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煤矿顶板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的安全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的安全措施

来源:华佗小知识
科学进步 献携岛蛄 煤矿顶板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的安全措施 王天舒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能源技工学校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和片帮事故的总称。本文结合双鸭山矿业集团的安全生产实际现状,主要分析了顶板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顶板事 故采取的安全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顶板事故冒顶片帮岩石应力平衡支护不当顶板管理 引言 2.1采矿方法不合理 在采矿生产过程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事故是顶板事故;在矿山事故中, 般把巷道或工作面顶部坍塌的事故称为冒顶事故;把两侧坍塌的事故称 一采矿方法选用的错误,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不当,都能导致 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如在顶板岩石松软,节理发达,断层裂隙较多的矿床 为片帮事故。而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和片帮事故的总称。 1.顶板事故产生的原因 顶板事故是由于岩石的稳定性差,当强大的地压传递到巷道的顶板或 两帮时,使岩石遭受破坏而引起的。众所周知,岩石在地壳内部是处于平衡 状态,由于井巷开拓的结果,在井巷周围便产生了岩石应力的重新分配,致 使岩层发生某种变形,并随着压力的产生而出现有裂缝;同时岩层的节理也 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扩大,在此情况下,岩石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出现了顶 板的下沉弯曲,裂缝逐渐扩大的现象,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能形成顶 板的冒落。这种岩层内部运动和压力分布的变化是产生顶板事故的客观原 因。 在调查双鸭山矿业集团各矿发生的冒顶、片帮事故中,大多数为局部冒 落及浮石处理不当所引起的事故,而大冒顶及片帮事故较少。因此,对局部 冒落及浮石的预防,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一般是由 于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如表1所列,是按冒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从表 中可以看出,属于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占45.6%,属于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 占44.2%,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与生产管理是分不 开的;因此可以说,在当前物质技术的基础上,冒顶、片帮事故的主要原因 是,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所致。至于由冒险作业等原因而引起的事故并不多, 仅占10.2%。这说明,有的人将事故的主要原因和责任,归咎于遇害者的“不 小心”,而放松了对生产管理及物质技术条件的改进,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 表1 区别 冒顶、片帮事故的 硬原因 按次数所占比重(%) 处理不当 27.7 产物 没有检查 13.3 质方面 检查不周 4.6 无支架、支架不及时、维修不及时等 l8.5 支架不良 8.2 物质技 采矿方法不当、回采错误 7.2 术方面 浮石(松石)处理不当 6.2 回柱放顶不当等 4.1 冒险作业等其它原因 10.2 又如表2所示,是对冒顶事故发生的地点进行统计的资料,从表中可见, 巷道内发生的冒顶事故较多,其中掘进工作面的冒顶事故最为频繁。因此 必须加强巷道及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和支护工作。 表2 事故发生的地点 按次数所占比熏(%) 1、巷道工作面 47.2 2、巷道内 46.2 3、硐室、井底车场、巷道交叉处 6.6 2.顶板事故原因分析 条件下,采用不合理的水平分层法,使项板暴露面积过大,就容易发生顶板 事故。所以,合理选用与改进采矿方法,是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关键。 2.2顶板管理不善 根据冒顶伤亡事故的统计资料表明,只有10%左右的冒顶伤亡事故是 属于较大型的冒落,其余大部分都属于局部冒落及浮石伤人。这些都是由于 事先缺乏认真的检查,没有进行全面地觳帮问顶,疏忽大意等原因所造成 的。从冒顶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一般多发生于爆破后1—2小时的这段时间 内。这是由于顶板受到爆破的冲击和震动而产生新的裂缝,或使原有断层和 裂缝增大,破坏了顶板的完整性的结果,因此,如不加强爆破后的顶板检查 和维护,往往引起顶板事故。 2.3处理浮石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 由于处理浮石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冒顶事故,大多数是因为处理前缺乏 细致的全面地检查顶板,没有掌握浮石情况等,在处理时便引起了冒落事 故,诸如撬左落右,撬前落顶,撬小落大等。其次,还有处理浮石时站立的位 置不当、操作技术不熟练等等。另外,也有些冒顶片帮事故是由于违反操作 规程,缺乏安全操作知识所造成的。 2.4地质矿床等自然条件不好 这一原因是造成冒顶片帮事故的客观原因,有时由于矿体与围岩为断 层、褶曲等地质构造所破坏,形成压碎带,节理层理发育,裂缝多;有时再加 上裂隙水的作用结果。破坏了顶板的稳定性,因而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2.5地压活动 在矿山岩体中采掘矿石、煤炭,形成空间打破了岩体的平衡。由于围岩 稳定性高和岩(煤)柱的支撑,在一定的时间内,空场之间的岩壁尚能保持静 压状态而互相屹立;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空场暴露的时间增长,促使密 集或连续空场之间岩壁应力不断集中,最先打破一个缺口,沿着断层、岩脉 等构造薄弱线发生岩石移动,从而导致大面积岩壁倒塌,形成地压活动。这 是地压形成的客观因素。有些矿山之所以会发生大规模的地压灾害,主要是 个别领导只重生产和利润,忽视安全;只顾一时,不顾长远;违反安全生产方 针和矿山技术,乱采滥挖,对采空区长期不进行处理。这是地压危害的 根本原因。 2.6支护不当 支护也叫支架,对防止顶板事故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支架架设不好、 表3 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次数 % 1、检查不周或没有检查 19 31.7 2、撬浮石操作不当 1l l8.3 3、处理不当 9 15.O 4、支架不及时或缺少支架 7 l1.7 5、支架不当 6 10.0 6、采掘不当(包括冒险作业) 5 8.3 7、更换、修理与回收支柱不当 3 5.0 总计 60 lo0 171 科学进步 啾嗨与赋嵩 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彭前进 摘(周口市天然气有限公司466000) 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达到广泛运用,文章从电网调度和变电站自动化、PLC技术的应用、工厂控制自动化、单片机和集成电路及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变换器电路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中广泛运用,自动化技 术在我国运用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已经历了几次重大的专业调整,但由于其 使用面宽,一直到现在仍然焕发勃勃生机。 一展实现,从十几个到成千上万个点,不受。 PLC技术的顺序控制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改革 的深入,近年来大型火电企业的辅助系统均已由原来的继电控制器升级成 PLC控制系统,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资源损耗和提高效益,己成为各企 业的管理最终目标。因此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电厂对类似企业辅助车间的自 动控制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采用PLC控制系统不仅可以通过信息 模块单独控制某个工艺流程,并且可以与通信总线连接来协调全厂生产工 作。 三、工厂控制自动化 、电网调度和变电站自动化 电网调度和变电站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组成部分,由电网调 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大屏蔽显示器、打印设备 等,其主要是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调 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变电站终端设备等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是:电力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 计、电力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并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需 求等。变电站自动化的目的是取代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 率,扩大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变电站自动化 的内容就是对站内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有效控制,其特点 是全微机化的装置替代各种常规电磁式设备;二次设备数字化、网络化、集 成化,尽量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操作监视实现计算机 屏幕化;运行管理、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 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 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13CS)。过程控制单元 (PCU)由主控模件(MCU)和智能I/O模件组成。PCU直接面向生产过程, 接受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电气量、开关量、脉冲量等信号,经运算处 理后进行运行参数、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和打印以及输出信号直接驱动执 行机构,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和联锁保护等功能。 二、PLC技术的应用 工厂用电设备分别安装在各配电室和电动机控制中心,所要执行的信 息处理任务庞大,而维修工作也相对复杂。它与热工系统相比,电气设备操 作的频率低,一些系统设备在维持正常运行时,可以经过好几个月甚至更长 的时间再操作一次;电气设备所需要的保护装置要求高,动作速度快,一个 保护动作通常要在40ms以内完成。电气设备的构造机构本身具有联锁逻辑 较简单、操作机构复杂的特点,而控制方式也主要是厂用电系统,其主要设 备监控需要接入DCS系统,如果两台系统一起运行,一台系统的检修不得影 响另一台系统的运行,因此,需要考虑两台机组DCs电气控制的模式,保证 控制的稳定性。根据电气设备的主要特点我们知道,在构建ECs时,其系统 结构、与D cs的联网方式是确保系统高可靠性的关键。除了要保证系统的 正常运行,还要确保运行时各种数据处理和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同时提出相 应的应急措施,确保电气系统可以在最好的状态下运行。 四、单片机、集成电路及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变换器电路的运用 以Mcs一51代表的8位机虽然仍占主导地位但功能简单,指令集短小, 可靠性高。保密性高,适于大批量生产的PIC系列单片机及GM¥97C( ̄-系列 单片机等正在推广,而且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已开始扩展至智能仪器仪表或 PLC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其存储器采 用了可编程序以实现在其内部存储进行控制、运算、记录等操作指令。该技 术是为了在工业环境下使用而设计的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该技术 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解决了传统控制系统内可靠性低、 接线复杂、灵活性较差以及耗能高等缺点。 PLC技术的数据处理PLC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具有排 序、查表、数算、数据转换、数据传送以及位操作等功能。这些数据可以 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可以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与存储在存 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也或将它们打印制表。数据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也可 以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 PLC技术的开关量控制火力发电系统内的辅助系统的工艺流程的控 制多为顺序控制和开关量控制两种。用许多行业也应用到PLc进行开关量 控制,如机床电气控制、电机控制以及电梯运行控制、汽车装配线和啤酒灌 装生产线等。PLC技术的输出和输入信号都是通/断的开关信号。工业控制 中应用最多的控制是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控制的输出、输入点数均可通过扩 不太复杂的工业控制场合以充分发挥单片机的优势另外,单片机的开发手 段也更加丰富,除用汇编语言外,更多地是采用模块化的c语言、PL/M语言。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更新,由它组成的变换器电路也必然要换代。应用普通 晶闸管时,直流传功的变换器主要是相控整流,而交流变频动则是交一直一 交变频器。当电力电子器件人第二代后,更多早采用PW M变换器了、采用 PW M方式后,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高次谐波对电网的影响,解决了电动 机在低频区的转矩脉动问题。 随着工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运用也越来越来广,涉及很多行业,在交 通,医院,农场,办公室,航天,电器行业都有应用,所以说其是现代社会最具 开发前景的众多技术的合成。● 作者简介: 彭前进(1981一),工作单位:周口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结构选择错误、材料不符合要求、架设不及时、支护跨度大、架设不完善等, 都可能导致冒顶片帮事故。 总之,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各原因之间都有内在的联 系,各种原因所占比例亦不一样,对双鸭山矿业集团各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 因,具体统计如表3所示。 结束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不懈地做好顶板的 安全防范措施,就一定能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钱鸣高,刘听成主编: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王天舒,男,出生年月,一九六七年十月,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能源技工学 校,采煤讲师,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现从事煤矿开采技术 教学工作。 要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我认为,一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知 识,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学习。二要进一步落实好顶板管理责任制,按质量标 准化作业。三要加强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赣 》1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