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中国稀土市场现状及前景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稀土市场现状及前景的调查报告

来源:华佗小知识


关于中国稀土市场现状及前景的调查报告

摘要:曾经有句话:“世界的稀土在中国,中国的稀土在包头”,中国的稀土一

直都是世界稀土的主要供应来源。但是,自从中国的稀土开发出口以来,就一直在世界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而中国的稀土产业一直以来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效益甚低。本文从稀土基本知识出发,阐述了中国稀土产业的基本概况,进以分析中国稀土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竞争力作了简要的探讨,最后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前景作了一定的展望。

关键字:稀土、竞争力、主动出口控制

1. 稀土问题的背景

稀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称,50年前,世界经济建立在钢、铝和铁之上,而如今,稀土金属正在重塑世界经济。 稀土之于中国,犹如石油之于中东、铁矿石之于澳大利亚。然当中东和澳大利亚牢牢把握石油和铁矿石的定价权并享受暴利之时,中国稀土却没能享受到其“垄断”地位所带来的高利润,相反,部分遭“贱卖”的中国稀土甚至通过“走私”通道成了他国的稀土储备。

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稀土强势占领世界市场之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拥有稀土矿产的国家纷纷实行或停止稀土开发的,转而从中国进口以作为战略储备。目前美国、日本等国收购、储备的高质量单一稀土至少可以供工业生产使用20年,而中国的稀土储量则从几十年前的接近70%下降到目前的36%左右。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所需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能保证需求的只有6种,按照目前的开采和出口需求,再过30—50年中国将从稀土矿的资源大国变成小国。①更为讽刺的是,在现有的产业格局下,中国依然只是在充当廉价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而欧美厂商从中国进口稀土分离物质后生产出高精技术产品,再返销中国,其附加值增长数倍,乃至数十倍。中事问题专家

戴旭说:“战略金属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谁拥有战略金属,谁就掌握了未来的技术资源,把握了未来的命运。中国在这方面教训深刻,我们用‘卖土’的价格卖了20多年稀土。中国必须上升到战略高度,以国家的名义控制战略金属资源。”

2. 稀土及其行业的相关概述 2.1 稀土简介

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被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存量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通常把镧、铈、镨、钕、钷、钐、铕称为轻稀土或铈组稀土,把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称为重稀土或钇组稀土。也有的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有的将钪划归稀散元素),划分成三组,即轻稀土组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组为钐、铕、钆、铽、镝,重稀土组为钬、铒、铥、镱、镥、钇。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如下:

★ 稀土在传统领域的应用: 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 轻纺工业 冶金工业 石化工业 玻璃/陶瓷领域

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 鞣制毛皮、染色等

去除钢铁、铝。镁、铜、等中的杂质并改善性能 作为催化剂提高汽油生产率

玻璃的着色、脱色和制备各种特色玻璃,以及用做陶瓷的颜料和制作特种陶瓷

电光源领域

用作荧光灯的发光材料

用途

★稀土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

应用领域 用途

显示器的发光材料 用于各种彩色电视机、计算机和各种显示器 磁性材料

用于电视机、电声、医疗设备音圈电机、磁悬浮列车、混合动力车、军工等领域

储氢材料 激光材料 稀土抛光粉

用于镍氢电池

固体激光材料和无机液体激光材料的最主要激活

主要应用于光电子精密器件、彩色显像管、液晶显示器、光学镜头、玻璃磁盘、工业仪表眼镜片等方面

催化剂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2.2 全球稀土储量概述

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巨大,除我国已探明资源量居世界之首外,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的稀土资源也很丰富,近年来在越南也发现了大型稀土矿床。另外,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南卡、蒙古、朝鲜、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挪威、格陵兰、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布隆迪、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埃及等国家和地区也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稀土矿床。世界上主要稀土资源国中一批大-超大型稀土矿床的发现与开发是世界稀土资源的主要来源。

表 一 世界稀土已探明储量/(吨,REO)

国家或地区 中国 独联体 美国 澳大利亚 印度 巴西 其他 总计

工业储量 5200 1900 1300 520 130 4.8 2200 11235

远景储量 >21000 2100 1400 580 130 8.4 2300 >27518

说明:1.表中数据引自200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

2.中国资源储量引自侯宗林教授2001年发表的《中国稀土资源知多少》一文

2.3 我国稀土行业概述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有相对集中,目前,地质科学工作中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我国稀土加工应用产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 已形成包括采矿、选矿、分离、冶炼、加工整个产业链。在稀土产业链中, 作为功能材料的稀土加工应用产业处于下游地位, 其技术开发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信息工业时代,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之称, 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 被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轻纺等领域, 在我国国防科技、高技术产业及改造传统产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另一方面,根据亚洲金属网有关报道, 世界每年消耗的稀土10多万吨, 90% 的供应来自中国, 我国的稀土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由于地质条件、资源禀赋、资源出口管制、生产成本等原因, 目前国外无较大规模的稀土矿生产厂商。但是国外在稀土加工应用端, 具有很强的研发技术能力, 掌握着绝大多数高科技产品专利技术。而相较来说,我国的稀土生产企业则大部分都停留在初级产品供应的阶段,充当的是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所以,即使拥有稀土生产规模和生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第一、稀土消费量第一等诸多“冠军”头衔,我国的稀土产业结构也还是不合理的,改革必然是已经箭在弦上。

2.4 我国稀土出口情况分析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一个国家内不同商品之间成本的比较和不同国家间同一商品成本的比较。因此,每个国家根据其生产各种产品机会成本的差异来确定本国的优势产品和劣势产品进行生产和交换。于我国来说,稀土储量丰富、开采量大,与国外相比其生产的机会成本很小,故是我国的优势产品,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稀土国际贸易的基础。

稀土的开采以稀土资源储量为依据,中国稀土工业经过40余年的努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88年,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达到2.9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生产国。到2008年,中国全年稀土矿产品产量已达到了12.45万吨,近几年的稀土矿产品年度产量如下表: 表二 2004年-2008年中国稀土产量 年 度 2004 2005 2006 产量(吨) 98310 118709 132506 2007 120800 2008 124500 数据来源: 《稀土信息》2005年-2008年第3期,2009年第4期

从上图看出,我国的稀土产量在不断地增加,年均产量增长率约为6.8%。由于中国稀土产量基数大,若再按照此种开采速度进行下去,过不了多久,中国的稀土生产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瓶颈。

表三 2004年-2008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及出口额

年 度 2004 2005 2006 出口量 5.33 5.53 5.74 (万吨) 出口额 4.95 5.52 7.81 (亿美元)

2007 4.90 11.79 2008 4.17 9.60 数据来源: 《稀土信息》2005年-2008年第3期,2009年第4期

从表中可以看出稀土的出口量从04年至06年是一个增长的过程,而07年和08年稀土出口量大幅下降。而稀土的出口额基本上是属于一个上涨过程。稀土出口量的下降表明了正在对稀土产业实施产业出口控制,而出口额除了受到出口量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稀土价格的影响,从出口量下降的同时出口额却保持上升的势头可看出近年稀土的价格是往上走的。因此,从表中得知,稀土的出口量和出口额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用表二和表三的数据推出中国稀土的对外依存度,有下图:

表四 2004年-2008年中国稀土出口依存度 年 度 2004 2005 2006 2007 出口依存度 54.22% 46.58% 43.32% 40.56% 2008 33.49% 出口依存度的过高,证明了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出口依存度的越高代表了中国稀土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其所受到外国市场的牵制也越大,另一方面也可以表明国际市场对稀土商品的认可程度偏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稀土贸易占世界稀土贸易的70%以上,稀土的出口依存度过高恰恰说明中国对稀土资源的储量保护措施的还不尽理想,更多的保护措施亟待施行。

3. 我国稀土行业现存之问题

当前我国稀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虽然稀土资源富集于我国,但由于我国盲目、无序和过度的低水平开发,加上稀土开采企业的地域性分散,造成世界范围的供过于求,稀土价格低廉,且定价权受人控制。具体可罗列为如下几点:

(一)资源储量消耗过快,可持续利用堪忧。我国稀土资源虽然丰富,但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江西离子型稀土矿属于国家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然而,无证开采、越界开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大量存在,采选回收率不到40%。过度无序开采,使我国长期以来沦为发达国家廉价的初级产品供应商。由于产品供过于求,导致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导致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镨钕产品在2009年地价格只有8万元一吨,人们形容宝贵的稀土资源卖出了“白菜价”。依靠牺牲环境拼价格获得竞争优势的中国稀土产业,属于最低层次的竞争,也是不可持续的。由于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和破坏、浪费,加上国外在稀土资源勘探上陆续取得突破,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在全球的比重已经大幅下降。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累计探明的稀土储量以氧化物计算,约为8300万吨。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等专家指出,从近年来对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和东南亚、中亚地区的稀土储量评估数据看,目前我国尚未开发的稀土工业储量,估计在全球的比重不到30%。②(二)产业深加工不够,产业结构

不合理。总体上来看,我国稀土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整个行业仍然处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的状态,稀土行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亟待升级。而相较来说,国外稀土金属冶炼行业的新技术发展主要是集中在稀土功能材料及器件方面,以及具有优势和知识产权的领域,如石油加工裂化催化剂(美国、荷兰、日本)、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美国、法国、日本) 、稀土精密陶瓷(日本、美国)、高性能稀土研磨抛光材料(日本、法国、韩国、美国)等等。③但稀土的深加工和下游产业是中国稀土产业的软肋,再加上行业集中度不够,故中国的稀土产业其实还是处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状态。

4. 我国稀土行业竞争力分析

我稀土资源优势一是储量大,世界已探明的稀土工业储量为10000万吨左右(以氧化物计,下同),我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储量为5200吨,占世界储量的52%。国外公布中国为430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3%。尽管数据有差异,但中国在稀土资源总量上的优势还是毋庸置疑的。二是种类齐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世界罕见,且我国稀土种类齐全、品质总体也较高。④三是生产方面的优势。我国稀土矿的产量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据REO统计,我国1999年生产70OOO吨,占该年世界产量的88.6%;2000年生产73000吨,占该年世界产量的87.4%。此外,我国还具有规模生产的优势,年产稀土超过500O吨的企业有3家,而国外只有少数公司的生产能力超过5000吨。⑤四是成本方面的优势。我国稀土资源易开采,且具有一定的规模生产优势,这有利于降低它的生产成本。另外,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又是一个有利于降低它的生产成本的因素。有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平均占产品生产成本的15%~20%,而我国劳动力成本平均不到发达国家的10%。⑥因此从这方面说,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偏低直接提高了我国稀土行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是,可以看出,以上的竞争优势都是建立在量上而非在质上的,也就是说这种竞争优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在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上做足功夫。即稀土行业集团化生产经营,增强稀土下游产业及高新产业的研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持续性的竞争力。

5.我国稀土行业相关对策及前景

5.1 我国稀土行业主动出口控制的战略措施

中国稀土出口的措施主要是出口配额和稀土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条例》的有关规定,商务部下达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首批共31家企业获批,共计14446吨,该数字较去年第一批配额16304吨降低约11.4%。⑦并且,今年5月19日下午,《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发布,该《意见》称,在严格控制稀土开采和生产总量的同时,中国将严格控制稀土金属、氧化物、盐类和稀土铁合金等初级产品出口,有关开采、生产、消费及出口的措施应同步实施。对于中国来说,目前更倾向于控制产量进而调节配额,因为中国只占世界稀土储量的30%,却供应了90%以上的世界稀土需求。中国自1998年开始对稀土产品出口实施配额管理制之后,直到2006年中国才开始不断减少每年的出口定额量。2009年工信部制定的《稀土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2009~2015年)》更是明确提出,2009年至2015年每年出口稀土不得超过35000吨。稀土出口配额制度限定了每年的稀土出口量,这种出口配额规定在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并且体现了保护稀土资源的决心,同时出口配额的实施带动了国际市场上稀土价格的上扬,这也使我国初步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但是,一边是国家稀土出口数量,一边是稀土价格飞速上涨,一时之间,稀土成为有利可图的产业。国际社会对稀土的需求是刚性的,中国的出口数量无法满足国际社会的需要,便为稀土走私打开了暴利之门。而从海关统计数据看,自2008年以来,中国海关共查获走私稀土1.6万吨,而中国稀土每年的走私量约在2万吨。⑧不过,海关查处的稀土走私量要远远小于实际走私量,这进一步刺激了走私的发生。在另一方面,稀土出口配额的实施造成了黑市的猖獗,出口配额的买卖使得国家的稀土管理发生混乱,也为一些稀土出口企业带来了大量利益。

在《意见》中还有一段话:“用一、两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国家将提高稀土行业的准入门槛进而对稀土出口企业进行整合

和兼并重组。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不仅可以提高稀土的使用率和提高稀土的开发技术,更可以对稀土的出口进行更强的管理,使我国的稀土市场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不仅如此,国家也将在健全税收、价格等方面出台措施,并且大幅提高稀土资源税征收标准,抑制资源开采暴利,改革稀土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借以逐步实现稀土价值和价格的统一。

主动的出口控制反映了对稀土的关注度的提高以及对稀土战略收储的重视。不过,要想从稀土资源大国转变为强国,光这点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先进的应用技术,进而彻底扭转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扮演了太久的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生产者的角色,以获取大额利润,并得以补偿中国在开采稀土资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5.2 我国稀土行业的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稀土工业根据资源和市场走向,已形成以北方包头矿为主,四川冕宁矿为辅,以内蒙古包头、甘肃为核心,四川冕宁、山东等地企业为骨干的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及以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和以江西、江苏、广东、福建等地企业为主的南方稀土生产体系。⑨可以想见,在今后的科技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型材料必定会层出不穷,诸如军工产业、航空航天业、特殊陶瓷业等等,而在其中,稀土必将会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对于稀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同时,我国稀土行业联合重组步伐也随之不断加快,内蒙古、四川、江西、广东等省区稀土资源的整合正在有序地进行。稀土企业小、散、乱的状况以及生产经营形势均有明显改观,通过并购重组和集约化发展,有效扼制了低水平的过度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与此同时,国家有针对性地对高技术产业予以重点支持,表现了国家对于稀土产业的重视。无论如何,只有依靠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从产品数量、质量和价值优势的真正统一。此外,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经济体系,并通过产业结构性调整节能、技术性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以及通过税收等性的节能途径,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对稀土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稀土企业的联合重组,进而形成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群,在

此基础之上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

稀土产业链,借以夺得国际市场的稀土定价权,在此过程中完成稀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拥有自主的创新技术,同时稀土的生产由出口为主转向供给内需为主,最后由于技术外溢效应带动产业地区周边经济的发展。我想,这就是中国稀土行业未来发展的蓝图。

参考资料:

[1]. 王珺之,《中国稀土保卫战》,中国经济出版社

[2]. 凤凰网—《经济聚焦:“稀土王国”为何没有话语权》,2010年8月11日 [3]. 周喜、韩晓英.《我国稀土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010年10月 [4]. 中国稀土网

[5]. 《我国稀土行业竞争力分析及其发展策略》——《国土瞭望》 [6]. 《我国稀土行业竞争力分析及其发展策略》——《国土瞭望》

[7]. 中国新闻网—《内地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下降11%》,2010年12月20日 [8]. 王珺之,《中国稀土保卫战》,中国经济出版社 [9]. 《2010年度稀土行业分析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