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聚集|教法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夏绍贞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德育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中德育工作中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能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从而确保高中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鉴于此,广大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平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应用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德育;应用策略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减少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至关重要。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目标。一、高中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学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和叛逆期的交叉阶段,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且心理素质较差,一作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很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文指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导的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以便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德育工作的开展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积极向上的素材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能够在正能量的熏陶和感染下形成健康的心理。然而,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排斥的情绪,如果教师处理不当,最终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为此,广大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德育工作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缓解学生的叛逆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为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弥补德育工作的不足,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从侧面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将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中德育工作中,既是强化德育教育整体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必要条件。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者和教育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为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提供可靠的保障。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鼓励学生主动与其进行沟通,从而减轻学生心理问题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开设专门的德育教学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其成为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156周刊
2.开展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活动当中
对于高中生来说,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枯燥的理论灌输远不及丰富的实践活动的效果好。因此,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价值,广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活动当中,以便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开展德育活动之前,教师之间要进行沟通,全面了解高中生普遍的心理问题,结合学生问题设计相应的德育教育活动,争取在丰富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许多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人际交往困难,他们因为不懂得为人处世的方法而深陷自卑的情绪当中。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进一步解决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努力实现家校共育的美好局面
要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渗透和应
用,仅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使其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主导力量,从而实现家校共育的美好局面。一方面,学校教师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便赢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家长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此外,教师还需要与家长一起商讨教育对策,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以便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为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广大教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整合的必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予以及时疏导和解决,争取在强化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为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玉霞,杨书丹.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德育指导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
[2]吴美仪.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实践分析[J].学周刊,2018(17).
[3]邢严.探索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作者单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