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雅安中学届九级化学下学期三诊试题(无答案)-课件

四川省雅安中学届九级化学下学期三诊试题(无答案)-课件

来源:华佗小知识
九年级下期“三诊”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5 K-39 H-1 N-14 P-31 Na-23 Ca-40 Cu-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现象是: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

C.牛奶变酸 D.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 2、下列物质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铜导线 B.瓷碗 C.木桌 D.塑料杯

3、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 B. 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 C. 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 D. 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

4、人体吸入的O2中有2%转化为活性氧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6 C.+4 D.-2

5、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分子的质量很轻 D.分子间有间隙 6、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无水硫酸铜 B.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加热 C.向一定量的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一定量的HCl和CaCl2(CaCl2溶液呈中性)的混合液中加Na2CO3溶液 7、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聚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棉线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1

A B C D 物 质 二氧化碳 熟石灰 小苏打 氮气 用 途 作气体肥料 改良酸性土壤 治疗胃酸过多 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 性 质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9、右图是M、N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据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M和N的溶解度才相等

B.把N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时,有晶体析出 C.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N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t1t2t3溶解度/gMN温度/℃10、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Na2CO3 、NH4NO3 、Ca(OH)2 B.Fe2 (SO4)3 、Na2SO4 、Mg(NO3)2 C.AlC13 、Ba(NO3)2、CaCl2 D.NH4 HCO3 、AgNO3 、BaCl2 1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CO2(CO) Fe(Cu) CaCO3(CaO) KNO3(NaCl) 除杂方法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加入稀盐酸 高温煅烧 加水溶解、过滤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C.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13、(4分)从H、C、O、N、Ca四种元素中,选择元素填写符合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1)最常见的溶剂 ▲ (2)具有还原性的气态氧化物 ▲ (3)可做“摇摇冰”的盐 ▲ (4)汽水中的酸 ▲ 14.(4分)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硅的元素符号 ▲ (2)2个锂原子 ▲ (3)3个铝离子 ▲ (4)最简单的有机物 ▲ 15、(6分)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 ▲ (2)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 (3)铁制品生锈需要与 ▲ 接触 (4)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 ▲ (5)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 ▲ (6)生活中常见的软化水的方法 ▲

16、(5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2)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

2

程如下图所示:

①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人N2的目的是 ▲ ; ②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 。 17、(6分)某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对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原理】 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的质量,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 CO2+Ba(OH)2=BaCO3↓+H2O,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①搅拌B、C 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 ▲ ;

(3)从C中过滤出BaCO3沉淀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和玻璃棒; (4)装置D的作用是 ▲ ;

(5)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 ▲ (填“偏大”或“偏小” )。

18、(7分)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

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 ▲ 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1)Na2SO4溶液显中性。

(2)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3

乙同学 实验 实验操作 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现象 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溶液变 ▲ 色 实验结论 猜想(2)成立 猜想(3)成立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丙同学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实验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

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 。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 (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 ▲ 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

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19、(7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从C到D液体的pH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 ▲ ;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 ▲ ,过滤;再向滤液中加 ▲ ,观察现象。 20、(5分)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应用广泛。嗜热细菌在65-80℃酸性水溶液及氧气

4

存在下,能氧化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产生硫酸盐,进而生产铜和绿矾,主要流程如下:

硫酸铜 溶液……氢氧化铁 沉淀矿渣试剂b反应①试剂a反应②铜黄铜矿粉试剂a、氧气、 嗜热细菌65~80℃ 含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溶液硫酸铁 溶液……绿矾

(1)分离出矿渣的操作是 ▲ 。

(2)若试剂b为Fe粉,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氢氧化铁与试剂a发生中和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1.(4分)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

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设备2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 ▲ 。 (3)设备3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

22、(6分)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该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g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 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