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铁(PFC)的制备方法及性能测试
一、 制备方法
本试验采用直接氧化轧钢酸洗废液(主要成分Fecl2和HCl,铁含量约为120g/L)制备聚合氯化铁,采用的氧化剂为Ca(ClO)2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30g Ca(ClO)2溶解于3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取酸洗废液200ml,将配制好的Ca(ClO)2溶液缓慢滴加至待氧化废液中,整个实验装置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搅拌(实验过程中会伴随有刺激性气味放出,应设置尾气吸收装置)。为了增加制备的PFC的稳定性氧化完成后加入少量KH2PO4(约2g),实验完成后放置24h左右以便水解熟化完全。
二、 产品性能
产品名称 Fe2+(%) Fe3+(%)(以全铁计) PFC <1% 5.6% 16.9% 红褐色液体 1.5 聚合度(%) 外观 pH 三、 性能测试方法 1、pH的测定
仪器:酸度计(精度0.1pH),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步骤:pH计用p H=4.0, 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定位后,将1%的试样倒入烧杯,将饱和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进入被测溶液中,至pH值稳定时读数。
2、Fe2+含量的测试
原理:在硫酸和磷酸介质中,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试剂和材料:蒸馏水、磷酸、1+5硫酸、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二苯胺磺酸钠溶液(5g/L)
步骤:移取0.5g试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硫酸溶液、5mL磷酸和3滴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蓝紫色。 结果计算:w=
𝟔×𝐕𝐜𝐌×𝟏𝟎-3
𝐦
×𝟏𝟎𝟎(式中V代表滴定消耗体积,c代表滴定溶液
浓度,M代表铁的摩尔质量,m代表试样质量,6代表反应系数比例)
3、Fe3+含量的测试
原理:在酸性溶中,用氯化亚锡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过量的氯化亚锡用氯化汞予以去除,然后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
试剂和溶液:10%氯化亚锡溶液,盐酸(1:1)溶液,饱和氯化汞溶液,硫磷混酸,0.1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g/L二苯胺磺酸钠溶液
步骤:称取约1.5g聚铁试样置于250mL锥形瓶,加水20mL,加盐酸溶液20mL,加热至沸,趁热滴加氯化亚锡溶液至溶液黄色消失,再过量一滴,快速冷却。加氯化汞溶液5ml,摇匀后静置1min,然后加水5ml,加硫磷混酸10ml,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4滴,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30s不褪)既为中点。 结果计算:w=
𝟔×𝐕𝐜𝐌×𝟏𝟎-3
𝐦
×𝟏𝟎𝟎(式中V代表滴定消耗体积,c代表滴定溶液
浓度,M代表铁的摩尔质量,m代表试样质量,6代表反应系数比例)
4、盐基度测定
原理:在试样中加入定量盐酸溶液,再加入氟化钾掩蔽铁,然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滴定。
试剂和溶液:盐酸(1:3)溶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盐酸溶液,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0g/L酚酞溶液,乙醇溶液,50g/L氟化钾溶液:称取50g氟化钾,以2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溶解后,稀释到100mL滴加酚酞试剂并用氢氧化钠溶液或1:3盐酸溶液调节溶液至微红色,过滤去不溶物贮存于塑料瓶中。
步骤:称取约1.5g聚铁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25mL0.1mol/L
盐酸溶液,加2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摇匀,盖上表面皿。在室温下放置10min,再加入氟化钾溶液10mL,摇匀,加5滴酚酞指示剂,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同时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作空白试验。 结果计算:
(𝐕0−𝐕)𝐂×𝟎.𝟎𝟏𝟕𝟎/𝟏𝟕.𝟎盐基度(%)=×
𝐦𝐱/𝟏𝟖.𝟔𝟐
(𝐕0−𝐕)𝐂×𝟎.𝟎𝟏𝟖𝟔𝟐
𝟏𝟎𝟎=×100
𝐦𝐱
式中,V0为滴定时空白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为滴定时试样消耗的氢氧
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c为氢氧化钠标准液的浓度,mol/L; m为试样的质量,g;x为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0.0170为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羟基(OH-)的质量;18.62为1/3铁的摩尔质量,g/mol。
5、絮凝效果试验
取100mL的量筒,往其中加入0.4g高岭土,0.1g聚合氯化铁样品,继续加蒸馏水至100ml,
混合、搅拌(快速搅拌1分钟,慢速搅拌2分钟)、静置10分钟。移取上清夜置于比色皿中,于TU一18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测其在5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OD550)。同时以蒸馏水代替聚合氯化铁作对照实验,并用以下公式计算其絮凝率。 𝐀
A:对照上清液在550nm处的吸光度OD550; B:样品上清液在550nm处的吸光度OD550;
经试验测得所制备的聚合氯化铁絮凝率达到92%,如下图:
絮凝率(%)=
𝐀−𝐁
×𝟏𝟎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