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设计 《乙烯》

教学设计 《乙烯》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2》必修第三章第2节第1课时

乙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本节课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具有STS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烯的来源。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认识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了解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

—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深化学习具体物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领

悟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结合加成反应强化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辩证认识。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乙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乙烯的加成反应。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引入】以视频报道引入, 提醒学生乙烯来自于石油化学生思考,明确本工,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节学习任务。 乙烯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课题 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图片引入 展示实验室中模仿石油化工,在加热和碎瓷片的催化下,让石腊油裂解,得到烷烃和烯烃。乙烯就是最简单的烯烃。 学生观察,实验(轻轻扇动闻气味),并归纳整理出乙烯物理性质。 学生聆听。 学生思考并完成对材料的加自主大胆预测学习【自主学习】快速阅读三个工认识,积极回答交预测材料并预测乙烯可能的化学猜想,性质。 流。 化学性质 (过渡)有了预测猜想,我 们应该采取合适的操作或选 取合理的试剂来验证了,要学生先预测可能保证现象明显、简单易行、的化学性质,再体安全环保。 会如何设计实验(引导)验证可燃性需要点方案。 燃乙烯点燃之前要注意验纯。与高锰酸钾则需要通入 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学生认识实验仪液,与溴反应需要通入橙色器和药品,了解装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置作用。 水。 观察实验现象,并(屏幕投影)介绍实验装置 思考交流,得出结(演示实验)操作实验。并

2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视觉、听觉冲击,了解乙烯来源,感受乙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环节一:认识物理性质和用途 (展示实物)这是实验室我们制得的乙烯,请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引导同学演练实验室闻物质气味的方法。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乙烯(管材、无纺布、塑料、泡沫等) 环节二:预测乙烯化学性质 【投影】任务1卡片 学生自主运用观察、实验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自主归纳整合物理性质。 体会乙烯在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用途广泛。 培养学生对资料信息加工分析的能力。 体会“大胆预测,小心求证”的科学实验精神。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思考,求证预测的正确性。归纳乙烯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论。 学生回忆乙烷性(过渡)对比乙烷和乙烯的质,对比二者性质化学性质,为何有差别? 差异。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看来乙烯和乙烷结构上存在差 异。那乙烯具有怎样的结构 呢? 【合作学习】协调安排本组 成员,合作交流,完成任务2合作学习——组卡片上有关乙烯结构特点的问题和要求的学习讨论,并间交流,达成共把交流成果及时整理到学案识。 上。 (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任务2卡中问题; 交流汇报——展合作2.根据汇报及时做必要的解示制作的乙烯的球棍模型。对比各学习释和总结; 点明探究3.学生板书乙烯结构式、电组乙烯模型,乙烯没有同分异结构子式、结构简式。 构体。落实乙烯的特点 电子式和(提升归纳)乙烯和乙烷最结构式、主要的差别在于乙烯有碳碳结构简式的正确双键,正因如此,导致其分书写。 子的组成不同,乙烯比乙烷 了少了两个氢原子,乙烷属于小组讨论交流,饱和烃,则乙烯属于不饱和解乙烯分子中有烃。乙烯所有的原子在同一碳碳双键的特殊结构 个平面上,而乙烷不是。 (难点引导)断开1mol碳碳 单键平均约为345千焦,而 断开1mol碳碳双键平均约为 610.9千焦,并不是单键的2 倍,而是比2倍略少,看来,学生对问题3的只要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断键所需能量数

3

【投影】任务2卡片 引出性质差异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结构的兴趣。 通过对问题组的讨论,加深对乙烯结构的认知。规范有机化学用语的书写。 通过分子模型建构,使学生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认识立体化,有效的降低了结构抽象思维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乙烯结构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对“碳碳双键”这一重要结构的认识得到深化。数据举证能有效化解学生对抽象结构问题的认识障碍。 断开碳碳双键中的一个价键。再看,断开碳碳双键中两个键,需要的能量大小并不一样,其中有一个较小,容易断裂。 据分析,了解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特殊性。 小组讨论交流,将【投影】任务3卡片 【合作学习】请组长取出任核心知识记录在务3卡片,协调本组同学,学案上。 通力合作,讨论完成任务。 (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任务3卡中问题; 讨2.根据汇报及时做必要的解学生合作实验,论交流,并规范书释和总结; 举3.学生板书乙烯燃烧、加成写化学方程式。合作等化学方程式。 例说明对相关问学习 题的认识。 (点拨提升)对比乙烷,结解析合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乙烯燃烧有黑烟说明了什 性质 么?(乙烯比乙烷少2个氢, 含碳量较大,所以燃烧不充 分。) (难点突破)反应物乙烯分体子中有两个碳原子,生成物学生积极思考,会乙烯碳碳双键二氧化碳分子中只有一个碳,这说明了什么?酸性高锰在化学反应中的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乙烯断键情况。 反应的反应类型? (真人秀录像)乙烯与溴水 的加成反应 学生观看录像,对(解释)双键两侧的碳原子比思考加成反应分别与溴原子相连,像乙烯这样,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的特点 三键)两侧的碳原子分别与 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连形成 (过渡)乙烯的特殊性质,源自特殊结构。下面,我们就依据乙烯的结构特点,来进一步解释性质。

4

每组一张卡片的巧妙设计,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获得结论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有机化合物-特殊结构-有机化学反应-性质”的核心思路在有机物性质学习上的指导价值。 通过问题组驱动,突破对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的认识。 利用“真人秀视频”和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高两个角度,加强对加成反应的认识。 通过练习,达成对重点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迁移应用> 学生展示共识,简要整理。 (资料在线)原子的经济利 用 提供新的认识视角,从原子利用率上来看,加成反应是 最经济实惠的。 通过真人模仿,加(真人模仿)乙烯加聚反应 深对加聚反应原理的认识。 【应用拓展】乙烯的其他重 要应用;(展示图片)乙烯 通过加成反应,可以得到燃了解乙烯的实际料乙烷,快速止疼制剂氯乙用途。观察实物变烷和酒精等产品,也可以自化。 身加成得到聚乙烯。 (实物展示)对比储物瓶密乙烯是植物生长封的青橘与成熟苹果共处若的调节剂,催熟瓜干天后的变化。 果。 【引导】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归纳。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强化化学来自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的理念。 概括<巩固提高> 提升 已知: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2 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物质的结构特点,并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 若能与HCl加成,预测并

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原子的经济性好,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思想。 体会乙烯不仅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通过新颖的实物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用途。 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引发学生关注化学科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组内讨论归纳总结所学内容。 学生思考,完成。 训练系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体会化学科学的核心学习思想和理念。 实现本节主干知识“乙烯加成反应”的整合提升。进一步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加强对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决定反应产物”重要思想的认识。 5

写出可能的产物。 分层次作业和研究性学习作业

1. 完成课本第72页第1、3、6题。 2. 完成课后练习分层训练 A 部分。 3. 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分层训练A、 B 部分。 4. 查阅乙烯相关材料,开展以“身边的乙烯”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5. 观看礼物—本节课的微课视频,整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学生根据需求自主完成作业,自评互评。 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板书设计】

乙 烯

一、性质

1. 氧化反应 (1)点燃

(2)酸性KMnO4溶液 2. 加成反应

(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二、结构

结构式 电子式 结构简式

三、用途

6

【设计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通过任务牵引,问题驱动,活动支持,知识落实,多条线索并进,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体验和学以致用。设计中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核心科学思想,暗藏“由生产生活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到社会生活”的情景线索,渗透“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应用物质”的化学学科价值理念。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轻松切换中,成为自我引导的学习者、思考者,信息的使用者和生产者,学习的合作者和问题的解决者,而老师则是学生学习坚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评价者。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