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事都要盖上至少三四个章才行。经过这样烦琐的程序大大耗费了时间精力。三、针对我国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治理措施
1.国家和社会层面
(1)继续深化行政管理改革。随着行政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地方的行政能力与效果均有所改观,但是还没有使行政效率出现质的改善,我国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改革。而改革的着力点要放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进行行政改革是我国建设服务型的客观要求。我国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另外,我国要逐渐由行政管理向公共行政转变。公共行政要求执行公共意志并行使公共权力,这种要求是真正的服务型,这必然是有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2)强化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优化设置地方行政机构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保证。使重复相近的机构重组合并,精简机构,并且取消不必要的没有价值的部分机构,使得部门的结构比重科学合理并且理性,这为行政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另外,要使各机构间的权责职能清晰明,避免多部门同时插手以及没有部门承担的现象。优化行政机构时强调好统一分工与协作,赋予部门在处理相应问题时的应有权力和职责。(3)加快转变职能。提高地方行政效率要从优化职能入手。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国情下的经济职能过多、资源调配的职能过高等均易诱发一些行政人员滥用职权、贪污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秩序。因此对于经济运行应当规定地方的职能是间接,还权于市场。另一方面,建立服务型越来越是职能转变的重点,是大势所趋、民之所向。对于我国地方来说,应当将其职能重点放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上,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为人民考虑。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真正成为百姓爱戴的民心。(4)加强对地方行政行为的监督。对于权力的行使要以监督来约束。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从外部监督来讲,加强公众与的监督,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扩大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等的政治参与度,扩大完善如听证制度、信访制度等的公民参与渠道。从内部监督来讲,行政监督主要包括行政决策的监督和行政执行的监督。对于行政决策的监督要严格行政立法审批制度,制定科学的决策制度,要通过一定的监督体系以及相应的责任制度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科学。为提高行政效率在对行政执行进行监督时要将时间、质量等要素标准化,进行相应的考核。2.地方自身
(1)加强行政人员思想教育及对行政人员的绩效评估。观念对于行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工作人员有着先进积极的观念才能积极投身于本职工作中,因此要加强对地方行政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强化其公共服务意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地方应优化人员配置,不断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建立年轻化知识型的人才队伍。另外要建立健全如绩效考核等的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多元化,加强对其的绩效评估。不仅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更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公共服务意识纳入评估范畴,将考核结果量化分出等级,并将此结果定期公示,不合格的进行相应的惩罚甚至淘汰,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对于干部晋升要严把选拔制度,建立一种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2)利用电子政务等的科技手段提高行政效率。我国已经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科技进行行政管理工作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引进电子政务等的科技手段可以简化程序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人员、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从而降低行政成本。另外,电子政务的运用有利于信息资源整合,使得信息公开透明,有利于公民参与与监督,使成为透明的,这将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行政效率要通过电子政务的应用优化行政工作流程,避免将工作照搬至计算机,要利用科技手段对工作方法与流程进行改革创新。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而且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廖晓明,孙莉.论我国地方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取向.中国行政管理,2010(04).2.刘伟忠,张宇.治理行政效率低下的对策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03).3.马庆钰.关于我国职能体系的解释.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05).4.王渊.关于提高行政效率的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08,14(12).(责任编辑:兰卡)2018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