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还可以再分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2、不能用蒸馏水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
A.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D.元素符号为MO
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
A. 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中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8、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氯化钠 B. 黄金 C. 木炭 D. 干冰
9、如图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10、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露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g 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11、下列方框中,符合2N2( )
A B C D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组成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由碳和氧气组成
B. 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C. 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D. 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Ca2+ ②NO2 ③2NO ④2OH- ⑤2N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 ;表示原子个数的是 ;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
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三种,如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
15、研究发现,我国某地区居民喜食的腌制食品能产生二甲基亚硝胺[(CH3)2NNO],它是一种致癌物质.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有 个原子. 16、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两种新粒子,它们的组成可用H3+和H3来表示.请回答:(1)1个H3+中含有______个质子、______个电子 (2)H3+和H3具有相同的 (填字母)
A.质子数 B.化学性质 C.电子数 D.质量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2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10 Ne 氖 20.18 6.941 9.012 10.81 12.01 14.01 16.00 19.00 11 N12 M13 A14 S3 a 钠 g 镁 l 铝 i 硅 15 P 16 S 磷 硫 17 C18 Al 氯 r 氩 22.99 24.31 26.98 28.09 30.97 32.06 35.45 39.95 (1)写出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2)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有几个?它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其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还是失去电子?
(3)写出右图所表示的粒子符号,并指出该元素位于哪一周期哪一族。
18、现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一种气体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分别写出A、C元素的符号。
(2)指出气体D是哪种气体并说明它的微观构成。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19、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 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20、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具有挥发性。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B 2.A 3.B 4.B 5.C 6.D 7.C 8.A 9.D 10.C 11.D 12.D
二、填空题
13.③ ① ⑤ ② ④
14.分子 原子 离子 二氧化碳分子 氯离子、钠离子 铁原子 15. 3 11
16.(1)3 2 (2) A
三、简答题
17.(1)氖 20.18 (2)3 非金属元素 得电子 (3)Na 三 IA 18. (1)H C (2) CO2 二氧化碳分子
+
四、综合应用题
19.(1) 得到 (2)Al
20. (1)胶头滴管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2)滤纸条从右向左依次出现红色斑点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易挥发,氨水使酚酞变红
(3)衬托,便于观察
(4)滤纸条上滴了浓氨水,而脱脂棉上滴了酚酞试液;浓氨水
3+
初中化学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