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非生物专业开设遗传与健康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对非生物专业开设遗传与健康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华佗小知识
对非生物专业开设遗传与健康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物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大学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健康促进行动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遗传发育生物学、遗传疾病、遗传病防治、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等。

一、对遗传与健康课程的背景和目标的认识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体系繁杂,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学习生物学科的学生需要在掌握

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对人类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实际操作获得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的基本方法。这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生物专业学生开始学习基础营养学及健康学,目的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类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问题更加严峻,开展遗传与健康教育就成为非常有必要的学习内容。

二、目前我国遗传与健康课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遗传与健康课程作为国家生命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

生理解遗传与健康相关知识,掌握遗传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形成基本的遗传素质。在本科教学中设置专门课程,也就是遗传学基础课,主要是通过生物遗传理论及相关的基础实践,使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及基因组技术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并了解遗传病危害及防治措施。目前《遗传与健康》基础课还处于研究阶段,主要内容有:人类基因组及其关联、疾病谱以及流行趋势、重大遗传病及其致病机理、遗传缺陷和相关预防措施等。但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学生对遗传与健康学基础课认知情况来看,学生普遍缺乏深入认识遗传学科及相关知识,尤其是对遗传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遗传与健康课程加以弥补。

三、我国遗传与健康课程应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

我国大学生物专业开设遗传与健康课程,是在我国人才培养和生物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

础上,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生群体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和尝试。该课程涉及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相关知识,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之一。由于该课程主要面向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所以在教学中应采用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院等相关高校的相同模式。同时在教学中还应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背景等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的教学策略。

四、结语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要素,而遗传又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只有基因问题解决了,生命问题才

能解决。而遗传科学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科学之一。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索,离不开对基因变异及其与人类健康关系所进行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人类可以避免基因变异,健康就不会受到威胁,我们就能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了。这既是人类应尽的责任,也是人类自身不能回避并应当解决的问题,更是科学发展至今所积累的重要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