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题
一、判断或选择题
1. 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两者性质相同() 2. 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 不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其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4. 无论气温高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都介于最大、最小极限尺寸之间,就能判断其为合格() 5. 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为20.0lmm,最小为19.98mm,则可知该零件的上偏差是+0.01mm,下偏差
是-0.02mm()
6. j~f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7. 对零部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则其配合公差也必定越小() 8. H7/h6与H9/h9配合的最小间隙相同,最大间隙不同() 9. 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 10. 属于形状公差的有()
A. 圆柱度。B.平面度。C.同轴度。D.圆跳动。E.平行度。 11.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12. φ30P8/h7和φ30H8/p7的配合性质相同() 13. 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14. 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15. 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6.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17. 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18. 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19. 图样标注2000.021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20. 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21. 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22. 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23.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24. 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5. 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
本大()
26. 公差一般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27. 不经选择与修配,就能互相替换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8.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29. 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50H7孔和φ100H7孔,两孔的加工难易程度相同() 30. 基本尺寸是()
A、测量时得到的 B、设计时给定的 C、计算得到的 D、实际尺寸 31. H7/f6的配合性质为()
A、过渡配合 B、间隙配合 C、过盈配合 32.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小于或等于 33. 互换性生产的保证是()
A、大量生产 B、公差 C、检测 D、标准化 34. 比较加工难易程度高低是根据()的大小
A、公差值 B、公差等级系数 C、公差单位 D、基本尺寸 35.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形状相同
A、圆度 B、同轴度 C、圆柱度 D、位置度 36. 滚动轴承Ф30的内圈与Ф30k6的轴颈配合形成()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37. 量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尺寸既包含制造误差,也包含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 38. 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39. φ10f6、φ10f7和φ10f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 40. 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41. 实际尺寸相等的两个零件的作用尺寸也相等() 42. 当通规和止规都能通过被测零件,该零件即是合格品() 43. 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影响的程度。
A、系统误差大小 B、随机误差大小 C、粗大误差大小 44. 粗糙度评定参数中, 更能充分反应被测表面的实际情况。 45.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比光滑孔与轴的同名配合要()
A、紧 B、松 C、一样松紧
46. 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采用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几何误差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
47. 圆柱度和同轴度都属于形状公差() 48. 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