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探究张家港市交通运输方式、层次、布局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我市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最好利用身边的乡镇,如后塍早期沿套河、接着沿澄杨路、然后沿张杨路......)
一、就交通运输方式而言,张家港市是从单一的以路陆交通为主,以长江为代表的内河航运为辅,慢慢发展起来的,通过张家港精神的激励和支撑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形势着实不容易。张家港发展至今,逐渐认识到交通运输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此现在张家港要花大力气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从下面的张家港十二五交通规划图中可以看出:五年后,张家港将出现三条铁路: 1.沿江城际铁路(南京-江阴-张家港-上海):在张家港境内41公里,投资52亿,2015年完工投入使用
2.通苏嘉城际铁路(南通-张家港-苏州-嘉兴):在张家港境内32公里,投资42亿,2011开工,2015年完工投入使用
3.沪通铁路(上海-太仓-张家港-南通):在张家港境内31公里,投资41亿,2010年末开工,2015年完工投入使用
除此以外,还要对两条高速进行改造:
1.沿江高速:现为双向4车道,将进行拓宽改造至双向6车道,在张家港境内19公里,2011年开工。
2.港区集疏运高速(保税区-华士-沿江高速):长度20公里,2013年完工。 其他道路:
张家港三环路(双鹿、章卿、西塘、晨丰路):于2011-2013年建设。 西二环路:2013进行改造。 杨锦公路:2011进行改造。
金港大道快速化改造:2014-2015。 港丰公路快速化改造:2011-2015。
苏虞张快速化改造:2011年实施。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张家港还会出现飞机场,出现更多在高架路,将来的张家港会以一个立体式的交通格局展现在我们眼前,为张家港经济的腾飞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就交通层次和布局的变化来看,随着张家港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这些变化对我市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杨舍镇为例, 20世纪八十年代前,市区所在地是老的杨舍镇,城区主干道由“三纵四横”组成,三纵即:长安路、河西路(谷渎港西侧)、河东路,四横即城北路、暨阳路、大庆路、大寨路(现沙洲中路步行街)。杨舍城区商业网点主要分布在杨舍西街、杨舍东街和现在的步行街以及谷渎港青龙桥堍西侧临河一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区大拆大建,原有道路加宽改造,长安路上出现了以第二人民商场、苏南商场,江南商场,华联超市为首的大型商场,形成了当时的张家港又一个主要商业区;随后是沙洲中路改造成步行街,出现了改造后的第一人们商场、商业大厦和国际购物中心等;沙洲路西延与新建港城大道交会处出现了大润发超市等,沙洲中路商业区开始形成,张杨公路边上形成了青草巷副食品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呈点状、带状分布于交通便捷处。至20世纪末,人民路上林立众多的机关部门、各银行张家港支行总部、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高档写字楼、高档酒店,发展为张家港商务区。
时至现在,杨舍城区主干道由百桥路、国泰路、永安路、港城大道-湖滨大道、长安路、金港大道、东环路、华昌路、张杨路、人民路、暨阳路、沙洲路、南环路、南苑路、外二环路等组成。交通通达度的极大提高,新的商业网点相继出现,城、购物公园的相继建成。
随着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实施,在新的交通节点上,还会出现大量新的商业网点,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我市的空间形态,过不了多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将出现在我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