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3_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23_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23难忘的一课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刚刚“光复”时,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作为文章的线索,情感的主线在文中反复出现。基于它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选择“难忘”设境铺路,作为深入文本的切入点,并充分利用课文前的“导语”,明确本课的要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去学习、去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光复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同时收集文中名人的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动情感。

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师简介;这是著名爱国歌唱家张明敏演唱的一首爱国歌曲,每听一次,每唱一回都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

【设计意图】用《我的中国心》作为课堂的引入,在于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那份爱国热情,为理解文本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句起到情感的铺垫作用。

2.出示中国地图。师:同样是炎黄子孙的人民的命运在1945年之前时刻牵扯着中国人的心灵。(出示幻灯片8)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有一位中国船员在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有一次,他在高雄港口上了岸,信

1

*

步来到一年学校,在那里他上了一节“难忘的一课”,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再次明确是中国的领土,了解的有关历史,弥补他们对感知的不足,调动学生的情感,快速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感悟难忘

1.出示提示语,让学生归纳出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再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还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课文写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前面都有导读,它不仅起到了连接前面精读课文的作用,也对本篇课文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读导读归纳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再通过初读课文,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却让人如此难忘!最让“我”难忘的话语是什么?教师抓住机会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提出再读课文的要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

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

现,请用“~~~”画出相关段落,并试着在旁边写体会。  想想这句话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体会。)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主要是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只是适时进行点拨,在课堂上保证学生读的时间,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2.全班交流,

2

A 第一次出现在哪里,指名叫学生读出来。课件出示:

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1)指名读句子。问:从这些句子中你们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适时指导学生理解“光复”“闽南语”“国语”。

2)让学生写一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句子,与文中的老师写字的动作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抓住“一笔一画”“认真”“吃力”等词理解“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虽然也是刚刚开始学习,虽然写得那么吃力,但他的中国心却不曾动摇。

B 师问:“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二次出现在文中的哪个自然段,谁能读一读。课件出示: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从这两段文字中,你有什么体会?。

指导学生理解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

2)请同学们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这间充满着浓浓爱国情感的教师,跟的孩子们一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齐读。

C 第三次出现在哪里,也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师课件出示: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会让文中的“我”如此激动? 2)让学生简介这些人物,进一步了解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

3

3)指导学生用另一种说法理解“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这是一个反问句,用反问句,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4)是啊,同学们,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面对着可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只能激动地重复着——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将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进行运用的一个过程,因此,在设计这一环节是,既考虑到略读课文的特点,又对其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会运用。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

1.在“一国两制”的下,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相信,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齐读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文章学到这,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堂难忘的课吗?难忘的是什么?(难忘的是人民的爱国心,民族精神,爱国情意„„)

师:应该说,这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希望同样是你们——难忘的一课

2.在我们的语文书第172页,有一篇题目为《木笛》的文章,请同学们翻到那一页,迅速浏览,然后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学生与文中的“我”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爱国情怀得到升华。结合、澳门的回归,激发学生对回归的强烈愿望。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让学生阅读《木笛》,既是落实学生“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 也是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