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智能化弱电集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最全)

智能化弱电集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最全)

来源:华佗小知识


 光纤传输通道测试:

光纤测量参数 1、光纤的连续性

进行连续性测量时,通常是把红色激光、发光二极管或者其他可见光注入光纤,并在光纤的末端监视光的输出。如果在光纤中有断裂或其他的不连续点,在光纤输出端的光功率就会减少或者根本没有光输出。

光通过光纤传输后,功率的衰减大小也能表示出光纤的传导性能。如果光纤的衰减太大,则系统也不能正常工作。光功率计和光源是进行光纤传输特性测量的一般设备。 2、光纤的衰减

光纤的衰减主要是由光纤本身的固有吸收和散射造成的。衰减系数应在许多波长上进行测量,因此选择单色仪作为光源,也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多模光纤的测试源。 3、光纤的带宽

带宽是光纤传输系统中重要参数之一,带宽越宽,信息传输速率就越高。 在大多数的多模系统中,都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光源本身也会影响带宽。这是因为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频谱分布很宽,其中长波长的光比短波长的光传播速度要快。这种光传播速度的差别就是色散,它会导致光脉冲在传输后被展宽。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测试工具:OTDR。

 系统内所有安装调测信息应详细记录入档案。

4.楼宇对讲系统施工方案

4.1楼宇对讲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 4.1.1设计要求 4.1.1.1对讲语音清晰。 4.1.1.2拨叫准确、操作简便。

4.1.1.3主机控制盘对使用者拨发出的地址有明确显示。

4.1.1.4主机控制盘应设在住宅单元入口门外。壁挂式可视分机中心距地宜为1.5m。 4.1.2安装要求

4.1.2.1系统连接电缆(线)宜穿管保护并暗敷。

4.1.2.2对主机、总接线盒、户内机(或保护器)等在安装前应先确定其合适的安装位置.各设备安装应端正整齐,各用户房间的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统一。

4.1.2.3施工布线、接线、设备安装等要严格遵守有关施工安装规程,并做好校线、线路复查、调试等工作。 4.2电缆敷设

4.2.1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 4.2..2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 应提前清除。

第 1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2..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 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

4.2..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4.2..5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 4.2..6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 4.2..7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如电台、电视台附近)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 入地下。

4.2..8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 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 4.2.9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m。

4.2.10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 4.2.11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

6.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6.1前端设备的安装 6.1.1红外报警探测器的安装 ※吸顶式安装高度一般为2.5~6M;

※壁挂安装时应可使探测器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角度进行小范围调节,以获 得最佳探测效果。

※探测器的安装应对准入侵者移动的方向,并使前面探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安装探测器时,不要使其对着阳光、热源或其他温度易发生变化的设备,如空调 机、加热器等。

6.2报警系统的测试

第 2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6.2.1探测器的测试

6.2.1.1对室内安装的探测器,必须保证探测器的安装角度,以确保最佳接收探测信 号;

6.2.1.2在探测范围内的不同位置进行全面的步行测试和调校,确保在探测区范围内 的连续有效保护。

6.2.1.为防止因探测区域的雨、雾、雪及外罩堆积尘埃而引起信号损失,至少每年应 对探测器清洗一次。

6.2.2报警主机的调试

6.2.2.1检测前端探测器的故障、交流供电失败、直流欠压和探测器的被拆等故障和破坏行为,并当发生该事件时向系统发出的报警信号。

6.2.2.2通讯线路故障(短路、开路等)的模拟检查。

6.2.2.3对各防区的地址与电子地图上显示的报警的地点和性质的一致性调试。 6.2.2.4系统通过自动电话拨号器向设定的电话拨号功能的检查。 6.3报警系统的调试

报警系统的系统调试流程如下图所示: 报警工作 站硬件无 故障 安装报警系统软件进行系统设置 发送参数、指令功能检查 前端数据回收 功能检查 形成各种报表 功能检查 联动功能检查 填写调试报告 报警系统调试完成 逐台对前端驱动 器进行远程设置 和联动设置

第 3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7.停车场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7.1停车场管理系统的部件安装 7.1.1入口读卡机的安装

对感应式读卡机要防止周围环境对读卡机的影响。 7.1.2车辆检测器的安装

车辆检测器检查感应线圈上是否有车辆的情况。当车辆通过感应线圈时,车辆检测器能发出车辆到信号和车辆离开信号。

7.1.3感应线圈的制作 A、感应线圈

感应线圈由多股铜芯绝缘软线组成,铜线的截面积要求大于1.5㎜; 两条长边的理想间距为1000mm。 感应线圈的周长与圈数的关系:

周长>10m 线圈圈数2圈 6m<周长<10m 线圈圈数3-4圈 周长<6m 线圈圈数4圈 B、馈线

感应线圈的头尾部分绞起来作为馈线,每米至少20绞;

馈线长度自线圈至检测器接线端子,最好不要超过100m,并应尽可能短,馈线过长

1000mm

4×45° 双绞馈线 2

感应线圈形状 第 4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会使线圈的灵敏度降低。

C、感应线圈的埋设

感应线圈应埋在车道的中间,距车道边300mm,将长边对准车辆运行方向,并尽可能防止周围的电磁场干扰;

线圈槽应足够大于线圈尺寸,以免放入线圈时影响线圈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线圈的四个角应切成45˙,以减少槽壁对线圈的损坏,线圈在槽内放设应层叠敷设。 槽宽:4mm; 槽深:30~50mm; 槽底部150mm以内无金属物。

线圈槽应使用黑环氧树脂混合物或热沥青树脂或水泥进行封填。封填应在调试完成后进行。

7.1.4控制器的安装

7.1.4.1要安装在防风雨的地方。

7.1.4.2控制柜安装固定螺栓直径应符合设备要求,不小于M8,固定牢固,垂直误差不大于3mm,箱体小于500mm时不大于1.5mm。

7.1.5电动挡车器的安装

挡车器由金属机箱、马达、变速器、动态平衡器、控制器、档杆等组成。

7.1.5.1安装前应在指定位置打好150mm高的水泥地台,并预埋4支M12×140mm的金属膨胀螺栓;

7.1.5.2车道宽度大于6m时,可在两侧同时相向安装两台挡车器; 7.1.5.3挡车臂应在挡车器功能调试完毕后在安装; 7.1.6满位指示器的安装

当控制器检测停车数达到预计车位数时发出车位满信号,灯箱红色LED可以显示“剩

第 5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余车位数”或“已满位”;

7.1.6.1满位指示器灯箱应装在停车场(库)入口明显位置;

7.1.6.2安装前应在指定位置打好150mm高的水泥地台,并预埋4支M12×140mm的金属膨胀螺栓;

7.2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调试 7.2.1系统部件调试 7.2.1.1读卡机的调试

①入口读卡机调试。调试流程图如下所示: 入口读 卡机安 装完成, 接线检 查无误 接入电源 对入口读卡机初始化 车辆检测器检查 控制器参数设置 发卡机设置检查 读卡机检查 满位显示器检查 实登陆卡 读卡检 查挡车 器指令 输出 填写 调试 报告 入口读卡机调试完成 具体调试内容应参照产品技术资料,但应重点检查:

A、读卡功能,对卡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当卡有效时,指令挡车器抬起横杆;当卡无效时,向系统发出报警。

第 6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B、发卡功能,检查有无磁卡和显示屏的显示是否相符,出卡功能调试,如互锁功能(防止卡的流失);发卡是否准确,有无卡住、一次吐几张卡等现象。

7.2.1.2出口读卡机调试。调试流程图如下所示: 出口读 卡机安 装完成, 接线检 查无误 接入电源 对出口读卡机初始化 控制器参数设置 读卡检 查挡车 器指令 输出 填写 调试 报告 出口读卡机调试完成 读卡机检查 试登陆卡

具体调试内容应参照产品技术资料,调试内容与入口读卡机基本相同。

7.2.2控制器的调试 7.2.2.1控制器的电源调试; 7.2.2.2控制器各种控制模式调试;

对卡的有效性判断:当卡有效时,指令挡车器抬起横杆;当卡无效时,向系统发出报警。

7.2.2.3控制器接受指令功能的调试:接受来自计算机的指令,以及通过键盘进行就 地操作。

7.2.2.4对挡车器控制作用的调试。 7.2.3电动挡车器的调试

砸车系统调试,在横杆下落过程中检测器碰到阻碍时,能自动将横杆台起,避免横杆砸坏车辆。

7.2.4车辆检测器的测试:

用一辆车或一根铁棍压在感应线圈上以检测感应线圈的反应。

调试工作完成后将感应线圈槽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环氧树脂、热沥青树脂或水泥进行

第 7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封填。

7.2.5满位显示器的调试:

通过车辆检测器或红外对射检测器计数检查满位显示器显示的“剩余车位数”。 7.2.6管理中心的调试:管理中心调试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管理中 心硬 件无故 障安装、设 置停车场 收费软件 模块 连接收 费站硬 件设置 发送参数、指 令功能检查 设置检查前端数据回收 检查功能 形成各种报表 功能检查 电源检查填写调试记录安装图像 对比软件 模块 安装图 像捕捉 卡和多 串口卡 管理中心调试完成 设置检查 图像对比 功能检查 等所有的操作。

7.2.7.2在操作人员的权限内的操作卡功能。 7.2.7.3系统的设置功能调试。 7.2.7.4收费功能的调试。

7.2.7.5车辆图像对比系统功能的调试。 7.2.7. 6“反折返”功能的调试。 7.2.7.7系统查询、统计调试。 7.2.7.8数据维护功能的调试。

第 8 页 共 13 页

7.2.7系统软件调试

7.2.7.1高级授权卡对操作卡的发行功能,以及对系统的查询、报表管理、备份数据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7.2.8管理中心系统调试

7.2.8.1对系统的入口管理站、出口管理站和收费站管理功能的调试。 7.2.8.2停车状况和收费等的日报、月报、年报表功能调试。

7.2.8.3各种票卡的数据库,包括贵宾卡、首长卡、固定用户卡等持有人的个人资料的调试。

8.门禁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8.1前端设备的安装 8.1.1 IC读卡器的安装

8.1.1.1读卡器应安装在靠门处,并有足够空间,且高低位置合适,以方便人员刷卡; 8.1.1.2读卡器用螺钉固定在墙上;

8.1.1.3读卡器材的安装应使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电缆连接方便。 8.1.2 控制器的选择和安装

8.1.2.1控制器的选择由系统设计确定;

8.1.2.2控制器的安装应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及可靠性、工艺性、实用性;

8.1.2.3门禁控制器安装在受控门内的上方或放在公众不易接近,而又易于工程技术 人员维修的地方,与该控制器连接的读卡机安装在门外方便刷卡的地方。控制器用紧固件或螺钉固定在墙上。控制器旁应有交流电源插座。出门按钮安装在门内距地1.2米。

8.1.2.4控制器与各部件的连线

※控制器与读卡机之间的信号线采用0.5mm或以上规格的带护套的铜芯屏蔽导线

2

第 9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联接,最长距离不应超过100M;

※控制器与键盘间的信号线采用0.5mm或以上规格的带护套的铜芯屏蔽导线联接,最长距离不应超过5M;

※系统主控制器至各现场控制器之间、现场控制器至各读卡器之间应采用屏蔽双绞线缆;

※控制器至电动锁、出门按钮之间采用2芯双绞线缆;

※不应出现两条线缆焊接连通的情况,信号线如超过距离时,必须通过转换器进行连接;

※所有线缆必须穿管或经桥架敷设,主干线可通过金属桥架敷设,支线采用金属管敷设到位,两接口端用86mm×86mm方盒作出线口。

8.1.2.5安装控制器时必须注意控制器对电锁的驱动能力,当驱动能力低时,必须选配辅助电源。

8.1.3电磁锁的安装

8.1.3.1利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吸力的原理制成。断电开启,符合消防对门锁的要求; 8.1.3.2锁具的安装应按产品更新换代说明书要求安装。 8.2门禁系统的调试 8.2.1硬件调试

门禁系统硬件调试流程如下图所示:

读卡机检测 2

门禁系统模

块安装检查完成,接线检查无误

读卡机检测 接入电池

第 10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8.2.2门禁控制器调试

读卡机检测 读卡机检测 读卡机检测 进门、出门 检测(锁) 填写调 试报告 门禁系统模块调试完成 8.2.2.1联接控制器、读卡机、锁及附件。 8.2.2.2控制器进行初始化。 8.2.2.3对设置房间号。 8.2.2.4登陆/删除一张用户卡 8.2.2.5判别门禁工作是否正常 8.2.3系统功能调试

门禁系统调试流程如下图所示: 门禁工作 站硬件无 故障 电源检查 安装、设置门禁系统软件 逐台对前端 门禁单元进 行远程设置 和通讯 发送参数、指令功能检查 前端数据回收 功能检查 形成各种报表 功能检查 联动功能检查 填写调试报告 门禁系统调试完成 8.2.3.1按系统设计功能对系统功能进行逐项调试。 8.2.3.2控制器工作状态设置

系统对控制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多中设置,如:门状态、开门方式(读卡、或读卡+密码等)等。通过系统操作直接发送指令开门。

第 11 页 共 13 页

XXXXXX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8.2.3.3联动功能调试(与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

门禁系统中每一道受控的门禁控制器均能接受系统软件的指令,无须读卡而可开锁或闭锁。

当火灾发生时,出入口控制系统能够在工作站的屏幕上显示该区的分布图及报警位置,按照预设程序来定义疏散线路,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理位置,将紧急疏散门打开或将防火隔离门关闭。

8.3软件调试

8.3.1对系统所管理的设备配置、人员权限、操作方式等进行设定。如门禁设定、自动读取卡信息、自动读入卡号等。

8.3.2在联网的系统中通过软件对控制器进行设置,如增加卡、删除卡、设定时间表、级别、日期、时间、布/撤防等功能的设置;在控制器工作时,可通过控制器面板进行以上编程。

8.3.3实时或定时读取存放于现场控制器中的事件数据。

8.3.4按各种方式查询系统参数和事件记录,查询方式可按部门、日期、人员名称、门禁名称等查询。

8.3.4可在电子地图上定义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门、锁位置等。并在电子地图上点击各门禁设备的活动图标可以查看响应监测点的详细信息,如:门禁状态、报警信息、门号、通行人员的卡号及姓名、刷卡时间、通行是否成功等信息。并可对该点设备进行遥控操作。

8.3.5系统维护:密码管理、修复管理、压缩管理、备份、恢复等。

第 12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