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第6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I.2 No.6 2008年11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Nov.2008 查账、会计检查与审计 三者概念关系剖析 徐明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财务处,湖南长沙410004) [摘 要] 会计、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查账、会计检查与审计的概念及其关系仍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 看法。事实上,查账、会计检查与审计三者之间既有深刻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从历史、辨证和唯物观等角度 对它们的性质、职能、目标、作用以及评价标准和使用范围等进行剖析,能更准确地理解各自的内涵,把握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地把它们运用于实践。 [关键词]查账;会计检查;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272(2008)o6—0O86一o4 Dissecting the Conceptual Relations among Account—checking, Account Inspection and Auditing XU Ming—k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Hunan,China) Abstract:A divergence of opinions and understandings of the concepts and relations about account checking,account inspection and auditing has existed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of accounting and auditing.Essentially,account checking,account inspection and auditing are interrelated but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From the historical,dialectical and materialistic perspectives,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nature,functions,objectives,assessment standard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t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its connotations and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and apply them properly to practice. Key words:account checking;account inspection;auditing 对查账、会计检查与审计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看 认为,审计于会计,二者并列发展,是两个不同的 法,第一种看法认为,在现代会计出现以前,会计是个 学科。三种不同的观点,都没有对其进行历史、辨证和 大概念,它既包括会计、审计,还包括财务、统计、计 客观的认识,因此,应以科学理论发展规律来进行分 划、分析等这样一些含义。“会计管理的一部分内容, 析,正确认识它们三者的相互关系,以适应现在和未 一方面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即记录人类向大自然 来的发展。 斗争取得的效果;另一方面,会计解决了部分人与人 一、查账、会计检查与审计的联系 之间的关系,如财产的归属问题、剩余产品的交换与 1.三者产生的历史背景联系紧密 分配问题、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往来以及各种债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会计 权、债务问题等”。[】]在此观点下,会计同审计的属性 的萌芽时期来看,在人类对自己所占有的财产物资进 是一致的,即查账一会计检查一审计。第二种看法认 行计数、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对劳动成果进行分 为,审计虽然产生于会计,但侧重面不同,会计侧重对 配的需要的条件下而产生了会计。会计是对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的监督,而审计侧重对会计活动的监督,所 的记载,这个记载的本身是否真实、正确,统治阶级不 以审计≈会计检查,而会计检查≈查帐。第三种看法 会绝对放心,则需加以审查;财产所有者十分关心自 [收稿日期]2008—08—13 [作者简介]徐明科(1967一),男,湖南株洲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会计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86 己的财产发展变化情况,所以不仅需要会计,而且还 需要对会计进行审查,由此便产生了审计。《孟子正 义》中“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概括了会计的 基本含义。《周礼》上的“司会掌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 契版图者之武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说明已存 在会计检查,“听其会计”也就是检查他的会计怎么样 的意思。西周的“上计制度”(皇帝亲自参加听取财政 会计、社会状况及军事形势等方面的报告),致使审计 制度日趋严密,会计检查也同步发展。历代朝廷设专 职执行审计工作,如汉代御史府中的簿曹,从事掌管 “钱毅簿书”,审核财务及赋税收支;唐代刑部的比苦, 行使审计职权,当时称“勾覆”;在宋代,权力集中于皇 帝,更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 992年),设置世界上第一个以审计命名的行使审计 职权的机构——审计院;元代在户部设有审计科;明 朝设都察院行使审计职权,户部管理财政,进行会计 检查;清代设审计院,内务府中也设会计司管理财政,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曾规定,内务府的收支,须 按定额预算,由会计司查核_2]。 元年,北京设审计处,三年(公元 1914年)设置审计院并制定“审计条例”,十七年 (1928年)公布审计院组织法,后成立监察院,下设审 计部,在各地设有审计室并有职称,如“审计”、“协审”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财政部设置了财政监察 司,到1955年还成立监察部,各省市、各地区相应 设立监察局(厅),大企业中设置监察室,监察对象不但 包括经济上的,而且包括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不过到 1958年上述机构就被取消,只剩下主管部门进行财务 监督。所以,可以说,从1949至1982年,我国只有会计 检查而无审计。而“会计检查”一词,是在1962年高等 院校试用教材《会计原理》中正式提出,并被定义为“查 帐”。该书认为会计检查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经 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的一种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 的必要补充,也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账(我国财经类教科书上2001年以前一直叫 “帐”而非“账”),在古代由于军事上要用帐篷点将宿 营,但由于制作昂贵,对制作帐篷进行单独核算,登记 其用度过程,并将此过程称为“记帐”,登记帐蓬用度 的簿子称为“帐簿”。公元442年后,“帐簿”二字进入 会计核算领域,逐渐被表示为经济收支事项的总 称[3]。古代审计也非单独只查会计上的“帐”,它是由 就地稽查实物出入活动及其账目,发展到检查会计账 目,且目前的“账”的含义外延很广,如经济账、政治账 等等。会计检查中的查账,与审计中的查账的含义及 范围也有不同之处,只有审计中涉及会计事项时进行 的查账才与会计检查中的查账有相似之处。 2.三者目标相互依存 、 关于审计目标,国内外学者各有所述,如瑞典前 审计长伦尼勃格瑞认为,审计应作为和客观的检 查机构为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管理机构而工作。国 际会计标准委员会(IACS)认为审计的目标是防错查 弊,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狄克西审计学》认 为,审计目标是察觉欺诈舞弊,察觉技术错误,察觉原 理错误。(美)诃姆斯(AuthuaW・Holmes)将审计目 标概括为三个方面:以超然地位报告财务现状及营业 成果;以会计师身份担任管理当局或所有权人的 顾问或代表;揭发弊伪事情。我国李鸿寿、赵友良、陈 荣法编《审计学》(2003)书中认为审计目标一是监督 国家预算执行,二是监督企业全面完成计划,三是加 强巩固经济责任制,四是揭露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 动,五是维护财经纪律,六是促使企业健全财务会计 制度。王文彬、黄履申认为,审计目的一是检查企业会 计账面是如何反映实际情况的,二是检查企业会计账 目和报表所反映的情况是否正确、真实,三是检查企 业的财产、物资有无被贪污和盗窃,四是检查企业经 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企业 经营管理水平,五是检查企业生产经营上和资金投放 上的经济效益[t]。 综上所述,审计的目标应是社会对审计存在的最 高要求,即谓促使社会各项活动达到社会效益最优化 (观念上或实际上的)。总的来说,审计的目标要使各 项经济活动合法、合理、合规和有效。而会计检查的目 标,则是通过会计检查了解有关单位及其内部各部门 是否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法令和制度办事,会 计核算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即检查有关单位的经济业 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合规 性。所以可以看出,审计与会计检查在目标上有一致 的地方。 3.三者的作用相互支持 审计的作用是纠正错误,防止舞弊,并向社会证 明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具有一般的质量 标准。它不仅具有审计监督固有的保护性作用;而且 有建设性作用。具体为:维护党和国家的方针,保 证各种经济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财经法纪,保证财 政、财务计划的顺利执行;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健全 完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防范错 弊措施,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对经济活动进行见证。 而会计检查的作用表现在5各方面:保证各项、 法令、制度、计划和预算的正确执行;维护财经纪律; 保护国家、单位财产的完整;加强改善经营管理;正确 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查账可以说被任何体现监督职能的学科或部门 所采用,是一种论证执行监督者所代表的一定意志的 监督技术方法和手段,是审计在对经济生活中的会计 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见证中为掌握事实依据时所采 用的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检查监督对象的合法性、合 规性及合法性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87 二、查账、会计检查与审计的区别 事物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又有相互不同的一面, 所以在了解查账、会计检查与审计的相互联系时,有 必要认清它们的区别,以利于进一步正确认识和理解 它们各自的内涵。 1.性质上的区别 性质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审计、会计检查和查账 的内涵各不相同。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它根据所代 表一定阶级利益的国家意志(具体为有关法律、法规、 方针及审计标准等),按照超然(克服任何有违自 然发展规律的)形式,由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 当事人之外的社会指定公认的审计人员,对社会各经 济组织的经济业务活动及其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审核 与稽察,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揭发弊端,挖掘潜力,达 到改善社会经济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会计检查是根据会计公认原则及各种社会制度 的会计原理(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根据相关经济方 针、法律及法规,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 表、会计工作程序和其他有关核算资料及所反映的经 济业务进行正确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检查。查账是 各种经济监督学科或部门为体现其各自职能而广泛 采用的监督技术方法。“账”的含义外延很广,具体部 门有不同的范畴。可以说查账是实现各监督职能的工 作过程或程序的一部分,是监督的具体体现。从上面 三者概念的区别就可以看到各自的本质内容。 2.职能上的区别 审计的职能包括三方面,首先是监督职能。我国 第91条规定:“设立审计机关,对 各部门和地方各级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 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监督职能是审计的主要职能,它具有一定的性和 权威性,依法对审计对象进行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 (包括对会计的监督检查)。其次是评价职能。评价就 是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5-s'"析, 以事实为依据,按评价标准作出客观、公正、符合社会 意志的“两点论”的评价,既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 提出问题,且提出恰当的建议。最后是见证职能。不 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都要进行见 证,以使被审单位以见证的形式获得社会的公认,虽 然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内部审计职能的内涵也 在发生转变,但内部审计见证职能不会改变,相反将 更加明显。会计检查的职能是通过会计业务本身对会 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具体为检查经济活动和财务 收支的性;检查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评价会 计工作的质量及会计人员的水准。 3.目的上的区别 审计的目的具有会计检查目的所没有的有效性, 是防错查弊,加强社会经济控制和管理,提高社会经 挤效益;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提高(促进)会计行 88 为和会计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规性;而查帐目 的是保证符合各职能经济监督的准则或规则,提高工 作质量。 4.效益上的区别 审计的效益与会计检查的效益虽都可分为直接 效益和间接效益,但其内涵是不同的。审计产生的直 接效益表现在:促进被审单位的健全发展;巩固企业 的财务基础;增强企业信用,利于资金的有效调度;保 护所有者的利益;有效地揭露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舞弊 和错误。而会计检查产生的直接效益为:确保财产资 金的完整;保证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分配;完善会 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企业会计基础;揭露一 定范围内的会计行为、会计事项的错误及弊端,提高 会计的工作质量。另外,审计产生的间接效益有:使有 类同行为或活动的经济组织以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 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教育意义;通过审计监督、评价 和见证,促使各经济组织一切以法律为依据,减少弊 错的预防作用;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恪守各 项社会公认准则,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减少无标准 的事务处理,减少盲目性的,如有利于处理财产纠纷, 保证各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被社会承认其合法性。而 会计检查产生的间接效益也表现为教育、预防和经济 效益三方面,但具体内涵是有区别的。首先,会计检查 的教育作用是使经济组织以公认的会计准则及会计 原理为中心进行会计活动;其次,防止作用是通过会 计检查,促使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准确、真实、全面地 反映经济活动,减少违反会计准则及制度的会计行 为;最后,在经济效益方面,会计检查是使企业易于发 展合并或出让、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个 人的关系,容易获得保险金(投保企业>的给4,1-,易使 企业信用级别提高[5]。 5。依据标准上的区别 在法律依据方面,审计以“审计法”或“审计条 例”、“会计法”和国家的财经方针、、规章制度为 依据。会计检查只依据“会计法”、财经规章制度等书 面文件;在事实依据方面,审计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包 括已经发生的或客观存在的事实或与审计有内在联 系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包括会计活动)等方 面的事实。会计检查只限于以与会计行为、会计事实 有关的事实为依据。前者所要求事实包括的范围要广 泛得多;在制度依据方面,审计要以所有行政部门统 一制定的各种制度、原则、规程及各种管理制度等规 定为依据,会计检查只依据财政部统一制定的各种制 度、准则、规则及规程;在资料依据方面,审计是以被 审单位的各种原始凭证、账册、报表、会议记录、业务 记录、契约、合同、往来函件及口头调查记录等资料为 依据,而会计检查只能以会计凭征、会计账册、会计报 表等会计资料为依据。 总的来说,审计是以审计准则及全社会经济利益 为评价标准,立足于整个社会。而会计检查是以会计 来越细,不仅原学科有很大发展,且逐渐分离产生出 公认原则及各所属职能部门的利益为评价标准,在一 各种分支学科或边缘学科,这种发展趋势是现代科学 ’定程度上立足于本部门。 理论的发展规律。只有正确认识审计、会计检查和查 6.执行机构权力地位的区别 账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有利于经济工作的进行 审计的执行机构主要是我国实行监督的职能 和经济理论的研究,决不能因历史上先产生会计、结 机关,直属总理领导;审计人员由国家审计机构 合会计而产生审计且审计与会计始终保持密切的联 或上级主管部门派出,或是依法由会计人员以#I-的专 系,就将审计列为会计的分支,将审计与会计检查等 职社会审计人员行使专门监督,且在执行任务中,具有 同起来,又因“账”与会计中的账簿有关联,就将查账 会计检查执行者所达不到的性和权威性,处于其 与会计检查简单地等同。如许多学科是以数学为基础 他任何经济监督部门的地位之上,有解除企业单位经 一样,但不能认为这些学科就是数学的所属门类,解 济责任及社会责任的权力。而会计检查无专门机构,既 剖学要懂生理学,但不等于解剖学就是生理学的分 可由会计人员自行检查,也可委派别人检查,权力受限 支。因此,只有认清了审计、会计检查与查账的本质并 于本部门,且往往受到上级的牵制或干扰,作出的决定 能认识和把握它们的变化发展规律,才能能推动审计 或结论也受到主观或客观消极因素的影响。 学科、会计学科及监督技术方法的理论研究,才能把 7.督察范围的区别 它们正确地应用于实践; 审计范围广泛,它可以系统地组织对整个国民经 济的活动(包括会计活动)进行全部或部分的审核稽 [参考文献] 察,评价及见证其合 ̄IJE、合规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超越出会计检查的范围。而会计检查只能在具体经济 Fa]杨纪婉,阎达伍.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一兼谈会计 单位中对其会计活动特别是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合理 学的科学属性[J].会计研究.1990,(1):11—14. 性和真实性进行检查监督,并不能保证企业单位有较 [2]李鸿寿,赵友良。陈荣法.审计学[M].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提高经济效益,体现不出有效性,约束力不够。 ; 出版社,2003.5O一71. [3]王文彬,黄履申.审计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执行时间上的区别 .48—63, 审计不仅包括对被审项目的事后审计,而且包括 [4]陈荣法.审计手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12--24. 事前、事中审计,以查明效率及效果。会计检查一般均 F5]刘陶福.审计正要[M].:三民书局,2006.31—42. 为事后行为,以防再犯。 随着历史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越 [本文编校:易雪玲]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