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银行学练习试题及答案

银行学练习试题及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 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

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管机构,也是国家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

2. 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_____________与流通和_______的基本保证。

3. 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线,而要避免或减轻金融危机和经

济危机,应该由________承担最后贷款者的责任。

4. 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方面,其中

________是权力的核心,是银行权威的象征。

5. 银行的产生基本上有两条渠道: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

1. 1984年以后,我国银行的制度是( )

A.单一一元式银行制度 B.单一二元式银行制度 C.复合式银行制度 D.准银行制度 2.最早的银行是( )

A.阿姆斯特丹银行 B.威尼斯银行 C.米兰银行 D.英格兰银行 3.银行之所以成为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

A.集中存款准备金 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代理国库 4.中国最早的银行是( )

A.1905年满清的户部银行 B.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 C.1928年南京的银行 D.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5.什么确立了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A.依法实施货币 B.代理国库 C.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 D.依法金融监管

三、多项选择题

1.集中存款准备金的目的( )

A.保证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支付和清偿能力

B.调节信用规模 C.控制货币供应量 D.为融资 E.盈利 2.银行制度的类型有( )

A.单一式银行制度 B.复合式银行制度

C.准银行制度 D.式银行制度 E.二元式银行制度

3.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

A.权力分配结构 B.内部机构设置

C.结算机构 D.监管机构 E.分支机构设置

4.银行的资本组织类型包括( ) A.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银行 B.股份为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的银行 C.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银行 D.无资本金的银行 E.资本为多国共有的银行

5.银行是“的银行”具体体现为( )

A.代理国库 B.代理债券的发行

C.为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 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

E.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 四、 判断且改错

1.目前世界各国的银行,除美国和德国之外,其分支机构都可以看作为银行总行或总部的派出机构。( )

2.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统管全国的官方组织,不直接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日常的存贷款业务。( )

3.美国的银行制度是复合式银行制度。( )

4.银行在法律许可限度内,直接向提供贷款或透支,这主要是向提供短期融资,是为了解决财政收支的暂时性不平衡。( ) 五、 简答题

1.作为“银行的银行”,银行的这一职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说银行是“的银行”? 3.如何认识银行的性质?

4.什么是复合式银行制度?其代表有哪些? 六、 论述题

试论述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第二章 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填空题

1.中国金融业的监督管理,目前实行 的。 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实施金融宏观,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承担中国 、 和 的监督管理。在具体的金融监督中,中国人民银行与三个监督管理委员会还有一定的业务交叉。

2.国家对银行控制的加强,一是通过银行的________,二是通过制定或修订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

3.银行的性是指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_________、

__________与________的自主程度。

4.银行与的关系或银行的性,主要取决于银行的__________。 5.中国人民银行在领导下,制定和实施_________,对金融业实施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于( )通过并开始实施。

A.1993年5月 B.1994年5月 C.1995年3月 D.1995年9月

2.按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性较小模式的是( )。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B.日本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意大利银行

3.“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体现银行作为( )的职能。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的银行 4.金融管理局不执行的职能有( )。

A.发行货币 B.清算功能 C.监管职能 D.的银行

三、多项选择题

1.在现代经济中,以下属于银行货币发行内容的有( )。

A. 保持币值稳定 B.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C.提供与经济运行相适应的货币供应量 D.保持货币供给结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E.用货币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

2.银行对性的强弱,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A.法律赋予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大小 B.银行的隶属关系

C.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 D.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

E.银行最高决策机构的组成,人员是否参与决策等

3.“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是由银行的( )职能共同决定的。

A.的银行 B.经理国库 C.银行的银行 D.发行的银行 E.制定和执行货币

4.银行与财政部门的关系主要反映在( )几个方面。

A.银行资本金的所有权大都由财政部门代表国家或持有 B.财政部门掌管国家财政收支,而银行代理国库

C.在货币和财政的制定和执行方面,银行与财政部门需要协调配合 D.银行代理财政债券发行,需要时按法律规定向财政融资 E.有些国家的银行直接隶属于财政部

四、判断且改错

1.在现代银行制度中,集中存款准备金对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是保证银行支付的基本条件。( )

2.法兰西银行比德国联邦银行有更强的性。( )

3.银行工作的重点是围绕稳定货币币值这一基本原则或目标进行的。( )

4.由于银行的性都比较集中地反映在银行与的关系上,所以各国银行对的性的差异不大。( )

五、简答题

1.如何看待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2.银行的职责有哪些?

3.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具有性,为什么?

六、论述题

1. 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银行应对保持一定的性,但这种性只能是相

对的。”

2. 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下的银行与早期的银行在职能方面有什么发展变化?

第三章 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一、 填空题

1. 银行的 是指法律赋予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2. 银行对货币流通微观管理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 3. 按照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____________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4. 管理性业务是银行作为一国_____________所从事的业务。 5. 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___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

1.属于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 )。

A.提高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卖出国债 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 2.以下不属于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 )。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 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 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 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 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 )。

A.外汇 B.黄金储备 C.有价证券 D.再贷款

4.以下哪一项不是银行遵循公开性原则的目的( )。

A.有利于公共监督银行 B.有利于增强货币的告示效应 C.向社会提供金融信息 D.提高银行的权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储备货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 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

B. 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C. 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存款 D. 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E. 邮政储蓄存款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主要有( )。

A.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 B.清算业务 C.经营国库业务 D.会计业务 E.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

3.一下属于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 )。

A.货币发行业务 B.经营黄金外汇业务

C.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D.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E.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4.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银行一般奉行( )原则。

A.安全性 B.非盈利性 C.流动性 D.主动性 E.公开性

四、判断且改错

1.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中包括不动产买卖业务。( )

2.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又以对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为主。( )

3.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中存款业务占第一位,其中以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主,其次是货币发行业务。( )

4. 由于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因此,银行对金融机构的

负债业务对于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 )

5. 银行通过资产业务可影响货币供给量。例如,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从而流

出基础货币,进而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来扩大货币供应量。( )

五、简答题

1.从银行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其业务活动为什么需要法律规范? 2.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哪些主要内容?

3.银行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一般奉行什么原则及各个原则的具体内容? 4.比较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关系? 六、论述题

按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银行业务活动大致可分为哪些种类?

第四章 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填空题

1.银行的负债是指 、__________、 和 持有的对银行的债权。

2.银行的负债业务除了 、 等主要业务以外,还有一些业务也可以成为中

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并引起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变化,如 、 和 等。

3.银行的存款一般可分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_________、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_________、特定机构和私人部门存款等几种。

4. ____________是指银行根据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营运情况,以及银根松紧和宏观的需要,以存款的方式向这些金融机构集中一定数量的资金而形成的存款。

5.银行发行货币的准备金有两大类:一是现金准备,二是___________。现金准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6.银行的资本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⒈以下各项中不是银行存款业务特点的是( )。

A.强制性 B.有偿性 C.自愿性 D.特殊性

⒉在我国,( )不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A.财务公司 B.信用合作社 C.金融租赁公司 D.证券公司 ⒊以下各项中,( )不是的港币发行银行。

A.标准渣打银行 B.中国银行 C.嘉华银行 D.汇丰银行

⒋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出入境时,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为( )元。

A. 5 000 B. 6 000 C. 8 000 D. 20 000 ⒌货币发行按性质可分为( )和财政发行两种。

A.信用发行 B.准备发行 C.经济发行 D.垄断发行

三、多项选择题

⒈银行的特种存款业务具有( )的特点。

A.期限较短 B.强制性 C.面向所有金融机构 D.非常规性 E.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

⒉银行货币发行的渠道有( )。

A.再贴现 B.贷款

C.购买证券 D.收购金银和外汇 E.央行办公费用支出

⒊世界各国对银行发行钞票都规定有一定准备制度,主要有( )。

A.弹性比例制度 B.保证准备制

C.现金准备发行制 D.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 E.比例准备制

⒋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有( )。

A.垄断发行的原则 B.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 C.外汇质押发行 D.根据财政需要的原则 E.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⒌银行的资本来源,即自有资本的形成途径有( )。

A.国有机构出资 B.地方出资 C.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D.出资 E.成员国银行出资

四、判断且改错

⒈银行可以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直接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 ⒉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银行的存款。( )

⒊货币经济发行,指银行根据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资金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 ⒋当银行发行银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 ⒌银行的资本主要由法定资本、留存收益、损失准备、重估储备组成。

五、简答题

⒈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⒉如何理解银行存款业务与其发挥职能作用的关系? ⒊银行货币发行应遵循哪些原则? ⒋各国银行为何要对外负债? ⒌银行是否需要资本?为什么?

六、论述题

试结合我国实践,分析发行银行债券的意义。

第五章 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填空题

⒈再贴现和贷款是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两种方式,是银行投放___________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履行____________职能的具体手段。

⒉企业以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商业银行申请转让的行为是_________;商业银行之间的这种未到期票

据的转让叫___________;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申请转让的行为是___________。 ⒊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交易品种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⒋银行买卖证券的交易方式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⒌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⒈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是短期的流动性贷款或季节性贷款,很少有( )。 A.抵押贷款 B.长期贷款 C.信用贷款 D.利率浮动贷款 ⒉在我国,再贴现利率由( )制定、发布与调整。 A.银监会 B. C.全国 D.中国人民银行

⒊许多国家的金融立法中都明文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向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 )。

A.真实票据 B.国库券 C.银行承兑票据 D.央行票据

⒋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买卖证券操作目标主要是( )。 A.货币市场利率 B.国债价格 C.基础货币 D.央行票据规模 ⒌外汇储备构成中,风险性较大的是( )。 A.黄金 B.外汇资产 C.特别提款权 D.在IMF的头寸

三、多项选择题

⒈只有当银行的( )低于市场利率时,商业银行才愿意以再贴现、再贷款方式向银行借款。

A.再贴现率 B.再贷款率 C.基准利率 D.同业拆借率 E.存款准备金利率

⒉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 )。 A.再贴现业务 B.贷款业务

C.证券买卖业务 D. 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E.其他一些资产业务

⒊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 )。 A.银行票据 B.银行承兑票据 C.企业债券 D.国债 E.性金融债

⒋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下列属于一级交易商范围的机构有( )。

A.银行 B.保险公司 C.证券公司 D.农村信用社

E.国家大型企业

⒌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的意义有( )。 A.稳定物价 B.稳定汇率 C.稳定币值 D.调节国际收支 E.保值升值

四、判断且改错

⒈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一般都是短期的,采取的形式多为信用放款。( ) ⒉在我国,银行不得对透支,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对的放款。( ) ⒊在我国,外汇储备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国家外汇库存和中国银行的外汇结存。( )

⒋通过外币公开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之一,同时也是非常理想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当银行发行银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

⒌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实施证券正回购、现券卖断与发行银行票据,都是回笼基础货币来调整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五、简答题

⒈银行的再贴现与贷款业务有何意义? ⒉银行贷款主要有哪几种? ⒊银行买卖证券的意义何在?

⒋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有何异同? ⒌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有何目的与意义?

六、论述题

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

第六章 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一、填空题

1. 从支付工具的角度划分,结算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从地域的角度划分,结算活动又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2. 支付清算体系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支付结算制度、_____________、银行间清算安排等内容。

3. 按照转账资金的不同处理方式,银行同业清算可通过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进行。

4. 支付系统按服务对象及单笔业务支付金额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两类。 5. 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并借助结算工具和支付系统,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和实现资金转移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支付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每笔转账业务进行一一对应结算是指何种结算方式( )。

A.净额结算 B.全额结算

C.定时结算 D.实时结算

2.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G SYSTEM,CNAPS)于哪年启动( )。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8年

3.CHIPS系统的结算币种是( )。

A.日元 B.英镑 C.欧元 D.美元

4.1999年1月1日启动的界大额欧元支付系统是( )。

A.EBA B.EAF C.CHAPS D.TARGET

5. 在支付过程中,因一方拒绝或无力清偿债务而使另一方或其他当事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被称为( )。

A.信用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系统风险 D.法律风险

三、多项选择题

1. 清算参与银行的资金来源通常由以下哪几项组成( )。

A.在银行储备账户内的存款余额 B.银行信贷 C.通过货币市场借入的临时性资金 D.居民储蓄存款 E.由于结算时隔所产生的在途资金

2. 由私营清算机构所有并运行的支付系统有( )。

A.CHIPS B.CHAPS

C.Fedwire D.日本东京银行家协会的全银数据通信系统 E.瑞士银行的SIC

3. 大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哪些资金结算( )。

A.行间清算 B.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 C.黄金和外汇交易 D.货币市场交易 E.交易

4. 能够进行欧元结算的支付系统有( )。

A.CHIPS B.EBA C.EAF D.CHAPS E.TARGET

5. 支付系统的风险主要包括( )。

A.信用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系统风险 D.法律风险 E.其他风险

四、判断并改错

1.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产业愈发达,其现金结算的比重愈高,范围愈广。( ) 2. 较之净额结算,实时全额结算具有明显的效率和安全优势。( ) 3. 小额支付系统多采用批量处理、全额结算方式。( )

4. CHIPS是由美联储所有并经营的大额美元支付系统。( )

5. 系统风险一旦发生即有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混乱与瘫痪,因此银行对系统风险最为关注。( ) 五、简答题

1. 支付清算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2. 为什么说实时全额结算有利于规避支付系统风险? 3. 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4. 支付清算有哪些特征? 六、论述题

1. 如何理解支付清算服务的重要性?

2. 支付系统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和控制支付系统风险?

第九章 银行货币目标选择与决策

一、 填空题

1.货币是指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 和_______ 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所谓“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货币目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4.金融危机主要指由___________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________的正常运行。 5.银行货币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

1.关于货币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但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其认识经历了( )的演变。

A.无效—有效—无效 B. 有效—无效—有效 C.无效—有效 D. 有效—无效 2.( )是货币的首要目标。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币值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3.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是( )。

A.货币供给量 B.利率 C.准备金 D.汇率

4.利率作为货币的中介指标,以下( )不是其特点。

A.不易将性效果与非性效果相混淆 B.能够表现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 C.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

D.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 5.我国货币的最终决策权在( )。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 C.全国人民代表委员会 D.

三、 多项选择题

1.货币的变化会引起以下( )的变化。

A.总需求和总供给 B.一般价格水平 C.经济结构 D.国际收支平衡 E.经济增长速度

2.国家实施宏观的主要手段有( )。

A.计划手段 B.经济手段 C.市场手段 D.法律手段 E.行政手段

3.货币的基本内容包括( )。

A.目标 B.实现目标的工具

C. 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D. 传递机制 E. 效果 4.货币的最终目标包括( )。

A.金融稳定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币值稳定 E.国际收支平衡

5.关于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货币供给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B.社会总需求影响社会总供给

C. 社会总供给决定了真实货币需求 D. 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E.宏观经济均衡的关键是货币均衡

四、 判断且改错

1.在现实经济中,货币供求均衡是各种最终追求的目标。( )

2.与货币工具紧密联系的是中介指标,它是银行通过货币工具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直接变量。( )

3.最终目标、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宏观性从弱到强,可控性从强到弱,构成一个重要的目标体系。( )

4.充分就业的目标就是要把失业降低为零失业率。( )

5.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是市场经济国家常同时选用的中介指标。( )

五、 简答题

1.货币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工具有哪些功能? 2.如何正确理解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3.如何正确理解货币最终目标及其相对重点的选择?

4.选择货币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与客观条件有哪些? 5.货币决策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六、 论述题

试结合我国实际,对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第十章 银行货币工具与业务操作

一、 填空题

1.货币工具是银行为实现 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

2.再贴现是指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__________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银行获得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达到增加或减少 ,实现货币目标的一种措施。

3.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中缺乏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有价证券,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采用____________方式进行交易。

4.银行还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方式对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 5.银行可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 ,以收缩或扩张 ,实现货币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 单项选择题

1.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银行,则最初始于(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我国在( )年开始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

A.1981 B.1982 C.1983 D.1984

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 ),目的在于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A.手续费限额 B.保证金限额 C.交易金限额 D.经纪人费用限额

4.银行对金融机构的( )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总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A.信用配额 B.信用控制 C.信用贷款 D.窗口指导

4.在下列货币工具中,由于( )对经济具有很大的冲击力,银行在使用时一般都比较谨慎。

A.公开市场操作 B.再贴现 C.法定存款准备金 D.窗口指导

三、 多项选择题

1.一般性货币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工具,主要包括(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 C.消费者信用控制 D.公开市场业务 E.窗口指导

2.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一项货币工具,其局限性有( )。

A.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 B.主动权并不完全在银行 C.对经济的振动太大

D.较为细微,技术性较强,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E.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3.选择性货币工具,是指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 )等。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直接信用控制 D.不动产信用控制 E.优惠利率

4.公开市场业务通常具有( )作用。

A. 防止金融恐慌

B. 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 C. 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D. 与再贴现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效果 E. 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

5.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主要是规定( )。

A.贷款的最高限额 B.贷款的最长期限 C.第一次付现的最低金额 D.贷款的最低限额 E. 贷款的最短期限

四、 判断且改错

1.优惠利率、信用配额管理和直接信用控制俗称货币工具的“三大法宝”。( ) 2.各授权窗口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统一安排并逐级分配再贴现限额。( ) 3.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维持既定的货币,二是实现货币的转变。( ) 4.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主动权完全在银行,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和可逆转性,可迅速的执行,是银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工具。( )

5.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 )

五、简答题

1.法定存款准备金有哪些作用?

2.再贴现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的回购交易是怎样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供应量的? 4.简要回答我国的利率控制情况。

5.一般性货币工具与选择性货币工具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六、 论述题

试论述我国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原理,并预测一下我国此项业务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货币的作用机制与效果检验

一、 填空题

1.货币的变量主要有三个层次,即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中介变量利率对目标变量物价水平的传导,则要经由货币需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别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产生影响,进而传递到物价水平。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的最终目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时滞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实行扩张性的财政会对私人投资产生“_____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

1.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的货币中介变量是( )。

A.收入 B.利率 C.货币供应量 D.基础货币

2.中介变量货币供应量对目标变量物价指数的传导是通过( )变量。

A.利率 B.消费 C.投资 D.收入

3.法定存款准备率工具应该属于银行的( )业务范畴,它是决定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所吸收存款比重、进而影响实际存款准备率的一个比率变量。

A.负债 B.资产 C.表外 D.中介 4.货币的有效性主要在于( )。

A.增加就业 B.刺激经济增长 C.抑制通货膨胀 D.抵御经济波动

5.在经济的复苏阶段,货币与财政的搭配适宜采用( )模式。

A.双松 B.双紧 C.一松一紧 D.一松一中性

三、 多项选择题

1.货币供给增量分别由( )决定。

A.基础货币增量 B.货币结构比率变动量 C.贷款结构比率变动量 D.存款准备率变动量 E.再贴现率变动量

2.外部时滞可以细分为( )两段。

A.认识时滞 B.决策时滞 C.传导时滞 D.操作时滞 E.市场时滞

3.属于货币内部效应指标的有( )。

A.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B.货币购买力指数 C.货币贬值率 D.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E.国际收支概况

4.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财政与货币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

A.的实施者相同 B.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 C.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 D.出自于同一个决策者 E.作用过程相同

5.扩张能力的自我约束机制主要包括( )三个方面。

A.资金来源的约束 B.资金用途的约束 C.弥补收支差额的约束 D.自身均衡机制的约束 E.行政能力的约束

四、 判断且改错

1.若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最终目标,选择中介目标时应侧重于利率水平。( ) 2.若侧重于稳定物价的最终目标,则应选择货币供应量层次中的M2作为中介指标。( ) 3.操作时滞指制定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到提出一种新的所需耗费的时间。( )

4.货币的扩张总是由贷款总量的高增长来实现的,表现为资产规模的扩张,而银行的资产规模并不受负债量的约束。( )

5.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里,国家实行货币将完全有效。( )

五、 简答题

1.货币的变量由哪些层次构成?它们分别体现着哪些层次的货币目标? 2.试分析货币工具与工具变量的关系。 3.试述货币有效性的基本涵义。 4.试述货币与财政的协调与配合。

六、 论述题

1.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货币的作用时滞及对央行货币实施效果的影响。

2.利用货币的效果检验指标,检验银行2004年度货币的实施效果,并谈谈目前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及2005年度货币的走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