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外华人华侨对领导的广东抗战做出的历史贡献

海外华人华侨对领导的广东抗战做出的历史贡献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24卷总第111期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 Vo1.24 Sum No.111 JOURNAL OF OP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 No.3.2O15 海外华人华侨对领导的广东抗战’ 做出的历史贡献 陈雷刚 (广东党史研究室,广东广州,510625) 【摘要】抗战时期,广东党组织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侨务工作,影响和推动了广大海外华侨对领导的广 东抗战的支援。广大海外华人华侨虽然海天远隔,但积极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参加广东抗战,积极捐款献物,从经济上支 援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的斗争;政治上积极宣传抗日,声援领导的华南抗日斗争,维护国共合 作大局;积极奔赴东江、琼崖等抗日根据地,为创建和巩固华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华南抗日民主政权以及开展华南敌后 游击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l抗日战争;海外华人华侨;广东党组织;历史贡献 I中图分类号l D922.16 I文献标识码】A I文章编号】2095—932x(20t5)03—0031--06 全面抗战爆发后,广东党组织不仅在思 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 想上充分认识到华侨在祖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 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Ⅲ本文拟就海外华侨 用,而且在实践中根据倡导的建立民族 在抗战时期对领导的广东抗战作出的历史贡 统一战线的,顺应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热情, 献,进行初步的论述。 将华侨视为祖国抗战力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侨务工作,影响和推动了 一、抗战时期广东党组织和“八办” 广大海外华侨对领导的广东抗战的支援。日 积极开展华侨和侨务工作 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侨居在世界各 地的海外华人华侨也面临着亡国灭种、绝祖断根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 的危险。虽然海天远隔,但广大海外华人华侨始 国发动了全面进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接连失守, 终密切关注祖国的成败兴衰,当祖国受到外来侵 广州、海南等也相继沦陷。消息传到海外,广大海 略、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广大海外侨胞的 外华人华侨义愤填膺,侨居各地的侨胞纷纷举行示 爱国热情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从各个方面 威,他们来到各地的日本大使馆,向日本 支持和参加广东抗战,与广东人民同仇敌忾,积极 提出强烈,充分表现了海外华人华侨强烈的民 捐款献物,支援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抗日 族意识、爱国爱乡之情以及共赴国难的决心。在这 纵队的斗争;积极奔赴东江、琼崖等抗日根据 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党毅然提出了以国 地,为创建和巩固华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华南抗日 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建立包括广大华侨在内的广泛 民主政权以及开展华南敌后游击战争做出了不可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以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磨灭的历史贡献。同志曾作出这样的论述: 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东党组织和南 “中国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 方局领导下的八路军驻港办事处根据的指示, 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 积极利用广东毗连港澳、与南洋各国隔海相望并作 【收稿日期】2O15—04一l1 【作者简介】陈雷刚(1977--),男,江西高安人,广东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第24卷总第1 1 1期) 2015年第3期 为我国著名侨乡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华侨和侨务 工作。据侨务委员会统计,抗战期间海 外粤籍华侨人数近600万人,约占华侨总数的70%, 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南洋一带 。 1938年1月,八路军分别在、广州设立 办事处(以下简称“八办”),廖承志任驻港办主 开展华侨和侨务工作。曾生在惠阳组织抗日武装 时,八办和东南特委等通过南洋惠侨救乡 会、惠阳青年会等团体,动员大批青年到惠阳 参加抗日武装。1940年1月,处在对 琼崖工作的指示中,要求琼崖党组织“把琼岛创 造为争取九百万南洋华侨的中心根据地”和党在南 任,云广英任驻广州办事处主任。两个办事处以 方发展扩大影响的根据地,并要求冯白驹的应 在一年内至少扩大至一万人,要依靠人民,“可求 公开合法的名义,协助广东地方组织开展抗 日救亡运动,向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宣传中 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介绍八路军和新四 军的抗日功绩,接受海外华侨捐献的款项、物资和 药品,并组织他们回国回乡参加战地服务。八 路军驻港办事处成立后,非常重视对华侨的宣传 工作。1940年9月27日,廖承志致电延安及在 重庆的周恩来,提出:“为加强华侨宣传起见,我 们建议:(甲)海外宣传工作必须加强,盼侨委着 重布置,并经常指示。(乙)现有的办法,除 在港侨工委下设宣传组,以增强菲之《建国报》, 港之《华侨通讯》,出版华侨丛书,并与海外兄弟 报增强联系外,决定加强《国新社》工作,另在 中国保卫大同盟内,加强其英文通讯(暂作半月 刊)。” 1941年春,廖承志再次致电处 和周恩来,主张建立救国会工作委员会,奠 定向海外活动的基础;由他和潘汉年亲自负责华 侨、殖民地领域的报刊工作。为进一步使海外华 人华侨能经常了解国内抗战情况,以及的抗 日主张和,“八办”根据周恩来的指示, 创办了《华侨通讯》,宣传抗日和报道国内抗日消 息,《华侨通讯》销量一度达到3000份。1939年 至1940年,“八办”通过“保卫中国同盟”和 新文化书店等单位,翻印出版了的《实践 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著作, 并用英文向国外发行。另外,“八办”还创办 了《华商报》,该报在港澳、内地及新加坡、马来西 亚槟榔屿、越南等侨居地影响较大,销量达几万 份。总之,抗战时期“八办”做了大量的对华 侨的宣传工作,作为对外联络和宣传的 重要窗口,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正如周恩 来当初所指示的那样:“在建立一个对南洋 和西方各国华侨、进步人士的宣传据点。”_4 在建立华南抗日武装和华南抗日根据地的过 程中,广东党组织根据党的指示,也积极 助华侨”。同年3月,在对广东的工作指 示中,再次强调要在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 根据地,坚持敌后斗争的同时,努力“扩大宣传,争 取华侨的帮助” ,以充分发挥广东侨乡的优势,增 强华南抗日的力量。1940年l2月28日, 处又发出对海南军事、政治工作的指示,指示广东 立即发表告琼崖同胞及海内外同胞书,向琼崖 各界及侨胞作深入广泛的宣传工作和工作,争 取多数对我同情,使顽固派政治上孤立。广东 根据的多次指示,明确了今后工作的 方针,认为侨居南洋各国的琼籍华侨有60多万人, 是一支较雄厚的爱国力量,在广东既要积极争取南 洋各属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持,又应当把琼崖作为 华侨抗战工作的重点。根据和的指 示,1941年10月,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颁布抗 战时期施政纲领时,把‘‘开展海外工作,提高华侨 爱国爱乡思想,争取华侨积极支援琼崖抗战”列为 主要一项 。总之,1940-1941年,党对广东省 委就注意争取华侨援助接连发出四次指示电。广 东和琼崖地方党组织认真贯彻指示,致使 华南抗日根据地在远离、孤悬海外的不利条件 下,不断发展壮大。 南方局、广东和琼崖 特委也多次委派重要干部到南洋各国做侨胞工 作,发动他们支援祖国抗战和开展一系列抗日反 法西斯活动。这也是广东党组织侨务工作的 组成部分,这些工作大大地争取和团结了海外华 侨,反过来,他们对华南抗日游击战争和华南抗日 根据地也进行了大力支援,不仅在政治上对 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宣传和声援,而且在经济 上支援领导的广东抗战,捐献了大批物资;以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东团”)和“琼侨回 乡服务团”(简称“琼团”)为代表的海外华侨们还 万里迢迢,奔赴抗日根据地直接参战,谱写了可歌 南粤视点 陈雷刚:海外华人华侨对领导的广东抗战做出的历史贡献 可泣的历史篇章。 抗日游击总队。南洋惠侨救乡总会组织回国的东 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为东江抗日武装带回了华侨捐 助的衣物、药品数十担,自行车十多辆,照相机、油 印机、收音机等重要器材一批。1940年以前,曾生、 王作尧领导的两支人民抗日武装的衣被和药品,绝 二、积极捐款献物,从经济上支援华南抗 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 捐款献物是海外华人华侨支援及其领导 的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游击队的一项重要内容。中 共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及抗日根据地 地处祖国南疆,远离八路军、新四军等主力,孤 大部分是靠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捐献的。 海外华侨对华南抗日根据地的捐款献物,支 援了广东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缓解了他 悬敌后,其建立和发展困难重重,财物给养毫无保 障,后勤供应也跟不上,经济极端困难。“七七”事 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华南各抗日纵队的经费 来源和物资供应“一切依靠民众与华侨”,除依靠当 地群众自筹伙食费用之外,其余多来自港澳同胞及 东南亚侨胞的资助。 1938年11月,新马、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琼 籍侨团和港澳同胞为保家卫国,派出七八十名代表 到集会,宣布成立“琼侨联合总会”。到1939 年5_6月间,琼侨联合总会救济委员会通过廖承志 转给冯白驹领导的琼崖抗日纵队国币4万元,医药 一批以及寒衣1.5万件、军毯5000条、夹衣i000套、 背心1 ̄000件,以后还每月捐助国币6000元给琼崖 纵队。海南岛沦陷后,华侨还组织了从海南经 广州湾(今湛江)、到南洋的地下航线,为琼崖抗 日斗争接送捐款、军用物资和人员等。1939年夏, “八办”还购买了一部15瓦特的无线电发报机 送给琼崖特委。南洋老华侨符儒光还冒着生 命危险将这部无线电发报机运送到海南,顺利完成 了使命,为琼崖纵队与的电讯联络提供了 极大的便利。1940年4月,琼崖特委就海外 华侨对琼崖抗日根据地的支援情况,向作 了报告:“我们与海外侨胞的关系,在广州湾方面, 有一个半公开的办事处,主要联络海外华侨,在几 个月前也曾派代表到曼谷、新加坡两地去访问和劝 捐,结果获得琼侨欢迎,并募得2万元以上……而 各地琼侨返乡服务团,也全在我们的领导下,这两 个团体曾给我们以药品、军鞋、卫生衣等很多帮助, 并捐给我们4000元法币。,,【 海外华人华侨对东江人民抗日武装也进行了 财物接济。1939年初,华侨寄给宋庆龄转交给广东 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的捐款达港币20 万元。1939年2月,南洋惠侨救乡委员会在吉隆坡 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发动第2期募捐,把华 侨募捐款项的40%献给新四军、40%献给惠宝人民 们缺衣少药的困难,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华南抗日 根据地犹如雪中送炭。在南洋各地,华侨团体发 动侨胞捐输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各行店公司职员、 自由职业等有固定收入者的常月捐,进出口产品 的货物助赈捐,领袖诞辰、国庆、国耻等重大纪念 日的纪念劝捐,卖花卖物捐,游艺、演剧、球赛捐以 及迎神拜香演戏捐等等,募集款物用以支援广东 抗战。华侨捐献数量虽然有限,但他们积铢累寸, 捐输形式多种多样,着实令人感动,大大鼓舞了华 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志。1938年8月27 日,周恩来、叶剑英、廖承志、潘汉年曾联名致电新 加坡各侨团,指出:“诸侨胞忠诚爱国,累寄款项援 助,不仅同人等万分钦佩,益使我前线勇士将士之 感奋。,,[8] 三、积极宣传抗日,政治上声援领导 的华南抗日武装 海外华人华侨对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华侨身处异国他乡,常常饱受民族欺凌和被压迫 的苦难,他们迫切希望祖国强大、民族团结。在抗 日战争中,广大海外华侨把国共合作看做“抗战之 灵魂”、“胜利之生命”,并在海外造成一种强大的舆 论力量,他们在维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中发挥 了巨大的作用。在华南,粤籍海外华人华侨组建 众多华侨回乡服务团,先后回到广东各地,积极宣 传抗日。广东各地的华侨回乡服务团中,以东江 华侨回乡服务团、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和西江地 区的会宁华侨回乡服务团的规模和影响最大,他 们在政治上积极声援领导的华南根据地 和抗日武装,坚决打击顽固派制造的 磨擦的嚣张气焰。 在东江地区,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东 团”)于1939年1月成立,团长为叶锋,副团长为 刘宣。1939年上半年是“东团”发展的全盛时期,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第24卷总第1 1 1期) 2015年第3期 此间“东团”陆续建立了惠阳、海陆丰、博罗、紫金、 河源、龙川I、和平7个分团,东宝、增龙、两才、文森、 吉隆坡5个队及1个东江流动剧团,人数约500人。 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抗日。日军入侵海南 之后,由于敌人的百般摧残,各地群众人心惶惶,准 备携儿带女出走他乡,另谋生计。“琼团”见此情况 后,在琼崖特委的支持下,大力开展抗日救国 广州沦陷后,“东团”深入东江地区各地城镇和广 大农村,积极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他们通过 写标语、画漫画、出墙报、发传单、演出抗日救亡戏 剧,控诉敌人的罪行,动员群众奋起抗日。“东团” 的宣传活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使群众情绪很快稳 定下来,并以各种形式开展抗日救亡斗争,日本侵 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琼团”还积 还通过召开群众大会,节日纪念活动,举办战时小 极维护国共合作大局,对顽固派蓄意制造内 学、识字班、民众夜校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抗日救 部磨擦的行为不屑一顾,依然一如既往援助琼崖人 国的道理,动员群众行动起来,抗战到底。至1940 民抗日武装。1939年春,颁布了“异党 年初,由“东团”开办的夜校,参加学习的人数达 活动办法”,时任文昌县盲目执行来自 5000人以上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演出了《放 顽固派的磨擦,积极排斥党领导的 下你的鞭子》等40多个剧目,演唱了《长城谣》等 抗日民主力量。“琼团”的华侨了解到该没什 70多首抗日救亡歌曲。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控诉 么文化,对国内复杂的政治斗争不了解,于是他们 敌人的罪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1939 就积极向他讲清顽固派的真实目的,以争取其改 年夏,“东团”吉隆坡队深入东江各地开展抗日宣 变态度。“琼团”华侨通过该的弟弟做其思想 传工作,东江专署乘机向“东团”进行“一 工作。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之下,该终于幡然 个、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宣 醒悟,放弃了排共和活动,与党领导的琼 传,服务团的成员当即反驳,义正言辞地指出:“地 崖纵队进行合作。当海南当局得知华 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日救国的自由。华 侨经常给琼崖队捐款献物之后,还专门致电海 侨响应祖国号召,回来参加抗战,不管什么党派, 外琼侨总会,称“队假冒战功,向外间哄骗,希 什么主义,凡是抗日的我们都全力支持。”当场拒 侨胞勿上其当……”。但大多数海外琼侨根本不予 绝了当局拉拢服务团华侨集体参加 理会,许多侨领在得知当局的致电后立即表 示:“钱在我腰包内,我高兴给谁就给谁,任何人也 的企图。1940年春,在全国掀起逆流。 管不了我。’’ 。] 广东的当局也准备阴谋偷袭曾生领导的抗 活跃在绥江两岸的会宁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 日游击大队。“东团”的归侨获悉消息后,立即通 “会宁团”)也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抗日救亡工作。 知曾生领导的游击队。由于通知及时,曾生很快 为更好地进行抗日宣传“会宁团”在四会、广宁两县 带领游击队进行了转移,顽固派的阴谋因 办夜校、办妇女识字班和组织青少年歌咏队,通过 而未能得逞。由于“东团”在政治上支持中国 各种形式把广大青年组织起来,参加学习,进行抗 党的抗日主张,积极开展反对磨擦活动,为国 日救亡的爱国主义教育。 民党当局所不容。他们先是,进而打击, 海外华人华侨从民族大局出发,坚决维护抗日 1940年1月下旬,当局以东江华侨回乡服 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其反对顽固派 务团博罗队“良莠不齐,分子复杂”为由,对该队队 斗争的胜利,从政治上声援、支持了广东 长李翼及队员23人实施逮捕,并对他们进行严刑 党组织领导的华南抗日武装,有力地支持了同 拷打,最后关进监狱。在的下,“东团” 势力的斗争,对于维护国共合作、推动华 最后只能被迫解散。后来,“东团”化整为零,大多 南的抗战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数人加入了东江纵队。 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琼崖地区的华侨 四、积极参加华南抗日武装,为创建和巩 回乡服务团(简称“琼团”)回到琼崖后,积极开展统 固华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一战线的工作。他们常常以自己的家乡为基地,开 海外华侨侨居地虽然与广东相隔千里之遥,但他 展抗日救国救乡的宣传活动。他们还经常性地召 们除了以财力、物力支援华南抗战,在政治上宣传、声 开地方绅士、医生、教师等各界人士座谈会,动员他 援领导的华南抗日斗争外,还跋山涉水,毅然回 南粤视点 陈雷刚:海外华人华侨对领导的广东抗战做出的历史贡献 35 到条件艰苦的海南岛以及广东东江一带,组建战地服 导职位。与“琼团”一样,“东团”也有医疗队。由 务团;还有的归侨主动请缨杀敌,驰骋抗日沙场,为创 建和巩固华南抗日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9年初,日军大举入侵海南岛。守 军惊慌失措,而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却坚持与日 军展开游击战争。在此危急关头,东南亚各国的琼 医学博士陈雅云率领的缅甸华侨救护队,在深圳、 宝安、博罗、惠阳等地参加救护工作,仅8个月的 时间,就治疗伤病将士和群众达15194人,为华南 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 除了直接参加琼崖纵队、东江纵队组织的战斗 以及进行战地医疗服务之外,“东团”和“琼团”的华 侨们还通过多种形式广泛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武装; 籍华侨纷纷掀起各种形式的救乡活动,并在此基础 上成立了“琼侨联合总会”。该会成立后,组织了 一批批琼侨回乡服务团相继回琼,开展抗日斗 协助领导的抗日武装作战,以及培训抗日救亡 争。这些回乡服务团分别有分团、新加坡分团、 骨干、配合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东团” 越南分团和暹罗分团的琼籍侨胞,共计240多人。 杨德元领导的第三分团,在博罗县建立青年抗敌同 1940年6月18日,回琼崖参加战地服务的各分团 志会、妇女救国会等群众组织;潘祖岳等领导的增龙 在琼崖根据地林德乡召开分团团员大会,成立 队,在增城、龙门组织了抗日先锋队增龙分队和妇女 琼崖华侨回乡服务总团。符克为团长,符思之担任 抗敌会等组织。至1940年初,通过他们组织起来的 特支。总团下设宣传队、歌剧队和医疗队。 群众达1万人以上。博罗县第四区的抗日自卫队, 以林明汉为队长的医疗队建立医疗站,为抗日军民 曾配合阮海天领导的“增城抗日自卫队”,在冷水坑、 救伤治病:并为琼崖纵队办了3期医务人员训练班, 荔枝坳及联和、三江等地抗击日军,这些自卫队队员 约90人受到培训,为抗日游击队培训了一批医护 后来不少成为东江纵队第二大队和第三大 人员。“琼团”的华侨们经常亲临火线,抢救伤员, 队的骨干u 。“琼团”到达海南之后,根据救乡总会 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由于医疗队员们医术高超, 的指示,增设“琼崖青年训练班”,派出干部培训逃亡 服务周到,令许多伤员很快恢复健康,重返前线,因 出来的琼崖青年。这些青年培训完回到琼崖之后, 而“琼团”的医疗队被群众誉为“神医”。太平洋战 成为琼崖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文昌县抗日民主政 争爆发后,“琼团”解散,多数团员直接参加了琼崖 权成立初时,干部十分缺乏,“琼团”也给予大力支 纵队,拿起武器直接参加战斗,成为领导的游 持,先后派出10多名团干部到文昌县担任行政、群 击战士。参加琼崖纵队的归侨青年们,后来有的还 众、军事和文化等工作部门的领导。1941年冬, 成长为人民的高级将领,如琼崖纵队的马来西 琼崖特委决定在琼崖东北区建立统一的抗日民主政 亚归侨陈青山,建国后被晋升为少将。 府。“琼团”派出干部协助主持和召开了“琼崖东北 在广东东江一带,侨居南洋各国的的侨胞也 区抗日民主筹备委员会”会议,和各县的代表共 以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之“两才队”、“文森队”、“吉 同商议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事宜。据统计,“琼团”共 隆坡队”、“加影队”等名义,在海陆丰、博罗、惠 有成员276人,其中参加抗日民主政权工作和抗日 阳、东莞等13个县的广大地区进行战地服务。据 游击队的占了95%以上 。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粗略统计,先后回国参加广 许多参加回乡服务团的海外华侨在抗日战斗 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华侨子弟和港澳青 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他们中不少人还献出了自己 年同胞共有1000人以上 1 。东江纵队的华侨战 宝贵的生命,涌现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东团” 士因为人数众多,作战勇敢,因而曾被称为“华侨 之“增龙队”队员王丽,原是泰国火柴厂女工,回国 子弟兵”。在他们当中,有的归侨经过广东党 后加入了中国党,1942年参加了东江纵队医 组织的培养,经过抗日烽火的锻炼逐步成长,不少 院工作。一天,187师包围了医院,她指挥 加入了中国党,有的还成长为东江纵队的中 战士突围后不幸被捕,在狱中坚持英勇顽强斗争, 层干部。泰国归侨林文虎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后 壮烈牺牲。钟若潮原是泰国的理发工人,回国后 来参加战争,成为海军的战斗英雄。澳大利 加入中国党,还担任“东团”增龙队副队长,加 亚归侨曾生曾担任东江纵队司令员,建国后曾担 入东江纵队后,先后担任连指导员和中队队 任广东常委、副和广州市等重要领 政委。1944年5月8日,钟若潮为掩护司令部撤退,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第24卷总第1 1 1期) 2015年第3期 率部坚守马山,与数倍于我的加藤日军展开激战, 京:人民出版社,1967:934. 多次击退敌人的冲锋。钟若潮一直率领战士坚守 [2][3]沙健孙.中国党与抗日战争[M].北京:文 阵地,最后中弹壮烈牺牲。抗战时期,海外华侨积 献出版社2005:601,539. 极参加华南抗曰游击战争,很多人献出了宝贵的 【4]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一部)[M].北京:文献出 版社1994:318. 生命,在华南抗日根据地,象钟若潮、王丽这 [5]对广东工作的指示(1940年3月11日)[A].南方 样牺牲的海外华侨英雄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 局党史资料・军事工作[c】.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仅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牺牲的团员就有黄志强、 [6]广东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琼崖抗日斗争史 罗一帆、陈廷禹、叶风生等,共计达100多人 。 料选编[C].1986年刊印:147. 他们为保卫华南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 [7]琼崖特委给的报告(1940年4月1O日)[A]. 者而建立的光辉业绩,将永远铭刻在华南人民 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咖.广州:广 历史的丰碑上。 东人民出版社,1991:92. 【8】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M].广州: 总之,海外华侨对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广东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93. 抗战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他们除了在政治上声援中 [9】[13】广东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广东华侨港澳 共领导的广东抗战,维护了国共合作大局,还在经 同胞回乡服务团史料[A】.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对祖国 济上募捐财物救国助战,并积极组织爱国青年回乡 抗战的贡献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122,124. 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为广东抗日武装的建 [1O】广东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琼崖抗日斗争 立和壮大提供大批的干部、兵员,有力地推动和配 史料选编[C].1986:167. [11]黄慰慈,许肖生.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M].广州: 合了广东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为广东党组织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1. 的发展壮大、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以及华南抗日革 [12】缅甸华侨救护队工作状况….民锋,半月:flj(第一卷 命根据地的创建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广大海外 第一期),1939一O7~2O. 华人华侨对南粤和祖国抗战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将 [14]卢宁.海外华侨对华南游击战争的历史作用[J】.广东 永留史册。 社会科学,1995,【4). [15]广东党史研究室.中国党广东地方史(第 一【参考文献】 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459. [1.论联合[1]A].选集(合订本)[C].北 (责任编辑:弱水)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to Anti Japanese War led by CCP of Guangdong CHEN Lei—gang (History Research Ofifce,Guang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ofChinese Communist Party Guangzhou,Guangdong,China,510623) Abstract:Dunng the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f Guangdong did fruitful work on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in supportting the masses of overseas Chinese to the anti—Japanese :Overseas Chinese provided ifnance nad spiirt or partici[)ated in the war in Dongjiang,QiongYa nad other areas.They made indelible historic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the South China anti・・Japanese democratic regime nad hte development of South China anti--Japanese guerrilla WaL Key words: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overseas Chinese;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f Guangdong;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