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赋能说理课堂
摘要:在新课标不断推进实施中,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课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学生自主学习行为逐渐明显。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创造说理教学环境通过赋能说理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教学,同时培育学生推理有据,言之有理的思维习惯。本文主要聚焦于新课标的推进,简述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营造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理课堂;营造策略
一、聚焦新课程标准
现行新课标准就像一张课程标准概览地图,可以清楚指导课程标组织结构和内在逻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结构化和联系,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应做到结构化,从而够构建知识联系、进行知识迁移。对于结构化的课程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从纵向知识深度与横向知识广度出发,并从其中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梳理清楚课程内容中的道理所在,进而提高课程的生动性,并在课程内容中进行价值观、情感、思维培养。新课标的实行让教师有了新挑战,但其中课程教学的参照性和可操作性让教师更具支撑点。为此教师需要在新课标下不断尝试与创新,正确掌握新课改的本质,深入理解并考量新课程理念,根据全体学生,积极开展学科探究,集聚教学资源,全方位挖掘、引用、拓展,教师要立足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设计更加具体、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1]]。
二、赋能说理课堂的必要性
(一)增强观察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下,说理课程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小学数学加减计算是学生学习问题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将数图画中的物体转变成数字形式,同时掌握解图意义,以此在已知条件下解决题目中所有问题。现在很多数学教材中的图片都被标注了明确的数字,利用这些数学增强学生观察能力,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然而该如何强化学生在看图时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日常数学活动,也就是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以及过程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2]]。如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该图中有哪些图画?”“这些图画和之前的学习的有何不同?”“哪位学生可以为我们讲解该图意义?”等,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图画寓意,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最终达到新课程标准。
(二)能够提高学生抽象思维
在新课标准下开展说理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小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体系会按照表象、语言内化、思维抽象的流程急性,所以在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首先要设计更加清晰、有明理性的数学内容,使小学生能够在明确的题目指引下清楚自己需要具体解决问题,以此弥补小学生学习漏洞,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题目含义。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口头表达书面语言,同时指导学生能够口语化表达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后提问:“该问题强调了什么事件?”“那我们需要从题目中解决什么问题?”等,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题目意思,从而掌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三、创造说理课堂教学对策
(一)创设情镜教学
在新课标准背景下构建说理课程,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深入探究并构建更加有趣且轻松的情境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此引导学生在合适的教学环境中想要说理且能够说理。比如在教学与周长有关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蚂蚁操场赛跑的童话情境故事,在情境故事中,有两只蚂蚁会围着两片一样的树叶开展跑步比赛,其中蚂蚁甲主要是围着树叶边缘奔跑,而蚂蚁乙主要顺着树叶对称轴奔跑。比赛结束,蚂蚁乙获得胜利,教师便趁机提问:“大家觉得本次比赛公平与否?”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场比赛很不公平”,随后教师按照学生思维再提问:“你们为什么觉得不公平”,以此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踊跃发言[[3]]。教师将周长概念教与学生后,便可以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引入周长理念进行总结,告知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蚂蚁甲主要是围着叶子边缘跑,其跑步的距离也就是树叶的周长。”通过这一故事引入新课教学,并且在童话故事引导下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进一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吗,满足新课标要求。
(二)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堂氛围的打造。如果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师要就此营造有趣轻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促使班级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踊跃发言。比如在教学“认识角”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四边形、不规则图形以及三角形等各种图片或图形组合,并提问学生“图片中是否有三角形”“这些图形是否有角”“分别有多少角”等问题,这时会有学生说“三角形共有三个角”,而一些内向学生会小声的说“圆形并没有角”,这是教师要关注并重视这部分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你说的真好,可以再大声告诉同学你的想法吗”,引导学生勇敢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游戏教学活动,教师随机展示一个图形,学生举手抢答,回答正确加一分,分数最高者可得相应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在有趣的
游戏中充分理解角的概念。
(三)重视推理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对新课标提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四基”认识的越来越深刻。为此,打造高质量说理课程,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通过课标准指引学生在数学基础学习中正确表达真理,并在说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价值和实践技能。例如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要求,为学生提供推理题目,如教学分数的运算顺序,整小数运算规律的相关知识,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多个算式,让学生观察算式并探讨分数运算规律,促使学生掌握类比法,进而初步接触推理内容,提高学生说理思维。比如算式为:
(四)强调主线,理清逻辑
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学生位置,通过学生视角认知、感受和理解问题,用学生眼光设计教学内容,同时有效整合加工各种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精心设计,保留最合适的数学知识,强调主线内容,梳理清楚逻辑关系,环环相扣,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开展一节高质量数学课堂,教师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突出重点,层次分明,防止课堂教学零散化。如果个别教师开展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清楚,同时将整个板块知识划分成各类小问题,就会让课堂教学全过程不够连贯,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在新课标要求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强调教学重点,在小组讨论中引导学生积极说理,以此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也是一门讲理性、讲科学、讲道理的综合性学科。在新课标下,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和数学思维,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说理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娟娟.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探索与思考[J].家长,2022(19):79-81.
[2]郭元祥.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J].湖南教育(B版),2022(05):28-31.
[3]罗冰玲.心有所想 口能说理——打造小学数学情境化“说理”高效课堂策略[J].教育艺术,2021(10):35+37.
作者简介:高若雁(1980.09-),女,汉族,福建平潭人,学历:本科,职位:一级教师。
课题:“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立项号:MJYKT202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