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会说话的标志》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和读出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标志的颜色、图案、含义和作用。
2. 能够明确禁止做某些事情的标志,知道如何遵循交通标志规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能够识别和阐述标志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辨交通标志的颜色、图案、内容及含义。
3. 知道如何遵循交通标志规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内容
1. 交通标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交通标志是一种用于指示、引导、警示、禁止或其他交通行为的标志牌。
– 交通标志的颜色、图案和文字都具有一定的规定和含义。
2. 常见的交通标志
– 禁令标志:如禁止鸣喇叭、禁止通行、禁止左转等。 – 警告标志:如急弯陡坡、行人过街、路面湿滑等。 – 指示标志:如进入高速公路、前方有急弯等。 – 指路标志:如公路编号、方向指示等。 – 服务设施标志:如加油站、医院、厕所等。 – 地名标志:如道路名称、城市名称等。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
班级设置一个安全集体标兵,鼓励孩子们在身边的亲人、
朋友中寻找安全标兵;
3. 教师准备印有各类交通标志的彩色卡片。
2.
2. 导入活动
在学生集体活动时间,引导孩子们观察校园周边的交通标志,品味标志的颜色、图案和意义。引导学生提问,探究各类交通标志的作用。
3. 主体活动
(1)教学交通标志的认知:
教师通过儿童文学或儿歌引入话题,使孩子们认识一些交通标志,并通过感性认知引导学生看出标志的颜色及其主要特征。
(2)游戏活动:
老师将各类交通标志卡片打乱放在教室内的桌上,让参加活动的学生自由选择,先辨别出卡片的种类、颜色、形状,再归类放置,找出与自家在走路或乘车路线上的标志卡片做比较,清楚记忆交通标志及其作用。
(3)小结:
请几位孩子上来,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类交通标志问题。让孩子们对刚刚学过的内容再做一次小结。
(4)互动环节:
让孩子们通过听教师讲解、口头询问等方式交流各种交通标志的作用,提高孩子们对交通知识的认知能力。
4. 课堂作业
1. 回去到家时注意观察处理过的交通标志,并尝试了解新见到的交通标志;
2. 了解自家的标志牌是什么,能否对其作出处理。 五、教学后记
本次教学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和作用,从而在行走和乘车中更加安全、文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孩子们
能够正确阐释各种交通标志,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安全评估,从而增强其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