,应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但今天的学生们不再是小绵羊,你怎么领他们就怎么走。而今的学生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知识面广、思想活跃、信息丰富、成熟的早,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魄力,而且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公正地关爱尊重学生,创新德育方法,以心去吸引或征服一颗颗心。如果我们再板着脸说教,就落伍了。

下面就我在进行德育工作中的几点心得做抛砖之述。

一、零距离接触学生、亲近学生

不管是谁,都爱愿意爱他的人,都想和别人处好关系,都渴望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亦然,假如班主任不能走进学生中,不能走进学生的身体,也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心,所以我常用各种机会与学生接触,适时地亲近学生。

举一例说明:走廊上,我和犯了错误的学生,头挨头,脸贴着脸。我用柔和的话语,亲切的笑容,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和建议、方法和期望。孩子又惭愧又激动,连声许诺要老师看他今后的表现。在附近的其他同学很好奇和羡慕,也围过来听。

二、润物细无声,将道理化做春雨。

理多声大,常是班主任在盛怒之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表现。可是你气归你气,他做还如故,并且盛怒之下,难免话不中听,甚至会用过激的语言,不理智的行为去伤害孩子的

身心,好意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我学会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举例说明:

1.我班的一名学生,刚开学时,因上课好讲话并不值日,班干部记了名子,我罚他写份检查,家长签字并张贴在黑板旁,以示公开批评。他并不服气,甚至不以为然,虽有所收敛,但偶尔还犯。一次在我的历史课上讲话,我点了他的名子,他当时将书使劲一摔。我没理会,继续讲课,放学后也没找他。第二天,他来到办公室,向我道歉,我拍拍他的头说:“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只有老师才这样严格要求你,明白错了就好,就能进步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后来的一天他又送来了一封信,表示他想做个好孩子。可是自制力差,多亏老师帮助,他觉得比小学时进步了许多,他过去认为老师故意和他过不去,现在心里为那样想老师而深感难过。现在我想想如果当时不冷静,在课堂上再批评他,他肯定不会有这样的认识的。

2.刚进初中,行为习惯尚未养成,班级的各项工作开展的都不顺利。但是当地上有纸、讲台未擦,宣传栏中的张贴画烂了、掉了。我捡了、擦了、贴了,孩子们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后再有类似的事发生,我就没有机会做了。

3.焦磊是班里成绩最差的,进校时倒数第一,基础差、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太好,许多功课学的很吃力,心理压力很大。同学们也看不起他,在历史课上我经常眼睛盯住他,提醒他别走神,专心听讲,并有意识地找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找简单的角色让他表演只要他回答正确或接近答案,我就以掌声鼓励他。两三次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像我一样用掌声鼓励和帮助像焦磊一样的其他后进生。像方杰、王立晨、王立超、自称“大傻”的樊旭光等就是在学生们热烈掌声的鼓励下发言变的自信多了、积极多了、活跃多了,脸上

的笑容也多了。成绩也在不断进步,这掌声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也许是司空见惯,但对于那些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因为自尊、自信在回归!

三、治班如治国,“人治”或“法治”。

德育工作实质上是以尊重学生为本的,它的最大前提是把每位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自身价值的,与教师同等地位的个体。因而说到底仍然是一种人文理念的体现,正因如此,要想使德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感情投入。这就是所谓“法治”与“人治”的结合。

说到情感教育,我认为方法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教育理念和思路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个班级管理者,其次才是老师,所以一定要改变以成绩论人的老观念。要把学生看成具有价值、有思想的个体,而不仅仅是学习机器。要不断在“做人”方面教育孩子,而不要开口闭口学习。因为从本质上说,“做人”与“做学问”是一致的,“做人”是可以提升学业的。具体到方法,不外乎“言传”与“身教”。“言传”就是讲道理,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学生学“做人”,学习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事物。为此,我除了利用班会以外,还对中等偏下的学生定期召开小会,进行思想疏导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期望,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身教”就是以身做榜样,以教师的行动为导向。另外,注重感情投入。

举例说明:

1.教室卫生方面,我在班级如看到地面有废纸,一般从不批评,而是不声不响地拾起来放进废纸篓,几次下来,学生也就养成了保洁习惯。其效果远好于说教和批评。

2.有一周,值日评分人员未尽职,导致打分出现偏差,我被迫公开处罚该打分人员扫地一周。但是那一周的每次值日,我都去帮忙,这样,被罚扫的班干气平了,工作更尽心了。

这两种方法各有侧重,如能将两者做某种程度的融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许这些教育手段谈不上经验,但作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我,在这种师生心与心的沟通与交融的情境中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理解了学生、更好地关爱着那些即将成人的能动的受教育者。要想对于每位学生的成长都有所启发,引导和影响,就必须尊重、关注、理解、体谅他们。用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教育、感染或是感化他们。我相信,我的学生们一定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表现自己,从而去感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