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Taxpaying管理论坛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李雨芊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多数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其后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重要教育部门,主要是为了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技能型和综合型的素质人才,这类人才应当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产业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他立足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以及主要走向,因此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专业的设计时将社会热门职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科的设置并没有在社会中进行深入实践调查和市场研究,也没有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优势,无计划的开设课程导致很多专业徒有其表,学生也缺乏市场竞争力。一、当前大多数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很多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但是根据实际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达到预期人才输出效果,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难,专业不对口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在开设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院校本身的资源优势,与社会实践脱节。具体而言,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没有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就业规划以及岗位职能需求等等,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只是为了追赶潮流,迎合社会趋势,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了解到学生未来就业所需要掌握的相关技能和基础知识,导致大多数经济管理专业存在一种样样都会,门门不精的现象。二、提高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一)积极开展经济管理专业市场调研不同高校在开展经济管理专业,不诚实,课程时,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深入企业内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回访调查,了解学生当前的就业现状及就业岗位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对往届学生的回访可以知道当前经济管理相关工作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一般对英语能力并没有太大的要求和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总结出人才需求方向和标准,从而对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革完善。(二)优化教学形式传统的经济管理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于现代教学过程中,以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对理论知识进行透彻的研究和分析,但没有注重实践技能的掌握。有的高职院校开展了依照其他国家开展了系统化教学,但只是生搬硬套,导致可操作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对经济管理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调查,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积极梳理课程体系,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将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结合,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经济管理课程系统。(三)加强校企合作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验证,才能知晓当前的理论知识是否能够满足工作岗位技能需要。基于此,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实习机会和平台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合作共赢,对经济管理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会岗位内容,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储备优秀人才,为高职院校提供准确的人才需求,确保人才的高质量和稳定性。(四)加强经济管理操作技能的培养学习经济管理专业自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时应当立足于专业特征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加强实用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教学,结合院校自身的设备设施,师资力量等等,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例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邀请社会中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退休教师深入院校开展交流讲座,从教材、教学工具及实习等等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更全面地开展教学活动。(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经济管理专业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较高,在后期就业时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中各式各样的人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基于此,学生不仅仅应当对理论知识进行透彻的研究,以此作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未来就业方向,培养并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应当适当增强一些实践团队活动,开展校外实习等等,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激励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学以致用,实现长足发展。三、结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经济管理专业市场调研,优化教学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加强经济管理操作技能的培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参考文献1]张婷婷.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J].经贸实践,2017(10).2]刘新华,张春辉.基于人才需求变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9).3]谢朝阳.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基于中部崛起背景[J].科教导刊,2016(2).作者简介:李雨芊(1987—),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博士,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校内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类。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