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3卷第3期 中国 无机分析化学 Vo1.3,NO.3 2O13年9月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Analytical Chemistry 1~7 doi:10.3969/J.issn.2095。1035.2013.03.001 X一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章连香符斌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 摘 要 归纳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发展的进程。从现代控制技术的改善、仪器检测性能的提 高、元素检测范围的扩大等8方面阐述了波长色散x_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进展,还就能量色散x一射线 荧光光谱仪的x射线管和探测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近1O年来我国在x一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方面的 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近年来x一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发展趋势——手持式、偏振、微束分析等进行 了评述,并对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X_射线荧光光谱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微束分析;手持式 中图分类号:0657.34;TH74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035(2Ol3)03—0001-07 Advances in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ZHANG Lianxiang,FU Bin (t3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Beijing 100160,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advancement of the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were expounded from eight aspects such as the amelioration of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improvement of instrument performance, extension of the dynamic range for element detection。and 80 on.The X—ray tube and detector technology used in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were summarized.The papers in the field of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publish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 China were overviewed.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s in recent years,such as innovation of handheld equipment,polarization technique and micro—beam analysis,as well a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wavelength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microbeam analysis;handheld 0 引言 或缺的分析仪器设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已 在各种科研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正在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是利用初级X射线光 向更深的领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改善人类生活发 子或其他微观粒子激发待测物质中的原子,使之产 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生荧光(次级X射线)而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化学 按色散和探测方法的不同,X射线荧光光谱分 态研究的方法。1948年,世界第一台波长色散X射 为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WD—xRF)和能量 线荧光光谱仪研制成功,经历60多年的发展,x射 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 线荧光光谱仪已成为大多数实验室及工业部门不可 收稿日期:2013 01 26 修回日期:2013 04 08 作者简介:章连香,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石及冶金产品分析测试研究。E mail:zlianx@yeah.net 2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13年 l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发展进程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发展进程归纳为表1。 谱仪;另一种是每种元素都单独配备一个固定的测 角器同时分析多种元素的所谓多元素同时分析式X 射线荧光光谱仪,还有一种是前两种组合在一起的 组合型仪器。虽然从仪器的光路结构来看,x射线荧 光光谱仪依然是采用了布拉格定律Ll一,但近年来,随 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X射线荧光光谱仪不管在操作 还是在分析性能与分析速度上都有了迅猛发展。 2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波长色散型光谱仪可分为i种:一种是对各元 素逐一进行角度扫描顺序进行测定的所谓扫描式光 表1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发展进程 Table 1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年代 1895年 事件 伦琴发现了X射线。 1 923年 1 948印 用x射线光谱发现了化学元素Hf,证实了可以用x射线光谱进行元素分析。 美国海军实验室首次研制出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英、美两固有关单位研制成功便携式放射性核素源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使用平衡滤光片技术,仅能分析单 个元素,且要测定两次。 20 1廿纪6O年代中期 1 965年 探测x射线的Si(Li)探测器问世,随即被装配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成为EI>XRF仪的核心部件。 fl{粒子(如质子、n粒子等)激发的x射线发射分析诞生。轻便 粒子光谱仪用于在火星 } 探测岩石和土壤。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技术发展起来,可在微米级范围内进行元素定量,检H}限达到1×lO g。 我国开发了第一台可携式XRF谱仪。 2()世纪7()年代 2 ]世纪70印代 1 970年代中期 1 980年 1 982 : 全反射XRF商品仪器在德国问世。 微束EI)一XRF谱仪投入市场,逐渐成为表面、微区、微试样分析的有力 具。 2()世纪8O年代 2()世纪9O年代 l992年 推出用小型x射线管激发 正比计数器和多道分析器商品的EI ̄XRF谱仪,一次n 分析约2O种兀素。 以电致冷半导体探测器(HgI或Si PIN)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EI ̄XRF谱仪问世,一次町分析约30种元素。 偏振化ED-XRF仪器问世。 2O世纪末 21世纪初 2Ol0年 WI>XRF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联合使用的仪器推出,成功地用于水泥、钢铁和电解铝熔池中电解质的分析。 Si PIN、Si(Li)和SDD 种半导体探测器被有效应用。 江苏天瑞公司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功率400 W的ED-XRF和WI)XRF谱仪合为一体的仪器。 (1)采用现代控制技术大大改善了仪器性能。 日本理学在3064仪器上配备了碳道,用于测定钢铁 中的碳,金德龙等 J用此仪器分析了白口铸铁和碳 化硅中的碳,通过改造电路,调整晶体倾角,从而建 精度情况下,元素的测定时间缩短了近10倍,大大 地提高了分析效率。 (4)元素检测范围扩大。前期便携式XRF分析 仪使用闪烁计数器或正比计数管,以单片机或袖珍 计数器(机)作数据采集和处理工具,在分析元素种 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碳的分析方法。仪器的主 控电路也由原来的模拟电路改成了数字电路,不但 从仪器的性能上加以了改善,还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另外也使X射线荧光光谱仪小型化,使仪器精度大 幅度提升 刮。 类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20世纪9o年代中期相继 推出了新型的端窗X射线管,x光管铍窗的厚度变 薄,铍窗厚度从125 m缩短为75,50或30 m,增 加初级X射线的透射率;减小X光管窗口与样品的 距离,从而缩短了阳极和样品问的距离,增大r X (2)采用弯晶聚焦和小功率x射线管使仪器小 型化。传统WD—XRF仪需3~4 kW功率的X射线 管作激发源,因其X射线管功率大必须使用水冷或 『’由冷。随着近年来小型波长色散仪器的出现,冈其仪 荧光的激发强度。同时测定轻元素的分光晶体改用 多层薄膜Ⅲ7]。日本岛津公司研制的顺序型x射线 荧光谱仪XRF~1800,分析样品中元素从元素周期 表中 Bet 。U(同时扫描分析),分析浓度范围为几 btg/g到100 常量,检出限达1O~0.5>g/I ,分析精 密度为o.2 ~2%。样品形态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样 品的量可以从几十毫克到几克。 (5)数据处理系统智能化。窗式软件升级和汇 编分析程序的智能化以及数学校正法的完善大大推 器紧凑并采用弯晶聚焦,不需要如此大功率的X射线 管,所用的X射线管激发功率一般为200 ̄400 W,故 不需要水冷,直接风冷就行。 (3)检测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分析效率。探测器 技术的改进和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技术及大规模 CM()S集成电路等现代电子技术成果的出现 ,使 探测器接收光子的数量大大提高,在保证同样分析 动了数据处理系统的智能化。仪器的数学校正法软 第3期 章连香等:x一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的分析应用_l 。。 3 件基本上由经验影响系数法校正的程序,升级为基 本参数法程序或可变理论影响系数法程序。罗学辉 等J一 在文献中总结了利用软件的数学校正方法来改 善铁矿石中多种元素测定时的基体效应及谱线重叠 干扰校正的应用实例。 3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能虽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采用多道 分析器将不同能量的脉冲分开并测量。1969年,美 国海军实验室Birks研制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 ED—XRF光谱仪。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半导体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半导体探测器 出现和性能不断地提高,ED-XRF光谱仪的生产和 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早期相比,现代E【)IXRF 光谱仪已在X射线管和探测器方面获得了较大进 展。 一 (6)仪器操作转向智能化。为了节省人力,降低 分析成本,新的XRF仪普遍采用计算机和大规模集 成电路,在强大的软件功能支持下。能在无人操作下 自动进行试样测试,为在线、现场和流程分析带来了 方便 j。樊兴涛等 利用车载台式能量色散X射 线荧光光谱仪,在内蒙和两地覆盖区的钻探现 场,对由轻便钻采集的覆盖层和基岩样品进行了贱 / 隧 蚍 金属分析,实验表明,现场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适用 于野外钻探、化探等急需现场数据支持的工作。 (7)单波长色散X荧光技术。X射线经分光 后,以单波长激发样品,只测定一种元素。仪器小 巧,即插即用,可放置于任何实验室,分析器无运动 3.1 X射线管 能量色散仪器的X射线管功率不超过100 W。 因其功率低,散热少,冷却方式只需自然冷却或风 冷。小型X光管最近几年不断出现,并多采用新技 术,如以激光代替热灯丝,将靶材镀在铍窗后面的透 部件。最低检测下限可到达0.15 g/g,检测上限 可达到10 ,一般检测范围为0~3 000 ffg/g。目 射靶等。其体积只有花生大小,功率只有几瓦,有的 甚至不到1 W。瑞典的一项专利称,用X射线聚焦 元件把小X射线管发出的射线从SDD探测器中间 的小孑L导 可制成把激发和探测集成到一起的X 射线管 ”]。 3.2 探测器 前已有用于测硫、氯的单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 广泛用于检测汽油、柴油和重油等石油产品。图1 为单波长色散X荧光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XRF探测器是用来接收X射线并把它转变成 可测量的或可观察的量。现在最常用的探测器有流 气式正比计数器、封闭式正比计数器、闪烁计数器以 及应用于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上的半导体探测器。 ED—XRF仪的探测器目前主要有以下类型: Si(Li)探测器,Ge(Li)探测器,Si—PIN探测器和硅漂 接收探测器 移探测器(SDD)。 Si(Li)和Ge(I i)探测器,也叫锂漂移硅和锂漂 图1 单波长色散x荧光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Figure l Schematic of single wavelength dispersive 移锗探测器。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半导体探测器。 其优点是有极高的分辨率,良好的线性响应,寿命长 和T作性能稳定等。它在常温下的噪声可达几十电 子伏。当用于x射线测量时,它必须在液氮保护下 进行低温操作。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了。 Si—PIN探测器,即纯硅探测器。这是近年来由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8)微区面分布的元素成像分析。从刚开始研 发时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微区面分布的元素成像 分析的分析束斑为1 mm,发展到250 ffm的分析束 斑成像能力。目前,岛津XRF一1800X可实现 250 ffm微区元素面分布成像分析,并通过CCD数 字成像,实现3 mm或0.5 mm的定位分析功能,实 现低倍率下精确、定量测定。射线荧光微区面分布 的元素成像分析(iXRF),开拓了X射线荧光分析在 地质矿产、电子产品、失效分析、新材料开发、金属材 料的偏析测定、门微量物证、考古文物等领域 美国推出的新型X射线探测器。主要的优点是通 过电制冷方法,在常温下工作,体积小,重量轻,价格 较低。美国Amptek公司生产的XR一100型Si—PIN 电制冷半导体探测器,电制冷功率仅为1 w{一¨]。陈 永君等 钉利用Si—PIN高分辨率探测器,研制了 2408道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并在地质和矿物样 品分析中进行了应用,与封闭正比计数器X射线荧 4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O13在 光分析仪相比,分辨率提高了5倍,检出限降低了一 个数量级。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EDX—LE能量色 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装置配备无需液氮型电子制 冷(Si—PIN)检测器,在实现降低运作成本和更易维 护的同时,以维持高可信性分析和进一步提高操作 性达到自动化分析为目标。 硅漂移探测器(SDD)。基于侧向耗尽原理的硅 漂移探测器(SDD)首先作为二位位置灵敏探测器于 1983年被E.Gatti和P.Rehak提出,随后在高分 辨率X射线光谱学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 收集阳极几乎于整个有源区,硅漂移探测器的 阳极电容非常小,使得它相比于传统的光电二极管 探测器(Si—PIN探测器)和Si(I i)探测器,能够在更 短的成型时间内获得更好的能量分辨率,以提高计 数率;相比于Si(Li)探测器和Ge探测器,SDD只需 要帕尔贴元件制冷就可以获得小的漏电流和高的能 量分辨率,因此,硅漂移探测器已成为一个常规的X 射线光谱仪的核心部件l_1 。美国AMPTEK生产 的XR一100SDD系列产品由新型高性能X射线硅漂 移探头,前置放大器(前放)和致冷系统组成。采用 素成分定量分析、定性检测的智能分析检测仪器,具 有快速、准确、无损、方便的特点,无须繁琐的样品前 处理。应用于合金、矿样、地质、贵金属、废旧金属回 收分析、土壤检测、电子消费品、玩具安全等的环保 检测,特别用于“RollS”检测等领域。智能化的仪 器很好地解决了对非化学分析专业领域里技术人员 的知识要求,使应用更便捷,使用人员范围更普及。 测定元素范围:一般为s~U或Mg~Th,可同时测 定25种以上元素。焦风菊等 用手持式X荧光光 谱仪对液压系统过滤器上的杂质中金属元素含量进 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来进一步判断滤清器主要 的污染来源,对其使用过程中污染预防起到了一定 的作用。随着新市场的出现及新应用的多样化。手 持式XRF仪器也正在逐渐向高稳定性、多功能性及 高性能化三个方向发展。 5 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 当X射线以很小的掠射角入射到一光滑的反 射体平面时,就会发生全反射。全反射X荧光光谱 法(Total Reflection X Ray Fluorescence,TRXRF) 热电致冷技术保持硅漂移探头(SDD)的低温_T作环 境,而在两级热电致冷器上亦安装了输入场效应管 的激发与普通XRF不同,普通XRF通常是以入射 角大约45。的初级X射线激发样品,而TRXRF是以 入射角<0.1。的初级X射线激发样品。由于入射X 射线从分析样品的光滑反射体表面的极浅层 (~10 m)发生反射,入射线几乎不被吸收,也不能进 (FET)和新型温度反馈控制电路,这样探头组件的 温度保持在约一55℃,并通过组件上的温度传感器 显示实时温度。使用9.6 ffs或更少的成形时间,这 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输出效率。 入样品,所以可以大大降低本来对痕量分析不利的x 射线背景。 测试样品时,样品置于载体上.初级X射线以 4 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 手持式XRF分析仪的激发源主要为小型X射 线管,耗能很低,因此可以用锂电池供电,一般一块 锂电池可连续工作4 h,充电极为方便,所以,手持 式XRF分析仪是一种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可 在现场进行检测的E【)-XRF分析仪,可用于化学元 2 全反射经过载体表面,激发出来的X射线荧光,用 Si(Li)探测器检测。图2为常规XRF(a)和 TRXRF(b)的仪器配置,对比显示了这两种仪器激 发和探测单元几何结构的不同。 、 '——I — 讯 一 警哥t 噩锶 勺 量L讯 £焉‘—— 诤 图2常规XRF(a)和TRXRF(b)的仪器配置图 Figure 2 Instrument configuration of(a)conventional XRF and(b)TRXRF 第3期 章连香等:X一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古陶瓷样品中6O种以上的元素l 。 。 5 TRXRF所能达到的检出限为1 pg或0.03 g.g/I , 特别适用于样品表层的痕量元素分析,也经常用于半 导体硅片中表面污染分析、硅片上的超薄金属膜分析 和硅片表面粗糙程度的测定等,是半导体T业中不 7微束XRF分析 近年来微束X射线荧光已逐渐成为表面、微 区、微试样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为获得高的空间 分辨率,途径之一是使用微束斑的X光管加小孔光 阑,这是美国Kevex公司生产的()micro微区XRF 可缺少的分析测试手段。此外在环境、医药和生命 科学中也获得广泛的应用。王凯等 采用全反射 X射线荧光光谱法(TRXRF)同时测定了复混肥料 中的钒、铬、锰、铁、镍、铜、锌、铅,方法检出限低于 7.0“g/g,方法回收率为8O ~120%,其分析结果 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ICP—AES法。近年来,由于 分析仪所采用的技术。2O世纪80年代中期的苏联 科学家Kumakhov发明的X光透镜,则是利用X光 在玻璃导管内壁产生多次全反射而获得高强度的微 T—XRF检出限低,不破坏样品,样品用量少,用于法 庭分析特别引人注意。 束X光。与常规XRF不同的是,这种微束技术不 是用于分析均匀试样的平均组分,而主要用于非均 6 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X射线是一种横波,偏振就是把它的辐射振动 约束在一个平面的作用过程,这种几何结构又称 Cartesian Geometry(笛卡尔几何)。 X射线偏振现象是在1906年R Barkla首先发 现,1973/74年Young Dzubay首先把偏振用于ED— 匀材料如矿物、多相合金、生物试样和微电子元件等 的局部分析。 微束XRF具有原位、、动态和非破坏性特 征,近2O年来,广泛用于生物样品活体分析、文物分 析和刑侦科学中指纹样品鉴定等领域,已成为研究 X射线光谱学的热点。二维IX—ED—XRF谱仪已商 品化,通常是由50“m微聚焦源和会聚X光透镜组 XRF,1992年spectro制造了偏振化ED—XRF仪器。 由X射线管产生的初级X射线照射在二次靶 (起偏器)上,产生偏振光,改变9O。方向后再激发样 成使用Mo靶,最高电压5O kV,最大电流1 mA,功 率连续可调。近年来相继研制 三维IX—XRF谱 仪。有人利用共聚焦装置对故宫棕色壁画进行深度 品,产生元素的X射线荧光,随后被紧靠近样品的 Si(I i)半导体检测器所接受(见图3)。由于X射线 的入射光和其反射光之间成90。角,这样就可以大 大降低了轻基体的散射背景,降低了元素分析的检 扫描分析,获得壁 不同深度Ca,Fe,Pb,As的分布 信息,元素的深度分布特征揭示了壁画主要有三层, 上表层颜料以Ca和Fe为主,深度约100 m,第二 层元素以Pb,As为主,第三层元素以F为主。胡孙 出限,如同拍摄高质量照片时,在镜头前放置一个滤 光片一样,能除去水面反光,水面就能看得更清楚。 林等 。J采用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仪(micro—XRF) 分析其二维元素分布技术对7种真假纸币样本和 2003~2008年的32宗诈骗案件计225件被染 黑的真假纸币物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束 XRF技术能有效检验被染料染黑的真假纸币,具有 灵敏度高.分析过程中不破坏样品,结果准确的特 点,在该类物证的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初 学莲等 采用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谱仪对松针中 元素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各种元素沿松针长度 方向和横切面径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使用X 光透镜的微柬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可以实现植物 图3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结构 Figure 3 Schematic of a polarized energy 样品的微区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与 元素迁移的关系。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偏振X射线荧光分析仪使XRF分析技术用于 准确测量1O ~10 g量级的Cd,Sb,Se,Ta,Tl,I 8 XRF论文发表与分析方法标准 本世纪头10年我国发表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 论文情况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XRF发表的论文 呈增长趋势。 及Pr~Lu的13种稀土元素成为可能,在某种意义 上弥补了目前W ̄XRF谱仪的不足,可测定地质和 6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13正 繇褂 懈 积 /… 10 /\ O0一(1l 02—03 f ~05 ()6—07 08—09 10—11 年度 图4本世纪头l0年我国XRF论文发表情况 Figure 4 Year distribution of the XRF papers published in China in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is century. 图6我国XRF分析方法标准分布情况 Figure 6 Research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XRF analytical standard methods published in china. 从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的两年间,在国 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XRF的文章,共有213 篇,其在各领域的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从图可看 出,XRF应用最多的领域是黑色冶金,其次是有色 金属领域。 1. 9.1仪器多功能化。一机多用 为了提高_T作效率,降低分析成本,新一代x 射线荧光光谱仪正朝着一机多用方向发展。有的仪 器不但可作常规大面积样品分析,还可在微区进行 高灵敏度分析;有的仪器不仅具有X荧光优良的元 素检测灵敏度,而且还具有扫描电镜显微分析的立 体分辨率,能用彩色监视器在分析过程中实时提供 试样的图像,综合了几种分析仪器的使用功能;有的 仪器具有元素测量和图像分析双重功能。 9.2仪器小型与专用化 18 XRF仪器小型化主要体现在采用小功率X光 管,减少水冷系统,从而大大减小了仪器体积。仪器 小型化的另一个方面主要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 展,仪器功能模块有高度集成化的趋势,从而大大减 应用领域 小仪器体积。由于现场分析和专用分析的需要,小 图5最近两年我国XRF论文领域分布情况 Figure 5 Research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XRF papers published in China in the recent two years. 型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应用将逐渐广泛。 9.3仪器智能化 仪器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技 术的应用,使功能更健全、丰富,操作更简便、快捷, 我国目前发布的XRF分析方法标准共计58 个,其在各领域的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从中可看 出,XRF分析方法标准应用最多的领域是有色金属 材料,其次是黑色金属材料。 具有定性、定量、半定量软件包和无标样分析软件。 现代XRF仪均采用了先进的Windows操作系统, 操作界面友好;有的还装有数据库。一些仪器具有 自诊断功能,有的还可通过Intenet网络进行远程诊 9 XRF的发展趋势 预计在未来数年,XRF仪的销售与使用依然呈 增长趋势,其中尤其是便携式XRF仪、ED—XRF仪、 微区XRF仪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随着现代信息 化技术的不断渗透和介入,随着新仪器、新技术的不 断出现,XRF分析技术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 发展。 断。仪器计算机系统有联网能力,实现远距监控,满 足特殊场合提出的遥控、遥测要求。 9.4 XRF仪器的国产化水平将得到提高 至今我国使用的XRF仪器主要依赖进口,且价 格昂贵。按我国当前的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制造 某些重要部件而设计制造整机是完全有条件的。在 WD—XRF方面,目前有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市华唯计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批量生产,而 第3期 章连香等:x一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7 ED-XRF方面国产化水平较高。 参考文献 [1]吉昂.x射线荧光光谱三十年[J].岩矿测试,2012, 31(3):383—398. [2]金德龙,陆晓明,吉昂.用理学3o64x荧光仪分析碳E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1996,2(3):38—43. E3]卓尚军.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goo9, 28(7):112-122. E4]谢荣厚,高新华,盛伟志,等.现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 进展EJ].冶金分析,1999,19(1):32 36. [5]罗立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现状与趋势EJ].光谱学 与光谱分析,2006,26(1):189 191. E6]赖万昌,葛良全,吴永鹏,等.新型高灵敏度XRF分析仪 的研制与应用EJ].核技术,2003,26(11):891 895. E7]马光祖,梁国立.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进展:Ⅱ.同时式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J].分析测试仪器通讯, 1995(4):199-202. [8]罗学辉,张勇,艾晓军,等.熔融玻璃片一波长色散x射线 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及其它多种元素的分析 进展E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Ol1,1(3):23—26. E9]董慧茹,董吉源.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进展EJ].分析仪 器,1998(2):6—14. [1O]樊兴涛,李迎春,王广,等.车载台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 光光谱仪在地球化学勘查现场分析中的应用EJ].岩矿 测试,2O11,30(2):155 l59. [11]杨明太,唐慧.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仪现状及其发展 趋势EJ].核电子与探测技术,2Ol1,31(12):1307—1311. [12]杨明太.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现状EJ].核电子学与探 测技术,2oo6,26(6):1025-lO29. E13]艳,戴挺.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现状EJ]. 现代仪器,20o8(5):50—53. [14]陈永君,邓赛文,马天芳,等.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 的研制与应用EJ].岩矿测试,2001,2O(2):136 141. E153乔赞,粱琨,王光祺,等.硅漂移探测器(SDD)的制作及 表征[C]//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中 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论文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O12:1243 1248. [16]焦凤菊,王彬彬,郭英英,等.液压系统过滤器清洁度检 测方法的研究EJ3.清洗世界,2012,28(9):27—30. [17]王凯,金樱华,李晨,等.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 测定复混肥料中钒铬锰铁镍铜锌铅[J].岩矿测试, 2012,31(1),142—146. [18]吉昂,李国会,张华.高能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 谱仪应用现状和进展[J].岩矿测试,2008,27(6): 451 462. [19]谢荣厚.偏振化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新进 展[J].冶金分析,2004,24(增刊):217 218. F2O]胡孙林,沈辉,戴维列,等.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 术在一种黑色纸张物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EJ].分析测 试学报,2009,28(7):824—828. E21]初学莲,林晓燕,程琳,等.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谱仪及 其对松针中元素的分布分析E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43(5):530—5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