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授课教案(1)
2011-4-06
蒋益英
学习单元      §5—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目的1.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在读图中的运用 和要求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 2.视图中的每一个图线,每一个封闭线框的含义 3.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材及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制图》(第四版) 学用具 模型、各色粉笔、圆规、三角板、小黑板、挂图等 教学时间 45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育方法运用 导入新课     口述 (约5分    引言:《机械制图》这门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而制图能板书画图钟) 力包括画图和读图能力,因此画图和读图是学习这门课的两个重要环和读图的              讲授新课节。画图是把空间形体用正投影方法表达在平面上;读图则是运用正过程 投影规律,根据视图想象出空间形体的结构形状。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画组合体三视图,现在把这部分内容作一下复习。 (一)、复习 1、组合体组成方式?(叠加式、切割式、综合式) 口述 2、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   技校制图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主,所以,要想能正确、迅速地读懂视图,必须掌握读图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方法,培养空间想  象和形体构思能力,并通过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读图能力。  板书 板书 提问由学生回答 (约30分钟) (二)、引出新课: §5—4读组合体视图    小黑板展示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   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读图     一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形状           图5—19两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形状的示例        图5—19所示的四组视图,它们的主俯视图都相同,但也表示了              补充内容             (3)视图中的每条图线:a)表面有积聚性的投影;b)两平面相交2、寻找特征视图 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 结论:读图时,一般要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和构思,才能弄清物体的形状。       一般情况下,一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形状,如图5—18所示,它们的俯视图都相同,但实际上是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                      口述     小黑板展示        特征视图——把物体的形状特征及相对位置反映得最充分的那个  视图。 板书 如图5—18的特征视图为主视图;图5—19的特征视图为左视图,找到这个视图,再配合其它视图,就能较快地认清物体。但是,由于利用小黑组合体的组成方式不同,物体的形状特征及相对位置并非是集中在一板讲解 个视图上,有时是分散于各个视图上。 如支架挂图,主视图主要反映物体中筋板的特性,俯视图反映底板及耳板的特性。  3、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1)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a)平面投影;b)曲面投影;c)孔的投影  口述     挂图展示支架三视图及轴测(2)相邻两线框或大线框中有小线框:a)两平面相交;b)同相错图 位面。           难点 线的投影;c)曲面转向轮廓线的投影 。  4、善于构思物体的形状     板书 例如5-21所示,已知某一物体三个视图的外轮廓,要求通过构思  想出这个物体的形状。   构思过程: 边讲边画并用彩色粉笔将投影标于图中      (1)主视图-----长方体、圆柱体 (2)主、俯视图------圆柱体 分析讲解   板书             设疑逐渐引出答案             课堂练习(约8分钟)    (3)左视图------由对称圆轴线的两相交侧垂面切出,而且侧垂  面要沿圆柱顶面直径切下,并于圆柱地面交于一点。   (4)主视图上应添加前、后面两个半椭圆重合的投影,俯视图上添加两个截面交线的投影。   将图绘于黑板上采用板画讲解 将结论用彩笔添加在原图上         小结(约1.5分)   (三)、 课堂练习:根据主视图,构思物体的形状,绘制出俯视图。   此练习先由教师引导后学生完成    口述 布置作业(四)、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要读懂组合体的三视  (约0.5图,必须把所给的几个视图联系起来整体考虑,才能想象出物体的形分) 状。因为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一个方向的形状,具有片面性。另外,  弄清视图中每一个线框、每一个图线以及相邻封闭线框的的含义是读懂组合体视图的重要条件,而且当理解并熟悉了组合体视图中各种图线和线框表示的含义后,读图时就有可能联想,举一反三,提高读图的速度。  (五)、布置作业:P46 、  P47(1、2) 、 P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