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超声波法提取紫色姜总姜黄素工艺研究

超声波法提取紫色姜总姜黄素工艺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呻亲材 Joum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3l卷第ll期2008年11月 2.5 工艺验证取同批蛇床子药材3份,按照正 中,误差项F值与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以及分离釜 I的温度因素的F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 交实验优选的提取工艺进行提取和处理后,分别测 定蛇床子素的含量和总萃取得率。蛇床子素平均含 而与分离釜Ⅱ温度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说明前3种因素对蛇床子超临界萃取的结果影响明 量为1.67%,总萃取得率为3.96%。RsD%分别为 2.96%、2.73%。表明由正交实验筛选出来的工艺 条件是可行、稳定的。 3 讨论 显,而分离釜Ⅱ温度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不大。 参 考 文 献 3.1 蛇床子中的主要药效成分是挥发油和香豆素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l9—22O. 类物质 ],本实验选取蛇床子素的含量和总萃取得 率为工艺评价指标,兼顾了这两类极性不同的物质, 优选出来的工艺更合理。 3.2 蛇床子超临界萃取的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 [2]陈镜锋.蛇床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中华临 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9):1235一l236. (2008—03—10收稿) 超声波法提取紫色姜总姜黄素工艺研究 黄敏 ,周如金 ,刘杰凤 ,冯银巧 (1.茂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名525000;2.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工程,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波法提取紫色姜中总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标准姜黄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 光度法测定紫色姜提取液中姜黄素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波法的 最佳提取条件为:使用85%乙醇,固液比1:12,在室温下浸泡l2 h后,再超声提取35 min,提取得到的总姜黄素含 量为0.116%。结论:超声波法提取紫色姜中总姜黄素的提取效果好,工艺简单可行。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紫色姜;总姜黄素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01 54(2008)l1—1755—03 中图分类号:R284.2 紫色姜( 凡g 6er Pu re“m R0sc.)为姜科姜属 植物药用块茎,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传统的常 用药之一。它具有健胃、消积之功,可以松驰胃肠平 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仪器 紫色姜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经西双版纳州 药检所彭霞副研究员鉴定为姜科姜属植物紫色姜 z 6er PM Mre m R0se.的干燥块茎。SK1200H超 滑肌,缓解痉挛疼痛,增加胃动力,促进胃蠕动,使胃 部消化功能正常化。主要用于治疗食积胀满,脘腹 疼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和热风湿痛等症。也可用 根茎磨醋外擦治皮肤顽癣等症,在治疗多种真菌皮 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752N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 司)。姜黄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其余试剂皆为市售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用五氧化二磷真 空干燥48 h的姜黄素对照品2.5 mg,置于l00 ml 肤疾病及其皮肤保健护理方面颇具独特疗效,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 姜黄素是紫色姜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亚 硝化、抗氧化、抗肝毒、抗炎、抗癌、抗诱变、抗肿瘤、 抗HIV、抗自由基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 还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溶活性等功 能。此外,它还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利肝、利胆 的棕色容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定容。精密吸取对 照品溶液1.0、2.O、3.0、4.0、5.0 m1分别置于25 ml 棕色容量瓶中,用溶剂稀释至刻度,在波长424 nm 处测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质量浓度为横坐 标,绘制标准曲线,经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 和调节内分泌功能等生物活性,毒性极低,故可用作 食品、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如抗氧化剂、食用色素 等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法对紫色姜中总姜黄素 l63.c0m。 作者简介:黄敏(1966一),布依族,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Tel:1382869884O,E。mail:mIn—huang@ 辛亲材 J0umal 0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3l卷第l1期2008年l1月 0.1528C+0.O082,r:0.9993。姜黄素质量浓度在 1.0~4.80 g/ml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 图3可以看出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总姜黄素含量逐 渐增加,45 min时含量最高,因此,超声时间以45 2.2 总姜黄素的提取与测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的 紫色姜粗粉,加入石油醚浸泡数小时(除去脂肪酸、 油脂)。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浸泡,超声 提取一段时间后,抽滤,将滤液定容于50 ml容量 瓶。精确量取滤液2 ml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提 取液在424 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姜 黄素含量。在此过程中分别考察乙醇浓度、浸泡时 间、固液比、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总姜黄素的影 响,然后用正交实验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2.3 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考察 2.3.1 乙醇浓度的影响:分别用60%、70%、 80%、90%及无水乙醇溶液,以固液比为1:8对5 g 紫色姜粗粉浸泡l0 h,超声提取15 min后抽滤,定 容,测定提取液中的吸光度,得总姜黄素含量与乙醇 浓度之间的关系(图1)。从图l可以看出紫色姜粗 粉中总姜黄素含量随乙醇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但无水乙醇与90%乙醇提取含量相差不大。 图1 乙醇浓度对总姜黄素含量的影响 2.3.2 固液比的影响:称取5 g紫色姜粗粉,在固 液比分别为l:8、1:10、1:12、1:14时用70%乙醇浸 泡l0 h,超声提取15 min后抽滤,定容,测定提取液 中的吸光度,得总姜黄素含量与固液比的关系(图 2)。从图2可以看出总姜黄素含量随着固液比的 增加含量呈下降趋势,固液比为l:l0时总姜黄素含 量最高。 l: l:iU I:l i:H 液【 图2 固液比对总姜黄素含量的影响 2.3。3 超声时间的影响:称取5 g紫色姜粗粉,在 固液比为1:8、7O%的乙醇浸泡l0 h后分别超声处 理l5、30、45、60 min,抽滤,定容,测定提取液的吸光 度,得总姜黄素含量与超声时间的关系(图3)。从 min左右为宜。 图3 超声时间对总姜黄素含量的影响 2.3.4 浸泡时间的影响:称取5 g紫色姜粗粉,在 固液比为1:8、用70%的乙醇分别浸泡l0、12、l4、 16h,超声提取15 min后抽滤,定容,测定提取液中 的吸光度,得总姜黄素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图 4)。从图4可以看出紫色姜总姜黄素随着浸泡时 间的增加,含量升高,不过在12 h后,浸泡时间越 长,含量反而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当时的气温比较 高,引起原料部分水解。因此,选用12 h为最适宜 时间。 图4浸泡时间对总姜黄素含量的影响 2.4 正交试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分别以乙 醇浓度、超声时间、固液比、浸泡时间作为试验因素, 采用L。(3 )正交表安排试验,因素、水平及结果见 表l、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浸泡时间对总姜黄素含量的影响最大,乙醇浓度 和超声时间依次减小,固液比对含量的影响最小。 直观分析最佳方案为A。B c D 。但经方差分析可 知,固液比改变之间无明显区别,从节约能源、降低 成本的角度出发,将D,调整为D,。因此提取紫色 姜总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 B。C D。。 表1 因素和水平 呻善材 Joum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31卷第l1期2008年11月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2.5 验证试验为验证所优选工艺的可靠性和重 复性,平行称取三份紫色姜原料,按照最佳工艺制备 相应的提取液。测定得到总姜黄素含量分别为 0.1l6%、0.117%、0.1l6%。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 筛选的紫色姜总姜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3 小结 从实验研究可以看出,用85%的乙醇溶液为溶 剂,以1:8的固液比在室温下浸泡12h后再超声提 取35min,是提取紫色姜中总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条 件。本实验研究提供的工艺稳定性好,简便,易行, 可为紫色姜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利用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赵应红,彭霞.傣药补累两种药材来源的比较研究.云 南中医中药杂志,2o03,24(3):3940. [2]唐传核,彭志英.姜黄素类物质的生理功能以及其抗 氧化机制.中国食品添加剂,200o,(4):4044. [3]宿树兰,王永珍.不同方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 筛选.中成药,20o2,24(1):67 8. (2o08—02—18收稿) ・考证・ 再考“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 谢培凤,马家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O78) 摘要我国著名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何种茱萸,一直以来被人 争论。本文从山茱萸和吴茱萸的药性等,考证得出诗中的茱萸应该是吴茱萸。吴茱萸为辛温之品,气味辛辣,有芳 香辟秽的作用,古人常用来佩戴,达到健康防病的目的。目前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正在兴起,古人通过佩戴茱萸防病 的方法值得当代思考。 关键词重阳节;遍插“茱萸”;再考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4(2008)11—1757 3 中图分类号:R281.3 王维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与孟浩然齐名,被 熟悉,故在解读此诗时亦未能指出。笔者参考诸多 文献,发现众说纷纭,观点主要有二: [1]认为是山茱萸。2001年王笑尘的考证,指 诗中的茱萸是山茱萸…; [2]未明确指出是何种茱萸,只是简单说茱萸 有芳香辟邪作用,故九月九日佩戴之。 称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宋代大诗人苏轼 评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董其昌更奉王维为“文人画南宗之祖”。其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 此诗脍炙人口,描写了重阳节思念亲人的心情, 为人吟诵不已。“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未明确指 查《神农本草经》中已经有了山茱萸和吴茱萸 的记载。山茱萸、吴茱萸在植物形态、气味、功用方 面相差甚大,故有必要澄清诗中重阳节的茱萸是何 种茱萸。 出为何种茱萸。后代研究王维的学者多对中医药不 作者简介:谢培凤(1963一),女,副教授。 通讯作者:马家驹,Tel:010_676897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