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综合试卷 十
(山香内部资料)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2.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3.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造成学生的被动
4.有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6.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7.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8.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编码 B.提取 C.保持 D.加工
9.社会心理学家舒茨认为,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流、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叫做( )
A.支配需要 B.情感需要 C.包容需要 D.沟通需要 10.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发展变化趋势的正确描述是( ) A.流体智力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晶体智力则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1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B.流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晶体智力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C.流体智力保持不变,晶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D.晶体智力保持不变,流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11.皮亚杰认为,儿童处于( )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1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14.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 A.加涅 B.布卢姆 C.波斯纳 D.罗森塔尔
15.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的功能。 A.培养动机 B.激发需要 C.促进和维持 D.培养纪律
16.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知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17.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堂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 18.课的类型是由( )
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 B.课的种类决定的 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的 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19.《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改革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2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20.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A.网络模拟动画 B.观察实物 C.演示实验 D.到实地参观访问 E.文艺作品赏析
2.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管理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E.认识过程
3.联结学习理论认为( )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 B.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4.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5.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三、填空题
1.教育活动具有两个基本原理,其一是教育要适应 ;其二是教育要适应学生发展。 2.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被称作是 。 3.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的统一过程。 4.有目的、有计划、较长久的知觉是 。
5.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队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称为 。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3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6.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 迁移。
7.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 ,而是知识的 和 。 8.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享受法定教育年限权、 权和公正评价权。 四、名词解释 1.下位学习 2.心理发展 3.变式 4.发散思维 5.认知——结构说 6.关键期 7.言语直观 8.思维 9.素质教育 五、论述题
1.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那么,你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2.传统教育倾向于,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单一的传与受的关系,不适当地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意志,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儿童中心主义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教师降到从属地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正确地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针对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网络支持:www.zhaojiao.ne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