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名著导读复习

名著导读复习

来源:华佗小知识
《朝花夕拾》

文章主要内容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童年生活的有趣与读书生活的乏味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的实质

《琐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 《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

1

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

2

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辛亥后又备受打击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的花虽然已凋谢,但在黄昏时仍能拾起来,给人们以有意义.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

3

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百草园 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 三 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活无常 。

9、 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4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5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无常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 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范爱农 。

26、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一书后,才可去玩。

1.鲁迅,原名_______ ,字_______,_______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 家和_______家。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体裁)集,共10篇。

3.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_______玩耍。

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5.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 。

6.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_______。

6

7._______是鲁迅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8.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9.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 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10.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_______。 11.“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这是作者笔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3.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___。 14.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_______。

15.《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16.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寻别一类人们去”而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

17.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________和________。

18.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________的照片。 19.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___。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

7

经历在《________》中提 及。

2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_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江苏省泰州市2005 年中考题)

22.《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________,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________,含蓄地批判了________的不合理。

23.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4.《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 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25.《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 人怎样的实质? 26.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8

《西游记》

一、《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 作者:吴承恩 国籍:中国明代 二、主要人物:

1、孙悟空:勇敢机智,意志坚强,爱憎分明,明察秋毫,幽默,具有强烈反抗精神。 (孙悟空的武器是“金箍棒”,又叫定海神针,孙悟空这个名字是菩提祖师给他取的,唐僧给他取名为行者,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胜佛。他的名字及绰号,先后顺序是: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 2、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淳朴憨厚。(他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后因调戏嫦娥,被贬落凡尘,被唐僧收为徒弟后,取名为猪悟能,取经成功后,被封为净坛使者。他的武器是九齿钉耙)

3、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4、沙僧:任劳任怨 ,尽心尽力。知错就改。 (原为天上的卷帘大将,后被贬下凡尘,在流沙河为妖,后被唐僧收为徒弟,取名沙悟净,武器为禅杖) 三、主要内容: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经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

9

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体小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至第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讲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等故事,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随唐僧去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则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得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 “正果”。 四、作品主题

《西游记》热情赞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辛辣的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的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同时启示人们: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的战胜一切敌人。 五、主要情节概括

(1)大闹天宫(这是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故事):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蟠桃宴,盗食金丹逃离天宫。玉帝派兵将捉拿猴王,不得。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被太上老君暗算收进炼丹炉里,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更加神力无比,把天官打得稀里糊涂,吓得玉帝狼狈逃跑。终被如来

10

擒拿压在五行山下。

(2)大闹黑风山:唐僧袈裟为熊妖黑风偷走,悟空前往黑风山索回,打死黑风朋友白衣秀士蛇怪,并与黑风相斗,黑风逃回洞内。第二天,悟空变为老住持前往黑风山,被黑风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设计让黑风服下悟空变的仙丹,使熊怪痛不可忍,悟空取回袈裟。

(3)大战流沙河:唐僧师徒四人到了流沙河,流沙河中妖怪要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4) 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要把唐僧师徒四个招来做女婿,意在试探四众禅心是否坚固。唐僧装聋作哑,寂然不答。八戒忍耐不住,借机认了丈母娘。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菩萨们已经走丁,房子没了,唯八戒禅心不坚被捆。

(5)智取红孩儿:红孩儿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七岁顽童并施计抓走了唐僧,为了救孙悟空设谋“认亲”、向四海龙王借水、叫八戒请菩萨、变成红孩儿父亲,牛魔王等均未如愿,最后借助观音菩萨的帮助才制服了红孩儿,救出唐僧。 (6)女儿国遇难:在西梁女儿国,女王欲逼唐僧为夫。唐僧被蝎子精捉走,悟空三兄弟大战妖精,败下阵来。只好求助观音,请来星官。悟空、八戒再次引出蝎子精,星官现公鸡原形

11

啼叫,妖精露出原形,蝎子精死,救出了。

(7)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经白虎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又惧怕孙悟空。于是变成送斋饭的村姑,被孙悟空识破并。然后变成寻找女儿的老妇,又被孙悟空识破并。最后变成寻找女儿和妻子的老头,再次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并打死。白骨精现出原形。

(8)真假美猴王:路过西梁国,悟空因打死盗贼,被赶走,上观音处告状。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悟空大战,惊动观音,观音念咒分不清,玉帝用照妖镜不能辨,唐僧念咒不能分,地藏王身边兽能辨不愿说。直到雷音寺,佛祖才使假悟空现出原形。

(9)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途经火焰山,被大火阻,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公主因红孩儿被观音带走而怨恨孙悟空 ,将孙悟空扇出五万里之外;孙悟空又变成虫子进入她的腹内,却借来假扇;孙悟空又变成牛魔王借得真扇,却被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最后在众神的帮助下,孙悟空得到了芭蕉扇,师徒四人顺利通过火焰山。

(10)车迟国斗法:妖怪虎、鹿、羊变的国师让车迟国王独尊道教,把众教徒驱服道家苦役。唐僧师徒西行到达车迟国,见到佛教徒被道众暴力驱使,行者化为道徒,救众僧出苦难。并与国师比求雨,比禅,比隔板猜物,比赛砍头、剖腹剜心,

12

比试下油锅,悟空破其计,三妖都死。

( 11)大闹五庄观:唐僧师徒五人来到五庄观,悟空在八戒怂恿下去偷人参果,与八戒、沙僧分食。被清风、明月二童子发现辱骂,悟空一怒之下推了人参果树,观主将师徒众人囚禁。悟空只得四处寻访医树之方,最后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水救活果树,众人得以继续取经。

六、吴承恩《西游记》里的那只石猴,除了法名“孙悟空”外,还有其他几个称呼。请从下列称呼中任选一个,依据原著简述与该称呼的由来相应的故事情节。 美猴王 弼马温 齐天大圣

示例一:\"美猴王\"--在与群猴玩耍时,偶然发现水帘洞,众猴约定谁能入水帘洞中探个究竟,谁便可被拥为王。石猴勇敢跳入瀑布中探洞,并引群猴入洞,被拥为美猴王。

示例二:\"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金箍棒\",龙王向玉帝告发,玉帝派人把他骗到天庭,封给他一个牧马小官\"弼马温\"。

示例三:\"齐天大圣\"--悟空得知\"弼马温\"只是一个看马的小官后,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心头火起,打出天门,回到花果山,树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 七、填空题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13

(大闹天宫)

2、《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共经历 难;最后一难是 。 (八十一难 通天河遇老龟,经书被打湿)

3、《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 、______ 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 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__规劝皈依佛门, 给唐僧做了大徒弟。(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金箍棒;如来佛;观音菩萨)

4、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 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____________ 。(敢作敢当) 5、师徒四人来到天竺国金平府,在 时,唐僧被 的三个妖精抓走。(金灯桥口看灯 青龙山玄英洞)

6、.白龙马原是_____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_________。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_____________上。 (西海龙王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擎天华表柱)

7、《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浪漫主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8、《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 的故事。唐憎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 ”,他能一个跟头翻 ,他还能 ,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西天取经 齐天大圣 十万八千里 七十二变)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