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语文下册《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三年级语文下册《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第7课与第6课的相同点: ①题目相像;

②篇幅长,可以对故事清晰了解。

(一生:两课都有一个好的一个坏的。师指正:学完课文后,你会有不同观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生自读课文 2. 出示词语,生齐读 匀称 珊瑚 噘起 配不上 抱怨 撒开 不禁

3. 师领读易读错词语,重点讲解词语: ①不禁:同“情不自禁”,正音,多音字学习。

②撒开:“撒”是个动作,正音,多音字学习,区分“洒”。 ③匀称:词语解释——身材比例好,正音,多音字学习。 ④强调“配”与“噘”字书写。 4. 齐读词语,师示范朗读。 三、精读课文

1. 课文中对鹿角又怎样的描写?在文中圈划?

鹿角——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腿——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2. 用关键词代表鹿角、鹿腿(尽量用文中的词) 鹿角——精美别致 鹿腿——太细了

3. 完整朗读第三自然段鹿说的话,强调读好提示语。 介绍珊瑚,量词、部首。 4. 完整朗读第四自然段鹿说的话。

5.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的话:读出自豪,两个感叹号,语速快些、语气重些。 指名读,齐读。

6.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的话:同样是感叹号,但语气不同,中间停顿。“唉”正音。 指名读,齐读。

7. “怎么配得上”就是“配不上”,反问语气。 8. 当鹿遇到危险时,鹿角和鹿腿又怎么样呢?找句子。 归纳总结: 鹿角——挂在树枝上 鹿腿——把狮子甩在身后 四、总结寓意

1. 鹿角和鹿腿在遇到危险时,给鹿带来了不同情况,看了这样的对比,你有什么想法? 生:

①好看不重要,实用才重要。

②好看的东西未必好,外表难看的东西未必不好。 ③有些东西中看不中用。 ④不是每样东西都十全十美。

2. 哪个同学的收获最接近故事的寓意,为什么?——第二个 (理由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分析寓意

1.上节课我们挑选了最好的寓意,另外三个为什么不好呢? ①不够严谨。 ③太简单,没讲明白。 ④太宽泛。

2. 读一则寓言故事,懂一个道理。 二、研读课文,交流鹿的心情并复述课文

1. 当鹿无意中看到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和鹿角时——开心 2. 当鹿看到自己的细腿时——没精打采 3. 当狮子要袭击自己时——害怕

4. 当鹿看到狮子被自己甩在身后时——松了一口气 5. 刚逃脱,鹿角挂在了树枝上时——紧张 6. 再次脱险后——高兴

7. 师还原整个故事与鹿的心情变化 8. 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9. 脱离板书复述课文 三、课后习题讨论

1. 书后第三题,赞成哪种说法?

①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 ②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2. 生从两方面交流选择原因——反对第一种说法的原因;说清鹿腿和鹿角的缺点。 第二部分:教学说课稿课案 一、教材解析

《鹿角和鹿腿》是根据《伊索寓言》相关内容改编而成,讲了一只鹿在狮口脱险前后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故事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价值;同时还告诉我们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的腿;接着写细长的腿帮它狮口逃生,而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突出,语言丰富优美,在生动的故事中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称、禁等9个生字,学写鹿、塘等10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读出鹿的心情变化。读懂故事内容,明白“看事物不要光看美丽的外表,更要看重实用价值”和辩证全面地看事物的深刻道理。 3.能根据几组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并能借助词语讲故事。 难点:明白故事中的深刻道理,能够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2课时详案) 一、写好一个汉字,引读寓言故事 1.激趣引入,演变识字

谈话:(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瞧!老师带来了一只——美丽的鹿。古人创造的甲骨文,鹿是这样写的(出示甲骨文),鹿字头上长着两只美丽的角,这角是长在头上的,不是

腿脚的脚哟!接着头、身体、四肢和尾清晰可辨,图字对照,一个汉字多像一幅画呀!中国的语言文字真奇妙。后来,字形发生了变化(出示小篆),这是下面四只有力的长腿。我们一起观察楷体的“鹿”字是怎样写的,注意笔顺(出示动态图,学生书空)。 2.板书文题,教授锦囊

谈话:汉字不仅要正确书写,还要写端正、写规范,尽量写好看。老师送给小朋友们一个书写小锦囊:美丽鹿角写漂亮,点画居;横扬竖撇立骨架,身段宜匀称;前后鹿腿有力量,收笔露锋芒。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范写)

请同学到黑板上写一个。评价之后,谈话:我们接着学习——鹿角和鹿腿,将文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关于鹿角和鹿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咱们接着走进故事。 【设计意图:写好一个汉字,引读寓言故事:基于学生特点,切入板块采取图画引入,字源识字,激发学生学习祖国文字的兴趣;编制口诀,提供书写锦囊,让学生写有方法。由图及字,由字到题,由题入文,环环相扣,自然适切。】 二、读好几处话语,体会心情变化 1.任务驱动,自主发现

谈话: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书,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鹿”的四处话语,用横线画下相关句子,想想鹿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生自主先学,读中思考。 2.同桌互读,交流感悟。

3.集中反馈,交流分享。(导读重点句段,感悟心情变化。) 交流一: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指生读,出示读书小锦囊:联系下文,读有发现。引导学生结合下文“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读好第一句话的“咦”和“?”,表现出鹿的惊喜之情。(板书:惊喜)

交流二: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

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1)指生读。引导看图理解“匀称”和对比珊瑚图理解“精美别致”。

(2)出示读书小锦囊:重复出现,必有奥妙。让学生读好两个“多么”“美丽”和两处“!”

(3)质疑两个“我的”,是否可省去一个?引导读出鹿的自豪和兴奋之情。(板书:自豪)

交流三: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指生读。出示读书小锦囊:动作表情,语气语调。

(2)师生评读,点拨:“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就是“抱怨”的样子,读书要有表情;“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其实就是说“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板书:抱怨)

(3)让生注意说话时的动作表情,也就是提示语,练习有表情地读;注意语气语调,读出情感,练习有感情读。 (4)指生再读。评读。嗯,

交流四: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指生读,出示小锦囊:心情变化,对比思考。(板书:惊叹)引领回读第六自然段。

(2)抓住“有力的长腿、蹦来跳去、远远地、甩”感悟鹿腿的“功劳”;“灰心丧气、却”体会“角”带来的“凶险”;“使劲一扯、挣脱、拼命向前奔、再也没有追上”体会鹿起死回生后的“感激和反思”。

(3)再次引导读最后一句,读出“惊讶和叹息”之语的强烈对比感。

【设计意图:读好几处话语,体会心情变化:此板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让学生

带着任务自主读文,发现四处关键的话语;进而自读互读,素面朝天地读;集中交流时,逐个指导朗读,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指导读出鹿的心情变化时,用“联系下文,读有发现;重复出现,必有奥妙;动作表情,语气语调;心情变化,对比思考”等不同的小锦囊,多元并举,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培养语感 ,提高朗读能力。】 三、明白一些道理,发展语文思维

1.质疑引思:鹿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需要琢磨的,语文学习是需要思维的。 2.出示: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3.让学生自主思考,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各自占有的资料去判断,要言之有理,做到有理有据。

关于第一种说法,学生可能赞同的比较多,教师要引导结合课文内容去说(其实也是训练学习概括地讲故事),相机提示相关的名言警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要被美丽的外表所迷惑,它可能是致命的。”随后,教师可以追问:鹿角华而不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差点让鹿丢了性命,要它何用?引发第二种说法的交流。 关于第二种说法,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必要时补充“鹿角”的相关资料(雄鹿用美丽的角来吸引异性,繁衍后代;可以角力,保护自己;形状似珊瑚,也似树枝,便于隐藏自己;到一定时期,可以自动脱落,是珍贵的药材……),进而揭示:鹿角和鹿腿各有各的长处,同样重要,这种说法也有道理。

4.小故事,大道理。由故事引出普遍意义的道理——揭示寓意。(出示) 评价事物,不要光图外表美丽,更要讲究实用价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各有各的作用。

【设计意图:明白一些道理,发展语文思维:语文学习是需要思维的,语文教学是要发展语文思维的。此环节,借助课后的习题设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

际,进行自主思考、辨别,在有理有据的讨论交流中,顺理成章地明白故事揭示的深刻道理,多元地理解故事的寓意,突破教学的难点。】 四、讲好一个故事,链接整本读物

1.谈话:读一个故事,能明白一些道理,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或者是爸爸妈妈听吗?老师再送你们一个小锦囊,这些词语就是故事的关键点,也是故事的线索,试着讲一讲。(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分层要求:用上提供的词语概括地讲,把故事大致内容讲完整;以提供的词语为线索,把故事情节讲具体;根据提供的词语,结合鹿的心情变化,把故事讲生动。) 图片

2.自由练讲,同桌互讲,指生讲。 3.链接整本读物。

本文仅仅是《伊索寓言》一书中的一篇故事,《伊索寓言》相传为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共357篇。多通过拟人化的动物故事,讽刺现实,给人启示。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仔细地读一读,有时间我们举行班级寓言故事会。

【设计意图:讲好一个故事,链接整本读物:根据课后提供的词语,基于不同学生的能力层次,讲故事也有“内容概括式的讲,情节具体化的讲,人物生动性的讲”等不同层面的要求。由一篇文章,引出一整本书的阅读;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实现“精读、略课、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大语文的阅读理念。】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优缺点

《鹿脚和鹿腿》是三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好教材。这节课线上教学我是这么做的。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思考问题: 1、词语积累:

精美别致 没精打采 蹦来跳去 灰心丧气 狮口逃生 痛痛快快

我会挑选一个词语写句子( ): 我会写像“痛痛快快”一样的词语( )( )。

2、这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换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

3、体会鹿的情绪变化。看到自己的倒影,鹿( ),看到美丽的鹿角,鹿( ),看到难看的的鹿腿,鹿( ),狮口逃生后,鹿( )。 4、小猴: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使用的腿才是最重要的。 小松鼠: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你觉得谁的说法是正确的? 5、名言积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6、学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讲一讲。 7、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角:美丽 欣赏 差点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其次以读促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知体会。一是让学生自读,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自已的感受,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是对比朗读。这篇文章的重点是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难点是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为了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寓意,我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通过前后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鹿的思想

在悄然发生转变。多次朗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可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些朗读训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为下文体会鹿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

最后,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想教育。学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讲一讲。学生各自发表了意见,有的学生说明白了,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有的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采蘑菇”事例,总结了“有毒的蘑菇往往是漂亮的”。还有的同学说自已明白了,一个人长得虽然漂亮,但有时并不一定心灵美,要看他是不是能为大家做好事。大部分学生都能举出有代表性的例子,但有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说得过于罗嗦,今后还要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第四部分:课文读后感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只鹿在喝水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角长得很好,而自己的腿长得很难看。正在这时,一只狮子扑向了它。它使劲奔跑把狮子甩在后面了。可是,狮子改变了方向,把鹿追进了丛林。鹿第一次被丛林的树枝把角绊住了,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鹿角拉了出来。当第二次被绊住的时候它没有力气了,只好被狮子抓住了。狮子说:“如果你一直在田野上跑,我可能现在都追不上你,因为你有值得骄傲的四条腿,但是你一旦跑进丛林就注定被抓住。”鹿听了狮子的话才明白了,原来它一直不喜欢的四条腿,才是它最值得骄傲的,只可惜明白的太晚了。

读了这篇寓言故事,我明白了:鹿刚开始喜欢自己美丽的角,可是它那美丽的角最后竟然使它丢了性命。所以说人不可以只看外表,也就是说,“人不可貌相。”我们不能以长相来判别一个人,因为长相不能决定好坏。要看一人的长处和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