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次 教 案
教学内容 主备人 备课组长签字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备课时间 教务主任签字 个性化完善 备 课 过 程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思想方法:把调【单元目标】 查到的数据用表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格或图形的方式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示出来,体现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了统计的思想。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统计思想就是把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数据加以归类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整理,从而推理研究对象的整理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特征的一种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1.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 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条形图是用一个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单位长度表示一【教学指导】 定的数量,根据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数量的多少画成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长短不同的直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条,然后把这些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直条按照一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顺序排列起来。基础。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条形图也称条形统计图。 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如男生和女生、 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等。教师应很好地在1
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教科书第94页的例1、96页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2
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1.绘制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复习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新课讲授】 1.学习例1 根据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制作成统计表。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的1格根据数据的具体大小和特点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横向统计图与纵向统计图只是形式上不同。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更方便。 (1)在理解统计表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 (2)学生完成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点击课件,完整地展示统计图,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完成教材第95页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统计图。 3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是统计图的基础。要做统计图,一般会先做统计表。统计表中的数据很详细,但是不利于直观地分析问题。所以,如果要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就要在统计表的基础上做相应的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各变量的数量差异,折线图能直观地反映各变量的变化趋势。总之,统计表的优点是详细,便于分析研究各类问题。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反映变量的数量差异,便于比较数量差异,研究数量差异问题。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相应成比例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明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图是统计图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图形。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 特点:(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2.教学教材第96页例2。 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认真观察两幅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人? 第一幅图每格代表1人,纵向比较长一4
些。第二幅图每1格代表2人,纵向短一些。 (2)最喜欢()的人数最多。 (3)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绘制条形图时,中怎样表示? 若统计数据之间右图纵轴中没有5这个数量,而5在4与的差异比较大,6中间,故表示方法就是找出纵轴5的位置就并且各数据都是某个数的倍数行了。 (4)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时,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并画出较合适?为什么? 直条,既能直观结合本题,喜欢粥的人数较多,用第二幅地数据之间的这图比较合适。 种差异,又能使【课堂作业】 图形看起来美1.完成97页的“做一做”。 观、简洁。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课堂小结】 根据条形统计图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时,一小结: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定要注意横轴和【课后作业】 纵轴分别代表什1.第101—102页第3、4、5题。 么。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的练习。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还要注意条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 形宽窄要一致,【教学内容】 间隔要相等,长教科书第98页的例题3,第99页“做一度要准确。 做”及练习十九的第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 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 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生活中找到条形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5
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1.绘制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 【教学准备】 【复习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 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 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和分析。 【新课讲授】 1.学习例2 (1)课件出示例2 甲乙两个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统计表如 下: (2)请学生说一说这是一张什么统计表。 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3)老师引导:通过这个统计表,我们可 以绘制出前面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 们看课件演示的绘制统计图过程。(先演示横 轴、纵轴内容和刻度的划分。再逐条演示各种 车的数量。) 2.学习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能得到那些信息? 通过信息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机动车中6
一个共同特点:轿车的数量最多。充分体现了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拥有轿车的数比较横向条形统计图与纵向条形量也增加,也是导致社会轿车数量在增加的一统计图:横向条个原因。 形统计图中的直题中每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结合统计条呈水平方向排表中所给的数据,如果不是很大,并且差不多列,而纵向条形都是5的倍数时,就可以用1格表示5辆车了。 统计图中的直条如果统计结果是下表这样,也符合刚才特呈竖直方向排列。它们只是形点。 式上不同,其他地方都是相同的。 每个可以表示一个单位或多个单位,但在同一个统计图中,每个表示的数量要一致。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9页的“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能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后作业】 1.教材第102页的第6、7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的练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