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前十六后八节奏以及连音。
3、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能跟音乐有表情地舞蹈,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根据对节奏的把握,给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休止符和八分音符节奏的掌握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提问孩子们会唱歌跳舞吗?
,动物头饰 ,手鼓等
2、引出课题(森林里有两个小伙伴说你们肯定没他们唱得好,跳得好,你们服气吗?)
3、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它们跳得怎么样,听听它们唱得怎么样?(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视频)
二、新课教学
(一)节奏练习 (让孩子们站起来走走跑跑感受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及前十六后八音符,再用轻拍桌子的方法,准确拍出歌曲的速度,为后期演唱歌曲做准备。)
1、先认识四分音符
X X ︱ X X ︱ X X ︱ X X ︱
走 走 走 走 走 走 走 走
2在认识掌握四分音符的基础上学习八分音符和前十六后八并注意休止。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0 │
跑 跑 跑 跑 跑 跑 快 跑 跑 跑 快 跑 跑 跑 跑 停
(二)歌曲教学
1、带着节奏朗读歌词(朗读的时候可以做出歌词中出现的点点头等动作。)
2、聆听范唱,感受情绪
(通过反复聆听,使小朋友们大致熟悉歌曲旋律。听前出示问题,要求小朋友们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他们会更加认真的去聆听歌曲。) 你感觉到这个歌曲是怎么样的音乐情绪? (高兴的,快乐的,兴奋的,活泼的,开心的……)
3、老师弹奏钢琴带着孩子们试着演唱歌曲。
这个时候孩子们就可以自由地随性地加入动作,可以拍手,或摇晃自己的小脑袋等等。要注意孩子们演唱情绪的准确性。
4、“我是伴奏小能手”
这个环节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选择手鼓等为歌曲伴奏的同时可以自己编排舞蹈,动作,演唱歌曲等。表演形式也要多样化,可以仅一种乐器伴奏也可以几种乐器合奏,还可以加入演唱跳舞的环节)
5、课题拓展
提问孩子们除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还可以哪些和哪些跳舞啊?这时候,孩子们可能会说小猫和小狗跳舞之类的话。老师选择一种进行演唱,同学们可能都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就选择洋娃娃和小羊跳舞
洋娃娃和小羊跳舞,跳呀跳呀,咩咩咩 它们在跳圆圈舞啊,跳呀跳呀,咩咩咩 小羊小羊点点头呀点点头呀,咩咩咩 小洋娃娃笑起来啦,笑起来啦,哈哈哈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要进行钢琴伴奏,孩子们也可以跟着老师用自己手里的小乐器律动起来。
6、最后的狂欢
老师结合导入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表扬孩子们比小熊和洋娃娃还要厉害哩,比它们唱得更好跳得更美,而且还会伴奏,真是太棒了!可是我们不能骄傲,要和它们做好朋友,我们把它们请出来一起唱吧,跳吧!(再次点开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视频,孩子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弹起敲起手里的小乐器,老师也跟着孩子们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