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芦淞玉城服饰白关产业园
承 重 支 模 架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2 1.1 工程简介........................................................... 2 第2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2 2.1 编制说明........................................................... 2 2.2 编制依据........................................................... 2 第3章 施工进度计划....................................................... 3 3.1 进度计划........................................................... 3 3.2 材料计划........................................................... 3 3.3 设备计划........................................................... 6
第4章 施工工艺技术 ..................................................... 11
4.1 技术参数 ......................................................... 11 4.2 工艺流程.......................................................... 12 4.3 施工方法 .......................................................... 12 4.4 检查验收 .......................................................... 12 第5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2 5.1 组织保证 .......................................................... 12 5.2 技术措施 .......................................................... 12 5.3 应急预案 .......................................................... 12 5.4 检测监控 .......................................................... 12 第6章 劳动力计划....................................................... 13 第7章 计算书、图纸及其他附件........................................... 13
2
第1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新芦淞玉成服饰白关产业园 建设单位:株洲新芦淞玉成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湖南省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勘察单位:湖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湖南工大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己太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多层厂房,使用年限50年,主体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小于6度,防水等级为一级,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为丙类多层厂房,建筑耐火等级主体为二级。,本工程1#、3#、4#、5#、6#、7#、8#、9#、10#、11#、12#、13#、14#、15#、16#、17#栋均为6层;18#栋为12层,建筑总面积167239.62㎡,总占地面积27111.09㎡
第2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2.1 编制说明
(1)本方案主要就承重支模架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全面综述。 (2)本方案在编制内容上,分别对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资源配置,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3
2.2 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设计组织文件和施工图纸 2、相关规范规定 2.1、国家法律: 2.1.1、《建筑法》 2.1.2、《安全生产法》 2.2、行规:
2.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3、部委规章:
2.3.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生产专职人员的配置》
【2008】91号
2.4、国家标准:
2.4.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2.4.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2.4.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2.5、行业标准:
2.5.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
2.5.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01) 2.5.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 80-91) 2.5.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2.5.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 33-2001) 2.5.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99) 2.6、地方标准及法规:
2.6.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 (DB 33/1035-2006) 2.6.2、《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 2.6.3、《湖南省建筑业管理条例》
4
第3章 施工进度计划
3.1进度计划
3.1、施工总进度计划:本工程计划共12个月。详见后附《施工总进度计划横
道图》。
3.2 材料计划
3.2.1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3.2.2混凝土振动设备
振动设备分类见下表:
分类 说明 形式有硬管的、软管的。振动部分有锤式、棒式、片式等。振动频率有高有低。主要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承台、内部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 柱、梁及厚度较大的板,以及预制构件的捣实工作。 当钢筋十分稠密或结构厚度很薄时,其使用就会受到一定的。 其工作部分是钢制或木制平板,板上装一个带偏心块的电动振动器。振动力通表面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 过平板传递给混凝土,由于其振动作用深度较小,仅使用于表面积大而平整的结构物、如平板、地面、屋面等构件。
3.3设备计划
3.3.1混凝土变形缝的设置
本工程楼地面做法详见本施工图作法表和室内装修用料表。无论用作面层或是垫层的混凝土其边长大于等于6米,均需按伸缩缝的设置《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要求分仓浇筑或留缝(伸缝或缩缝)。地面混凝土垫层应分仓浇筑,在
5
纵横向设置缩缝,纵向缩逢应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其间距为3~6米,当采用企口缝时垫层厚度不小于150mm,。横向缩逢宜采用假缝,其间距为6~12米,宽度为5~12mm,高度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应填水泥砂浆。
3.4混凝土结构浇筑
3.4.1 基础浇筑
在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前,对地基应事先按设计标高和轴线进行校正,并应清
除淤泥和杂物; 1.承台基础浇筑
承台基础施工时,需分层一次浇筑完毕,不允许留设施工缝。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使混凝土充满模板。
3.4.2 框架柱浇筑
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
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相同时,用钢丝网将其分隔开,先浇筑柱(高标号混凝土)混凝土,待柱混凝土浇筑2h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不得留有施工缝。
梁柱节点混凝土标号不同时作法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
调整配合比。
6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4.当浇筑柱梁及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钢筋又粗有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砂浆挡住石子不下去,必要时,这一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可改用较小型号振动棒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
3.5 混凝土的养护和拆模
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并防止
生产收缩和温度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1.覆盖浇水养护
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应温度和湿度条件。 覆盖浇水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进行。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用水相同。 2.薄膜布养护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如塑料薄膜)养护。用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这种养护方法的是优点不必浇水,操作方便,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起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但应该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以后,始准在其上来往行人和安装模板和支架等。
7
3.6混凝土质量检查
3.6.1一般规定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下表确定。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露筋 现象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严重缺陷 纵向手里钢筋有露筋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一般缺陷 其他钢筋有少量外露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蜂窝 孔洞 夹渣 疏松 裂缝 连接部位缺陷 外形缺陷 外表缺陷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构件连接处混凝连接部位有影响土缺陷及连接钢结构传力性能的筋、连接件松动 缺陷 清水混凝土构件缺棱掉角、棱角不有影响使用功能直、翘曲不平、飞或装饰效果的外边凸肋等 形缺陷 具有重要装饰效构件表面麻面、掉果的清水混凝土皮、起砂、沾污等 表面有外缺陷 2.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
8
差进行检查,做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3.6.2外观质量
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3.6.3尺寸偏差
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轴线位置 垂直度 基础 梁、柱 层高 允许偏差(mm) 15 8 ≤5m >5m H/1000且≤30 ±10 ±30 +8,-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钢尺检查 全高(H) 层高 标高 全高 截面尺寸 井筒长、宽对定+25,0 位中心线 电梯井 井筒全高(H)垂H/1000且≤30 直度 表面平整度 8 预埋设施中预埋件 10 心线位置 预埋螺栓 5
9
预埋管 预埋洞中心线位置 5 15 钢尺检查 3.6.4试件制作和强度检验
1.试件制作
检查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当有特殊要求时,还需做混凝土的抗渗性等试验。
(1)试件强度试验的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的规定。
(2)每组3个试件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并按下列规定确定该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的代表值。
①取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②当3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的15%时,取中间值。
③当3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时,该组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
3.6.5混凝土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其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
10
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3.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1)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时d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40d,也不宜大于60d。
(2)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确定。
第4章 质量要求
4.1混凝土楼面标高、平整度控制
为了便于找平人员的操作,提高平整度,施工时应增加标高控制点,具体实施如下:
1、标高点采用焊接短钢筋的方法,为防止施工时对标高点的破坏,规定短钢筋必须焊接在梁的主筋上,焊接牢固。
2、标高控制点每2m焊接一个。
3、为便于找平人员控制水平度,焊接短钢筋时,钢筋露出混凝土楼板面75mm,高度正好等于找平时使用的铝合金板的高度,极大方便找平人员的施工。
注意问题:焊接短钢筋放置要竖直,钢筋端口要平整,焊接牢固,施工时注意保护控制点,在找平前不能随意破坏控制点
4.2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要有配合比报告单,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现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
2、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
3、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11
4、浇筑时要有专门的铺灰人员指挥浇筑,切忌“天女散花”,分配好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楼板必须用1.5~4m刮迟刮平。
5、记好混凝土浇筑记录。
第5章 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施工时,模板用密封胶条封边,防止漏浆。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施工时,垫块间距不得大于600×600mm。
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实行拆模通知书制度。
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 浇筑上层混凝土。钢筋较密处改为细石砼。
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浇砼前,用功率较大的吸尘器清理模板底,并用同强度水泥砂浆先浇50--100mm厚。
6、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除采用拉结筋外,柱子增加柱箍。
第6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砼地泵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
(1)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2)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
(3)泵管架设的支架要牢固,转弯处必须设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转弯宜缓,
12
接头密封要严。
(4)当发生堵管现象时,立即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则必须经拆管排堵处理后开车,不得强行加压泵送,以防发生炸管等事故。
2、墙、柱、梁砼浇筑安全要求
(1)在进行墙、柱、梁砼浇筑时,搭设的脚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1.8m,且加斜撑,上铺脚手板。上端防护高度不小于1.2m,设置两道水平防护栏杆。操作架上严禁出现单板、探头和飞跳板,必要时操作工人系挂安全带。 (2)操作架上严禁超量堆放砼材料,堆放量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20kg。 3、环保措施
(1)水的循环利用:现场设置洗车池和沉淀池、污水井,施工车辆在出现场前均要用水冲洗,以保证市政交通道路的清洁,减少粉尘的污染。沉淀后的清水再用做洗车水重复使用。
(2)根据平面布置图,施工全现场铺设砼道路,以确保降低施工现场扬尘污染。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