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20l0年o4月第23卷第4期MedicM Inflation.Apr.2010.Vo1.23.No.4 察双下肢有无肿胀、疼痛并监测血小板值的变化,并鼓励患者多饮 水,此外,1、rH术后要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水果蔬菜,避免屏气及增 加腹压的动作,以减少术后肠疝及阴道壁脱垂的发生;④出院指导: 保持大便通畅,并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不宜久站、提重物、久坐,注 意保暖;定期来院复查,若发现骨盆腔疼痛不适、阴道有不正常的出 参考文献: 【1]苏应宽,主编.妇产科手术学[M】.第2版.jE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l992.118-126. 编辑/杜苏利 血及分泌物,及时就诊。 建筑工地食物中毒事件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周慧红 (台州市椒江区疾控中心,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针对建筑工地集体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引发这一现象的几点主要原因。并根据其中 的误区和特点,提出了几点看法,为建筑工地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科学防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地;食物中毒;原因 近年来,食品污染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据报道,我国 饭前饭后随便冲洗一下,公共餐具更是如此,没有做到一洗、二刷、三 每年有2O~4O万人发生食物中毒,这一数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冲、四消毒,即便有所谓的消毒,也不过是用开水稍稍浸泡,根本达不 食品安全问题也因此成为我国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所有 到消毒的效果,如此循环使用,致使大量有害细菌滋生,加速食物的 的食物中毒事件中,九成的案例发生在建筑工地,由于城市的飞速 酸败、霉变,为食物中毒埋下最深的隐患。 发展带动了大量的建筑工人在城市的聚居,而建筑工多生活条 件简陋,劳动强度大,防范意识不足,因此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的风险 2防止农民工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措施 大大增加。鉴于此,建筑工人的膳食供给问题必须引起注意。笔者就 2.1注重理论知识培训,加强厨师安全意识 建筑工人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饮食卫生条 所有厨师,无论级别,无论工作地点,都应定期参加食品安全知 件,保证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凋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识培训。结合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作为一名农村厨师的 从业卫生要求,食品加工场所、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卫生要 1建筑工人食物中毒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求以及预防食物中毒的一些基础知识,对鼠药、尤其是亚盐等容 1.1食堂厨师自身素质差 易被误食的有毒化学物质要格外小心;对容易因烹调不当而引起中 在建筑工地食堂工作的师傅和服务员,一般也是进城务工的农 毒的食物,如马铃薯、豆角、生豆浆等,要注意烹调时间,避免因食物 民,科学知识有限,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都比较差,在他 未烧熟、煮透或生熟食物没有分开而导致的交叉感染 。通过培训, 们思想里认为”把饭做熟”就可以了,至于饭菜的安全质量问题很少 要使农村厨师真正建立了食品安全卫生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农 去思 ’I。而工人劳动强度大,休息时f目少,收了工就进食堂,见了饭 村厨师的整体素质。 就狼吞虎咽,对饭菜的生熟、异味,根本就来不及挑剔和品尝,自然 2.2把好采购关,防止食物大量堆积 在就不会有什么顾虑。 坚决不因低价采购即将变质的食品,尤其是肉类,未经卫生 1.2厨房内食物堆积,卫生条件差 防疫站检疫合格的都会成为食物中毒的隐患。不采购生产厂家不明、 建筑工地工人较多,承包商为了贪图便宜,囤积质量差、价位低 标签不清、生产日期过限等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各种食品。 的食物的现象很普遍,导致整个食堂空间狭窄,卫生死角长时间得 单次采购时量不可过大,剩余食品也需经晾晒、腌渍等特殊处理,不 不到清理。同时,由于饭菜数量不好控制,剩饭剩菜的情况时有发 得随意堆放,注意食品的储藏卫生,不得与烹饪场地混为一摊,严谨 生,生熟食品、容器及工具交叉污染,食品与各种杂物随意堆放在一 食堂非工作人员随意进人烹饪间和食品存放间,避免各类物质污染 起,在多种危险因素下长时间暴露,加上煤烟、灰尘满屋飞舞,很容 厨房环境。 易招来苍蝇、蟑螂,如此往复,又加速了食物的,尤其是夏天的 2.3改善设施条件 时候,工人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更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改善工地集体食堂的基本卫生设施条件,如基本的冷藏设施、餐 1.3餐具使用混乱消毒不到位 具消毒设施、防蚊蝇及防鼠设施、合格的流动生活饮用水供给等。切 建筑工地人数多,餐具往往不能单独保管,很随意堆放到一起, 不可把消毒柜当成是”花架子”、”摆设”,_亡_地工人人数众多,健康状 况不明,更无法要求工人人人持健康证上岗,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收稿日期:201 ̄01=20 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食物中毒,更重要的是,会尽量避免痢疾、病毒性 医学信息2010年o4月第23卷第4期Medical Information.Apr.2010.Vol,23.No,4 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感染的传染性疾病的群体性爆发,同时,对结 近年来,卫生部公布的食物中毒事件多数都发生在建筑工地,进 一核、肝炎等各类慢性病的传播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 除此之外,对相关部门的行政监管力度不容忽视。建筑工 地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地点,因此必须成为监管部门的 重点监管对象。而监管模式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开展建筑 行业的餐饮条件等级评定,必然能对其安全卫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 要多开展突击检查,避免其临检前突击打扫卫生,蒙混过关;避免碍 于情面,为不合格的单位开绿灯,或是对所提问题不进行再次检查 和落实。为食堂的安全作业方面留下隐患。 步开展建筑工地餐饮安全操控模式的研究,对食物中毒的预防具 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在外界都对建筑工地餐饮安全问题加以关注和 监督的同时,作为建筑工地的领导者,也应该增强自信心、自律意识, 免赚黑心钱,真正起到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云,心源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lJ】,2008,24(6),570. [2】张宇琴,食物中毒易误诊应注意的问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126. [3]毛志忠,餐饮业食物中毒关键环节监管模式研究硼,上海预防医学,2OO9,lO 3结论 (6),22. 编辑,木子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诊治 李红 (四川省达县景市中心卫生院,四川达县635021) 摘要:目的分析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两组患者常规给予酯类、13z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和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 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临床常见类型,临床研究表 明.通心络不失为一种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通心络胶囊;冠心病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发作性短暂性胸骨后疼 痛,而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临床上最常见,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活动 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 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缺氧。药物治疗心绞痛主要是增加冠脉供血 和/或降低心肌氧耗量。笔者自2003年以来,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稳 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颈椎病、胆心病、胃及食 管反流等所致胸痛者;合并重度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 律失常,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 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45岁以下或7O岁以上患 者,未按规定服药者。 1.4方法 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4.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常规给予酯类、B2受体阻滞剂、他汀 类和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1次4 粒,l天3次,连用3个月。统计学方法:采用xz检验。 1.4.2疗效评定标准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均按《心血管系统药物临 1.1一般资料 本组122例均为2003年1月~2008年l2月心血管门诊患者, 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45—75岁,病 程6.4年;合并高血压43例,高脂血症32例,糖尿病l1例。对照组 6o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6—74岁,病程6.3年;合并高血压33 例,高脂血症35例,糖尿病12例。两组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来进行评定。临床主要症状疗效判定采用积分法,以心痛、 胸闷、心悸、气短、苔腻等为评分依据,计分方法按照每一症状轻重和 发作频率计分,如严重而经常者计3分,轻而经常者或重而不经常者 计2分,轻而间歇者计1分。具体标准:显效:原有症状消失,总积分 减少>7O%;有效:原有症状明显减轻,总积分减少50%一7O%;无效: 原有症状无好转,总积分减少<5O%;加重:原有症状加重,总积分较 治疗前增 ̄fl>lO%。 所有病例全部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世界卫生组织(JS— FC/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所提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 命名及诊断标准”中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检查有 缺血性改变者;以气虚血瘀型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为观察对象。临 1.4.3监测指标①心绞痛症状;②甘油日消耗量;③静息心电 图;④心率、血压;⑤血脂、血糖;⑥记录其他症状及副反应。 2结果 床症状: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心 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 1.3排除标准 经检查证实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脏疾病、重度神 收稿日期:2010411—20 治疗组62例中,有效55例,无效7例,有效率88.7%;对照组6o 例中,有效42例,无效l7例,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