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6年4月 第29卷第2期 山西党校学报 Academic Journal of Shan ̄Provincial ̄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Apr.2OO6 v01.29№.2 坚持党,员先进性标准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周丽娟 (保德县委党校,山西保德036600) (摘要)竖持党员先进性标准,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t要tY-。坚持党员先进性标准, 有助于更好地选拔优秀党正,有助于更好地选拔任用优秀干部。坚持党员先进性标准。就要加强党员的 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会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愈,建立一套的束机制。始蚌保持 产党员的先进性。 [关■伽)党正;先进性;党风廉政建设 [中圈分类号)D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埔号)1oo9一l203(2006)02—0027—02 任何事物的先进与否,都应该有其一定的标准。看一个 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看它的理论和 事也是这样,他在担任副以前,已经大肆贪污受贿,并且 因其要馈的方式“太过张扬”、“太过跋扈”,不少人因而不愿 和胡长清有太多瓜葛。可就是这样一个群众已料知“早晚要 出事”的干部,在仕途上却是一路绿灯,不断得到提拔置用。 从不步“下马”的个案分析。这种“边反、边犯、边升迁”的 干部不少。究其原因,还是选人用人缺乏严格的先进性标 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 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党是由党员组成 的,政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体现的。所以。看一 个政党是否先进,还要看它的党员是否先进,看它的党员能 否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能否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准,因而选人用人随心所欲,只要合莱领导者心意,管他有无 劣迹,有无真才实学,照样提拔任用。如此一来,焉能不 生,党风又如何纯洁? 益,这也就是我们党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坚持党员先进性标准与党风廉政t设的关jI‘ 我们党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 廉取得了巨大战果,反腐倡廉力度越来越大,但毋庸置疑的 是,在某种程度上却愈演愈烈。症结究竟在哪?笔者认 为,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闯题就是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不 二、坚持党员先进性标准。推进党风廉政t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更好地选拔优秀党员。在党员发展问题上, 我们长期以来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对于一个人是否能够入 党,主要由各单位自行掌握,组织部门基本上只承担盖章同 仅在党员的入党上保证先进性,而且在党员的管理、考校,党 员干部的提拔任用上保证先进性。使每一个党员不仅在组织 意的任务。这样,选拔出来的党员就参差不齐,有的单位选 出的党员可能真正体现了先进性,无论是学识水平还是思想 道德,以及工作业绩都是一流;有的单位可能就是矮子里面 上入党,而且在思想上入党。这么多年弗。虽然我们一直都 在强调党员要德才兼备,领导干部要德才兼备,但在实践中 却出现了重德不重才,重才不置德,甚至德才皆不重的现象。 选将军,凑和着选;有的单位可能就是在送人情,把与领导关 系好的人选出来,管他有无先进性;还有的可能就是为选党 古人云:“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千秋大业在用人。用人问题 是个政治问题,吏治的是最大的。各种各样的 现象,归根结底出在用人上,出在用人设有充分贯彻党 员而选党员,譬如说。单位几年没有发展党员了,再不发展一 个可能会被认为压制人才。名声不好,就随便选一个。 在选拔党员问题上。如果我们制定一个统一的先进性标 员先进性标准。媒体上揭示,早在1993年甚至更早,成克杰 就已胡作非为,当时他只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副和人 准向社会公开,并将标准具体化,宁少勿滥,每年发展党员 时,公开选拔,先由单位推荐,再由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核, 在知识水平方面可以公开考试,工作业绩可以由群众民主测 民,按理说,像他这样疯狂以权谋私又大养、道 德败坏的恶劣行径。当地干部群众不会不知情。但是在这种 情况下,他竟被提升到全国副委员长的高位。胡长清的 评,那么,结果如何呢?我想我们应该可以保证每一个党员 的先进性,起码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具有先进性。那些不学无 [收稿日期)2OO6—01—15 (作:蕾筒介)周 ̄g(1974一),女,山西保德人,保德县委党校助理讲师。 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术,品德不好,不为人民服务的人就没有办法混进党内了,以 誉。我们对党员、干部进行道德教育,在提出党性要求的同 时,不能忽视良心弓I导的作用,要使广大党员以最纯洁的良 心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在群众中树立起既高大,又亲近的 后的党风廉政建设就好搞多了。 (二)有助于更好地选拔任用优秀干部。在当前的干部 任用上,虽然讲“能者上,庸者下”,也考核德能勤绩,但是由 于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先进性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就存 在很大的问题。看绩,往往只看了一些表面的、虚假的东西, 而没有按“先进生产力”标准,没有看到是不是真正把一个地 区、一个单位的生产力搞上去了,人民群众是不是真正富裕 了;看能,则没有按“先进文化”标准,没有看他真正掌握了多 少管理知识、法律知识、政治理论知识;看德,同样没有按“人 民利益”标准,没有看他真正为人民服务了没有。这样一来, 就选拔任用了许多并不真正先进的领导。笔者认为,如果在 任用干部上把“先进文化标准”交给组织部门,把“先进生产 力标准”、“为人民服务标准”交给人民群众,让拟提拔干部在 某一个地方的所有群众面前亮相,那么先进与否应该可以一 目了然,那些不那么先进的人还有藏身之地吗?还能进领导 层吗? 三、坚持党员先进性标准。保持党员先进性 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 做好事不做坏事。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不 难,难的是要长久保持先进性。要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 性,必须时时刻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加强对党员的制约,用 内外两种力量来保证。 (一)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一个真正的党员,要 想具有先进性,保持先进性,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就必须在 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方面用主义道德要求自己,使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成为高尚道德的示范主体。首先,在个人要求 方面,党员既要模范执行党的现行,又要发挥高尚道德 风格。党的现行是党依据当前的任务和现实客观条件 制定出来的,其目的是调动绝大多数人积极性,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其着眼点是对整个社会行为的规范。党员作 为社会中的一员,理所当然应该模范执行党的现行,这 本身就有道德示范的意义。但是,光停留在这个层次还是不 够的,因为在执行党的现行的前提下会出现同样的机会 谁先占,应得的利益谁多得,社会的弱者谁照顾,必要的牺牲 准承担等规范不到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道德的作 用。党员这时候就要发扬高尚道德风格,先人后已,必 要时放弃自己的利益,无私奉献,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 样,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道德文化示范性。其次,在道德教 育方面,党员既要讲党性,又要讲良心,不能把自己的道德等 同于一般群众的道德。道德是有其内在支配机制的。以是非 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和自尊、自爱、自重等为表现形式 的道德良心,对道德选择的确定、道德目标的追求和理想人 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作用。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党员爱 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格言的孔繁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 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的吴天祥,他们都是既有 很强的党性,又有最纯洁的良心;既是党员中党性的楷模,又 是社会中良心的骄傲,因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赢得了一致赞 道德榜样。 (二)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十五大报 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忘记远大目标,不是 合格的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 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党员。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在 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上下工夫。关键要树立以下四 个观念:第一,当官不为发财的观念。道理很简单,党领 导的国家,领导是人民的公仆。想发财,就不要做官;想做 官,就不要想发财。发财与做官是“相克”的,古今中外既想 当官又想发财的人有几个得到了善终呢?正确的态度应该 是,“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不是唱高调,因 为当官就是个为民的岗位,既想当官,又不想为民,就只能坐 班房、掉脑袋。第二,为民不遗余力的观念。哪里要修路,哪 里要架桥,哪里的群众办事遇到阻碍,党员干部都要往心里 去,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要致富,群众有冤屈,村里有恶霸, 党员干部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竭尽全力对待。“为官一 任,造福一方”,人民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全权负责,否则, 对不起人民。第三,办事不图回报的观念。金奖、银奖,不如 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为民办事是党员 干部的天职,个人不应该指望得到什么奖励,什么报偿。只 要合乎条件,群众要做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方便,没有什么 价钱好讲的,也没有什么理由好推辞的,更没有什么好索取 的。领导就是服务,这与客人上门,宾馆服务员开一下门、递 一杯茶,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办事图什 么?”办事只图功效,只图人民顺心,人民满意。资本主义国 家的公务员尚且如此,党的党员又怎能落后。第四,工 作不带私心的观念。无数事实证明,有了私心就没法全心全 意为人民谋利益。再有利的事情,再好办的工作,都会变得 纠缠不清 有了私心,就不能头脑清醒,就不能秉公办事,就 不能理直气壮,就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工作只求实 际”,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三)建立一套约束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始终保 持党员的先进性,还必须建立一套党员如果不能够保持先进 性就能得到及时处理的机制。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既然 规定党员必须有先进性,既然我国的权力属于人民,那么,人 民群众对于那些自始就没有先进性或者不能保持先进性的 党员、党员干部就可以说“不”,而且说了还就应该起作用。 组织部门就应该给他们的“党籍”、给他们的官运划上一个句 号。否则,再好的道德教育,再高的科学文化素质。都无法保 证党员的先进性。长此下去,那些有先进性的党员也会因心 理失衡而慢慢失去先进性。同志早已指出:“制度好。 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 事。甚至走向反面。” 责任鳊辑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