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学语文自测题含答案】
s=txt>《大学语文》自测题1
学院__经济学院___班级__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班___学号_12_姓名 矫梦乔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诗经》,共 305 篇。
2.《诗经》原名《 诗 》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诗经》。
3.《诗经》分为__风 、___雅 ___、__颂 ___三部分,其划分依据是 内容 。
4.《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__ 赋 ___、__ 比 ___、__ 兴 ___三种。
5.《诗经》以 四言为主,结构上多用重章叠句 ,情致回环往复。 诗,追述征戍时的苦况 ,反映了 西周时代的戍卒生活。
7.《采薇》一诗以 采薇 起兴,其中“薇亦 作止”,到“薇亦 柔止”,再到“薇
亦 刚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心绪的变化。
8.“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
诗歌载体 ;又指汉代刘向汇集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拟之作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 。
9.《诗经 》和《 离骚》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 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和 浪漫主义诗歌传统。
10.司马迁认为“离骚”二字的含义为 犹离忧也 。
11.《论语》主要记载 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纂而成,是先秦时代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一部 语录 体散文集。 12.《学而》是《论语》的第 一 篇,取 第一章孔子说的前两字 为篇 名。
1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 的思想。
15.《逍遥游》认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 有所待 而不自由的,只有 消除了物我世界 ,达到无己、 无功 、 无名 的
境界才是绝对自由,即逍遥游。
16.《逍遥游》善于用 寓言说理,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
“尘垢秕糠” 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断 发文身”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 18.出自《逍遥游》的成语除以上所列外还有(至少4个 )、
14.《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 追求绝对自由 17.《逍遥游》中包含以下成语的句子是:“姑射神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19.《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两个比喻表达
的意思是取足一己而不贪欲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惠子用大樗树来比喻 大而无用。“不
龟手之药”寓言表达的意思是 世人封闭的心理,见小而不识大 。 20.“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这句话是
对“神人”的一种描述,其境界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即“神人无功 ”。
21.鲁迅先生称颂《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 体通史,其传记部分主要集中在 本纪 、 世家 、
列传 三部分中,其中传记数量最多的是列传。
23.《项羽本纪》除了泛写外,特写主要选取项羽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如 巨鹿之战 、
鸿门宴 、垓下之围 等来突出其主要性格特征。
24.《项羽本纪》“垓下之围”中,作者主要描写了 霸王别姬 、东城快战 和“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各突出了项羽多情 、 英勇无敌 以及知耻重义,
宁死不屈 等性格特点。
25.《项羽本纪》中项羽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 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司马迁
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 放逐义帝、 自矜功伐 、 以力征经营天下 等。
26.赋是介于 诗 和 散文 之间的一种文体。
27.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与 曹植 并称“曹
王”,其《登楼赋》是 抒情小 赋的代表作品。
28.《登楼赋》中作者以尼父在陈 、 钟仪幽而楚秦 和庄舄显而越吟三个
典故传达去国思乡之愁情;以 匏瓜徒悬 和 井渫莫食两个典故表现怀才不遇、
壮志未酬的悲愤。
29.《登楼赋》中景物描写与感情抒发契合巧妙,文中配合怀土之思,主观虚撰之景(因
情造景)的句子有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30.魏晋南北朝 志人 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 世说新语 》。
31.《世说新语》的在写人方面的特点是 文字简洁传神。 32.出自《过江诸人》的成语有 楚囚相对 、 新亭对泣 。
33.《石崇与王恺争豪》一则故事中,其主要细节是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
34.昔我往矣,__杨柳依依_ ;今我来思,___雨雪霏霏_ 。行道迟迟,__载渴载饥_。
我心伤悲,_莫知我哀_!
3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6.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37.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38.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
39.子曰:“__学而时习之__,不亦说乎?_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 , 而
4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1.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 乎?
42.子曰:“君子 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好学也已。”
4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 。
44. 力拔山河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45.华实蔽野, 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曾何足以少留。 46.人情同于怀土兮 ,岂穷达而异心。
47.王子猷??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 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大学语文》自测题2
1.从体裁上看,高适《燕歌行》属于 七言古诗 ;王维《终南山》属于 五言律
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属于七言律诗 。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题目使用的是 乐府旧题,统摄全篇的中心意象是 月 。
3. 在唐代诗坛上,作品融诗、画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的唐代诗人是 王维;诗
歌创格调沉郁顿挫的诗人是杜甫 ;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是 豪放飘逸 ;
白居易 存诗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4. 高适《燕歌行》曰“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是指李广 。 5. 王维《终南山》中运用了夸张、互文、对偶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前三
联分别从远眺、近望、 俯瞰等视角,描绘了终南山的景象。
6.杜甫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誉 为“ 诗史 ”。
7.杜甫的《秋兴》组诗共 8 首,诗歌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
和 国运衰落之秋 ,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8.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与元稹一起倡导了
新乐府运动。
9. 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 平易晓畅 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
10. 王维诗歌各体兼工,以 五言绝律最为出色;李白诗作体裁以 古体 、绝
句见长;杜甫各体皆长,五古、 七律成就尤高;李商隐诗歌各体皆工,尤以 七律最为突出。
11.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散文家是韩愈 。
12.唐代散文家 韩愈 与 柳宗元 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3.《张中丞传后叙》在行文上最大的特点是前半部分的 议论 和后半部分
的 记叙 紧密结合。
14. 柳永 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他创制了大量的 慢词,推动了词体
的发展。在题材上柳永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 ,艺术上以铺叙见长。 15.《东坡乐府》中“乐府”指 词 ;《稼轩长短句》中“长短句”指 词 。
16.辛弃疾是南宋 豪放 词派的主要代表。 17.张岱的文学创作以小品文 见长。
18.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并称“高岑”的 高适与岑参 ;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并称“王孟”的 王维与孟浩然 ; 李白 与 杜甫 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今古的“双子星座”;在中唐诗坛;中唐新乐
府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并称元白的 元稹 和白居易;晚唐的 李商隐 与 杜牧合称
“小李杜”。在词史上 苏轼与 辛弃疾并称“苏辛”;李清照 与 辛 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19.王维字 摩诘 ;李白字 太白 ,号 青莲 居士;杜甫字 子美 ,因曾任
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 杜拾遗 、 杜工部;白居易字 乐天 ,
晚号 香山 居士;李商隐字 义山 ;韩愈字 退之 ,卒谥“文”,故后世称 韩
文公;柳永官终屯田员外郎,故世称 柳屯田;苏轼字 子瞻 ,号 东坡 居士,卒谥 文忠 ;李清照号 易安 居士;辛弃疾字 幼安 ,号 稼轩 ;张岱号 陶 庵 。
20.写出下列作家的诗词文集:
王维 《王右丞集》 ;李白 《李太白集》 ;白居易 《白氏长庆集》;柳永 《乐章集》;李清照 《漱玉词》 。
21.写出下列诗词文集的作者:《高常侍集》 高适 ;《杜少陵集》 杜甫 ;《昌
黎先生集》 韩愈 ;《陶庵梦忆》 张岱 。
22.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
人 。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
楼。/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越水成文。
23.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24.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
25.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26.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
27.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28.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
29.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淡云闲今古同 。 鸟去鸟来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台一笛风。
30.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 残照当楼 。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
31.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32.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 , 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 , 不是悲秋 。
33.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
【篇二:江苏省苏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p> 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40分
钟。所有答案都做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对历史细节,普通人往往采取 ▲ ,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戏谑的态度。比如中
国戏曲,台上摆一张桌子,旁边放两把椅子,服装道具, ▲ ,善恶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脸谱区别,什么朝代,都是这一套。它和文人艺术真是 ▲ ,另有自己的欣赏规矩。即使贵为天下母仪,如慈禧太后,人称国学大师,像陈寅恪,只要是进戏园子听戏,都得遵守这套规矩,根本没有谁跟历史较真儿。 a.漫不经心 千篇一律 大异其趣 b.漠不关心 千人一面 大异其趣 c.漠不关心 千篇一律 各异其趣 d.漫不经心 千人一面 各异其趣
2.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
a.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乘车、遵守公共交通的习惯,现长期面向社会招募站台引导志愿者。
b.国际民航组织处提议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民航客机及时回避并了解在飞越交战地区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c.在这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温馨的乡村人际关系难见踪影,传统的乡村文化几乎毁坏殆尽,令人不禁感慨系之。
d.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3.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 ”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天长地久有时尽 已是黄昏独自愁 b.时穷节乃见曾经沧海难为水 西北望长安 c.居高声自远天长地久有时尽 西北望长安
d.居高声自远曾经沧海难为水 已是黄昏独自愁 4.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
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 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
5.下列各组句子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①好容易总算把他哄下了。②好不容易总算把他哄下了。 b. ①这一切都不是证据。 ②这一切不都是证据。
c. ①雨后路滑,我好几次都差点摔倒。 ②雨后路滑,我好几次都差点没摔倒。
d. ①我几乎忘了寒风中抱团取暖的往事。 ②我几乎没忘寒风中抱团取暖的往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南山集》目录序 (清)戴钧衡
呜呼!文章之事,岂不难哉!司马子长生汉武之朝,以天授之才,承累世之学,通古今
书史之秘,穷天下山水之奇迹,其所遭,极人世万不可堪之境,侘傺抑郁,感愤悲伤,以其.
所畜,发为文章,遂以雄于天下,传于后世。自后世言文章称大家者,所造虽各有不同,要.. 莫不深得乎子长之义旨。
国朝作者间出,海内翕然推为正宗,莫如吾乡望溪方氏。而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则惟.
先生。先生与望溪生为同里,又自少志意相得,迨老不衰。其学之浅深,文章之得失,知之深而信之笃者,莫如望溪。顾望溪生为显官,身后著作在天下,而先生摧折困抑,垂老构祸.
以死,著作脱轶,莫为之收,而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又秘弗敢出。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③②①
名,求读其书不可得。文章之遭际,幸不幸固如是耶! 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而其气之逸韵之远,则直入司马子长之室而得其神。云鹗氏尝谓子长文章之逸气,欧阳永叔后,惟先生得之,非虚语也。余又观先生文中自叙,及望溪先生所作序文,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长自命,其胸中藏有数百卷书,滔滔欲出。.
向令克成,必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诸人者,岂仅区区文字足见其得子长之神哉?惜乎有子长之才,不能有子长之志,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
先生文集名不一,少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皆不可复见。今世所仅存者,惟门人
尤云鹗刊本,所谓《南山集》是也。里中吴氏藏有写本,较尤本文多且半,余假而抄之。复.
于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又尤本、吴本未加编次,亦无意例,余乃共取编之。呜呼!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此外不可见者,其零散知几何也?
道光辛丑十二月,宗后学钧衡谨识。. (选自《戴南山先生全集》,有删改)
【注】①《南山集》:戴名世文集名。戴名世,号南山,清代“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
因“”被杀。②司马子长: 司马迁,字子长。③望溪:清文学家方苞,晚号望溪。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所畜,发为文章畜:积聚.
b.知之深而信之笃者 笃:厚道 . c.余假而抄之 假:借 .
d.宗后学钧衡谨识 识:记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穷天下山水之奇迹 余乃共取编之 ..
b.而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 而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 .. c.遂以雄于天下复于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
d.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长自命 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读其书不可得。(2分)
(2)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3分) (3)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4分) 9.作者认为戴名世的文章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3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 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3分) (2)诗中哪些方面可见“野人舍”的特点? (4分)
(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6)一肌一容,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7)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吃喝之外 陆文夫
我觉得许多人在吃喝方面都忽略了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大家只注意研究美酒佳肴,却忽略了吃喝时的那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等等。此种虚词不在酒菜之列,菜单上当然是找不到的。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却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代,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采访,时过中午,饭馆说是饭也没有了,菜也卖光了,只有一条桂鱼养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聊以充饥。我觉得此乃上策,便进入那家小饭馆。
这家饭馆临河而筑、正确点说是店门在街上,小楼是架在湖口的大河上。房屋下面架空,可以系船或作船坞,是水乡小镇上常见的那种河房。店主领我从店堂内的一个窟窿里步下码头,从河里拎起一个扁圆形的篾篓,篓内果然有一条活桂鱼,约两斤不到点。 我从一架吱嘎作响的木扶梯上了楼。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鱼还没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两斤。”
两斤黄酒,一条桂鱼,面对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两个钟头。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我重复啖过无数次的桂鱼,可我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桂鱼,都不及三十多年前在小酒楼上吃到的那么鲜美。其实,那小酒馆里的烹调是最简单的,和得月楼的桂鱼放在一起,那你肯定会感到得月楼胜过小酒楼。可那青山、碧水、白帆、闲情、诗意又在哪里??
有许多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到处寻找小馄饨、豆腐花、臭豆腐干、糖粥等这些儿时或青少年时代常吃的食品。找到了以后也很高兴,可吃了以后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可能是这些小食品的制作不如从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赚小钱,不过,此种不足还是可以想办法加以恢复或改进的,可那“味道”的主要之点却无法恢复了。
那时候你吃糖粥,可能是依偎在慈母的身边,妈妈用绣花挣来的钱替你买一碗粥,看着你站在粥摊旁吃得又香又甜,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你又饿又馋,她的眼中含着热泪。你吃的不仅是糖粥,还有慈母的爱怜、温馨的童年。
【篇三:尔雅 大学语文 上】
“双超理论”是指教材内容要适当超过课堂教学所需,教学难度超过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诗经》是由孔子编订的,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不是《汉书》 对孔子“删诗说”提出质疑的人不包括()。欧阳修 《诗经》在孔子时代,已经广泛流传和应用。()√ “经”的本义是( )。织物的纵线
“六笙诗”是在《诗经》的()。《小雅》
《诗经》的“六义”包括 风、 雅 、颂、 赋 、 比 、 兴 。()√ 关于《诗经》的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句式以杂言为主。 “《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出自《毛诗序》。()√ 《黍离》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王风 《黍离》采用了反复咏唱、重章叠句的写法。()√ 箕子路过()时做了《麦秀》。殷墟
“白屋花开里,孤城麦秀边”出自()的诗作。杜甫 “黍离麦秀”感叹的是()。家国破亡之痛
箕子在商周灭亡之际在感觉君王无道,于是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东方君子国。()√ 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影响到了汉朝的乐府诗,乃至唐代的新乐府运动。()√
不属于屈原的作品是()。《神女赋》
《天问》基本为四言体,虚字较少。()√ 湘夫人》是九歌中的第()篇。四
以下作品不包括在《九歌》篇目中的是()。怀沙
《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中“张”的解释应该是()。张挂 开篇“嫋嫋秋风”二句是写景之妙,“沅有沚”二句是写情之妙,其中皆有情景相生,意中会得口中说不得之妙。()√
我国古代散文中,形式自由,语言不受韵律的约束的是()。散体文
()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章学诚 古代散文中不包括()。韵文
先秦散文包括两大类,一是史传散文 ,一是诸子散文。()√ 《道德经》一书的核心是()。道
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不包括()。《大学》
关于《道德经》的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较少用格言警句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 “道 ”在《老子》中出现了七十多次。()√ 《老子章句解读》的作者是()陈永栽和黄炳辉
“曲则全,枉则正。”严复说:“曲,一部分也。” ()√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全”在这句话的意思是()。全身 保命
《曲而全》主要宣扬老子谦退不争反而有益的处世哲学实际是一种委曲求全,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
庄子名周,公元()宋国人。公元前4世纪
《庄子》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有()篇。7 《庄子》继承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讲“无为”。道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烹”的意思是()。通飨,招待、款待之意
《山木》篇探讨的是庄子的处世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前一个“明”的词性是()。动词
《春秋》是以()的国史为蓝本修订的。鲁国 春秋三传不包括()。《史记》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这句话是()说的。鲁迅 《谏逐客书》一文是被()记录下来的。《史记》
“逐客”这一事件主要源于()企图疲秦的计策。韩国人 李斯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
李斯曾与韩非师从()学帝王之术。荀子
《谏逐客书》中四君得到人才的故事中没有()。威王用孙膑
《谏逐客书》劝谏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用历史和巧妙的比喻论证,避免就事论事和自我表白。()√
以下不属于《乐府诗集》的作品是()。《伯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乐府诗集》“征引浩博,援据精神”。()√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遗”的意思是()。赠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下一句是()。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饮马长城窟行》这首诗的主题是征夫思妇。()√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里的“鲤鱼”是指鲤鱼状的木制信函。()√
《古诗十九首》是()萧统从传世的《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南朝 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是“五言之祖”的是()。《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行行重行行》这首诗的层次是()—()—()—疑虑—宽慰。叙别、远别、久别
《行行重行行》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不包括()。运用典故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用重叠可以加重语气。()√ 关于建安文学繁盛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儒学的繁荣 不属于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孔融
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 √ ()认为曹操“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司马光
“三曹”中诗风古直悲凉的是()。曹操
鲁迅评价曹操的诗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不属于《蒿里行》的艺术特色的一项是()。虚实结合 《蒿里行》是建安诗歌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关于曹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曹魏的第三代皇帝 《燕歌行》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古代诗人()的评价。陶渊明 ()是陶渊明的化身和象征。菊
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
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思想的两大支柱。()√
()认为“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一句“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陈祚明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是組诗,共有()首。13 《山海经》是由汉代刘歆校订,晋郭璞作注并图赞。()√ 鲍照的()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的代表作之一。《芜城赋》
鲍照的《拟行路难》共有18首。()√ “天子按剑怒”一句出自()。《史记》
《代出自蓟北门行》本诗中()写出了壮士以死报国的决心。结尾四句
《代出自蓟北门行》中“代”的意思是()。拟作 谢朓与()等人共创了永明体。()沈约
文学史上的“大小谢”指谢灵运与谢朓,也有的指谢灵运与谢惠连。()√
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收录了南朝乐府民歌近()首。500 属于“清商曲辞”的作品是()。《读曲歌》
南朝乐府在艺术手法上,最明显的特点是谐音双关隐语的运用。()√
赋的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这句话出自()。《文心雕龙》 王粲所作诗赋语言清丽,情调悲凉,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刘勰誉之为“七子之冠冕”。()√
关于《登楼赋》的楼址所在,目前较为学界接受的是()。当阳城说
“揽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中“仇”的意思是指()。匹敌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这句话中有()个典故。3
王粲在荆州的十六年中,始终没有受到刘表的重用。()√
建安时代林林总总的辞赋中,有三篇赋最为著名,其中不包括()。《秋声赋》
《登楼赋》具有 “诗人之赋丽以则”的特点。()√
钟嵘《诗品》中“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是评价()的诗文。丘迟
《与陈伯之书》是一封劝降的书信。()√
古代凡受封爵位者,可自称“孤”。()以后封爵,自郡公到县男,皆冠以“开国”的称号,以示尊贵。晋
“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中“毂”的意思是()。车轮中心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中的先典是指()。《易经》 “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中“刑”的意思是()。杀
“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运用比喻的修辞。()√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一句中“畴”的意思是()。以往 “朝鲜昌海,蹶角受化”一句中“蹶角”是指以额角叩地,表归顺之意。()√
关于《与陈伯之书》的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有虚声恫吓之语
《与陈伯之书》全文主要使用骈体双行的四六句式。()√ 唐诗繁荣的原因不包括()。格律诗的萌芽 唐代科举常年定期的科目不包括()。明言
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 唐诗总量有()余首,诗人作家()人。57000、3500 《全唐诗》是由()主持编纂。陈尚君
唐诗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这个最早是严羽提出的。()√ “吴中四士”不包括()。孔融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属《清商曲?吴声歌曲》。()√
“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而潮涛大。”出自()。《抱朴子》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这句诗暗含了()的诗作。曹植
对《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总结错误的是()。杂乱无序 陈后主跟杨广都写过《春江花月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引用过哲学家尼采的话。()√
《终南山》这首诗以不全求全,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渭川田家》这首诗中()没有运用对仗的手法。颔联和颈联 《渭川田家》中有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
“孟浩然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出自()。严羽 孟浩然诗的语言自然纯朴,不假雕饰。()√
《秋登万山寄张五》这首诗的前两句化用了陶弘景的《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中诗句。()√
边塞诗的主要表现内容不包括()。军旅井然有序的生活 边塞诗的风格奔放雄伟,豪迈悲壮。()√
()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燕歌行》
《唐才子传》中“少性拓落,不拘小节”是对高适的评价。()√
张守珪大战契丹到朝廷报捷,皇帝设宴款待并赋诗()一首。《平胡》
高适的诗集里有三首诗是跟张守珪有关的。()√
《燕歌行》这首诗的前八句押韵情况是()。先入声韵后平声韵 《燕歌行》除高适之外,下列诗人中()也写过。曹丕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李将军列传》,李将军是指李广。√ 关于《燕歌行》的艺术特色描述错误的是()。全篇抒情
高适的《燕歌行》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
李白的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属于第二阶段的是()。出蜀漫游时期
再度漫游时,李白是以()为中心。东鲁、梁园
在李白一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抨击权贵、抒发愤懑的诗作。()√
李白的乐府诗有()首,占其全部作品的比例是()。230,四分之一
不属于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极具现实主义
明代胡震亨评论李白的乐府诗时提到读太白乐府有()难。3 下列诗人的乐府诗不属于旧体乐府的是()。李白 《关山月》为乐府诗题,属横吹曲辞。()√
对《远离别》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描述不正确的是()。文笔优美
古人指出李白五律的主要特点不包括()。气象恢宏 或者 通篇对偶 《赠孟浩然》这首诗的“高山”一句用了《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
《等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是李白要与()一较胜负。崔颢的《黄鹤楼》
下列诗中属于五言律诗的是()。《送友人》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中()字力透纸背,是对前途的展望。入
不属于《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直抒胸臆
《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以下哪首诗不属于杜甫的“三别”?()渡荆门送别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同志在参观杜甫草堂时留下的对联,这里说的杜甫草堂位于我国的()。四川成都
杜甫诗歌的创作特点是()。沉郁顿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