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海南双核心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和具体思路研究姻李晓伊摘要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期袁临空经济作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野发动机冶袁日益受到各级地方的关注遥文章借鉴区域经济增长级理论袁探讨了临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动力机制袁并基于海南省临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袁提出了海南发展双核心临空经济区的具体模式和思路遥研究认为院应按照野一带尧双核心尧三位一体尧四元港冶的发展思路建设海口和三亚跨区域临空经济合作区袁构建双核心多层次圈层结构的空间布局袁推动海南临空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遥
关键词院临空经济曰双核心曰发展模式曰产业集群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野不忘初心尧牢记使命冶为主题袁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尧优化经济结构尧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袁高速增长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数量快速扩张为主袁主要解决的是短缺问题袁而高质量发展则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益袁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袁这个进步为我们现阶段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标准袁即形成全球的贸易尧投融资尧生产尧服务网络袁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遥一种具备附加值高尧成长性好尧关联性强的新型经济形态要要要临空经济袁正在逐步成为21世纪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袁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枢纽机场所在地区的重视遥2016年海南省制订了叶海口美兰临空产业园总体规划渊2016~2030冤曳尧叶海口美兰临空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曳袁加快以美兰机场为抓手的海口临空产业经济发展是海南省和海口市的重大战略决策袁是加快融入野一带一路冶发展的战略需要袁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需要遥基于海口作为海南省省会及野海上丝绸之路冶战略节点的特殊地位袁以及凤凰机场在推进海口和三亚两大城市协同发展的特殊功能袁可以实现两大空港协同作业袁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空地一体尧港城一体尧产城一体的野三位一体冶发展联动模式遥
一尧临空经济的内涵及特征渊一冤临空经济的内涵
当今世界经济已进入以效率尧质量为特征的新时代袁其主要趋势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遥机场通过聚集的人流尧物流尧资金流尧技术流尧信息流等优势资源袁转变了原来单纯的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交通方式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袁因此成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遥世界正在形成以航空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要要要临空经济遥分析临空经济的基本内涵袁首先袁野临空冶一个种重要的地理因素袁依赖于航空运输在其周边辐射区域内形成多样化的产业集群曰其次袁临空经济是从航空活动到航空产业的概念演进而来袁起源于野速度经济冶袁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袁以机场设施资源和航空枢纽为依托袁以航空制造活动或航空运输为纽带袁以与铁路尧公路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基础条件袁利用机场的产业聚集效应袁促进以高时效尧高技术尧高附加值为特点的资本尧信息尧技术尧人口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空间集聚袁形成以机场为中心的区域核心增长极遥
渊二冤临空经济的特征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袁具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经济的六大显著特征袁分别是院临空指向性尧产业集聚性尧空间布局圈层性尧技术先导性尧交通立体性尧运行高度协调性遥作为临空经济的第一个特征袁临空指向性指利用机场积极发展航空经济产业与航空运输业袁并围绕航空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曰作为临空经济的重要特征袁产业集聚性依托于经济要素空间流动的势差袁导致以高科技产业尧现代制造业尧现代服务业尧旅游业和总部经济为代表的航空关联产业集聚于临空经济区袁从而带来外部规模经济袁即提供共享劳动力市场尧专业化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品及技术外溢曰作为临空经济的空间特征袁空间布局圈层性指不同类型的经济单元由于对机场的依赖程度不同袁造成不同位置的不同净收益袁促使企业临空经济区选址呈现出空间圈布局结构曰技术先导性是指由于临空经济吸引的主要是在技术上处于最先进的高科技产业袁并带动相关产业升级曰交通立体性指全球航线网络结合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组成立体交通袁使货物到达世界的重要工商业大城市变得比较容易曰运行高度协调性指航空公司在由机场与空管部门构成的运输网络节点上袁完成航空运输生产袁即客尧货的空间位移袁使机场尧空管及航空公司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尧相互博弈袁共同完成航空运输的生产遥
二尧海南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
2015年3月袁我国发布了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曳袁野一带一路冶发展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顶层发展战略遥其中袁投资贸易合作是野一带一路冶建设的重点内容袁而对外贸易往来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做支撑袁民航承担起了搭建野空中通道冶的首要
52
2018年13期渊5月冤
CHINACOLLECTIVEECONOMY场的吞吐量袁成为海南
旅客吞吐量渊人冤货邮吞吐量渊吨冤起降架次渊次冤最大吞吐量机场遥2016
比上年比上年比上年年凤凰机场客流量达年份本期完
名次本期完成上年同期同期名次本期完成上年同期同期名次上年同期同期1737万人次袁超过成
增减%增减%增减%
2015年全年客流量
2008158,221,9977,265,34913.21974,062.569,790.56.11966,41160,5799.6渊1619万人次冤118万
人次袁同比增长7.3%袁2009178,390,4788,221,9972.01977,779.674,062.55.02069,11466,4114.1
如表2所示遥为做好对
2010198,773,7718,390,4784.62091,667.377,779.617.92273,82469,1146.8
接野一带一路冶战略袁海
20112010,167,8188,773,77115.92197,826.991,667.36.72283,05773,82412.5
南省和三亚市综合平
20122110,696,58510,167,8185.22199,944.997,826.92.22187,24583,0575.0衡考虑袁借鉴新机20132111,935,47010,696,58511.621111,813.699,94511.92294,43687,2458.2场尧新加坡樟宜机场尧
日本大阪关西机场和20141913,853,85911,935,47016.122121,131.4111,8148.323105,86194,436.012.1
韩国仁川机场等案例袁20151916,167,00413,853,85916.720135,944.6121,13112.221121,825105,861.015.1
决定投资1000亿人民
20161818,803,84816,167,00416.320148,814.2135,944.69.521135,523121,82511.2
币填海造地修建新机
数据来源院叶从统计看民航曳袁2008~2016年袁美兰机场股份公司
场袁三亚海上新机场项
园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遥针对海口美兰机任务遥为了紧随国家野一带一路冶发展战略袁目用海面积约29.95平方公里袁陆域形成场临空产业园的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全力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袁海南面积为23.99平方公里袁工程区域内规划力的分析袁确定海口美兰机场临空产业园省以打造海南岛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有4条跑道袁3座航站楼以及相应的配套开展航空产业尧高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要支点为目标袁在巩固提升国内市场占有辅助区遥业袁其中产业选择重点是院航空维修曰航空率的同时袁加大开拓国际航空旅游市场的2.三亚临空经济区研究及范围划定器制造曰航空培训曰电子信息曰研发设计曰力度袁不断完善航空网络布局遥新机场项目选址这里后袁已迅速调整免税购物尧商务贸易渊总部办公尧进口高端渊一冤海口临空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为临空产业园区袁规划面积5.25平方公消费品的保税物流和展示服务以及农业现状里袁将建设综合保税区尧航空物流园尧航空展示冤尧旅游集散尧旅游服务尧健康疗养尧离1.海口美兰机场业务现状公司基地尧交通枢纽和公共服务区遥项目岸金融等遥海口美兰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从2010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的特色旅游度假目
年的475.51万人次到2016年1880万人渊二冤三亚临空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现状的地袁成为三亚地区实现野做特做精冶袁实次袁用时6年遥以年均增长率线性预测旅1.三亚凤凰机场业务现状现野国际旅游岛冶战略目标的重要推手遥加
三亚目前在使用的凤凰机场建成于客吞吐量袁到2030年美兰机场可达到快三亚市经济结构的调整袁带动三亚市产1994年6月袁只有一条跑道袁最初设计客5000万~6000万人次袁如表1所示遥业的均衡发展袁提升三亚国际影响力和城流吞吐量仅为150万人次袁从2004年到2.海口美兰临空经济区研究及范围市竞争力袁促进三亚市经济社会升级遥
划定2010年袁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超过三尧海南双核心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
建设海口美兰临空产业园袁是大力发25%遥2011年旅客吞吐量达1036万人次袁实证分析
迈入千万级机场行列袁并一举超过海口机展海口临空经济尧构筑产业发展重要平台按照新形势新背景下党的野十九大冶
的需要袁有利于增强海表2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运输业务量渊全国排名冤口省会中心城市实力袁
旅客吞吐量渊人冤货邮吞吐量渊吨冤起降架次渊次冤
推动海口市产业结构
比上年比上年比上年
调整袁是增强区域竞争年份本期完
名次本期完成上年同期同期名次本期完成上年同期同期名次上年同期同期
成力的需要遥海口美兰增减%增减%增减%
临空产业园规划总面
2008196,006,3005,311,62213.13229,298.928,620.72.42547,37342,29212.0
积11.43平方公里袁由
2009187,941,3456,006,30032.23138,396.929,298.931.12459,81147,37326.3
南北两块用地组成袁规
179,293,9597,941,34517.03145,255.638,396.917.92470,57559,81118.0划期限为院2016~20302010
1810,361,8219,293,95911.53148,290.845,255.66.72574,39270,5755.4年遥发展定位为中国2011
重要的通航产业中心尧20121911,343,38710,361,8219.53052,603.948,290.88.92581,45674,3929.5航空培训与维修基地曰
20131912,866,86911,343,38713.43062,945.552,60419.72590,74881,45611.4
北部湾地区国际性空
20141814,942,35612,866,86916.12975,5.862,94620.224102,07490,748.012.5
港商贸流通中心曰海南
1816,191,93014,942,3568.42885,369.375,612.924108,532102,074.06.3省临空经济核心区尧产2015
1917,369,55016,191,9307.32986,846.885,369.31.726114,581108,5325.6业升级经济发展新引2016
擎曰海口空港综合保税数据来源院叶从统计看民航曳袁2008~2016年袁凤凰机场股份公司
中国集体经济表1海口美兰机场运输业务量渊全国排名冤
53
战略研究的总体部署袁建设野双核心冶临空经济区是海南的一个重大战略机遇一带一路袁也是全面贯彻野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契机遥然而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袁其个体竞争力是有限的袁海口和三亚应紧紧抓住全球性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袁联合美兰机场和凤凰机场从而形成竞争团队袁通过合理布局临空产业袁把临空经济区打造成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袁才能既发挥两大机场的国际枢纽作用袁又利用支线机场提升其竞争力袁实现双赢发展遥
渊一冤战略目标
海南双核心临空经济区遵循城市功能从建设到发展成熟的规律袁按初期尧中期和远期进行分期建设遥
1.初期战略目标
结合海南省野十三五冶时期的野三大愿景冶渊即建设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尧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尧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三大目标冤与野冶渊第一个目标是和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曰第二个目标是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曰第三个目标是建设美丽海南冤袁发挥优势融入野一带一路冶战略袁重点发展美兰尧凤凰临空经济区的空港区以及紧邻空港区袁同时带动在空港相邻地区与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的临空服务业遥
2.中远期战略目标
美兰和凤凰临空经济区在未来10年至15年内袁在成熟物流和现代会展服务推动下袁离岸金融尧信息咨询服务及航空培训等机场的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袁将共同打造成海南的GTC渊GeneralTrafficeCenter袁集航空物流尧商贸尧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中心冤遥在海口尧三亚两大核心临空经济区的辐射和带动下袁全面构建野要素集聚尧链条完善尧特色鲜明尧充满活力冶的高端产业功能区袁成为野一带一路冶沿线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的经济新增长极遥
渊二冤运作模式
为了使海南更快成为野海上丝绸之路冶的战略节点袁海南双核心临空经济区将按照野一带尧双核心尧三位一体尧四元港冶的思路发展袁其中院野一带冶指国家野一带一路冶总方针曰野双核冶指海口美兰和三亚各自承担的角色定位曰野三位一体冶指空地一体尧港城一体尧产城一体即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曰野四元港冶指打造空港尧信息港尧商务港和休闲娱乐港遥
1.三位一体之空地一体
所谓空地一体是指为了让旅客尧货物尧供应商方便快捷到达机场袁围绕美兰
54
2018年13期渊5月冤
机场尧三亚机场的建设要着力构建空港与空港尧空港与腹地之间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系统袁以海口美兰临空经济区为中心枢纽节点袁构成集航空尧高铁尧公路等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袁将海口和三亚的城市绿道纳入城市交通体系袁合理规划海南高铁网络尧航空港运输方式及轨道与地面交通袁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遥
2.三位一体之港城一体
所谓港城一体化袁包含两个方面袁一方面袁美兰机场和三亚机场的发展要以打造综合性临空经济区为目标袁构筑功能相对完整的城市新城曰另一方面袁作为海口和三亚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双核心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在空间布局尧产业分工尧功能定位等方面袁与所在城市整体发展相统一袁美兰临空区要把优化省会城市功能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任务袁主动承担区域性服务中心的功能衔接袁将省会部分医疗尧商务等非核心功能向美兰临空经济区转移曰三亚临空经济区要根据野一岛两场冶的战略原则袁处理好与海口临空经济区相关功能区的关系遥根据上述布局袁发展各自产业集群袁其中美兰临空经济区要适应客货并重的特点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尧高端航空尧离岸金融等特色产业袁打造连接岛内外的立体交通网与海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曰基于三亚特殊的地理尧航路特点袁凤凰机场致力于建设中国南端最大的区域性国际枢纽航空港遥
3.三位一体之产城一体
海口尧三亚临空经济区与所在腹地城市在各发展阶段都存在互动关系袁为推动双核心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袁引入野产城互动野模式袁意指支线临空经济区依据诸如人口尧城镇尧产业等实体要素袁通过要素与系统之间相互融合的作用袁使临空经济区产业化与腹地城市城镇化之间相互协调袁达到双核心临空经济区与城市在人口尧空间尧制度尧思想等方面的融合遥
渊三人力冤战略保障1.资源保障
近年来袁海南临空经济刚刚起步袁省对其投入的资金比例不断加大袁但还没有走向成熟袁在开发尧管理及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还很匮乏袁不但不能满足海南临空经济区快速发展的需要袁还制约了其发展遥对于海南双核心临空经济区发展涉及的人才问题袁有三个重要的关键环节需要解决院渊1冤形成野产学研冶一条线发展机制袁坚持以产业高地构筑人才高地袁
重点推进博士后尧硕博士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袁努力形成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曰渊2冤重视教育事业袁兴建技术专业学校遥对于海口尧三亚双核心临空经济区周边地区袁通过提供教育支持袁鼓励当地居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袁既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袁又能增强当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遥渊3冤支持建设启动期的专业人才匮乏问题袁推动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问题遥海南双核心临空经济区对于人才匮乏问题袁可以通过人才引进与虚拟人才两种外部方式补充内部短缺问题袁其中通过野引智尧借脑尧外协尧外包冶等方式开展野虚拟人才冶工程袁在一些涉及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上设立顾问机构为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遥
2.保障
由于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采取的是渐进式模式袁完善的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尧自然资源环境尧人力资源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袁海南省应根据临空经济所处的初期尧成长期尧成熟期调整相应的产业尧税收尧管理袁协调处理好临空经济区产业类型和周边城镇的产业相互衔接问题袁实现良性循环遥
3.配套设施保障
实现双核心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解决好交通体系建设问题袁逐步打造集空港尧高铁尧轨道交通野三位一体冶的立体交通枢纽袁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袁加快形成符合区域发展的设施环境遥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袁主要从三个方面提供支撑院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曰二是打造开放平台曰三是建设高水平综合服务区袁提升对内对外的服务功能遥
参考文献院
[1]曹允春.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临空经济形成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02).
[2]刘雪妮,宁宣熙,张冬青.发展临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7(01).
[3]曹允春.临空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05).
[4]赵冰,曹允春,沈丹阳.港-产-城视角下临空经济的新模式[J].开放导报,2016(04).
课题元野本文港-产为海-城南省哲一体化学视角社会科学下海南规临划空经济区双核心模式发展研究冶渊HNSK(QN)17-66冤阶段性研究成果遥
渊作者单位院三亚学院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