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总结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总结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总结

作者:蒋文梅

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03期

摘 要: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人才的重要的途径。开展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坚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结构

一、深化体育课程建设,不断改革学校体育特色

体育课程体系结构。为了满足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升学生体育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经过于多方论证及实践,我们将课程体系结构分成四个模块:公共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运动训练模块。

1、公共必修模块。包括田径、篮球、排球和幼儿广播操。

田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达标项目、各种身体练习等)。其目标一是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二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改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增进健康,打好基础。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的学习,最终以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准,并将依次所测各项成绩作为下一学期的评测对比,以此类推。每届新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完成田径课程的学习和要求。

篮球和排球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习两大球类的基本技术动作,为今后的选修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目标一是让学生熟练掌握2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二是培养体育能力和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三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组织、裁判的能力。

2、选修模块。根据学生对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结合身体的训练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项目所开设的体育课。项目:篮球、排球高级班、气排球、足球、羽毛球、武术、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田径、网球、篮球裁判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特长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等综合因素来选择项目。目标是在选项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基本技术和技能,提高体育运动的组织、竞技、裁判的能力。

3、运动训练模块。专为院代表队开设的训练课。在大学三年期间,根据代表队队员完成训练任务和比赛获奖情况可完成学习任务。目标一是通过成立学院运动训练队,开展业余训练,组织班级、校际友谊比赛,来丰富学院的课余生活,从而交流经验,增进团结和友谊;二是努力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骨干,为学院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在校外比赛中为学院争取荣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模式特色。学院体育课程选修模块中采用了独具特色的“选项-分层”教学模式。“选项-分层”教学模式即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项目,而后学院体育教学部对同项目的学生进行集体测试,根据性别、体育项目水平等分为A、B、C三层进行编班,根据不同层次,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的体育教学模式。

“选项-分层”教学模式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赋予学生以遐想空间和自由度,使学生求新、求趣、求自我、求刺激的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育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选项-分层”教学模式,充分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已充分拓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体育的快乐和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得到很好的体现。 教学手段及方法特色。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教学,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工作,培养学生自身锻炼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能力。

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特色。改革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方式,采取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参与率、名次、纪律、体育知识、体育习惯、态度、提高层次等方面综合评价,以科学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培育体育特色项目 建设校园体育文化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多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学院文化形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道德、体育行为和体育能力。其理念为“健体、明德、益智”;其精神为“合作、竞争、超越”。

大力营造体育文化建设氛围。学院通过张贴悬挂体育口号,设置体育文化宣传长廊,完善现有专业场馆的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展示体育优势项目,建立校园体育网站,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和海报宣传体育基础知识和竞赛规程,主动承办各级各类的体育赛事,奠定和巩固学校体育项目优势地位等方式、多角度、多类型地宣传,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建设的氛围,使特色体育文化发展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

组建学生体育社团,培养体育骨干分子。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职能,积极组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等25个学生体育社团。学校各小型比赛全都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体育协会社团来组织(包括裁判工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又锻炼、展示了自我,为我院校园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举办各类比赛,广泛开展群体性活动。学院坚持体育文化特色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云工杯”篮球、足球、排球比赛等,教工学生参与面广,群体项目丰富,深受全院师生的喜爱。坚持将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及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 三、体育社团与选项活动相结合 促进体育课外活动特色发展

体育教研室在学工部、团委的协助配合下成立了25个学生体育社团,以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推动体育运动队建设。学生体育社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校内外各种群体竞赛活动,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把礼仪风采训练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在学工部、团委的组织下,结合学院各类比赛活动,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保证每天每个学生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并形成制度,达到了月月有比赛,天天有训练的学校体育良好局面。目前,各个社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坚持训练,开展各项体育活动。通过各种竞赛活动,丰富了广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四、科研竞赛并重

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学院严抓体育教学的同时,鼓励体育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 五、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学院体育课程建设在学院领导、相关部门和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贡献。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对照标准查找了不足,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更加适应体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我院体育教学、科研水平,要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对外学习交流、培训考察,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二)课程管理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加大体育课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创新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加强网络平台、大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载体建设,拓展体育教育途径,提高教育质量。

(三)运动竞赛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院广泛参与省内各级体育竞赛,取得优良成绩。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学院课余体育训练管理制度,规范运动队的管理;增加适应学生专业需求的训练项目,引进高水平教练,提高训练质量,增加经费投入,从各方面确保体育运动训练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院体育运动队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