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露Ca言ta M…e… 浅析中国金融监管的 现状与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部阔闰伟东 摘 要: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以促进金融业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 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 保险业实行 问题,金融监管是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循序渐进地推进监管 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 的改革和完善,现阶段仍应该坚持分立监管,但同时还必须在各方面 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 逐渐建立起对综合经营活动的监管制度安排。 关键词:金融监管;分立监管 性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002年10月28日修改后的 中 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明确了保监 一.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 会的职责。即:“保险监督管 议通过,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理机构依照本法负责对保险业实施 制概况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中国人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 监督管理。” 民银行、银监会、、(即 理法 第二条规定:银行业监 =.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 分立监管,并建立了银、证、保 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 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的“一行三会”)为主的金融业 督管理机构(简称银监会)负责对全 三方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国务 督管理的工作。 院是金融监管的主体,它和三大金 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金融监管 2005年10月27日修正后的 中 实践相比,我国金融监管起步晚、历 融监管部门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 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指出,“国务 史短。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自 关系,金融监管部门在的授 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 运行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不 权下发挥监管的职能,发挥着核心 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维 断加强、监管水平也大有提高。但 作用。 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 是,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飞 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 行。”该法律第六条也明确提出,“证 速变化,这一监管也暴露出许 94/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第1期/总第21 2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多弊端。 1.缺乏统一的监管评价标准 立机构行使职权再修订法律,比如 银监会挂牌运作很长时间后, 中国 从整个国内金融市场来看,除 人民银行法 商业银行法》的修订 了银监会、和三大主 才提上议事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 要金融行业的监管部门之外,还有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在2003年底才 一些监管部门,例如财政部是国债 基本定型。此外,我国金融监管的法 市场的主要管理者;国家是 律法规的数量多,但实用性不强,遇 企业债券的主要管理者,而国家外 上实际问题时,有关部门才发布政 汇管理局等其他部门监督管理 外汇II]B股交易。如果不同金融机构 必须向不同的监管部门申请业务许 可,并按照不同的监管标准运作,就 没有一个监管机构能够总体评价和 监管不同行业间产生的金融风险。 2.分立监管下的三大金融监 管机构协调性不足 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缺乏配 合,监管的协调性不够,难以保证信 息共享,严重影响了监管效率的提 高。各监管机构之间职权划分不明 或交叉,当监管出现真空地带或监 管“撞车”时缺乏一个统一的机构来 协调。 5.业务交叉融合 综合经营产生的银行、证券、保 险、信托之间业务的交叉融合,削弱 了分立监管的业务基础,从而 了金融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在我国 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分别进行 审批性的机构性监管的监管方式下, 当不同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时,一项 新业务的推出通常需要经过多个部 门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完成。在目前 跨行业金融创新产品大量涌现的国 际金融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严格的 分立监管已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在不同行业问的传递。 . 4.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不健全 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不健全,立法滞后。我国常常是先成 策来加以规定。这些都了金融 监管的有效、规范实施。 5.国外金融机构入驻会增加监管 难度 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过渡 监会、、四方联席会 期的最后一年,我国金融业全面开 议,以确保相互之间的协调,但要形 放后外资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国 成一个运转良好的协调机制还有许 外“金融百货公司”的入驻将会大大 多工作要做。 增加我国分业监管的难度,也给国 内的金融机构造成了不平等的竞争 三、对策与建议 地位。我国现行的 在华外资金融机 面对国内外综合经营发展的趋 构管理条例 允许外资银行从事外 势,考虑到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 币投资业务,全能型外资银行或金 建议现阶段我国仍应该坚持分立监 融集团将可以同时向中国人民银行、 管,但同时还应该逐渐建立起 中国和中国申请银行 对综合经营活动的监管制度安排, 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牌照。这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金融监管。 势必对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分业 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监管构成严峻的挑战。 1.提高银监会 、三 6.中国人民银行与各金融监管机 大金融监管机构的性和专业化水平 构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保证这三大监管机构的性 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 对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起着很重 需要一定的微观基础,比如货 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 币和调节利率都需要了解甚至 监督管理法》第五条就明确指出,“银 掌握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银监会 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从事监督管理 成立后,银行有关银行监管的 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职能被分离,使得央行内部的信息 受法律保护。地方、各级部 优势不复存在,这样货币的有 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 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中 此外,从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 央银行另一个主要职能一一维护金 实践来看,不论开展哪种模式的综 融稳定,也需要对金融机构的日常 合经营,其基础都是专门化经营。因 经营进行连续的观察,从而及时、准 此,对我国而言,努力提高三大监管 确地发挥央行“最后贷款人”的作 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和监管能力是金 用。尽管我国建立起了人民银行、银 融监管始终必须坚持的。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 9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曛翦Ca鲁ta M…e… 2.加强银监会、、三 惯例,又有本国特点。 4.其他配套的改革措施 大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 除了上述的改革措施之外,金 在中国目前的分立监管下, 法规体系 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不同 融监管的改革和完善还要与金融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有效金 制度的改革相一致,尤其是国有商业 形式的有效协调机制,这实际上已 融监管的保障,它为监管者提供法 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改革。商 经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现 律依据并规范其行为。只有实施了 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金融监管体 实的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具体来 金融监管法制化,才能从根本上维 制的微观基础,所有这些微观层面的  讲,银监会、、三大监 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金融法律 改革都与金融监管紧密联系在一起。管机构应积极加强协调与合作,利 法规也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金融形 因此,金融监管只有与金融制度变革 用已建立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势,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它的作用。具 协调合作,才能维护金融稳定,从而 定期、不定期地就监管中一些重大 体措施应包括: 问题进行协商,通过多渠道获取对 (1)合理确定监管立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融时报》.2005.9—2006.9. 【2】胡维波.“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 当代财经,2004年第5期. 促进金融发展。 6l『 监管有用的信息,加强彼此之间的 体现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监管理念; 信息交流。尤其是我国金融业即将 (2)充分满足我国人世后的要求,完 全面对外开放,各大监管机构应对 善与WTO规则及银行监管国际惯 WTO中金融服务贸易有关条款作 例相吻合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 【5】孛镇西.“我国的经营制度和监管 ”.财经科学,2004年第6期. 深入研究,加强三大监管机构之间 系;(3)建立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的协调监管能力和共同行动能力, 法律制度;(4)修改和完善我国的 【4】李成,“金融监管理论梳理与中国 现实思考”.预测,2004年第4期. 使我国的金融监管既符合国际 信托法))。 公共技术支撑体系服务主题论坛 暨用户大会召开 ◆本刊记者方银辉 公共技术支撑体系是“十五”期间北京市软件产业的重大基础 设施。是北京市科委首次认定的科技条件平台,不但得到了北京市 “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计划的持续支持,同时.也得到 了国家863计划和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支持.并取得了重要成果。该 平台充分采用国家86 计划计算机软件重大专项和北京市的科研成 果,被国家授予“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目前已形成以“三库 五平台”为特征的北京软件产业公共技术与科技服务平台。 公共技术支撑体系自2003年开始提供服务以来,已服务企业1 000余家,充分发挥了软件产业公益性基础设施的重 要作用,依托北京科教信息网提供的开放和共享的服务,优化了区域创新体系,为软件企业发展及软件产业腾飞提供了 强大的支持。 为了总结建设和发展经验 扩大科技条件平台的社会影响,探讨在“十一五”期间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更好地发挥 公共技术平台的效益,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服务.由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主办,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 测检验中心承办的“公共技术支撑体系服务主题论坛暨用户大会”于1 2月1 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市科委、科技部 火炬中心、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国家863信息技术主题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北京软件产品质 量检测检验中心副主任谢腾翔作了主题演讲。业内专家还共同探讨了在“十一五”期间如何创新服务内容并更好地发挥 公共技术平台的效益。会议宣布,软件过程基准平台将成为公共技术支撑体系下的一个新的服务平台,“三库四平台”成 为“三库五平台”。会议还颁发了“公共技术支撑体系最佳用户奖”、“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幸运用户奖”和“软件质量管 理平台优秀应用企业奖”。厨 96/中国科技产业/2oo7年第1期/总第2l 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