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监测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监测问题的几点思考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11期(2ol1年l1月1 中国科技论坛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监测问题 的几点思考 李修全 ,玄兆辉 ,高昌林 ,宋卫国 (1.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2.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对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的监测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就现阶段如何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监测 工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指标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体系;监测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Indicator Monitoring for Scientiic and Technolf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Li Xiuquan ,Xuan Zhaohui 一,Gao Changlin ,Song Weiguo (1.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8,China; 2.School of Trafifc and Transport,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indicator monitoring of S&T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advices about how to carry out S&T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howto build the corresponding monitoring indicator .system-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indicator system;monitoring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 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体现了科研活动与社会需 和探讨。 1 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的测算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指成功实现产业化或商业化 应用的科技成果数占统计周期内科技成果总数的比 例.计算公式通常为: 成果转化率:成功转化成果数/总成果数xlO0% 求相符合的程度.反映了科研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在 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开展科 技成果转化指标监测.有利于引导科研活动更加关 注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目前,我国对社会科技成 果转化的统计监测力度还很薄弱.用于反映科技成 果转化成效的监测指标体系还不完善.不能对科技 管理工作形成有效支撑.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思考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指标.然而在实 际测算中还存在着多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从分子上看.目前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统 计界定还不明确 科技成果是指某一科学技术问题 收稿日期:201卜06—16 作者简介:李修全(1976一),男,山东烟台人,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指标、信息经济及其测度。 l2一 中国科技论坛 (2011年11月1第11期 通过研究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 的创造性劳动结果.并获得实践检验及社会承认…。 率如何计算同样也需要加以考虑 全社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测算目前面临着许多 困难.由于统计口径模糊,计算方法不明确,实际工 作中往往是各自按不同的理解进行操作.使得测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 转化的定义是: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 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 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 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_2I。要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监测,除上述概念之外,还 需要对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在统计意义上有一个明 确的界定 然而.目前对于科技成果哪种程度的转化 属于成果的有效转化等问题还没有一致性的认识. 科技成果转化率公式中分子项的计算缺乏明确的统 计规范。 第二.从分母上看.一方面.由于科技成果本身 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在科技成果转化率监 测中对于科技成果的界定规范也不完善。使得在分 母计算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 化率指标的测算与分母的选择密切相关。对于很多 基础理论研究或社科类研究.其科研成果本身并不 存在直接转化问题 分母界定范围过大就会以偏概 全,使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失去监测和引导意义。因 此.需要在深刻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的基础上. 对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的分母测算进行充分研究 第三.从科技成果转化的时间周期来看.一个科 研项目完成后.其成果需要有一个主动推广.并被社 会所认识和认可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如果分子、分母取自同一年.则得出的比率指标值可 能与实际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即分子 中的部分转化成果可能来自以前年份.并不包含在 分母的科技成果总数中 由于不同科技成果需要不 同的转化周期.如何确定科技成果的统计周期是计 算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大难题。 第四.一个科研成果最终达到可商业化的水平. 通常不是一次资助和一个研究周期所能完成的 对 于为成果转化做出贡献的前期基础性探索性的研 究,其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计算.以及对于科技成果 的多次转化的计算.现在都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 第五.集成创新是在结合已有技术单项基础上 加入创造性思维.形成新的科技成果 集成创新型科 技成果转化在我国占有相当比重.对于促进现有科 技储备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对于集成创新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 结果并不能有效地反映社会科技成果转化的真实情 况.也难以为各方所接受。通过单一指标反映全社会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往往顾此失彼,与现实情况脱 节 有科技管理和科技统计专家们认为.全社会的科 技成果转化率就目前来说还是个伪指标.在理论认 识和统计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应当谨慎采用科 技成果转化率指标作为考评指标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 进.经济发展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依赖度日益增强.需 要有一套科学全面的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指标体系支 撑科技管理工作。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监测工作 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值得我们在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 更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指标体系 2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监测的数据来源 我国的科技统计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 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完整科技统计监测系统.为 进一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监测提供了良好的软 硬件条件。基于我国现有的科技统计体系,可以从以 下5个方面的数据来源探讨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监 测问题: (1)专利登记系统。专利是一种重要的科技成果 载体,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对全国专利成果进行登 记和管理。《专利统计年报》对全国范围内三种专利 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授权状况、专利有效状况进行 了全面统计 此外.为了解专利成果的转化实施情 况.国家知识产权局也通过抽样方式开展发明专利 运用状况专项调查 在对2008年我国发明专利运用 状况专项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40622份.回收 35674份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2008年授权的国内发 明专利实施率超过60%.专利技术转移率接近两 成f3]。 (2)科技成果登记制度 全国科技成果登记与成 果统计是科技部专项科技统计调查之一 科技部发 布的《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报表 制度》对国家科技成果的登记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 和规范。科技成果登记体系覆盖范围较大.包括了国 家科技计划、部门计划、地方计划、部门基金、地方基 第l1期(2011年11月1 中国科技论坛 一13一 金、民间基金、国际合作、横向委托等各种项目的科 技成果产出,包括基础理论成果、软科学类成果、应 用技术类成果等成果类型 2009年登记的应用技术 角度为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提供了一种途径 该项指 标的不足在于,专利只是科技成果产出的一种载体. 许多科技成果并没有通过专利申报的形式进行登 成果中.实现稳定应用的比例为91.38%.比2008年 增加1.89个百分点:相对于2009年全部登记成果 数来说,成功应用的成果比例为80.0%E 。 (3)技术交易市场统计。为促进技术转让转移, 加强科技成果应用.国家建立了各级技术交易市场. 发挥了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截至 2009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技术交易机构19401家 科 技部针对技术市场交易活动设立了专项统计调查。 根据技术交易统计数据,2009年度,全国通过技术 市场登记的技术合同21.4万项.成交金额3039亿 元.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共11.7万项,占 全部成交合同的54.93%t5]。 (4)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统计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统计是科技部针对各类主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执 行情况组织实施的一项科技专项统计调查,包括国 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 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 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统计.除监 测专利、论文等科技成果产出之外,也进行科技成果 转化成效的监测,提供了成果转让数、成果转让收入 等成果转化指标 根据统计.2009年863计划项目 完成成果转让500多项.转让金额超过5亿元: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完成成果转让825项。转让金额28亿 元_6_n (5)科技综合统计。全国科技综合统计调查由科 技部、统计局、教育部、国防科工局等部门共同组织 实施.对全国各大学、科研单位及企业开展的科学研 究活动的规模、投入、产出等情况进行全面性统计调 查,调查对象涉及全国各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 生产企业等 从2009年的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 查开始.科技综合统计设立了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 可数、专利所有权转让许可收入等科技成果转化类 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企业共实现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共30.7万项。 实现专利所有权转让和许可收入85亿元。 上述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各有其特点.分别从 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情 况 专利登记管理系统对国家的专利形式的科研产 出进行了全面的管理.专利实施率问卷调查。从专利 记 另外.专利运用状况专项调查是一种抽样问卷调 查.不具有全面性 因而.专利实施率只能部分地反 映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在全国科技成果登记制度中.对于应用技术类 成果.设置了成果应用情况的填报项目.对成果转让 的企业数、金额等进行统计。然而,根据《科技成果登 记办法》规定,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 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非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 果自愿登记 因此.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的成果来源以 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计划项目成果为主.科技成果 登记体系没有对所有科技成果进行全面覆盖 进行 登记的成果大多是具备产业化潜力或已经实现转化 的科研成果.因此.根据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的统计数 据得到的成果应用比例指标通常较高。 国家科技计划统计的调查范围主要是国家科技 计划项目.其成果转化数据只能反映国家科技计划 项目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不能单独用来监测 社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技术交易市场金额数据实际是对科技成果转化 过程中的技术转移界面进行了监测.更多的是一种技 术转移指标.不能全面反映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一方 面.技术交易从概念上与科技成果转化不完全等同. 交易后的科技成果多数进行了转化.也有相当部分比 例的技术交易活动并不是以成果转化为目的.或转化 不成功 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可能采取不同的实 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 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分为: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 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 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 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因 而.技术交易市场只是科技成果转移活动的一种途 径.不具有全面性。 从图1可见.技术交易市场数据所反映的成果 转让范围仅限于通过中介机构进行的市场转化活 动 对于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高校、科研机构与生 产企业之间的直接转让,不能有效反映。此外,对于 大学、科研机构的自行转化,以及生产企业内部研发 的自行转化活动。由于没有通过中介机构,因而也不 能被统计到。 ——14—— 中国科技论坛 (2011年11月1第11期 科技管理提供抓手,促进政、产、学、研、用相 市场转化 高校、科研 机构 f ) 市场转化¨ 科:撇 技综合统计 生产企业 自行转化 结合.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水平.也能为 科技机制创新.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提供有效支撑。因此,“十二五”期间,科技统 计工作应进一步关注对科技与经济社会的 自选转化 图1科技成果转化形式示意图 科技综合统计是专门针对国家科技活动开展的 全面统计调查.科技综合统计的调查范围涉及国民 经济各行业中有科技活动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调查 对象覆盖了所有成果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监测范围 全面 综合科技统计系统所覆盖成果的类型也更广 泛.不仅包括专利成果.也包括其他各种形式的科技 成果.比如计算机软件、动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 布图设计、生物医药新品种等。然而,科技综合统计 在科技成果转化类型方面涵盖不够丰富.目前仅包 括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专利所有权转让许可 收入等监测指标 综合而言.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具有转化方式多 样化、涉及主体多元化等特点,单一数据来源难以完 整反映社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专利登记体系。科技 成果登记制度.国家科技计划统计.还有技术交易市 场体系.都只是侧重从特定的角度对科技成果转化 情况进行监测,且监测对象存在交叉重叠。相比而 言.科技综合统计的调查覆盖范围广泛.成果类型全 面。此外。基于科技综合统计数据.多年来开展科技 成果转化成效监测工作积累了经验.已形成了一批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统计专报支撑科技管理决 策。因此。有必要以科技综合统计系统为主要平台, 结合其他专项统计数据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综 合指标监测体系.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科技成果转化 监测工作的开展 3启示与建议 目前我国仍存在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 程度不高的问题。一方面,科研管理和评价中过多地 强调科研活动本身.更多地以论文专利等科研产出 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资源密集型、劳 动密集型特点仍然明显.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 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的结 合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监测工作能够为 结合.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监测 3.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监测系统建设 科技管理部门对科技统计系统和 科技成果转化监测工作的重视是工作顺利 开展的重要保证。(1)加强国家科技统计系统建设。 国家科技统计系统的有效运行是科技指标监测的根 本保障,应从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科技统 计系统的建设力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监测提供 良好的统计基础。(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监测制度。 目前.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统计界定还不明 确.这成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 因素 建议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研究和制定科技成果 转化界定的相关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 成果转化统计监测制度。(3)加强管理应用。部 门应在明确统计口径和了解特定指标含义的基础 上.积极利用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指标数据.开展对特 定领域和特定问题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效评价应用. 从而调动填报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数据采集 质量。 3.2研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指标体系 单一监测指标和单一数据来源都不足以全面有 效地反映社会科技成果转化状况.应在充分利用现 有科技统计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一套综合 的科技成果转化监测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可能具 备以下特点:(1)总量指标为主,相对指标为辅。由于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 率测算中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的存在.目前科技统 计系统还不能支持对全社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进行 监测。而现有统计监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总量指标. 比如技术交易额、专利转让金额等.加权综合后能够 较好地反映全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的整体情况 因此。在转化率指标难以准确获得的情况下.成果转 化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以总量指标为主.相对 指标为辅,引导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先从规模上突破。 (2)充分利用现有数据来源。现有的专利登记管理体 系、科技成果登记管理体系、技术交易市场等国家科 (下转第40页) ——40—— 中国科技论坛 (2011年11 1)第l1期 f技术.本文分析了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优势,建立了一 有着规避风险的本能:分析了一体化模式的运行控 体化模式存在的风险因素集,运用交易成本经济理 制系统,使用系统控制理论,构建了一体化系统的反 论和博弈论对一体化风险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体化 馈系统模型,得出了一体化系统的控制要点,为顺利 成员之间的博弈是一种长期的、动态的合作性博弈, 实施一体化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冯武军。毛玉如,陈红,陈闯.我国化工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研究[J].现代化工,2007,27(3):8一l0. f2]陈伟亚,马玉明,袁兵,高山.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1):36-40 3]贺传皎。李江.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J].城市,2007,(3):34—39. 『4]李宗柏。路策.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8—119. 『5]胡山鹰.磷资源产业循环经济[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5 [6]顾宗勤.我国化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J].国际石油经济,2004,(12):52—55. 『7]谢家平,孔令丞,籍魏.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2):25—28. 『8]王兆华,尹建华.生态工业园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81—86. f9]罗璇,赵旭.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10):1393—1397. 『1O]谢家平,孔令丞,籍魏.石化产业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循环经济效果[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2(1):8—13. 『11]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现代项目管理发展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张九庆) (上接第14页) 研成果管理和监测体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科 技成果转化成效进行了监测.其特定领域的指标数 3.3针对特定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监测试点 基于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监测的现状.开展科技 成果转化指标监测工作的途径可能是:缩小范围.先 选择目前科技管理比较规范、统计基础相对较好的 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监测试点.进而在监测实践 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这为我们研究建立科技成果 转化监测综合指标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3)体现科 技成果转化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个由 部门、科研部门、生产部门、技术市场诸方面共同构 成的科技成果向生产力实现转化的过程.科技成果 转化成效也不能简单地靠一个指标来进行评价,应 当建立贯穿科技成果转化链的综合指标体系.包括 成果的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移能力、科技成果转化 成熟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监测范围。高校、科研机构 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技统计基础较好.也是政 府科研经费主要支持的领域。因此,可以先在高校、 科研机构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上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监测试点。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引导科研机构和高 等院校的科研活动更加重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贡献.解决社会发展中重要问题 也为优化配置 效果等多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反映科技成果转化在 各环节上的成效.同时也有利于从中发现问题.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顺利开展 科研经费提供坚实的统计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得乾.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改革设想[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9):28—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S].1996. [3]王晓浒.我国发明专利实施率超六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7):6-6. [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09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R].北京,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10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R].北京,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2010 ER].北京,2010. (责任编辑迟凤玲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