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对策研究

`我国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对策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2期

中国农机化CHINESE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67

我国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对策研究

任秀奎

摘要:针对我国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专利产业化的四种模式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专利产业化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专利实施;专利产业化;模式研究;对策中图分类号:G3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05(2008)02-0067-03

2我国专利产业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

有15%,专利转化率只有25%,专利推广率在10%至15%上下浮动。而在2004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信息显示:

我“

国已经成为专利大国,专利受理总量已突破200万大关,但已经拥有的80多万项专利成果的转化率还不足10%。”尽管我国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和进展,但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TheStudyofthePatternsofPatentIndustrialization//RENXiu-kui

(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Aimingat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existingspatentindustrialization,fourpatternsandproblemsofChina’

theircharacteristicsofpatentindustrializationinhomeandabroadareanalyzed.Onthisbasis,countermeasuresorstepstopromoteindustrializedoperationofpatentareputforwardintegratingtheactualconditionsofChineseenterprises.

Keywords:patentindustrialization;studyofthepatterns;countermeasure

1)专利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缺少完善的

中介服务机构和。我国一方面有大量的专利技术“待字闺中”,而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社会资金因找不到合适的专利项目而闲置,客观上,存在技术与资金对接的障碍。

2)我国专利质量不高,了专利的实施。尽管

有些专利技术是原创性的技术,但由于缺少二次开发或中试,专利技术不成熟,制约了专利的转让实施。

0引言

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工作是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

3)市场投融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风险投

资退出机制不完善问题。

权产品、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工作。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业的必经之路。当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业,企业就能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从市场上获得高额回报,从而,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业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4)国家对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工作的扶持力度不

够,产业化还停留在过去对科技成果的扶持上。虽然国家各项计划中列入部分专利成果,对缓解专利实施与产业化资金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和企业的大批形成。

1专利产业化的概念

专利产业化是指利用某项成熟的专利技术,通过

5)我国专利制度本身还不完善,不利于专利实

施与产业化工作的开展[1]。

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直至与该项专利技术有关的产品达到一定市场容量,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最终形成一个产业的过程。专利产业化不仅指专利产品要进入市场,而且更强调进入市场的专利产品要能带来足够的经济利益。专利技术产业化包含四个层次,即第一层产品化,经过中间试验阶段,开发研究成果成为可投入的产品。第二层工厂化,为市场而进行批量生产。第三层系列化,新产品达到预期的大批量生产。第四层产业化,形成生产新产品的企业群或行业群。

3国内外专利产业化的主要模式分析

综合分析国内外专利产业化的情况,可以将专利

产业化归纳为四种模式:一是自行投产模式———通过自己转化;二是技术转让模式———通过别人转化;三是产学研联合模式———高校、科研院所等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实现专利技术的转化。四是科技园区模式。

3.1自行投产模式

自行投产模式是指研发机构将自身开发的科学技

68

中国农机化CHINESE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2008年

术资源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实施的产业化模式。其特点是,资源的供给方与吸收体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将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不需要中间环节。因而,这种转化模式既可减少许多交易手续和费用,又可省去技术泄露等许多麻烦以及其他可能产生的摩擦;又由于单位内部的研发人员对本单位技术和生产状况比较了解,更有利于该项技术的适用、配套和完善。

这种模式是以企业为主体,在国外比较普遍,因为他们最强的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的研究所或技术开发中心,这些企业必须具有很强的科技实力,外部的科研院所只是企业的科学源。这种模式转化率较高,但对企业自身的条件要求也较高、较全面。

系,缩短高新技术转化周期,提高技术产业化率,皆发挥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我国技术产业化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3]。

3.4高技术工业区或科技园区模式

自从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高技术园区———斯

坦福研究园诞生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已建立了500多个高技术园区,特别是硅谷的成功,向世人展示了科技园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独特模式。

科学园的建设为专利产业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产业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等环境。环境对产业的规模及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关系到产业化的成败,科学园这种特殊机制的建立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科学园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了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而且这种创新主体空间聚集的效应可以减少交易成本。美国硅谷的成功,向世人展示了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独具的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等供应源)。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的探索上都致力于科学园区设施的建立与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催化剂[4]。

3.2技术转让模式

技术转让模式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研发

机构通过有偿方式将自身的专利技术转让或许可给符合条件的企业使用,从而实现产业化的一种模式。单纯的技术转让模式,其特点是资源的供方与受方是不同程度相分离的,它们之间往往通过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的牵线搭桥,实现某一项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尽管这种模式涉及到技术供方、受方以及中介组织,出现的矛盾和困难不少,但在我国科学技术、经济“两张皮”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技术转让模式是在我国进行科学技术、经济改革及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它对于推进技术产业化、商品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今后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中小企业尤其如此。

4加快我国专利产业化的对策

要尽快推动和促进专利产业化,在我国尽快形成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要根据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各种专利产业化模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模式,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3产学研联合模式

产学研联合模式是企业、大学、研发机构等共

同参与技术产业化的一种模式。其特点是:资源供给与吸收体之间是长期的、连续的、紧密的合作,这种合作至少要等到高新技术实实在在产业化成功后才能解除[2]。

在这种模式下,由于社会分工和利益主体的不同,科技成果源和产业化载体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分别充当,通过科技成果转让的形式,实现其产业化。

尽管这种产业化模式的成功率没有自行投产模式高,却比单纯的技术转让模式要高得多。20世纪

4.1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环境

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说明,自主创新离不开其赖以

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完善。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道路、交通、通信等基本设施已经很完善,在此基础上,需要更加注重软环境的建设,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生和专利产业化项目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一是建立和落实好鼓励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引导和调动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运用知识产权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实施有利于专利产业化的采购制度,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给予大力的扶持。

90年代以来,产学研联合模式在我国发展很快,类

型也多种多样,如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建立联合实体等。由于各方在合作开始之际就相互接触、磋商,合作过程中又相互学习、借鉴,因而这种模式对于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之间的联

4.2扶持和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专利技术往往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其成功产

业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技术的辅助和进一步的

第2期农业工程我国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对策研究69

研发,因此,加强配套技术平台的建设是促进专利技术成功产业化的有效手段。要围绕提升产业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培育、发展重点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重点科研院所、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集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创新的原则,整合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资源,采取理事会、股份制、会员制等形式,组建行业的、专业的和区域的三类创新平台,形成若干行业或专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把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成为科研项目和人才集聚、科技资源共享、专利技术转化的高地。

同时,要搭建专利信息和网络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文献检索、专题查询、定题跟踪、企业专利数据库和专题专利数据库订制等专利信息服务。

供上又互相支持、互通信息,这种统一协调的结果使爱迪生孵化器系列成为全美知名度最高的支持的孵化器项目。从欧盟创新驿站网络的运作模式看出,网络和数据库建设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与数据库为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之间、科技机构与之间、科技供需方之间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创新要素与运行主体的效率。

4.5培养和引进一批知识产权高级人才,建立重大人才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个重

项目专利特派员制度

要因素。缺乏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不到位,妨碍了专利的产生和专利产业化的发展。国外企业一般设立知识产权部门,并有相当数量的专利专职工作人员,这些人员一般具有大学本科学位以上的理工科背景。如美国IBM公司专利工程师有500多人,微软公司全球25000名员工近1/5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索尼有300人,日立公司有310人。国内如华为、中兴通信等知识产权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都设有庞大的知识产权部门。因此,各级应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的引进工作,为企业的专利保护和专利产业化提供人才的保障。

在目前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派遣专利特派员的工作制度,协调中介服务机构相应派出专利工作者,协助承担单位处理专利事务。该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把专利工作融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施与推进的全过程,使专利工作更加直接地渗透融合到具体行动中去,在提升地区竞争力中更好地发挥专利工作的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4.3改善投融资环境的建设

首先,应加大对研发经费的投入。其次,

应设立引导基金,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信用担保,为实施专利的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较大的资金支持。由于在没有信用担保的情况下,以专利为主的创新型企业自有资产通常非常少,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而的信用担保则给银行增加了信誉和信心。根据国外的经验,的信用担保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经常有明显效果。提供1%资金为实施专利的企业担保,就可以带动

10% ̄15%的资金流向实施专利的企业,并有一部分

转化为创业资本。在这方面,上海、深圳、北京都有成功的经验。再者,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来吸引风险投资的进入,通过各种法规来保障风险投资的获利和退出机制。从国际的经验看,风险投资是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发展科技型产业的关键性环节,它是通过新技术创业把科技成果和商品化结合起来的一种投资。风险投资在世界各国的高科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5]。

[1]邢胜才.积极推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J].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5,(11).

[2]陈劲,常立农.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分析和探讨[J].

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2):41-43.

4.4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中介服务在整个专利产业化过程中都将发挥十

[3]党小梅,郑永平,於林峰.专利产业化的障碍性分析及对策

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6):104-107.

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专利开发与中试阶段,优秀的中介服务更是必不可少的。中介机构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技术市场分析、技术评估、专利推介、法律咨询、资金引入等方面。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科技中介行业网络化发展趋势,已出现了城市网络、区域性网络和国际化网络。如美国俄亥俄州实施的“托马斯×爱迪生工程”,建立了11个孵化器,各孵化器相对,各有侧重,在活动和服务的提

[4]万金荣,张庆海.中外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比较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06,(3):228-230.

[5]关于完善我国科技中试环节的建议[DB/OL].http://old.93.

gov.cn/czyz/sheqingmiyi2006/xinxi3629.htm._____________

来稿日期:2008年1月4日任秀奎

博士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300072天津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