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怎样欣赏图画书

怎样欣赏图画书

来源:华佗小知识
新城幼儿园第一届阅读节学习资料

怎样欣赏图画书

图画书,又名绘本。它是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书。给孩子阅读图画书,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度快乐的亲子阅读时光,有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感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和智能的成长都非常重要。以下资料摘自《由图画书爱上阅读》(余耀编著),相信会给您带来帮助。

封 面

一本书首先映人读者眼帘的是它的封面,所以向未来讲究的书籍都是精心设计封面和版式装帧的。一本书的封面同时也透露出这本书的某些重要信息,甚至是这本书品位的一种象征。对于图书而言,封面则更具意义。

一般而言,图画书的封面是取自书里面的某一副画,而这副画往往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比如像《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封面所展现的一位慈祥而督智的老爷爷搀着自己的小孙子在小路上漫步。爷爷的笑容里透出的慈祥和小孙子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深深印在读者的脑海里,让人难以忘记。

也有一部分图画书的封面是根据图画书的内容而单独创作的。它是对图画书主要内容的一个高度提炼与概括,乃至一个有里的补充。比如《小皮斯凯的第一次旅行》的封面,图画书里面没有,但却让读者能猜测到图画书所讲的故事概括。这样的封面在阅读时,可让读者试着将封面的图画插入图画书中的某一页,以此来激励读者深入阅读的愿望。

封面上除了图之外,还要注意书名、作者及译者、出版社等信息。有一种精装书,在封面外面还有护封,这种护封前后都有一个向里折的折口,称为前后勒口。在勒口上往往印有这本书的简介及作者、绘者的介绍。这些都是阅读者不可忽视的地方。

封面的阅读,我们至少可以进行两项有意思的阅读活动。

其一,猜测大意,产生期待

阅读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阅读期待”。一个读者在阅读期待的心理条件下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效果。比如庆子·凯萨兹的《不要再笑了,裘裘!》的封面,可以猜测出正在笑的是裘裘,而在一旁 看着它的是裘裘妈妈。妈妈的表情为什么有些担忧?为什么不要再笑了呢?裘裘笑得多可爱啊!在阅读正文之前,有这样的阅读期待产生,极易理解这本书的主要信息,把准书的主旨。

其二,激发兴趣,乐于阅读

兴趣是种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当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以后,会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所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说兴趣的产生有时是有些偶然性的话,那么由兴趣上升到热爱程度则更加坚定了兴趣,使之不易动摇,

1

新城幼儿园第一届阅读节学习资料

不易流失。从而产生稳固 的心理趋向。这是阅读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循循善诱者会由趣入手,渐渐把读者引入一个产生阅读快乐和热爱阅读的境地。比如在阅读托托和帕德系列《赶回家过圣诞节》这本书时,可先想想西方人过圣诞节是个什么样儿,他们会干些什么?和我们国家的哪些节日相似?然后再看封面,想一想“赶”回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从而使读者迫不及待地打开图画书进行阅读。

也有的图画书,需要将封面与封底连起来看。比如在阅读《11只猫做苦工》这本书的时候,小孩子会很敏锐指出只有10只猫,怎么会有11只猫呢?打开封底一看,原来还有一只猫在封底上。树后还藏着一个妖怪呢。

环衬——蝴蝶页

打开封面之后,我们会看到封面与书芯之间有一张衬纸(简装本则没有)。这就是环衬,又称为蝴蝶页。这是成人最容易漏读单位一页,一般人匆匆翻过,后者干脆与扉页连在一起一翻而过,这样往往会错过作者和编辑的独运匠心。

孩子一般不会漏过环衬的,虽然他们可能说不出来什么,可能会有新奇的发现与新奇的联想。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的蝴蝶页是那条神气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给人一种神奇的梦幻色彩,更有浪漫的色彩。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演绎着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让人沉湎其间,感觉爱的暖意。

也有环衬的图案是一样的,但经过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之后,读者产生了不同的读图感受。有一次在为孩子读《小皮斯凯的第一次旅行》,前后环衬看完了之后,孩子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了。前环衬充满神秘,隐藏着危险,让人有些害怕,又有些刺激;后环衬仍是那幅图,但却让人感到温馨,有一种战胜困难之后的喜悦。或许前后环衬又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反刍阅读与深入阅读及演绎阅读的空间与平台吧。

环衬的内容一般不需要讲解,只是稍稍提示,让读者注意罢了。这样,才会让读者有更深入的发现。作者与编辑有时在运用暗示手法传递一个小小的信息,让人值得玩味。所以在看到蝴蝶页时,不妨停些时间,沉静下来品味品味。

扉页

翻过蝴蝶页之后,我们便看到了扉页。扉页上一般写着书名、作者和绘者以及译者和出版社。有的扉页上还有作者、绘者的简介以及本书的获奖记录。读图画书,扉页一定要仔细地看,因为其中包含丰富的信息。它会告诉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大致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活了100万次的猫》的扉页上就是那只威风的虎斑猫,它与封面的姿态略有不同,扉页上的猫张开双臂,仿佛在诉说什么。

大部分图画书的扉页总是阅读的起点。因为正文向前后延伸,使得故事跨越的边界,让人读出无穷的意味。扉页中的伏笔与暗示,仿佛大戏开演前的锣鼓声响,为正文作好了铺垫与情境的营造。比如那本让许多人为之感动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你看扉页上的一个小小的画面绝不是多余的,它表达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大兔子和小兔子在一起快乐的玩耍,小兔子在精神上特别满足之后才会有下文那天真的问题,猜猜我有多爱你?试想若没有这样的铺垫,一开始便产生这样的问题,让人觉得多么唐突,甚至让人觉得矫情,反而不能体现那份浓浓

2

新城幼儿园第一届阅读节学习资料

的爱意。

有的图画书的扉页上是一张阅读的地图,也许刚开始阅读并不能有什么发现。当读完整本书之后,蓦染回首才发现扉页上已将故事的重点一一指出,让我们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比如佩特·哈金丝的《母鸡萝丝去散步》。还有《11只猫做苦工》,它的扉页上就是这11只猫旅行的地图。看完书之后,借这张地图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故事复述出来。

正文

好了,翻开扉页,总算到了正文。一般人读书总是以为正文才是书的开始,对于纯正文类的读物也许是这样,但对于图画书而言,则只代表着书的主题部分开始逐渐呈现。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图画书至少包括以下三种语言:

一是图画语言——由图画来表达

二是文字语言——由文字来传递

三是图文相结合、对照、碰撞产生新的语言

正因为图画书适合这种语言,所以许多学者一直认为听读图画书和自己看图画书是不一样的,日本的松居直先生一直认为图画书不是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他在《图画书的快乐》中阐述:图书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书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觉讲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父母或者是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受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这样的阅读,传递知识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加深亲情。所谓的“亲子阅读”,正是对现代人人际关系日益淡漠的一种校正与补充。

如何读图书给孩子听,是没有技巧可言的。只要具有爱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方法,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书至此处,忽然想起笔者家乡的一种曲艺形式——扬州评话。乡人爱听人说书,造就不少评话名家。不少人喜爱听书,而不去看书,品的是说书人的那个味。如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说《武松》,被誉为“活武松”。他认为故事的原型他只记个大概即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装进去,自然而然就产生出一个活脱脱的“活武松”。由此可见,艺术之间的相通让人惊讶不已的。

我们在阅读图书时,其实是在进行一次“发展之旅”,不知道会从什么地方冒出一个新奇的发现。这种惊喜、这种意外收获使这趟旅行变得充满神秘和刺激。尤其是对于看图听文的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多姿多彩、神秘莫测的广阔天地。

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天才/孩子看到的形象,永远比他听到而留下的记忆深刻。这就是为什么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一再强调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告诉他什么,而要让他看到什么”。比如那本《彩虹色的花》,

3

新城幼儿园第一届阅读节学习资料

它讲述一个关于奉献的故事,但孩子们可不愿听那些所谓的高尚道理。可他们喜爱看到这花花绿绿、颜色鲜艳的彩虹色的花。看到她把自己的花瓣一瓣一瓣地递给需要的人。当她献出自己的一切后,花茎也折断了,但她仍然喜滋滋地站在那儿。孩子的心灵受到触动,为她惋惜,甚至落泪。当天空出现一道耀眼的彩虹色的光芒时,所有曾接受过彩虹色的花捐赠的人都从远处跑来。大家心里渐渐温暖起来。大家都想起了彩虹色的花曾给过自己的帮助。这时你会发现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意,他们已经领会了图画书所要表达的东西。它超越了语言和文字,直指人心,又是何等的快意啊。

孩子的眼睛是纯澈明亮的,他能看到许多成年人到不到的东西。这些成人眼中无法发现的东西往往就是童年时最宝贵的东西。这也许就是安徒生让那位发现皇帝没有穿衣服的是位孩子的用意吧。有时图画书的作者童心未泯,故意与读者开个玩笑,在作品中多画个人物,以告诫孩子们要慢慢地欣赏。有时是因为画家的一时大意,忘了统一前后的绘画风格,被细心的孩子一一挑出,让这样的“错误”留一个永恒的纪念。

当然,更多的是作者匠心独运,用巧妙的构图,来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探索。使这种启发式的阅读更有乐趣。比如那本非常有名的《爷爷一定有办法》,作者菲比·吉尔曼,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地板的部分都是一样的、静止的,没有变化。可后来她在再版时把地板在小老鼠的一家的生活与地板上的约瑟一家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用那些剪下来的碎布为引线,把两个世界紧密连在一起。让孩子发现一块破旧的零头布竟然改变了老鼠愈加的生活。

有时,我们在读图画书时,会像听音乐一样发现图画书的节奏和旋律,使图画书这门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你听:

“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我一定得去吗?”

“我一定得去吗?”

“我好害怕……”

“我好害怕……”

“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见到他……”

“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见到他……”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语言的节奏性与画面的节奏(颜色、构图、色调等)构成了故事的节奏,特别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图像与

4

新城幼儿园第一届阅读节学习资料

语言之间建立某重联系,让言、像、意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习得语言,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一切均在消无声息中进行,真正使阅读“春风化雨”,让阅读“润物细声”。

封 底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合上书时,封底也是不容错过的。

封底上的信息有时非常丰富,可能是这本书的简介与导读,也可能是这本书的推介与评论。

大部分的封底与封面想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和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表现手法各异,或直接绘出。或用简笔暗示。总之,合上书,不是一个结束,很可能是另一个开始。新一轮阅读的起点。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封底是小老鼠一家正在阅读一个温馨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呢?约瑟的那枚纽扣在哪里呢?这完全可引发新新一轮的阅读。常读常新,常新常读,图画书的魅力无穷,奥妙无穷。

这里还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图画书与动画片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读图画书与动画片最大的区别是阅读的节奏与接受的态度。动画片以鲜明的线条、色彩吸引许多孩子的眼球,但看动画片其实是被动的阅读,控制场景的主动权不在读者自己,是被动地跟着动画片制作者的导线前进的。而看图画书的主动权在读者自己,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可以从前往后看,也可以从后往前看,可以看后面,再翻翻前面,甚至对照联系起来看。图画书的任意一页都能成为一个切入口,成为一个阅读的入口。从从容容、坦坦荡荡地阅读,涵泳,在自己的心中构建自己的图画书世界。所以,看图画书会越看想象力越丰富,而动画片则会使自己的节奏紧张,紧张地没有时间思考与想象,一切只能是过眼云烟,留下不可沉淀的东西。另外,在翻书转页之间,也有阅读的乐趣,往往产生阅读趣味的地方就在这里,在读前图时,可猜猜后面将要发生的场景,然后在翻开印证。于会心处一笑,于意料之外惊奇,不失读书的真乐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