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K12学习教育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教案(新课

标人教版)

第5课 三大改造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引导学生认识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难点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歌曲《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什么时候?如何建立起来的?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去了解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

史料1 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09%。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史料2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教材23页段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学生: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教师: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

史料3 在目前情况下,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但国家的帮助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全部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那么靠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有两条道路、两种办法:一种是旧的办法,旧的道路,让个体农民向富农高利贷去借贷,去当雇工,出卖劳动力,廉价出卖农产品,结果就增加富农高利贷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者、投机商人的剥削对象,让农村资本主义泛滥发展。这就是让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破产贫困。这是旧道路,是让农村资本主义漫无泛滥发展的道路。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再加上国家帮助来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结果就是大家富裕比较平衡的上升,也了富农的发展。这就是组织起来大家富裕的道路。

——邓子恢《在全国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学生: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为了推动农业合作化采取了什么方法和怎样的方针和原则?

学生: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原则:“自愿互利”;

方法: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教师: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掀起有何影响?

学生: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教师: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

学生: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教师: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史料1 我们看,过去这几年,工商界已经有一些人觉悟程度是比较高的,他们懂得国家的、方针。据我们看,经过这几年,整个工商界是有进步的,各民主党派的工作是有进步的,基本情况是好的,是向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的。……同时,讲到成绩并不是抹杀缺点,会有缺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大地妨碍统筹兼顾,妨碍国家的富强,因为它是无性质的,跟计划经济是抵触的。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师:为什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讨论后老师点拨

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大妨碍统筹兼顾,妨碍国家的富强,跟计划经济抵触。

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

史料2 同仁堂是我国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医药企业之一。

史料3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次。 ——陈云在一届上的发言

史料4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荣毅仁

教师:什么是“公私合营”?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教师:“公私合营”中的“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公私合营”就是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教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形式和是什么?

学生:形式: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教师:国家为什么采取赎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赎买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实现和平过渡,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史料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师:到1956年底,我国的三大改造基本结束。农民手中的生产资料变为集体的生产资料,所以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教师:三大改造后农民的生产资料变为集体的生产资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那么三大改造有什么作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俗话说“金无足赤”,三大改造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的。那么三大改造在改造的过程当中有什么缺点?

学生: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教师:三大改造后期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但是它对于整个三大改造来说是瑕不掩瑜,中国人民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大多数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建立农业、手工业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

K12学习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