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0卷第5期 电 机 与 控 制 学 报 Vo1.10 No.5 2006年9月 ELECTRIC MACHINES AND CONTROL Sep.2006 面黑体辐射源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 宏 , 戴景民 (1.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针对用于红外成像系统校正的黑体辐射源,需要在较大的面积区域里具有稳定、均匀的温 度场,采用热管技术,PIC16F876微处理器和模糊PID开关切换控制算法,对这种面黑体标准辐射 源的温控系统进行了设计。给出了铂电阻测温电路、PWM控制输出电路设计和利用Matlab模糊 逻辑工具箱进行模糊控制器设计的过程,完成了CCS C编译器下的程序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 明,此温控系统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响应快、精确度高、鲁棒性好的特点,解决了由于辐射源的 热惯性大,工作在近室温易受干扰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模糊PIn;黑体辐射源;红外校正;PIC16F876处理器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49X(2006)05—0526—0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system for a surface blackbody radiant source ZHANG Hong ,DAI Jing.min (1.School ofElectircal Engineering&Automation,Harbin Institute of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2.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Technology,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yg,Harbin 50080,China) Abstract:A blackbody radiant source which is used in infrared image calibration requires stable,consist— ent temperature field over large area.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the sur— face blackbody radiant source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y adopting the heat pipe technique,micro— processor PIC16F876 and fuzzy—PIn switch contorl method.The circuit of platinum resistor temperature test and PWM output con trol were presented.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Fuzzy controller by using of Matlab Fuzzy control tool box and the control program compiling under CCS C compiler were introduced.The re— suits of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system possessing fast re— sponse,high precision and robust over large temperature scope can satisfy the requireoaent of hte radiant source which has the problem brought by large heat inertia of being easily interfered working at near envi— ronment temperatures. Key words:Fuzzy—PID;blackbody radiant source;infrared calibration;PIC16F876 microprocessor 1引吉I=i 喜 蓑 红外技术广泛应用于红外成像、红外探测器及 开口的黑体辐射源,不能满足高温情况下红外成像 其相关领域,对技术及装置的精确度、分辨率提出了 的要求。根据红外成像系统的最小温差分辨力 收稿日期:2005—12—19;修订日期:2006—06—22 作者简介:张宏(1962一),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红外技术、计算机测控; 戴景民(1963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红外技术、计算机测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面黑体辐射源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27 MRTD(Minimum Resolvabl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灵敏度要求,辐射源应具备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和 大辐射出度。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和俄罗斯 纷纷开展多大口径面源黑体辐射源的研究。航天领 域需要一种新型的大口径面源黑体,用于军事红外 成像系统校正的高精确度、高稳定性的标准辐射源, 校准常温红外测温及军事红外热成像仪…,温度范 围5—95℃,远红外8~12txm波段。对于这样一个 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等特点的控制 对象,由于工作在近窒温,很难用数学方法建立精确 数学模型,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很难达到较好 控制效果 ]。近年来,已有采用模糊控制、神经网 络和PID相互结合控制方法的研究 -4 。PID控制 具有响应快,精确度高等特点,但也存在自适应性、 鲁棒性差,易产生超调振荡的缺点。为了满足此辐 射源温度响应快和在线校正的要求,本文在此辐射 源的温控系统中采用Fuzzy—PID开关切换型控制 方法,既保持模糊控制的灵活性,又具有PID控制精 确度高的特点 J。采用热管加热技术 和 PIC16F876微处理器作为温控系统处理芯片,其内 部ADC和PWM输出均为lO位,分辨率为1/1 024 能满足精确度要求。但PIC单片机丰富的功能,内 部功能指令开关繁多,利用CCS PIC C编译器进行 软件设计,给系统开发带来了便利。 2热管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鉴于工质、管芯、管壳是热管设计的三要素,本 热管系统的工质可选择氨或丙酮,但由于辐射源的 材料为薄壁管材,基于安全性的因素,根据工质性 能,选择了庚烷。热管管芯为一层200目(0.045~ 0.050 mln)的不锈钢丝网作管芯,此管芯和庚烷是 相容的,并且毛细力大。管芯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毛 细压差,把工质从冷凝段输送到蒸发段,此外还必须 能把液体分布到蒸发段上可能吸热的任何范围内。 管壳选择了1 Crl8Ni9Ti不锈钢,其作用是把工质与 外界隔开。热管的工作原理是在外胆的腔体下部粘 贴有加热薄膜,上部为散热冷凝段,工质在加热段变 为蒸汽态,在冷凝段变为液态,通过管芯靠重力或管 芯的毛吸力回流到加热段,再次被加热成为蒸汽态, 这样反复循环使工质运动,达到传热的目的见图l。 温度测控系统框图(见图2)包括显示、键盘、通 信电路,对热管黑体进行温度测量传感器放大接口 电路。Ptl00铂电阻通过测温管,嵌入至辐射源底 部,将测得的温度信号按三线制传至温度控制器。 PIC l 6F876的PWM输出,通过转换电路,转换成 图1热管加热系统 Fig.1 Heat pipe heating sy ̄em 图2温度测控系统原理图 Fig.2 The scheme of the temperature test and control 4—20 mA输出,此电流输出通过驱动板(选用北京 西曼顿自动化研究所生产的PAC15P单相晶闸管移 相触发板)功率放大,驱动双向可控硅,控制负载电 热膜的加热功率,使电热膜加热,或启动制冷风扇, 将温度控制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控制器通过 RS一232与PC机通讯,接受PC机发送的温控指 令,并将实测的温度数据上传给PC机。温度测量 电路见图3。由于其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的电压变 化很微弱(当 为5 V时,小于0.2 mV/℃),为减 少、消除引线引起的误差干扰,保证i贝0量的精确度, 必须采用三线制测量。选用AD620精密仪器放大 器,外接增益电阻R 与增益G的关系式为R: = 49.4 k (G一1),满量程时,按100℃推算,输出达 到5 V时,增益G为250,所以 应为200 Q。放大 器输出信号RT0,送至AD转换通道RA0实现测量。  ̄D, v ̄8- ̄-AD622 0AR Cs+R:- 一 图3铂电阻温度测量电路 Fig.3 The circuit of platinum resistor temperature test 由PIC16F876微处理器l3引脚上的PWM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28 电机与控制学报 第l0卷 出,驱动控制电路见图4。通过运放ul、u2构成 {一6,一5,一4,一3,一2,一l,0,1,2,3,4,5,6}。设 E、E。和 的各自隶属函数均为高斯型隶属函数, 的电路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再由u3构成的V/I 电路转换为4~20 mA电流输出。此转换电路,由 于运放输入阻抗很高,反馈采样电阻尺 采到的电 流信号以电压的形式加到运放输入端,且极性与 输入相反,因此输出电流具有恒流作用,有很强的 驱动能力。设计中,应保证R =R ,R,=R 且 R,》尺16。运放输入电压 与转换电流,的关系 参数 =0.849 3。模糊控制规则采用2l条模糊条 件语句作为控制模糊判断基础,如其中第一条:if (E=NB or NM)and(Ec=NB or NM)then U=PB。 对所建立的模糊变量,模糊控制规则,经过模糊 推理决策出输出控制变量 J。由于模糊规则是“A and B c (i为第i条模糊条件语句)”形式,因此, 为 V/R7 R1 5I/R16。 图4 PWM输出驱动控制电路 Fig.4 The circuit of PWM output driving 3控制算法 在温控系统中往往具有大滞后、时变、非线性的 特点。其中有的参数未知或缓慢变化;有的存在滞 后和随机干扰;有的无法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模 糊控制优点是不要求掌握受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 型,而根据控制决策表,决定控制量的大小。将模糊 控制与PID控制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即具有模糊控 制灵活而适应性强的优点,又具有PID控制精确度 高的特点。这种Fuzzy—PID复合开关切换型控制器 特别适于热管黑体空腔的温控。其基本思想是在大 的误差范围内采用模糊控制,在小的误差范围内换 成PID控制。PID控制采用增量式算法 j,由程序 控制采用周期】r’,当确定比例系数 、积分时间常 数 、微分时间常数 ,只要使用前后3次测量值 得到偏差,即可求出控制增量△ ( )。本文温度模 糊控制器结构采用二维模糊控制器 j,即以实际温 度对设定温度的误差E及误差的变化E 作为模糊 控制系统的输入模糊变量, 为模糊控制系统输出 模糊变量。对E、E 和 进行状态描述的模糊集合 定义为{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正中,正大}或 {NB,NM,NS,O,PS,PM,PB},它们的论域均设为 推理结果C:为 c ( )= A (‰)八 口 ( )八 c ( ) (1) 式中八表示min, Yo为输入变量在其论域内的取 值。最终的结论C 是综合推理结果: c,( )=/zc, ( )V c.1( )V…V c, ( )(2) 其中V表示max。把输出的推理结果经过去模糊化 (defuzzification)转换为精确量输出,采用MIN·一 MAX重心法,即Mamdani法,模糊集合c 的重心可 计算为 /, n 。=∑ 。‘:1 ,( ) /(∑ 。、‘:1 ,( )) (3) 对应每个输入变量E、E 的取值,按上述过程, 得到对应所有的输入E、E 论域上的取值,计算出 相应的输出 的精确值,得到对应输入E、E。和输 出 经过去模糊化的精确值表。将此表作为常量 表存人程序中。程序在运行中通过对温度测量值的 判断,得到E、E。的模糊化值,根据此表,可立即获 得控制输出值 ,实现快速系统响应。由于需计算 13×13个数据,而每个数据,都需经过上述模糊推 理计算得出,计算量大,借助Maflab软件中的模糊 逻辑工具箱¨ 进行设计。 1)打开FIS编辑器 此温度模糊控制系统为 二维系统,在Edit菜单中选FIS Properties项,将此 设为二输入,并命名为E、E ,输出设为 。 2)分别编辑E、E。和 的隶属函数 当选中 输入E,确定其论域范围[一6,6],并对其中的模糊 子集 NB,NM,NS,ZO,PS,PM,PB}的隶属函数曲线 进行编辑,如设Ns为高斯型曲线,选gaussmf参数 为[0.849 3,一2],见图5。对E。和 过程相同。 3)在Edit中选rules进行规则编辑,把此二 输入判断关系设成and,将所有模糊规则语句输入。 至此基本完成模糊控制器设计,通过I'dle viewer(规 则观察器)观察,可形象地观察到对应各输入变量 的某一取值,确定输出变量值的推理、计算过程;通 过suE[aee viewer可得到 随输入E、 变化的输出 曲面图。 4)输出查询表将其存盘,保存成文件,文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面黑体辐射源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29 名为TempCtl。通过以下语句实现计算: a=readfis(’TempCtl’); f0r i=一6:6 f0r i=一6:6 U(i+7,j+7)=evalfis([i,j],a); end end 噻 {}}} E 图5高斯隶属函数图 Fig.5 Gaussian membership function 4系统仿真与程序设计 传统PID控制的经验公式是基于一阶或二阶 传递函数模型提出的。在实际过程控制系统中, 如果不能物理地建立起系统的模型,可以由试验 提取相应的模型参数。利用Matlab模糊工具箱仿 真,采用单位阶跃信号作为输人的模糊控制系统 如图6所示。 图6模糊控制仿真系统图 Fig.6 Fuzzy control schematic simulation 在Matlab下PID控制(K =0.8, =0.18,Ko= 0.95)、模糊控制的阶跃响应仿真和实测曲线见图7。 PICI6F876微处理器具有丰富的功能,但内部 功能指令开关繁多,给控制程序开发带来一定的困 难。采用PIC处理器的c编译器进行系统控制软 件设计,控制程序流程见图8。 控制输出常量表 [13][13],二维数组容量对 应E、E 论域,PWM输出寄存器设定值范围为0~ 1 023,因此,需对去模糊化查询表中的数值进行转 换。整个程序模块化设计结构清晰、简单。对各功 lI2 1.O 诞 O·8 、 \ \仿 模糊曲线 。一6 \ \实测模} 钶PID曲线 OI4 O.2 { 0 250 500 750 1 000 t,s 图7阶跃响应曲线 Fig.7 Curves of the step response 图8控制程序流程 Fig.8 Control program flow chart 能口设置后,可很灵活地进行程序设计。当测量值 与设定值之差大于误差限E。 (可通过调试确定), 系统按模糊控制进行,反之,按PID控制。模糊控制 时,E、E 其变量模糊化后,作为输出去模糊化数组 [13][13]的下标变量。注意,E、E 的论域[一6, 6],需转换为[0,12]。如E=一4,E =3时,对应 [2][9],PWM输出执行set—pwrnl—duty(U[2] [9])即可。 5 结 语 1)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用于工作在 近室温的热管黑体空腔的温控,解决了系统温控受 大的惯性、和干扰影响,既具有模糊控制的鲁棒性, 又兼有PID控制高精确度的特点。实测响应表明模 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算法,系统响应快、稳定; 2)模糊控制中,各模糊变量E、E 和 的隶属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30 电机与控制学报 第1O卷 函数均采用高斯型隶属函数,控制输出 随输入E、 HIT publishers,2004:1284—1288. 的变化平滑,冲击小; [2] 李界家,付萍,马斌,等.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在电加热炉温度控 3)利用Matlab提供的模糊控制工具箱设计模 制中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2004,26(4):15—17. 糊控制器,简化了设计任务,减少了计算工作量; [3] 汤红诚,李著信,王正涛,等.一种模糊PID控制系统[J].电 机与控制学报,2005。9(2),136—138. 4)软件开发在CCS下PIC C编译器下进行设 [4] 高俊山,牟晓光,杨嘉祥.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PID 计,周期快、效率高。 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8(2):108—111. 此辐射源性能通过实验测试,经滤光镜将其辐 [5] 陶永华.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第2版)[M].北京:机械工 射成为8~12 txm远红外波段光线。经过碲镉 业出版社,2002:1—26,101—146. [6] HILL K D,WOODS D J.The NRC blackbody-based radiation 汞(HgCdTe)红外探测器进行温度扫描、斩波以及小 thermometer calibration facility[J].Temperature:Its Measurement 波变换去噪声处理,可获得此辐射源热成像图。扫 al Control in Science and btdustry,2003,(7):669—674. 描直径100 mm,温场均匀性≤±0.10 oC,温场稳定 [7] 魏庆福.STD总线工业控制机的设计与应用[M].北京:科学 性≤±0.10 oC。对高温范围辐射源的温控,可通过 出版社,1991:228—230. 选用其他工质的热管或浸油式等加热系统实现。 [8] 盂安波,梁宏柱,傅闯.一种基于PLC的新型城市交通路口二 维模糊控制器的研究[J].电气自动化,2004,26(4):8—11. [9] 李世勇.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哈尔滨:哈 参考文献: 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23—73. 1J 1J [1]ZHANG Hong,DAI Jingmin,LU Jinghua.Design of heat pipe [10] 魏巍.Matlab控制工具箱技术手册[M].北京:国防出版社, blackbody cavity with large aperture[C].ISIST’2004.Harbin: 2004:212—254. ·+··+“ (上接第525页) 旋转速度,使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对深度进行估计,实 (10):725-732. 现了视觉伺服控制及大范围内的渐近稳定。系统对 [4] FEDDEMA J,MITCHELL O.Vision—guided servoing with feature— 摄像机内参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仿真实例说明了 based trajectory generation[J].IEEE Trans.Robot.Automat 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文中的方法设计视觉伺服控 1989,5(10):691—700. HASHIMOTO K,KIMOTO T,EBINE T,et a1..Manipulator 制器,方法简单,易实现,对于低速及非直接驱动机 control withimage based visual servoing[C].InProc.IEEEInt . 器人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于高速及直接驱 Conf.Robotics and Automation.Sacramento,Callofmia.1991: 动机器人系统,有待进一步研究。 2267—2272. MALIS E,CHAUMETYE F,BOUDET S.2 1/2一D visual servoing 参考文献: [J].IEEE Trans.Robot.Autoamt.,1999,15(4):238-250. [1] SETH Hutchinson,GREGORY D Hager,PETER I Corke.A tuto— MALIS E,CHAUMETFE F.Theoretical improvements in the sta- ifla on visual servo control[J].IEEE Trans.Robot.Automat., bility analysis of a new class of model—·flee visual servoing meth-· 1996,12(10):651~670. dos[J].IEEE Trans.Robot.Autoamt.,2002,18(4):176— [2] WILSON W,HULLS C,BELL G.Relative end—effector control u— 186. sing Cartesian position based visual servoing[J].IEEE Trans. Robot.Automat.,1996,12(10):684—696. GRAZIANO Chesi,ANTONIO Vicino.Visual servoing for lrage [3]NIKOLAOS P Papanikolopoulos,BRADLEY J Nelson,PRADEEP camera displacements[J].IEEE Trans.Robot.Automat.,2004, K Khosla.Six degree—of freedom hand/eye visual tracking with an— 20(8):724—735. certain parameters[J].IEEE Trans.Robot.Automat.,1995,11 1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