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7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7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八章 认识亚洲 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1、亚洲的位置:

①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

②纬度位置:北部越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2、亚洲的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的分区: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大区域。

亚洲的面积: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5%。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亚洲地形特点:亚洲高原和山地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3/4。 5、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6、亚洲河流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亚的锡尔河、阿姆河是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流经干旱地区,注入咸海。

7、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缺少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1

8、亚洲季风区内易造成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9、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10、亚洲最著名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有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东岸地区。

①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和日本南部; ③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11、三种季风气候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①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印度孟买)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中国上海) ③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中国北京) 12、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但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

不同点是: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从气温上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从年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最多,亚热带季风气候次之,温带季风气候最少。

13、通过学习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带来的影响等差异,明确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①冬季风发源于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多为偏北风,性质寒冷干燥,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②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多为偏南风,性质温暖湿润,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夏季普遍降水多、气温高。

2

14、温带性气候的特点:一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七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而降水量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蒙古乌兰巴托)

15、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半球位置) 北极圈从欧洲北部穿过,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纬度位置) 欧洲位于亚欧的西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海陆位置)

16、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17、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非洲有6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赤道为中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是由赤道地区向南北逐渐减少。(非洲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面积较大,约占全洲总面积的1/3,因此干燥区面积广大) ■非洲一月平均气温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气温较低在10℃—20℃。非洲七月平均气温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气温高达30℃以上。(说明非洲气温高) 8.2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1年亚洲人口达3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0.7%。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中

3

国、日本位于东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位于南亚)

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其主要原因是本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湿,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居住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基础好。 3、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但原因不同,北亚是气候寒冷,中亚和西亚则是气候干旱。

4、亚洲生活着1000个左右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超过了10亿。 5、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很大,除日本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均属发展中国家。 6、亚洲绝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7、亚洲“四小龙”是韩国、新加坡、中国和中国的总称。 8、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①出口加工国和地区: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 ②农矿原料出口国:蒙古; ③经济综合发展国:印度、中国;

④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

9、亚洲的三大文化:(共同特点:都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①华夏文化,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印度文化,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③阿拉伯文化,发源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第九章 认识地区

9.1东南亚——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1、东南亚是联系亚洲、大洋洲,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4

●东南亚的范围:包括北部的中南半岛和南部的马来群岛。

●东南亚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小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②海陆位置:东南亚北靠亚洲,东南接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南临印度洋,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③相对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

●东南亚的国家:11个,其中中南半岛有7个,马来群岛有5个。

2、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其中与我国接壤的是缅甸、老挝和越南。位于马来群岛的国家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其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是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3、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太平洋西岸与印度洋、非洲东岸联系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其中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 4、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是湄公河。

5、印度尼西亚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77座,占世界活火山数的1/6,有“火山国”之称。

6、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7、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河流为城市提供水资源,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8、马来群岛的多数岛屿,地形崎岖,山岭众多,多火山、地震;平原狭小,多分布于沿海地区。

9、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

5

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10、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重要产业。

■柬埔寨吴哥窟。(世界文化遗产)■缅甸仰光佛塔。■泰国湾海滨。■新加坡。■越南下龙湾。■马来西亚的双子座。 11、东南亚富饶的物产: ■粮食作物(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油棕、橡胶、椰子、蕉麻等); ■矿产资源(石油、锡等)。

12、水稻产区主要分布的国家有泰国、缅甸和越南,水稻产区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13、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泰国的橡胶生产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生产椰子最多的国家。

14、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华人华侨主要来自广东、福建。约有2000多万人,占到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近80%。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分别占到总人口的76.7%和25.3%。 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1、“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西亚地处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是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航运十分繁忙。

6

3、苏伊士运河和红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 4、西亚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5、西亚地区的人们在干旱的环境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6、世界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沙特阿拉伯。

7、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有“世界石油宝库”的称号。

8、西亚所产石油 90% 以上供出口,主要出口到美国、西欧和日本。 9、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重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0、波斯湾石油输往美国、西欧、日本的海上运输线路:

波 ┏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西欧和美国 (大型油轮) 斯 ┃ 红 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西欧和美国 (小型油轮) 湾 ┗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11、1960年9月14日,由伊拉克等5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12、西亚的主要居民有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和犹太人等。其中阿拉伯人的分布最为广泛。一般把阿拉伯人占人口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 13、西亚是教、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这三种宗教都将耶路撒冷奉为圣城。绝大部分居民信仰教。

14、西亚长期以来局势动荡、战争不断的是因为:

①重要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紧缺的水资源;④复杂的民族和宗教;⑤领土纠纷等。

7

9.3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的故乡

1、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介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占非洲总面积的4/5。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炎热。

3、非洲气候特点:气温高,干燥区面积广,有六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呈南北对称分布。

4、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明显分为干、湿两季。(马里-巴马科)

5、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西起大西洋东岸,东到红海之滨)。 ②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流,流入地中海,全长约6600千米)。

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刚过盆地。 ④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⑤世界上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

⑥世界最著名的天然动物园: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坦桑尼亚境内)。 ⑦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非洲(现在有54个国家)。 ⑧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 6、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资源:

①丰富的矿产资源(黄金、金刚石、铜、铀、钴、钒、磷酸盐等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8

②丰富的植物资源(森林和草原)(檀木、花梨木)

③丰富的动物资源(大猩猩、河马、非洲象、角马、斑马、长颈鹿) 7、赞比亚有世界“铜矿之国”的称号。南非的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8、撒哈拉以南非洲大约有6亿人口,其中90%以上是黑人,这里是黑人的故乡。 9、问题:什么是单一经济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结构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应该怎样扭转这种局面?

①许多国家开采一种或几种矿产,种植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这种经济结构我们把它叫单一经济结构。②殖民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方面将非洲变成他们的原料产地,一方面又将非洲变成他们商品的倾销市场。③本区的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收入少,而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的支出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民生活贫困。④发展多样性农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加强邻国间或区域性经济合作,努力发展民族经济。 10、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解决办法)

①人口问题:应大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民族团结,减少部族冲突。

②粮食问题:应当发展多种农业;改进粮食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③环境问题:应当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 9.4欧洲西部——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区域 1、位置和范围:

①在世界中的位置: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陆地面积约500多万平方千米,占欧洲陆地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9

②海陆位置: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

③纬度位置:北极圈通过其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寒带。 ●范围:

●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 ●地形概括: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主要河流:多瑙河、莱茵河。

●气候特点:最典型的两种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全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2、┏ 工 ┏ 历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 高 ┃ 业 ┃ 工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

度 ┃ 方 ┃ 对外贸易:进口燃料、原料和粮食,出口工业制成品和食品。 发 ┃ 面 ┗ 工业分布:工业中心众多,分布密集。如伦敦、巴黎、米兰、都灵、热那亚

等。

展 ┃ 农 ┏ 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的 ┃ 业 ┃ 地位: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经 ┃ 方 ┃ 结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大。

济 ┗ 面 ┗ 分布:主要的农牧业国家有(英国、法国、荷兰、丹麦)。 ●欧洲西部工业的发达:

①从历史上看,是工业的发源地,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看,是世界工业发达地区之一,德、法、英等国已进入后

10

工业化阶段;

③从部门结构看,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④从对外贸易水平看,这里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欧洲西部畜牧业的发达:(从三方面可以看出)

①饮食结构——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②产值比重——很多国家畜牧业产值比重高于种植业产值比重;

③产品出口——荷兰、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丹麦的火腿、熏肉、香肠、乳酪是主要的出口产品。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因素: ①地理位置因素:中纬西岸; ②地形因素:以平原为主; ③气候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

即:地处中纬度西岸的地理位置,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上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使草场广布,所以畜牧业发达。 3、┏ 产生的时代背景: 欧 ┃ 组织特点:

洲 ┃ 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联 ┃ 成员国的数量:现有25个成员国。 盟 ┗ 成员国的分布:

●欧盟的重要作用:①对成员国的影响——加强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11

②在世界上的地位——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4、欧洲西部的部分旅游景点: ①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②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

③意大利罗马-罗马古斗兽场;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威尼斯 ④希腊雅典-雅典帊台农神庙

5、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有“世界公园”的美称。

7、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地区,多半岛、岛屿和内海。 8、多瑙河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1、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和周围的海洋合称南极地区。两极地区都是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异常寒冷,终年冰天雪地。北极地区的主体是北冰洋,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

2、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20万平方千米,90%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

3、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 4、填表,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

极点代 范 围 气 候 特 点 极昼出现的时间 表 的 方 主要动物 12

向 南极地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区 9月23日—12月22烈风、干燥和严寒 日 南 企鹅 北极地北极圈以北的地寒冷、干燥、风很3月21日—6月22区 区 强 日 北 北极熊 5、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并加以比较。 海陆 状况 气候 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 状 况 资 源 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中间是南极,周围被太平洋、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矿产,冰川,海洋生物,原始的自 状 况 然环境 代 表 企鹅 动 物 7、我国设立的科学考察站有:

主要为矿产资源 北极熊 1985年在南极地区的乔治王岛建立长城站; 19年在南极建立中山站;

13

2009年在南极内陆冰盖冰穹建立昆仑站 2014年建立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

2004年在北极圈内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黄河站。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